赤之拂晓,弦之无音

第119章


  曦华流景之名,也是吸引柳国无数人梦想着成为六艺的原因之一。
  因六艺可以自由出入王宫,只有在芬华宫内,才能看见如此景象。
  
  美景不过片刻,一众人等回过神来,迅速散去,各归岗位,偶有呆滞不动的也被同伴拖走。
  这些人并不知道,他们这番举动都被人看在眼里。
  
  观星楼顶天台,白衣少女临风而立,以袖掩口,眉眼含笑。
  刚刚一位青年被人抓住双脚就地拖走,那人还满脸呆滞显然根本没有回神,就连头在地上磕了几下都没察觉到。他这要是被一路拖回宫殿里,估计这次六艺的终试他也不用参加了,专门去养伤吧,头上都好几个包了!
  
  能出现在严令禁止进入的观星楼,她的身份不言自明。
  刘王无音。
  
  无音低头看看地面上逐渐隐去光芒的一个术阵,轻叹一声。
  “如果他们知道,这不是什么天造的奇观,而是人手制造的景象,会不会依然如此痴迷呢?”
  
  不一会儿,原本隐隐可见的圆形术阵完全暗了下去,另一个圆圈亮了起来,不再是白色光华,而是明亮的金色。
  
  无音揉了揉额头,笑得更加温柔。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并不是所有的真相都需要去追寻探索的,他们所要的只是这美好的景象,沉醉在这样的美景之中便已足够。
  这又有什么不好呢?
  清醒的人只要那么几个就足够了。
  
  那一瞬间,无音想起了很多人、很多事,一幕幕景象逐渐清晰,逐渐淡去……
  她将右手移到心口,缓缓地闭上眼睛,嘴角的弧度无比柔和。
  她想要的,想要保护的,就在这里。
  
  观星楼,名为观星,却不作观星之用。
  真正知晓观星楼正体与作用的那些人,对曦华流景形成的原因也了然于心。
  那是因为数量众多的术法一起发动而产生的光影效果。
  内侧刻画了无数大小阵法的这座塔楼有着非比寻常的力量。收集月光的力量与空中散落的灵气,转化成防御与祝福的术法,在日光的激发下释放出来,这就是曦华流景的成因。
  与之相对的,塔楼同样可以收集日光的力量,转化成宁神与净化的力量,在月光的激发下释放。此时塔楼的每一块石料都会发出淡淡的白光,却不会像早晨一般瞬间散落,这种清冷的光辉会一直维持到日光再临,正好可以当做塔内照明,术法的力量同时通过埋在地下的阵法进行传导,直到覆满整座芬华宫。
  这仅仅是无人控制的情况下塔楼会自发运转的术法而已。
  
  若在古魔术盛行的年代,恐怕稍微有些见识的人都能叫出这座塔楼的正名:魔术瞭望塔。平时用作领地的维护与周边监视,一旦开战,这就是攻防一体的炮台碉堡。最鲁莽的蛮战士也不会想要试试它的威力。
  
  芬华宫里布置的无数阵法中,多数魔术阵都和这座塔楼有着联系。
  若不是考虑到美观问题和术师数量问题,无音很想把芬华宫周围建上十一二座瞭望塔,到时候不管是妖魔来找麻烦还是其他时空的东西走错了路有意无意、偶然必然地发生战斗,她都不用太担心。有瞭望塔的修复魔术的话,就算整座宫殿给打得七零八落,最多几天也就能修好了。可惜,这些原因不能对外说,她也就没法解释为什么要在芬华宫修那么多高塔,更何况就算修了,发生战斗的时候,至少每座塔一个高阶魔术师的配备也不可能实现。
  想想看吧,让她一个人找到那么些学魔术的苗子,再教到高阶魔术师的阶段,还要保证这些人没有异心,又不会察觉到不该察觉的东西,太难了。
  让其他人看着会怎么以为呢?
  以为她想要称霸天下吗?
  所以,最后的结果也就是,芬华宫仅仅以观星为名建了这么一座高塔而已。
  
  在绘制图纸的时候,无音从来没有想过,这座塔楼后来会有那样昭著的名声,更没有想到,赋予它“曦华”之名的那位青年以后会成为名垂青史的名臣。
  连利,字宁然,雍州人。六艺六年,连利入六艺,以文为长,同年,刘王予之别字曦华,时年二十四。次年,连曦华入朝,任田猎。又三年,调任遂人。绯碧四年,连曦华任太师。
  ——《柳史弦书》
  等到曦华太师的名号成为传说的时候,刘王弦之的名号早就成为神话了。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现在的他们,还只是登基不久的柳女王和名不见经传的臣子而已。
  
  一跑八个月,回来以后就事务缠身的刘王在例行检查塔楼术阵后便匆匆赶回内殿,堆积如山的奏折还需要她处理。
  面对着堆满奏折的几间宫殿,无音深深地感觉到了“山一般高、海一般深”的怨气,似乎周围还响起了以“你不会有好结果”为主旋律的背景音乐。
  她撇撇嘴,自知理亏,默不作声地找个空地坐下,一目十行地看起了奏折。
  看着看着,她额头上的青筋越来越多。
  谁把诗词字谜给放进来的?!
  哇,难怪这么高,居然有一部分是整订完成的第二版律条……
  杜紫藤你真的太勤快了,这么厚的律条你居然还修订了一次!
  ……
  
  无音抬头仰望了一下这些书堆,果断地放下了手中的东西,决定先去解决另一件事。
  
  外宫,静宜园。
  庭院内处处可见绿意,小桥下流水潺潺,十二曲的回廊转转折折,连接着几座亭台。
  湖中几尾锦鲤活泼地四处游动,时而跃出水面,带来清爽的水声。
  
  中央的八角亭中,隐隐传出轻声笑语。
  四人围着石桌环坐,四双眼睛看着桌上的棋盘。
  纵横十九路,三百六十一个交叉点,此刻已有半数落上了黑白子。
  若只看颜色,倒是黑子为多,但通晓棋艺的人略看一眼,便会发现,不论以围地数目还是数子来计算,都是白子占了优势。这份优势相当微妙,似乎黑子随时都能扳回去,然而几手一过,又会发现不管怎么下,白子总是能恰到好处地控制住局势。
  
  持黑之人乃是青衣男子。此刻他眉心微蹙,苦恼之色毫不掩饰地呈现于外,左手轻轻抓着头发,须臾右手移动,落下一枚棋子,口中尚且说着话。
  “这棋下的……太郁闷了。晴明,你以前都是跟她下棋?难怪下到最后变成那样了。这要真是切磋我立马投子认输。根本没有可以下手的地方嘛!”
  
  对面执白的少女嫣然一笑,按了按脖子上探头探脑、白色毛皮的小兽,抓过它的尾巴重新围好,这才轻轻地落下白子。
  十一之六,打劫。
  “真是承蒙你夸赞呢。左右不过打发时间而已。若是你觉得烦了,就把棋盘放这儿吧。今天特意找你们过来,是有件好消息要告诉你们呢。”
  
  二人的身份不言而喻。
  一是被邀请来芬华宫做客的贵客云天青,一是芬华宫的主人刘王无音。
  如此一来,观棋者是谁也就很明显了。
  
  坐在少女身边的青年眼看着她脖子上的“围巾”不满地动来动去,不觉笑了起来。
  从前她只是说说而已,现在倒真的这么做了。
  把斗将腾蛇的化身拿来当围脖用——也真亏红莲能同意。
  如此看来,在他不知道的时间,发生了很多事,多到足以让桀骜暴躁的红莲甘愿变化成“魔怪”来帮她取暖。
  容颜一如往昔的青年下意识地在她肩侧画了一个桔梗印,微弱的光芒一闪即逝,丝丝暖意透过漂亮的五角星散发开来,温暖得恰到好处。
  
  少女偏头看了看他,眼含着笑意没有说话,便又转回去望着对面的人。
  
  天青本是心思通透的人,见到这般互动哪还不知机,原本一些没来得及问出的疑问全都吞了回去。
  这样熟稔的举动与无言的默契,已经远胜于浅薄的亲密举动。
  没有长久的相伴定不会有这种散发出温馨光辉的举止。
  他放下了心中的不安,换上满心祝福。又瞥了一眼棋盘后,他干脆地放下黑子,笑嘻嘻地把棋盘推到一边,好奇而期待地开口。
  “是什么好消息?”
  
  无音也不卖关子吊人胃口,十分直白地说,“有关你们‘回去’的消息。”
  
  “真的?!比预计的还要快好多,你不是在开玩笑吧?”
  蓝裳女子兴冲冲地抬起头,一扫先前恹恹儿的姿态,神色瞬间灵动起来。
  
  这一变化被对面的两人看在眼里,他们对视一眼,眼中皆是笑意。
  她果然对围棋一点兴趣都没有,刚才已经昏昏欲睡,要真是一盘棋下完,估计她就睡着了。
  
  无音轻笑着点头,“的确比预计的快了很多。原先我以为只能慢慢推算你们原本世界的所在,而我因为一些缘故,不能进行卜算,光用式占很费时间,所以才说可能要好几个月才能有线索。可是,前几天你们拿出了承影剑,那柄剑大不简单——”
  说到这里,她的笑容忽然一敛。
  无音犹豫了一会儿,目光在二人脸上扫过,细细观察他们的神色,最后斟酌着说,“反正从结果上来说,推算的工作减少了很多。昨天晚上我就确定了具体的坐标,只等布阵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