湮没的世界

第18章


跑来送信的人说的却是另一回事,雷雅德知道他们发现的是什么。他一直希望能和博塔在赫尔沙巴德的发现一样,掘到带翼的巨像。他兴冲冲地赶到土岗看时,真是天从人愿,一座雕像的上部已露出了地面。难怪这些阿拉伯人看见都吓坏了。雷雅德后来回忆说:“看到这座雕像,无需遐思冥想,就会油然生出万般感慨。这个由于年代久远而发白的巨大头部,就象是当年传说中所说的可怕怪物一样,缓缓地从地下探身而起,出现在众人的眼前。” 
多年来,村里还没有这样热闹过。酋长很快从营地赶到现场,跟在他后面的几乎有一半部落的人。人们费了老大力气才说服他下到坑里,好让他亲眼看出这只是一尊石头雕像。“这绝不是人工造出来的,”他看过之后仍这样说。“这是那些异教巨人造的。穆罕默德先知曾说过,他们比最高的枣树还要高。这是诺亚在洪水之前诅咒过的偶像之一。”所有旁观的人都同意他的说法。 
渐渐地消息传到了摩苏尔,在那里引起了更大的轰动。当地的民政法官弄不清到底发现了什么。是那个了不起的猎手的骨头?还是他的雕像?他想弄个明白。可连帕夏也记不清宁录究竟是真正虔诚的先知还是异教徒。但无论如何,他们必须马上把这件事情妥善处理,以免真主发怒而降祸给大家。雷雅德接到话说,要敬重对待遗骸,并立即停止挖掘。后来民政法官和帕夏查明,这并不是信徒们的虔诚祖宗的坟地,才允准雷雅德继续挖掘。 
这座巨像是第一个出土的。随着发掘的深入,在古城卡拉的亚述拿西拨王宫前,又挖出了带有翅膀的狮子和公牛,总数不下13对。但这些阿拉伯人已不像初见时那样激动。只是在最后,当带翅膀的狮子被运往英国的时候,他们才又兴奋起来。他们把出土的巨兽排成长队,随着音乐又唱又跳,一面大声吆喝和扔着标枪。就在这时,酋长感慨万千地对雷雅德说了底下的一段话。 
“我们在这块土地上住了这么多年,”他说,“我的父亲和祖父在我之前就在这里搭蓬居住,可他们从没听说过这些雕像。虔诚的信徒们(但愿真主把所有的智慧都汇聚在他们身上)在这块土地上居住了1,200年,但他们还从没听说过地下的宫殿。他们的先辈也从没听说过。可是一位外国人却长途跋涉来到此地,一下就认准了这块地方。他拿着棍子,这里画条线,那里画条线。然后他说,这儿是宫殿。又说,那时大门。这都是他指给我们看的,可我们自己竟然那么懵懂,没想过脚底下都是些什么东西。这太奇怪了!到底是书本,还是魔法,还是你们的先知,使你们明白所有这一切的?哎,先生,快把你们获得智慧的办法告诉我吧!” 
雷雅德没有作声,他自己也同样思考着这个问题。那些大大小小的古代民族,竟然还保存了有关亚述人的一线记录,并把它传给自己的后代,以及后来取代他们后代的民族,从而向今人提示了往古城市和宫殿的位置,这才是最足使人惊叹的业绩。 
5. 在库允吉克的腹心 
雷雅德听博塔说过,他曾在一个名叫库允吉克的土岗上毫无结果地挖掘了一年。不过,现在已不再有那位摩苏尔的妖魔来盯住他了,所以雷雅德便决定去那里碰碰自己的运气。他认为,这么大的一个土岗而没有遗迹是不可能的。他做了最认真的调查,并选择了地点。即使他有看穿地球的本事,也不会选得比这更准确了。 
雷雅德有了在尼姆罗德挖掘的经验,知道亚述人常把大型建筑造在土坯台上,便开始向下挖寻土坯台。他在大约24英尺深的地方就找到了它,接着便向各个方向挖深沟,这样几乎立即取得了结果。一天早晨,人们挖到了一堵墙,沿着墙,又挖到了一个由带翼公牛构成的门,直通里面的大厅。4个星期后,又挖出了9间狭长的房间。由于这座宫殿遭到过火灾,许多雕像都变成了石灰,但遗留下来的部分,仍足以说明在尼姆罗德所发现的一切,是远远不能和这里相比的。博塔在这里徒劳地探查了许多年,最后终于放弃了它,但这个考验人们耐心的库允吉克却正是亚述人的堡垒尼尼微,这些墙也正是森那奇里布王宫的墙。现在,这个使古代各国闻风丧胆的亚述王已不再只是一个空名。他那一夜之间被瘟疫销熔在耶路撒冷前的军队,也不仅再是传说了。这都是事实,也是历史,因为这里有他的宫殿,这里画着他的事迹,这里的泥柱上还刻着他残酷行为的记录。 
我乃森那奇里布大帝, 
全能之帝,寰宇之帝,亚述之帝, 
四方之帝。我睿智圣明, 
众神宠眷,维护真理, 
伸张正义。我奖掖有加, 
扶助弱小,视天下为子息。 
我乃十全英雄,无所不能,我乃 
众王之王。我乃雷霆电火, 
烧尽一切不顺,击杀万般邪恶。 
我祖亚述,崇岭之神,赋予我无比信任。 
命我居于众王之上,令我武威远扬。 
从日落处的高海, 
至日出处的低海, 
神祖亚述驱使万民伏我脚下。 
强大诸王,无不怯阵, 
望风披靡,弃家远遁。 
如苏丁奴鸟,危崖巢居, 
藏匿在那人迹不到之处。 
森那奇里布的自我颂扬就是这样开始的。然而,这对于他如何烧杀掠夺,折磨百姓,以至驱使“万民”伏于他脚下来说,不过是一个和缓的开场白。“我攻城,我征服,我抢劫,我破坏,我烧杀。”这仿佛就是森那奇里布所具有的最愉快的精神状态。他驱使自己的骑兵冲杀,使敌人血流成河,遍地的尸体密得就象平原上的青草。然而,当学者们继续读下去时,他们发现,对森那奇里布最好的评价就是,他不见得比亚述的另外一些君王更坏——比如,亚述拿西拨就是其中一位: 
我杀了他们的二百六十个士兵,砍下他们的头,把头堆成小山……。我在他的城门正面树起一根大柱,我把所有领头反抗的人的皮剥下贴在柱上。我把有的人封在柱子里面,有的钉在柱子的木桩上,有的用木桩固定在柱子周围……。我用火烧死了3,000名俘虏……。他们的年轻男女被我扔进了火里。 
这就是拿西拨的自述。但是所有君王的记载,都同样叙述了杀人放火,残害百姓的故事。随着记载的增多,人们不再去怀疑亚述人已获得的名声了。先知那鸿,他被流放在离尼尼微不远的地方。当他的预言得到证实,尼尼微终于开始摇摇欲坠时,他兴奋得大喊起来:“你的损伤无法医治,你的伤痕极其重大。凡听你信息的,必都因此向你拍掌。你所行的恶,谁没有时常遭遇呢。” 
亚述人是以恐怖来治理国家的。他们想尽一切办法,残酷地折磨不顺从者,以此来维持他们帝国的统治。然而,人的本性却使这样的制度陷入恶性循环。难以忍受的压迫,使得处于从属地位的国王寻机起来造反,以改变他们的命运。之后,亚述人只能发明新的和更厉害的恐怖办法来加以镇压,从而激起新的反抗。 
从拼凑起来的记载看,整个亚述的历史是非常丑恶的,然而使雷雅德感到宽慰的是,他发现,杀人并不是残酷的亚述统治者的唯一嗜好。没有心肝的亚述巴巴拨竟然喜欢书籍。就因为有这种癖好,他令人为他的私人图书馆收集了30,000册书。在森那奇里布王宫中,后期造的两间房子里,雷雅德发现了王室藏书的半数。 
当他审视这一堆堆宝贵的书板时,不用人说便可知道,这一发现是他考古学的桂冠上最明亮的一颗宝石。任何人都不会否认这点。这个书房是雷雅德所有的发现中最能揭开奥秘的东西。通过它就可以直接接触亚述人的心胸。 
他们是靠武力过日子的人,什么事情能使他们认为那么重要,并且值得费一番力气刻在泥板上呢?奇怪的是,泥板上并没有记载他们自己的想法。亚述巴巴拨的大部分书籍,都是从巴比伦和博尔锡巴图书馆抄来的,并且多数属于宗教性质,如圣歌,祷词等。还有一些是关于预兆、梦境以及如何用观察祭羊的肝的方法来算命的书,更多的书则是记载了一种比较隐晦的宗教,就象巫术一样,如符咒和驱魔方法等等。圣水和数字“7”被认为是很有灵验的,把圣书中的句子用魔线在四肢上绕7圈缚定,就可以驱妖降魔。 
亚述人似乎非常相信魔法,但图书馆里的藏书并不仅限于这一方面。它还有关于数学和天文学的著作、信件和公文、医学书(和巫术大同小异)、君王家谱、历史档案,甚至故事书。但这后一部分中精彩内容并不是雷雅德发现的。就在他离开库允吉克后不久,在这块曾使他获得荣誉的地方,另一位考古者霍尔木兹?拉萨姆在亚述巴巴拨的宫中挖到了藏书的另一半。正是在这些书板中,人们发现了巴比伦的伟大文学作品,而这一发现的经过也和库允吉克的其他无数考古收获一样,极为引人入胜。 
这些书板被送到伦敦,放在英国博物馆内。在博物馆的古代亚述分部,有一位名叫乔治?史密斯的助理员,开始对这些书板进行研究。1872年秋季的一天,当他正在细心揣摩一块大书板中的意思时,他忽然感到,那里面的故事似乎曾在哪里见过。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