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南惊变永贞难

第29章


只当来世再报陛下洪恩。”病榻之上的顺宗,内心千万种情愫汹涌翻滚,却因喑哑之疾而难言出口。王叔文见顺宗眼角边淌泪,内心更是难堪,他握住顺宗双手,紧紧攥住良久才放下。
  不再留恋,不再迁延,王叔文蓦然起身,陡转身形,快步朝绯衣人而来,边走边喝斥道:“要不是我将九曲鸳鸯壶交予你,你又怎能将韦皋杀死取而代之?现在,却反而投靠了权宦俱文珍,真是无耻之极!”
  说话之间,王叔文向绯衣人猛扑而去,并趁旁人不注意掏出了暗藏于袍袖之内的匕首,然而,那绯衣人毕竟是沙场宿将,见此阵势也顾不上这许多了,他下意识地向旁边一闪身,按下王叔文持着匕首的手腕,而后顺势一摆,反向直刺入王叔文心窝之处。
  这一来一回的动作均在瞬时间完成,使得周围人众包括俱文珍在内都颇感意外:谁也没料想,素以诗文棋艺见长的王叔文竟会如此偏执刚烈!
  在感到刀入心头的那一刻,王叔文面容猝然紧皱,是痛苦不堪,却又像是在会心微笑:最后一眼回望河山,今生确实有憾。最后一眼睥睨众生,然则一世无悔!
  僵持片刻,王叔文终于支撑不住,颓然倒地……
  后世有诗曰:
  新法英烈名叔文,锐于谋国不虑身。政令颁易畅行难,概因天子宿疾沉。
  义士慷慨涉易水,所报贤主知遇恩。时运不齐道不行,后世扼腕秋与春。
  新法的经义、剑南的玄秘,都随着王叔文的死被暂时湮灭在各朋党之间相互争夺倾轧的尘嚣之下,等着后继之人前来揭开迷雾,查明真相……
  绯衣人握着那把王叔文硬塞到自己手中的短刃,心中大呼上当,他暗自痛骂:这个王叔文临死还要拉上我做陪葬,真真的可气,死有余辜!再用余光略扫一眼俱文珍,绯衣人心里一沉:看来王叔文方才的一番话,再加上自己将其“灭口”的行为,已经坐实了自己这个两面三刀的罪责,俱文珍怕是心中已然起疑。大事不妙啊——
  俱文珍见此情景,言道:“刘将军,竟然在陛下寝宫之内行凶,击杀上官,难道不知道天子威严吗?”
  “大人恕罪,属下只不过是一时惊恐,防范失当,误杀了度支大人。还望大人您宽宥则个。”绯衣人不慌不忙,毕恭毕敬地答道。
  “那把匕首,也是你自己随身携带,防身之用吗?”俱文珍显然没有看清当时的情形,接着问道。
  绯衣人低头看看手中的这把匕首,心中叫苦不迭:“都怪自己为讨好上官,那夜剑南西川厢房会面,偏偏将自己的这把匕首赠予王叔文留作防身之用。拍马屁拍错了地方,唉,现在我是有口难辩啊,不如应下。”于是,绯衣人又是不慌不忙地朝俱文珍拱手一揖,说道:“回大人,正是如此。”
  俱文珍正要继续发问,忽听门外一军士来报,“大人,门外来了大队人马。”
  “是谁?”俱文珍猝然心惊。
  “不清楚,为首的将官说,要见您一面。”
  “知道了,你下去。”俱文珍应道,继而命令手下:“来人,准备御辇,待我回来,便请陛下移驾兴庆宫。”
  “是。”手下人领命而去。俱文珍上下打量着绯衣人,继而颜色和缓地说道:“刘将军勤王救驾,又铲除乱臣,虽然处置稍有不当,但是却瑕不掩瑜。好了,此时我便不予追究,希望刘将军你好自为之。”
  绯衣人心中轻蔑地一哼,心想:“难不成是怕城外生变,自己孤军一支,难以应付,故此才放我一马。”如此想着,绯衣人也没有将事情说破,毕竟此二人已经是拴在了一条线上,真有危险,只能相互依仗方可化险为夷。于是,绯衣人拱手答道:“多谢大人您能法外施恩,属下万死难报。……唯今之计,不如……属下先带几个人到宫门外察看一番,而后向您回禀,您看如何?”
  “还是我二人一同前往为好。苑珍——”
  “在。”
  “你率人在此守卫,等我回来。”
  “是!”
  承天门外,秋风飒飒,军旗猎猎,枣红色高头马上,那为首一员大将乃是右金吾卫将军高崇文。(注:金吾卫,京中十六卫中的两卫,负责京城及皇城的巡查与警戒事务。高崇文:幽州人,唐代名将,历任金吾将军、左神策行营节度使、剑南西川节度使等要职)
  初更时分,高崇文便接河东道节度使严绶之密令,将卫军撤出皇城,暗暗埋伏于城中东西二市坊中,只待太极宫内烟尘落定,再行出兵掌控全局,从俱文珍手中夺过兵符将令,移交到太子李纯手中。高崇文与河东道节度使严绶、荆南节度使裴均一样,明着随顺俱文珍的命令,实则暗中听从太子李纯的调遣,可谓真真正正的太子僚佐。
  俱文珍登上城门楼,见是高崇文一部,便喊话道:“高将军深夜至太极宫,有何急务?”
  “都尉大人,末将适才的手下禀报,说是有刺客潜入皇城,故而率兵前来巡视搜查。不知都尉大人是否发现了什么端倪?”
  “啊,是这样。”俱文珍见是高崇文这个金吾卫将军来此,便将方才揪着的心放下了不少,于是,转身与绯衣人等走下城楼,翻身上马,又命人打开宫门出去与高崇文相向而立,据马而谈。“内侍李忠言伙同户部度支王叔文,阴谋作乱,现已被我正法。所幸,没有惊动圣驾。”
  “太好了!大人雷厉风行,末将甚为钦佩。敢请都尉大人回转东宫,末将这就率人搜查禁中,看看还有没有余孽藏匿。”
  “不必了。”俱文珍一摆手,说道,“陛下身体羸弱,不堪搅扰,着本官负责,移驾兴庆宫颐养。哦,还有,陛下业已下诏,将国事全权交予太子殿下。高将军,请你速去东宫将太子请来,至太极宫正殿接旨。”
  “是。”高崇文听罢俱文珍的命令,心里有了谱,果然不出太子所料,一切都顺风顺水,接下来,就依计行事!
  高崇文想罢朝副将使了一个眼色,而后忽听响箭一声,承天门轰然沉重关闭,将俱文珍和绯衣人阁在了太极宫城之外……
  
第九章 义士罹难一世难 设计离殇社稷伤2
更新时间2010-7-29 3:26:59  字数:3286
 应天门已闭,俱文珍和绯衣人二人都惊异地回头张望,原来是城门楼上值守的军士听到响箭号令之后便关闭了城门。俱文珍见此情景,不由得心中大为光火:平日里都是我往别人身边安插密探,想不到今日竟反遭他人算计!
  “高将军,你……这是何意啊?”俱文珍回过头来,勉强地按捺住心中的隐忧与惊慌,厉声向高崇文发问道。
  “中尉大人莫要惊慌,末将只是奉命执行公务。太子殿下有令,命命末将在此处替殿下恭候圣旨,代为转达。”高崇文回话道。
  “代为转达?此举似乎有怠慢圣上之嫌,恕本官不能将圣旨交予将军。”俱文珍一扬脸,傲然说道。
  “那就休怪末将无礼了。”见俱文珍并不配合,高崇文也不再客套,朝身后副将一摆手,那副将便持刀上前,从俱文珍手中强行夺走了顺宗方才在俱文珍逼迫下圈画的诏书。此时,绯衣人只是在一旁冷眼观瞧,一言不发。此情此景,想必是太子早有准备,对于俱文珍,太子李纯只不过是利用其充当为自己顺利掌权、临朝称制而卖命的爪牙,却没有将其倚为腹心,想通了这一点,绯衣人更没有出手相助,因为它不想掺和进太子扫除障碍的行动中来,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难怪在来长安的官道之上,迟迟不见河东、荆南二道前来接应的属官,想必是奉太子之命按兵不动。这个太子年纪轻轻,思谋却也惊人,不得不防啊。”绯衣人如此想着,便更加不愿意公然与高崇文为敌,任凭金吾卫下的那一员副将从不会任何武功的俱文珍手中夺下了圣旨。
  高崇文从副将手中接过诏书,将其揣于怀中,而后又说道:“大人,兵符将令!”
  俱文珍此时已经气得嘴唇发青,大声呵道:“高崇文!你不要得寸进尺,本官自德宗朝就任职中尉,掌管左神策军。不要说你这区区的金吾卫将军,就是卫府上将军也得对我礼让三分!”
  高崇文满脸不屑,冷笑了一声,言道:“中尉大人说得的确很对,您麾下有精兵五万,个个都是百里挑一的军中健者。可是,这大队人马尚在行营之中,据此百里之遥,如此算下来,你现在就能调动的兵勇又有几人?远水解不了近渴,知事的,还是尽早交出兵符将令,末将也实在不愿意对大人您动粗。”
  “你——你敢威胁我?”俱文珍险些愤怒得背过气去。
  “大人见谅,末将也是奉命行事。而今,太极宫内听命于大人您的守卫不过万余,可是,不知中尉大人您是否知道,裴荆南、严河东二位节度使已经屯兵长安城外,人数达十数万之众!大人,素来闻听您是圣之时者,难道连此等情势都看不透了吗?”高崇文缓和了些语气,回应道,毕竟自己临行前,太子殿下曾再三叮嘱,言行切莫过激,以免日后难以收拾局面。
  听罢高崇文的一番话,俱文珍无可奈何地自腰间摸出兵符将令,交予高崇文手下,见兵符将令已到手,高崇文使命已达,便对手下吩咐道:“来人——”
  “在。”
  “护送中尉大人回转东宫歇息。”
  “遵命!”
  俱文珍仰天长叹,继而发疯一般地大笑,“唉,真是功亏一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