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屋

第54章


已往的
教训甚至没让它们学得谨慎一点儿!”
  “可怜的家伙们!看看这位工程师先生把你们贬成了什么!”奥德上尉的语气很是
滑稽。
  “最后,我还要补充一个论据以证明我的观点,”邦克斯说,“因为不够聪明,大
象抵制所有的驯化办法,想让它们温顺通常很难,尤其是幼象与母象。”
  “这又是一个与人类相似之处!”上尉回答。“男人不是比妇女和儿童更易被操纵
吗?”
  “上尉,我们俩都是光棍一条,这方面可充不了行家啊!”邦克斯说道。
  “嗯,答得好!”
  “总之,”邦克斯说,“我觉得不能轻信对大象的过高评价,一旦某种诱因激怒它
们,对抗这么一群庞然大物几乎是不可能的,希望眼下这些追随我们的家伙会在北面有
事耽搁——因为我们在往南行。”
  “你说得格外有理,邦克斯,”莫罗上校接口道,“尤其是因为它们的数量在你与
奥德争辩时已增长到让人担忧的地步了!第九章 一百比一
  爱德华·莫罗阁下说得没错。现在,已经有一百五、六十只大象组成的队伍跟在车
后。队列很是拥挤,前几排与“蒸汽屋”相当接近,不到十米之距,倒是可以仔细地观
察它们了。
  队首走着的大象是身形最大的一个,尽管从肩膀垂直量起,它也肯定不会超过三米。
但如我所说,印度象的身材要比非洲象小,后者中有的可高达四米。同样印度象的象牙
比其非洲同类的也短之野。”《列子·汤问》云:“物之终始,初无极矣。”北宋周,
露在外面的弯曲部分一般不会超过1.5米,根部的牙柱宽约40厘米。虽然在锡兰岛能看
到一些大象被拔去象牙,失掉了它们灵活掌握的绝妙武器,但这些“米克拉斯”,——
对它们的专有称呼,——在印度斯坦的本土上却极为少见。
  头象的身后紧跟着几只母象,她们才是这支旅队的真正向导。如果不是有“蒸汽
屋”,她们就会充先锋,而这头雄象则肯定待在后面,与其他同伴在一起。的确《卡尔
·马克思的经济学说》、《卡尔·马克思的历史贡献》、,雄象对引导队伍一窍不通。
他们也全然不照顾小象——不知道什么时候必须停下让“象宝宝”们休息,不懂得什么
样的宿营环境对它们合适。于是母象便出于道义担负起家庭守卫者的责任,同时也指引
大规模的迁移。
  眼下,对这支队伍如此行进的原因很难作答:是迫于离开枯竭的草场的需要,还是
非得逃避某些剧毒蚊虫的叮咬,抑或是只想跟随我们奇特的车队的想法,使得它们穿越
了万迪亚斯的各个山谷?不得而知。这片地区相当空阔规战争,争取最后胜利的必要途
径。,而大象出了森林,习惯于在白天旅行。那么,当夜晚降临后,它们会象我们必须
做的那样——停下来歇息吗?很快就会知道了。
  “奥德上尉,”我向这位伙伴问道,“这支大象后卫队正不断壮大!你还是一点儿
也不担心吗?”
  “啐!这些动物干吗想冒犯我们?它们可不是老虎,对吧,福克斯?”上尉问。
  “连豹子也不是!”勤务兵回答,自然,他总是附和上司的观点的。
  然而我却看到卡拉加尼不满地摇了摇头,虽然他对两位猎手心绪的平静不能赞同。
  “卡拉加尼,你看起来很不放心,”也在注意他的邦克斯说道。
  “不能让火车走得再快一点儿吗?”印度人只是问道。
  “相当困难,”工程师说,“但我们试试吧。”
  邦克斯于是离开了车尾的游廊,回到斯托尔负责的转塔里。很快,“钢铁巨兽”的
喘息声变得急促,火车速度加快了。
  然而仍无济于事——道路实在太崎岖。尽管车速已提高至原来的两倍,情况还是没
有丝毫的改变。因为象群也会加快脚步。事实上它们果真这样做了,“蒸汽屋”与象群
的距离没有缩短。
  又过去了几个小时,我们的处境依然。吃过晚饭,大家又回到第二节车厢的游廊坐
下。
  这时,后面的道路呈现为一条至少两英里长的直线,因此视野不再受转弯的局限了。
  看到一个小时内大象的数目又有所增长,我们是多么焦虑不安啊!已经不少于一百
只了。
  大象们依道路的宽窄而两只或三只并排在一起,静默地走着,可以说步调都很一致,
有的高扬着象鼻,有的龇露着象牙。整个象群就象是海底巨大的涌浪激起的细碎波涛。
虽不至于汹涌澎湃,但是如果袭来一阵风暴,激奋起这支流动大军,我们将处于何等的
风险之中!
  黑夜渐渐降临,——将是一个既无月华也无星光的夜晚。因为有一层薄雾笼罩了天
际。
  邦克斯已经说过,若是夜色太浓,就不能执意再走这段相当难行的山路,而一定要
停车。只要出现有山谷较大的出口或是较宽的峡谷纵深处,可以让这支危险的队伍从火
车侧面经过,继续其向南的迁移,工程师就会决定停止前进。
  但是象群会这么做吗?它会不会就在我们宿营的地方也驻足休息?
  这个问题相当关键。
  而且,随着夜幕的降临,看得出来大象们表现出某种恐惧,白天时可丝毫没看到这
种迹象。从它们庞大的身躯里发出一种有力然而沉闷的低吼。而这令人不安的嘈杂之后,
又有另一种奇怪的声响。
  “这是什么声音?”莫罗上校问。
  “是大象遇到敌人时发出的声音!”卡拉加尼回答。
  “那就是我们了,被它们看做敌人的,只能是我们了?”邦克斯问。
  “恐怕是!”印度人说。
  这种声音像是远处的雷鸣。让人想起演出时在后台通过摩擦挂铁而造出的响声。大
象们用长鼻子尖儿蹭磨地面,喷出经深呼吸而积聚起来的粗气。像雷鸣一般扣人心弦而
又深长的噪音便是由此产生的。
  已是晚上九点钟了。
  我们正置身于一个近似圆形的小平地上,方圆半英里左右,紧邻一条通往普蒂里亚
湖的大路,卡拉加尼原本计划在湖边宿营,但因为还有十五公里的路程,天黑之前是别
想到达了。
  邦克斯只好发出停车信号。“钢铁巨兽”于是停下了,但我们没有卸车,甚至连炉
里的火也没熄。斯托尔奉命坚守岗位,火车处于随时即可启动状态。的确,需要应付每
一种紧急情况。
  莫罗上校回自己的小房间了。邦克斯和奥德上尉则不想去睡,我更愿和他们待在一
起。车上的工作人员也都撑着没有休息。但是,如果群象果真发起昏来进攻“钢铁巨
兽”,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
  守夜之初,营地周围仍不断有细微的响动,显然,那些身形巨大的动物也陆续到达
了这处小平原,它们会穿过去,继续其南行的旅途吗?
  “毕竟,这是一种可能。”邦克斯说道。
  “而且可能性极大。”奥德上尉又马上补充一句,他的乐观主义倒是屡试不爽。
  11点钟左右,骚动声越来越小,又过了10分钟,外面便寂静无音了。
  夜晚于是显得极为静谧。任何异常的风吹草动也会送进我们的耳朵。然而除了“钢
铁巨兽”黑暗中沉闷的蒸汽隆隆声以外,什么也听不到。除了它的钢制长鼻中偶尔喷出
的火星以外,什么也看不到。
  “怎么样,我说得对吧?这些正直的大象,已经走了。”奥德上尉说道。
  “一路顺风!”我接口道。
  “走了?”邦克斯一边摇头一边反问。“咱们来验证一下!”
  然后他高声对机械师吩咐道:
  “斯托尔,打开火车头灯。”
  “马上就好,邦克斯先生!”
  20秒钟后,“钢铁巨兽”的双目放射出两道光束,并自动地投向地平面上的每一方
向。
  大象们全在那儿呢,围着“蒸汽屋”卧成了个大圆圈儿,一动也不动,好像已经睡
着,也许是正在入睡吧。灯光杂乱地照亮了它们深暗色的庞大身躯,似是赋予了它们一
种超自然的活力。由于视觉幻象,那些被强烈的灯光照到的大象体积显得格外巨大,简
直可以与“钢铁巨兽”的身形媲美了。受到强光刺激,这些大象猛地立起身来,好像被
带火的刺棒击中了一样。它们象鼻前伸,竖起长牙,差点儿就要朝火车扑过来。巨大的
颚骨中还发出沙哑的吼声。很快,这骤然的暴怒便传染给了所有的大象,我们四周响起
了一种震耳欲聋的合音,好像是一百只军号同时吹响。
  “把灯关上!”邦克斯喊。
  电流马上被切断,吵闹声也几乎瞬间便停止了。
  “它们都在,围成了一圈休息呢,而且天亮时它们还会在。”工程师说道。
  “嗯!”奥德轻叹一声,我感到他的自信多少有点作动摇了。
  怎么办呢?大家征询卡拉加尼的意见,他丝毫不掩饰心中的忧虑。
  要是趁着夜色昏暗悄悄逃离此地呢?几乎没有可能。而且这样做又有何裨益呢?象
群肯定会尾随我们,道路也会比白天更难行。
  于是我们商定凌晨再动身。届时将尽最大可能,谨慎迅速地拔寨出发,不能惊动这
支可怕的护卫队。
  “万一这些家伙仍顽固地跟着我们呢?”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