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如梦又奈何

第57章


  “侯爷,为妻错了。为妻好心办了错事,请侯爷原谅!”王夫人口气愧疚无比。
  终是结发夫妻,她也是为乔府着想,只是事情过急了,乔侯爷替妻子找理由。
  “以后家中之事,无论大小,你不要轻易决定,擅自作主,须告诉为夫替你决断,今日之事,如木已成舟,覆水难收,无法挽回了。圣旨之事,暂不要告诉青木青源,等时机成熟了再说。”乔侯爷对夫人叮咛道。
  王夫人连连点头,心里对丈夫的敬重,倒比往常多了几分。
  
第七十五节 螳螂捕蝉
  夜暮降临了,宫女们将宫灯燃起,于是,皇宫的夜晚,便在一盏盏明亮的宫灯里,散发出独特的色彩。
  各宫的妃子们早早便香汤沐浴,将脸上妆容精致刻画,细细描绘,只求宫中那高高在上的九五之尊,能偶尔来自己的宫中,哪怕是看上一眼,也不枉每晚这份期盼。
  没有了白天的喧哗热闹,偌大的皇宫,也显得静寂起来。宫殿、花园回廓,每一处角角落落,虽然人影绰约,灯影婆娑,但是夜晚,对宫中的女人来说,永远是冷清和寂寞。
  曹公公手执宫灯从兰芷宫出来,脸上挂着笑,那是志得意满的笑。皇上今日又宿在兰芷宫,对于乔贵妃来说,那是她作为女人的一份荣耀,对于曹公公来说,那是对他作为宫中副大总管的能力的肯定。所以,对办事得力的曹公公,乔贵妃毫不犹豫地赏了他一件上好翡翠珠琏。
  曹公公一手执灯,一手拿着这翡翠珠琏,用手轻轻捻搓,珠子光滑圆润,被宫灯照着,越显晶莹可爱,一时之间,竟有些爱不释手。曹公公一张肥脸,被他手上的宫灯映着,越发衬出他脸上的那份贪婪。
  走到一个拐角处,曹公公见四处无人,不由将手中的灯高高举起。这些年来,自从入宫跟了乔玉珊这个妃子,随着主子的地位一步步上升,他也从籍籍无名跃升为宫中副总管,成为宫中炙手可热的人物。
  有人喜欢夜晚,但曹公公不喜欢。
  走着走着,忽然脚下传来一阵钻心的疼痛,曹公公低头一看,原来是脚踢到了一颗石子,虽然只是一颗小小的石子,但是曹公公在吃惊之下,手上的宫灯一歪,身子一偏,几乎坐到了地上。看来,他的脚也崴到了。
  曹公公心里诅骂了一声,心想这一处是哪个宫女打扫,明天一定要好好教训她一顿。他可不敢就此停下来,前面就有一个亭子,灯光也亮,可以歇脚,忍着痛,他一拐一拐朝那亭子走去。
  来到亭子里,他在栏杆边坐了下来,正要脱下袜子揉揉崴了的脚,眼前灯光一暗,一个人影站在他面前。
  “谁?”曹公公一惊,面上的肌肉也在抖动。
  “别怕,只是有事找你,跟我走吧!”来人身材高大,背着光,竟然看不出是谁。
  “谁找我?”曹公公战战兢兢站起来。
  来人也不和他多言,似乎不屑,只鼻子里“哼”了一声。寒光一闪,一件硬物抵在他的胸口,曹公公低头一看,认出那冷冰冰的物体是一把剑,立时怯意上升,“啊——”他不自觉便尖叫起来。
  来人低声道:“闭嘴,再叫就杀了你!”
  曹公公立刻闭了嘴。
  那人收了剑,曹公公便乖乖跟在那人身后走。一路上遇到几个侍卫宫女,众人看到他俩,都只恭敬地点头招呼,谁也没有过问一下。曹公公在心里骂着“笨蛋!”,脚步却不敢停留。穿过几处宫殿,曹公公看到身后之人停下了脚步,不由壮起胆,抬起头来。
  曹公公揉揉眼,只觉得眼前这高大巍峨的宫殿是那么熟悉,没错!这是皇后的顺宁宫。此时,顺宁宫宫门微开,宫门前,竟不见半个侍卫宫女,只有几盏大而明亮的宫灯,悬在门口。曹公公此时倒放下心来。
  身边之人轻轻一推,曹公公一个踉跄,收势不住,竟然一下子冲进门里。
  唐皇后端坐殿首,似乎正在看一出好戏,此时她微微侧身,对身边之人笑道:“诚儿,你看,你都吓着曹公公了。”
  曹公公听见这声音,恍惚从梦中惊醒,一个激凌,立刻跪了下来:“奴才曹如山,见过皇后娘娘金安!”
  唐皇后用眼神示意他走近些,一边对他笑道:“吓坏你了吧?”
  曹公公擦了一下汗水,正要回答,一个声音朗声道:“母后,怎么这曹公公名如山,却胆小如鼠呢?”
  曹公公再次跪伏在地:“奴才见过太子殿下。”
  良诚语气平和:“曹公公,你可知本太子为什么要请你来?”
  曹公公道:“请恕奴才愚钝,奴才不知。”
  良诚道:“本殿下告诉你,你就会明白了。只是你要句句实话回答,一句也不得作假。”
  曹如山这才悟出,原来今晚找自己的就是太子殿下,只是这一惊一咋,声势吓人,自己在宫中呆过多年,也差点吓到了。
  “不知太子殿下问奴才何事?奴才一定知无不言。”
  良诚笑道:“好一个知无不言!那好,我且问你,今天乔侯爷去兰芷宫,所为何事?”
  曹公公道:“禀太子殿下,娘娘只是和侯爷聊聊家事。”
  “家事,指什么?”
  曹公公怔了一下:“禀太子殿下,聊侯爷三子之妻失踪一事。”
  “哦?”良诚语气不变,“你听到了什么?”
  曹公公道:“禀太子殿下,贵妃娘娘让奴才守在门口,所以奴才不曾听见什么。”
  良诚笑了笑:“曹如山,你不说实话啊,贵妃娘娘一直视你为身边得意之人,娘娘的事,你怎么不知?听说还有一分密旨给了侯爷,你可知内容是什么?”
  曹公公吃了一惊,想不到连密旨的事,太子也知道了,但是既然已经把话说在了前面,他当然只能继续装糊涂了:“禀太子殿下,奴才不知,奴才句句是实,还请您明鉴啊!”
  良诚转头对唐皇后道:“母后,这奴才是不见棺材不落泪,您还是让德公公和他说吧——”
  唐皇后点点头,轻声道:“小德子,出来吧——”
  林西德应声而出,也不知从哪个角落里走了出来,他手上拿了本厚厚的册子。他用轻蔑的眼光看了一眼曹公公,便翻开册子念了起来。
  “顺宗三十三年秋,曹如山之侄曹列,在万花楼和人争妓,打死一人,重伤二人,本该判斩,后因赔偿钱财,轻判流放三年。”
  “顺宗三十四年春,曹氏一族和张氏一族为争良田,打死打伤张族五人,张族多方诉讼,被判良田归曹族,死者伤者不论不理,张族再告,竟遭衙门驱赶,流离失所……”
  “顺宗三十四年夏,曹如山和宫女流眉在假山苟且野合,被宫女宜枝不慎看见,为掩盖丑事,将宜枝掐死,丢弃假山之中,十日之后,又将流眉伪造为自杀而死,将杀宜枝之事嫁祸于流眉……”
  林西德还欲再念,良诚一挥手:“别念了,听着都觉恶心。曹如山,若不是乔贵妃护你,只怕已在本殿下手上死了千次万次了。作恶太多,小心走夜路时害怕,今天晚上,只是给你一个小小的告诫。”
  曹公公一张脸早已面如灰色,匍伏在良诚脚下:“太子殿下,奴才该死,望您能饶奴才一命,饶奴才家人一命。”趴在地上,频频叩头不止,脸上涕泪交流。
  唐皇后终是心善,看着不忍,叫声:“诚儿,只要他从此改过,你就看在贵妃的份上,原谅他吧!”
  良诚厌恶地看了曹公公一眼,道:“今日就看在母后为你说情的份上,饶了你,现在本殿下问你什么,你都要如实回答。”
  曹公公大喜,连连点头:“太子殿下尽管问,奴才只要知道,一定不再隐瞒。”
  
第七十六节 谁是黄雀(一)
  晚上加更章节——
  曹公公不待良诚发问,已主动回答:“太子殿下刚刚问的那道密旨,奴才已经想起来了。”
  唐皇后看了良诚一眼,见儿子不露声色,暗暗点头,看向曹公公的眼神,也比刚才柔和了些,但她说话的语气,仍然透着威严:“想起来了吗?那好,你就说说看!”
  曹公公恭敬回答:“贵妃娘娘的密旨,当时交由奴才保管,奴才因为好奇,斗胆看了一眼。里面的内容,奴才也……记得一点。”曹公公毕竟有些心虚。
  唐皇后道:“记得多少,全部说出来!”
  良诚眼神锐利地盯着曹公公,似乎曹公公那满是黄牙的嘴里,有着什么惊人的秘密。唐皇后只看见良诚冷静的外表,却看不见此时他内心的紧张和煎熬。
  曹公公避开良诚的眼光,回忆起圣旨的内容,过了一会儿,他缓缓地叙述出来:“奉天承曰,皇帝诏曰,乔门青源之妻尹云雪,不修其身,对上不敬,与夫君不和,无怜恤翁姑年迈之心,念其年幼,特准其和离。从此男婚女嫁,各不相干……”
  这道圣旨,细细琢磨,着实奇怪。圣旨里,只说和离的原因是因为不修其身,对长辈不敬,也就是不孝,但是既然是不孝,却又含糊其辞,不说出个所以然来。所以,唐皇后和良诚听得圣旨内容后,二人表情各异。
  曹公公又赌咒发誓不向任何人说出今晚的事,唐皇后才叫侍卫送他回去。
  唐皇后问一边沉思不语的良诚:“诚儿,你对你父皇的这道密旨如何看?”
  良诚飞快地看了唐皇后一眼,抿着嘴不说话。
  唐皇后道:“你不说话,我也知道你此时是如何想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