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岁的船长

第28章


  伊斯兰教徒的家庭设法赎回自己的亲属,于是就提出用数量更多的非洲黑人去换回他们的亲属。
  捕捉非洲黑人,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葡萄牙人认为这样做更合算,也就同意了,从此,欧洲就出现了贩卖黑奴的交易。
  到了 16 世纪末,各国都已普遍接受了这种可耻的交易。当时各地都存在着极其野蛮的风俗习惯,他们并不认为贩卖黑奴的行径是可耻的。
  各国都保护贩卖黑奴的交易,为的是使新大陆的各个岛屿都能更迅速、更稳妥地殖民地化。
  的确,白种人还不能熟悉南美这种热带地方,还有些水土不服,还承受不了当地的炎热气候,曾有成百上千的人死去。
  而这些非洲黑人却能忍受这种气候。所以,用特制的黑奴船把这些黑人运到美洲殖民地去,就像海上货运一样非常正常了。
  这种横渡大西洋的黑奴贩卖活动,促使白人在非洲海岸的好几个地方,都创建了贩卖黑奴的公司,规模庞大。这种“货物”在其产地花不了几个钱就能弄到,但利润却很可观。
  当然,为了建立海外殖民地,人力总是非常必要的,但不论从哪一方面讲,这也不足以为贩卖活人的行为辩护。
  没多长时间,反对贩卖黑奴的呼声就高涨起来了,大家要求各国政府,以人道主义为原则,颁布取消贩卖黑奴的法令。
  1751 年公谊会教友派领导美洲北部人民开展取消奴隶制的运动,此后的一百年,在北美爆发了美国内战,即美国南北战争。
  奴隶制度是北美众所周知、人人关心的问题,当时北美许多州都下令取消了买卖黑奴的交易。例如:弗吉尼亚、康涅迪克、马萨诸塞、宾夕法尼亚等,他们还把黑奴贩卖公司花很多钱运到各州的黑奴都释放了,让他们重新得到了自由。
  由公谊会教友派发起的这个运动,并不局限在北美的几个州,就连大西洋对岸的欧洲人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虽然他们曾主张奴隶制度。
  特别是在英国和法国,这项正义的事业使许多志同道合之士都走到了一起。
  当时响彻整个西欧旧大陆的口号就是“宁愿让殖民地毁灭掉,也不能使人道主义原则灭亡!”这一口号充满了博爱的思想。
  虽然,当时解放黑奴问题,影响着整个欧洲的政治和商业的巨大利益,但这个口号依然在整个旧大陆广为流传。
  随之,解放黑奴运动进入了高潮。
  1807 年,英国首先宣布,在自己的殖民领地,废除黑奴交易。
  1841 年,法国也随后宣布了废除黑奴交易的法令。
  两大强国就此问题签订了条约,拿破仑在著名的“百日政变”时期,批准了互换条约的文本。
  但是,所有这一切不过是纯文字性的表态宣言。那些黑奴贩子的船,载满了“黑货”,依旧不停地在海上航行。他们把船从非洲开到各殖民地港口进行着黑奴买卖。
  人们采取了更加有效的措施来禁绝这种极不人道的贩卖黑奴的商业活动。
  美国于 1820 年,英国于 1824 年,分别宣布贩卖黑奴的商业活动是海盗行为,从事这种交易的人一旦被抓到,刑同海盗,都会被判处死刑,他们在海上受到了非常严厉的追捕。
  随后,法国也参与签署了这项条约。
  但是,南美各国,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殖民地却不参加这项条约的签署,因此,这两个国家仍在黑奴出口交易中获取暴利。
  虽然,各国已普遍承认公海上对船只的检查权,但这种检查,只是对那些令人怀疑的船只而言,核对一下悬挂的国旗是否与船籍证书一致。
  然而,废除奴隶制的新法令,并不具备追溯以往的效力。即使人们不再贩卖新的黑奴,原有的黑奴也依然得不到解放。
  英国在这种背景下脱颖而出,做出了榜样。1833 年 5 月 14 日,英国发表了一项宣言,解放大不列颠各殖民地的所有黑人。到 1838 年 8 月,共计67 万奴隶被宣布为自由人。
  十年之后的 1848 年,法兰西共和国也宣布解放了法属殖民地的奴隶 26万名。
  1859 年,美国爆发了北部联邦与南方同盟之间的战争,从而完成了解放黑人的事业,这一运动遍及整个北美大陆。
  因此,英、法、美三大国就完成了这一人道主人的事业。但在目前情况下,贩卖黑奴的丑恶行为只是有利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只是为了满足土耳其和阿拉伯人的需要。巴西虽然还没有解放原来买进的黑奴,但至少已不再增购新的黑奴,而且政府颁布法律,规定了在巴西新出生的黑奴子女都是自由的黑人。
  在非洲内地,那些非洲首领们为掠夺人口而进行血腥的战斗,正因如此,一些部落整个沦为奴隶。
  当时,押运黑奴的“沙漠商队”走着两条方向相反的路线,往西去的目的地是葡属安哥拉,向东去的则是一条通向莫桑比克的路。
  在被贩卖的黑奴中,只有很少部分人能够活着熬到目的地,有些被运到古巴,有些被送到马达加斯加岛,还有的被送到亚洲的土耳其或者是阿拉伯领地,再者是麦加或马斯喀特。英法两国的海上巡逻舰艇作用甚小,很难进行有效的监督,只能阻止很少一部分黑奴贩运的勾当,因为海岸线太长。
  即使如此,这些被贩运的黑奴总人数是否还很多呢?
  的确很多!据估计,被运到海岸的人数至少有 8 万。而这只是死去的黑奴人数的十分之一。
  令人震惊的大屠杀之后,荒芜的田地更加贫瘠,被烧毁的村庄已空空荡荡,河水里漂浮着尸体,到处是凶禽猛兽。
  探险家利温斯顿曾探访过刚刚被黑奴贩子掠夺过人口之后的村庄,这些地方同几个月前比已是面目全非。另有几位探险家,例如:格兰特、斯帕克、伯尔顿、喀麦隆、斯坦利等,他们在谈及这片森林茂盛的中非高原时,也同利温斯顿一样,认为这里是黑人酋长们厮杀掠夺的战场。
  在中非的几个大湖所在的区域,整个都是桑给巴尔黑奴市场的货源地。在博尔、费赞和再往南的尼亚萨湖以及赞比亚河沿岸,再向西,在被勇敢的斯坦利考察过的刚果地区,都是同样的景象:毁灭、屠杀和逃亡。
  这种贩卖黑奴的罪恶交易,难道一定要到黑色人种灭绝才能停止吗?
  难道他们也会像在新荷兰①的澳大利亚人种②一样被灭绝吗?
  不,西班牙和葡萄牙各殖民地的黑奴市场,总有一天会消失的。销路会被彻底断绝,各个文明国家不会再长期容忍这种丑恶的行径!
  1828 年,各基督教国家的黑人奴隶都得到了解放,可在西亚的一些国家里,这种使非洲人口锐减的黑奴交易,还在继续。
  大量的黑人,就是这样转移到西亚国家的,因为从非洲各地抓来运往东海岸的黑人,每年都在 4 万人以上。
  早在 1798 年法国远征埃及之前,就有成百上千的古代西苏丹王国塞纳尔的黑奴被卖往达富尔,同时也有很多达富尔的黑奴被贩到塞那尔出卖。
  波拿巴将军当时也买了很多这样的奴隶,把他们编成冲锋小队。
  从那个时候到现在,这个世纪又过去五分之四了,但是黑奴交易并没有停止,反而有所增加。
  西亚国家的黑奴交易十分猖獗,他们要用黑奴代替以前的白人奴隶。因
  ① 也就是澳大利亚,1606 年荷兰人命名为新荷兰,1911 年入英联邦。
  ② 澳大利亚的土著。英国人大批移民以后,他们被排挤到边远地区,人口急剧减少。此,各式各样的黑奴贩了,都在大规模地进行这种可耻的商业活动。
  这些黑奴都像在波拿巴远征埃及时期一样,成了专门打仗的士兵。在尼日尔河上游的一些民族中,那些酋长的军队有一半都是黑奴士兵。不过,黑奴士兵的境遇和自由人没有什么明显的差别。
  可是,如果一个黑奴不是士兵,他就成了可以让人当作“货币”使用的财产,在一些地方,军官和官吏们的工资也是用黑奴“货币”支付的。法国有名的旅行家季约姆·勒让曾经亲自看到过这些情况,而且作了记载。
  以上所述,就是当前贩奴活动的情况。
  必须进一步说明的是,有很多欧洲强国的代表,对于贩奴交易表现出了一种令人失望的宽容姿态,丝毫也不以为耻。
  事实就是这样的,一方面是巡洋舰在不停地巡查着大西洋和印度洋海岸,而另一方面,围捕和贩卖黑奴的活动却在非洲内地按部就班地进行着,押运黑奴的“沙漠商队”就在某些官员面前扬长而去,按照既定的时间赶路和杀戮!
  平均每贩运一个黑奴到目的地,就有十个黑奴在途中死亡!
  现在你就可以理解迪克·桑德喊出的那句“非洲!这是非洲!黑奴贩子横行的非洲!”所包含的恐怖意味了。
  迪克·桑德判断得非常正确,这正是对他们来说险象环生的可怕的非洲!
  不过,厄运带他们登陆的地方,到底是非洲的哪一部分?
  迪克·桑德明白自己身处非洲西海岸,他还不得不肯定,“浪子”号就是在安哥拉海岸触礁搁浅的。到处横行的“沙漠商队”都是以安哥拉为贩运黑奴的集散地的。
  就是在这儿,数年以后,喀麦隆在南边,斯坦利在北边穿过了这儿,他们为此付出了很大的辛苦!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