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是柳梢风

115 七十八


七十八
    柳卿与母亲僵持的几日里,柳府上下已经学会了用枪——除开苏卿。她说了要去学枪,临了却只是到靶场晃了一圈,转身就不知道去了哪里。
    不过这个“不知道去了哪里”的“哪里”,却有许多种说辞。譬如栖凤阁,譬如得月楼,譬如沈专员府上。传言真假参半,有时她的确是去赴了沈专员的约,有时只是去了海棠那边,有的时候则是连海棠都不知道她去了哪里。
    “听说柳家买了不少枪?”
    苏卿懒洋洋“嗯”一声。
    “柳夫人可在意你得紧呐。”海棠酸她,“你真要在这边等到过年?可有个把月的时间,你忍得了?”
    “当然忍不了,我恨不得现在就飞过去。”苏卿笑眯眯的撑着下巴,佯装惆怅,“只是还没找到借口。”
    “要借口做什么?”海棠一副十分不解的表情,“凭你的恬不知耻,大可先斩后奏。到时候柳夫人问起来,你只要说一句——”装出苏卿说话的语气,添点腻味,“‘你不在,苏卿实在是寂寞。’不就了了。”
    苏卿顿时大笑起来。
    海棠面无表情朝她抛了个媚眼:“保准你说完,夫人绝对生气不起来,顶多是懒得理你。”
    苏卿笑得伏在了柜台上,海棠也忍不住笑了:“笑够了吧?笑够了就跟我说说,那个沈云瑶到底是怎么回事?”
    “不愧是海棠春呐,上海的事就逃不过你的耳朵。”苏卿笑着酸回去,“早之前的事了。出手教训过她几次,结了点怨。”
    海棠叹了口气:“早告诉过你不要——”顿了顿,“算了,已经是这样了,你自己小心。”
    苏卿笑盈盈地回答:“晓得了。”
    下午的时候,柳卿报平安的信送到了。信里说了赵老夫人没有大碍,不过她仍然打算住到过年。别的实质性的内容就没有了,只在最后写了一句:不知府中一切如何。
    柳管家老老实实拿去给沈云瑶和苏卿看了,而后询问她们要回什么。府里的杂事他做主写了三两句,提到了□□的事。沈云瑶那边讲了一点生意上的事,告诉她不必担心。轮到苏卿的时候,她笑眯眯地告诉柳管家:“我这边就算了,没什么事好说。你就随便写一句,比如‘三夫人一切安好’。”
    柳管家照实写了,贴好邮票送去了邮局。
    过了几天,邮局送来了赵家老管家寄来的信,指名要柳家三夫人看。柳管家拿着那一摞的信,尽数交到了苏卿手中。看邮戳都是同一天寄出,苏卿拆开看了,内容也尽数相同,只讲了两件事:
    柳卿不肯跟她断绝关系,赵老夫人不肯原谅女儿,至今仍不愿和她相见。
    信末,老管家写:老朽不知您和我家大小姐到底是怎么回事,可是您在一日,夫人和小姐就争执一日,母女嫌隙就增一日。老朽求您高抬贵手,放过我家夫人和大小姐,不要再缠着大小姐了。
    同一段话写了九封信,苏卿看了九遍。
    丫环站在一边,偶尔好奇的朝桌上瞟一眼,瞟了几次看不真切,只好作罢。苏卿放下信,她便等着苏卿站起来或是吩咐她做什么,等了好久,苏卿才莫名其妙的问了她一句:“今天十三了吧?”
    丫环连忙回答:“是,还有两天就是立春了。”
    “难怪天气都暖和多了。”笑,“去帮我把二夫人……”顿了顿,“请过来。”
    下人们都留在院子里,苏卿帮沈云瑶倒上茶,推到她面前:“二夫人请喝茶。”
    即便是沈云瑶藏得再深,见此情景都有些绷不住,尴尬笑笑:“三夫人太客气了。可是有什么事要和我商量?”
    苏卿笑:“都被二夫人看出来了。有件事,我不方便开口,只好麻烦二夫人帮个忙。”
    “三夫人请讲。”
    苏卿给自己斟上一杯:“我寻思了许久:赵老爷子走了也几个月了,只剩老夫人寡居,依着夫人的心性,多半觉得自己不孝。不如由二夫人开口,让她把老夫人接过来。”
    沈云瑶一愣,想了想:“我倒是能开口,只不过——”
    苏卿道:“只要二夫人肯帮忙,以前的事,我就当从没发生过,不再计较。”
    沈云瑶不说话了。过了一会儿:“三夫人说话算话吧?”
    苏卿含笑点头。
    “好。”沈云瑶道,“我这就去写信。”
    苏卿偏了头看向院子里,柳梢几点新绿,随风摇曳。
    沈云瑶:“赵老夫人要是来了,你们要怎么相处?”
    苏卿笑盈盈不答。
    今日立春,东风解冻,春山日暖。
    早起时柳卿不顾老管家的阻挠,到厨房和下人们一起做了春饼。老管家选了几块送去了老夫人那边,这回没敢讲是她做的,只问了一句好不好吃。老夫人夸了句好,他就欢喜的带着这句好回了柳卿。
    宗家的人前几天来过了,几位柳卿儿时才见过的堂兄弟也来了。去过老夫人房里,又到了柳卿这边和她闲谈。一行人没留多久,过了晌午就走了。宗家过来必定是有大变故,老管家支吾不答,柳卿当时就没有追问。
    难得的好天气里,几位赵家老仆和柳卿坐到一起,讲起她儿时旧事。柳卿出生之时就粉糯可爱,老爷子不大高兴,老夫人心里本来喜欢,碍着老爷子也不敢表露出来。柳卿幼时就很聪明,读书长进很快,几位老仆逗她问她要不要去考进士。
    “那时候小姐就太老成啦,竟然说已经是民国天下,没有进士了。”
    “老爷听说之后十分生气,老爷是进士啊。”
    “我现在都还记得老爷那根鸡毛掸子,两条胳膊那么长,大拇指那么粗。”老仆一边讲一边比,“我们在一边瞧着都心疼,可是只敢劝,不敢动。只有夫人抱住你,跟老爷讲要是再打,她就带着你回娘家。”
    长长叹了口气:“大小姐,您就跟夫人认个错,母女哪有隔夜仇啊。”
    柳卿沉默着没有说话。
    老管家进到院子里,手里拿着两封信。
    柳卿回到屋子里,绿儿帮她倒上茶。两份信都是柳家那边寄过来的,一封是沈云瑶写的,请她带上老夫人一起回柳家。
    沈云瑶在信里边笔绽莲花,细数将老夫人请过去的好处、留在赵家的不便,写满了两页信纸。柳卿看了一遍,放到一边。
    她也想接母亲过去,早在赵老爷子走的时候就想过了,可是却不能。至于原因,不言自明。
    第二封。
    刚拿到信封就不动了片刻,苏卿的笔迹她再熟悉不过。抽出信后,一页薄薄的信纸,只写了两句话:
    【好好照顾自己,我走了。】
    她说:【我也想,可是不能啊。】
    她说:【我不喜欢看着你走,一会儿就不去送你了。】
    柳卿站起来,隐隐发颤的手扫过茶杯,“哐当”碎了一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