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大选内外群官,并定四海士族,弁专参铨 量之任,事多称旨。"
从此传所云"定四海士族"、"姓族多所降抑",可知孝 文帝以官品定姓族的离卑,对象不仅是鲜卑贵族,而 且包括了汉人士族。定四海士族是与大选内外群官同 时进行的。宋弁参铨量之任,所潸"事多称旨",即符合 孝文帝以官爵定姓族高卑,据姓族高卑选举官吏之
重官爵是看历代何官。如鲜卑穆、陆等八姓.是
"太祖已降,勋著当世,位尽王公",且为"灼然可知 者"。孝文帝以为宋弁"应推郭祚之门",也是因为郭祚
为"晋瑰名门"。〈《魏书,宋弁传》北史》三六《薛辩 传》附《薛聪传》记载孝文帝"曾与朝臣论海内姓地人 物",与羽林监薛聪有过这样一段不倫快的对话。
"(孝文帝)戏谓聪:"世人谓卿诸薛是蜀人,定是 蜀人不?"聪对曰:"臣远祖广德,世仕汉朝,时人呼为汉。 臣九世祖永,随刘备人蜀,时人呼为蜀。臣今事陛下,是 虏非蜀也。"帝抚掌笑曰:"鲫幸可自明非蜀,何乃遂复苦 朕?"聪因投戟而去。帝曰:"薛监醉耳其见知如此。" 《《资治通鉴》一四〇齐明帝建武三年,薛聪作薛宗起,从 元行冲《后魏国典》。》
薛聪知道孝文帝是笑他的袓先无官爵名望,不是名 族,因此十分恼怒,与孝文帝顶撞起来。
定姓族与选举制密不可分。从定姓族起,北魏选 举便只问姓族的高卑。象鲜卑八姓,孝文帝即明言"下 吏部,勿充猥官,一同四姓"。
《魏书》六《韩显宗传》记载了韩显宗关于选举 问题的言论,以及孝文帝与韩显宗等人关于选举问题 的对话,很能说明问题。其言云:
"显宗又上言曰:"进贤求才,百王之所先也。前代取
士,必先正名,故有贤良方正之称。今之州郡贡察,徒有 秀、孝之名,而无秀、孝之实。而朝廷但检其门望,不复弹 坐,如此则可令别贡门望,以叙士人,何假冒秀、孝之名 也。夫门望者,是其父祖之遗烈,亦何益于皇家?盖于时 者,贤才而己。苟有其才,虽屠、钓、奴、虏之贱,圣皇不耻 以为臣。苟非其才,虽三后之胤,自坠于皂隶矣。是以大 才受大官,小才受小官,各得其所,以致雍熙。议者或云 今世等无奇才,不若取士于门,此亦失矣。岂可以世无 周、邵,便废宰相而不置哉?"离袓曾诏诸官曰:"自近代 已来,髙卑出身,恒有常分,朕意一以为可,复以为不可, 宜相与量之。"李冲对曰:"未审上古以来,置官列位,为 欲为育粱儿地,为欲为益治赞时?"高祖曰。俱欲为治。" 冲曰:"若欲为治,陛下今日何为专崇门品,不有拔才之 诏?"高祖曰:"苟有殊人之伎,不患不知,然君子之门,假 使无当世之用者,要自德行纯笃,朕是以用之。"冲曰: 傅岩、吕望岂可以门见举?"高袓曰。如此济世者希,旷 代有一两人耳。"冲谓诸唧士曰:"适欲请诸贤救之。"秘 书令李彪曰:"师旅寡少,未足为援,意有所怀,不敢尽言 于圣日。陛下若专以门地,不审鲁之三卿熟若四科?"高 祖曰:"犹如向解。"显宗进曰:"陛下光宅洛邑,百体唯 新,国之兴否,指此一选。臣既学术浮浅,不能援引古今, 以证此议,且以国事论之,不审中、秘书监、令之子必为 秘书郎,顷来为监、令者,子皆可为不?"高祖曰:"卿何不 论当世資跌为监、令者?"显宗曰:"陛下以物不可类,不 应以贵承贵,以践袭贱。"高祖曰:"若有高明卓尔,才具 與出者,朕亦不拘此例。",
所谓"朝廷但检其门望","取士于门"(韩显宗语、"今 曰何为专崇门品,不有拔才之沼?""以门见举"(李冲 语);"专以门地"(李彪语);"以贵承贵,以贱袭贱"(韩 显宗语、可以说明孝文帝取士的标准只有一条,即看 门第或门望如何。婚姻同此。
北方的婚宦制度,在孝文帝前后有所不同。在孝 文帝以前,如崔浩是姓族与人伦并重。寒士有才,亦可 视为胜流;寒女有德,亦得偶配名族。而这在孝文帝实 行汉化政策之后,是绝对不可能的。这是两种不同的 观念。此处略加申述。
《世说新语贤嫒》"王汝南少无婚"条云:
"王汝南王湛〉少无缗,自求郝普女。司空以其痴, 会无婚处,任其意便许之。(刘注云"魏志》曰:王昶字文 舒,仕至司空。)既婚,果有令姿淑德。生东海(王承》,遂 为王氏母仪。或问汝南何以知之?曰。尝见井上取水,举 动容止不失常,未尝仵观,以此知之。""(刘注云:《汝南 别传》曰:襄城郝仲,将门,至孤陋,非其所偶也。君尝见 其女便求聘焉。果高朗英迈,母仪冠族,其通识余裕皆此 类。)
同书《贤嫒》王浑妻钟氏条云:
"王浑妻钟氏生女令淑,武子王济)为妹求简美对 而未得。有兵家子,有||才。欲以妹妻之,乃白母日:"诚 是才者,其地可遗。"。
同书《贤媛》王司徒妇钟氏女条云:
"王司徒〈王浑)妇钟氏女,太傅曾孙。(刘注云:《王 氏谱》曰:"夫人黄门侍郎钟琰女。"亦有俊才女德。(刘 注云:《妇人集》曰:"夫人有文才,其诗賦烦诔行于世。"〉 钟,郝为娣拟,雅相亲重。钟不以贵陵郝,郝亦不以贱下 钟。东海家内,则郝夫人之法。京陵(王浑袭父王昶爵京 陵侯)家内,范钟夫人之礼。"
襄城郝氏至为孤陋,有女得配太原名族王氏。兵家地
位至为低微,出身于太原名族王氏的王济,竟欲以妹
妻之。这在孝文帝时,是绝对办不到的。选举与婚姻由
既问姓族,又问人伦(既问家世,又问个人)转到只问
姓族,不问个人,是观念与制度上的一个很大的变化。
孝文帝在婚宦上,何以重姓族不重人伦?须知鲜
卑本无文化可言,要有学术文化,非一朝一夕所能达
到。孝文帝断北语,一从正音,只是为鲜卑贵族进人文
化士族幵了一扇门户而已。鲜卑贵族自不能等到懂得 儒学或有了"隽才"之后,才取得与汉人士族同等的社
会地位。崔浩因为在"分明姓族"之外,又强调"齐整人 伦",强调儒学才能,从而遭到了鲜卑贵族的反对,招 致了灭门之祸。孝文帝不讲人伦,只讲姓族;不问个人 如何,只问门第高低,正是从鲜卑贵族尚无文化的实 际情况出发的,的在使鲜卑贵族的政治社会地位, 能与北方汉人崔、卢、李、郑等大姓,迅速一致起来。韩
显宗等人的思想停留在北魏前期崔浩时代,因此才与 孝文帝发生争论。
《新唐书》一九九《儒学传中,柳冲传》云:
"开元初,诏冲与薛南金复加刊窜,(姓系录)乃定。 后柳芳著论甚详,芳之言曰:"山东之人质,故尚婚姬,其 信可与也。江左之人文,故尚人物,其智可与也。关中之 人雄,故尚冠?&,其达可与也。代北之人武,故尚贵戚,其 泰可与也。","
重姓族门第是南北士族共同的特征,但不是没有区 别,柳芳所说山东尚婚娅,江左尚人物,关中尚冠冕, 代北尚贵戚,便是区别。江左尚人物,即尚人伦,尚才 识。代北尚贵戚即尚姓族,尚高官。山东和关中所尚, 与代北接近。代北、山东、关中都属于北方,其所尚是 在孝文帝汉化政策实施以后形成的,故与南方所尚有 异。南方所尚保持了汉魏以来虽重门第但不废弃人伦 的传统。
自六镇、尔朱荣之乱起,北朝曾一度发生胡化的 逆流。历北齐、北周至陏朝,又恢复了汉化,直至于唐。 胡化无疑是一种退化,但并非全为退化,而是胡汉民 族又一次交混产生的一种新局面。假使一直汉化下 去,也可能使北朝变得更腐败。
第十七篇六镇问题〈附魏齐之兵)
(一) 六镇含义及北魏的设防问题
用"六镇"这个名词,应注意它的时代性,不然,便 不能了解它的含义。六镇原指怀朔、武川、抚冥、柔玄、 怀荒、沃野,后来变为北方城镇的总称,"六镇"应该是 六镇及其他。
关于六镇的起源,前人每注童六镇的设立,在北 御柔然。吾人研究六镇,不仅应注意防北,而且应注意 防南;不仅应注意防边,而且应注意六镇对南北朝乃 至隋、唐历史的影响。六镇起兵最大的现实问题,在改 变了北朝的历史。
北魏之初,设防的范围,据《元和郡县图志》一四 云州条云-
"后魏道武帝又于此建都,东至上谷军都关,西至 河,南至中山溢门塞"匕至五原。地方千里,以为甸服。"
甸服四面都在设防之列。北魏在尚未取得青徐的时 候,南方威胁比之于北方柔然的威胁,似乎还要重一 些,因此必须防南。《魏书》五八《扬播传》埘弟《椿传》
云:
"除定州剌史。自太祖平中山,多置军府,以相威摄。 凡有八军,军各配兵五千,食禄主帅军各四十六人。自中 原稍定,八军之兵,渐割南戌.一军兵才千余,然主帅如
故,费禄不少,椿表罢四军,减其帅百八十四人。州有宗 子稻田,屯兵八百户,年常发夫三千,草三百车,修补畦 堰。椿以电兵惟输此田课,更无徭役,乃至闲月,即应修 治,不容复劳百姓。椿亦表罢,朝廷从之。"
传中明言道武帝南平中山之后,"多置军府,以相威 摄","八军之兵,渐割南戌"。
小说推荐
- 悠悠南北朝:宋齐北魏的纷争史
- 那个特殊的时代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何总是理不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但真想永远都只有一个,想要揭开盖子找寻到其中真正的谜题,一切尽在不言中,请记住,他的生活有自己的欢乐,他的幸福有别人的看法,那么一切是否有根据可循呢?从公元386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即代王位开始,直到公元589年隋文帝杨坚南征灭陈为止
- 古典名著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2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十二:南朝,北朝
- 刘渊明明是匈奴天子,却定国号为汉,把刘邦、刘备奉为列祖列宗,选择了“借壳上市。石勒不过是个被人贩卖的奴隶,却封王称帝,成功实现“逆袭。苻坚一统北方,踌躇满志,淝水一战,落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剃光头、留辫子,原始野蛮的鲜卑拓跋部,悄然在北方崛起“胡无百年国运”的神话从此被打破。拓跋改为元姓、独孤改为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细说两晋南北朝
- 从泰始元年十二月普武帝司马炎代魏起,到隋朝灭陈,统一南北,前后共有三百二十三年(公元266年2月到589年2月 这是一个交织着光明和黑暗的历史时期 三百多年间,除西晋统一后的二十年外,分裂、割据、混战,迄无间断。数十万以至上百万人颠沛流离的惨状竟屡屡出现。长安、洛阳、邺、建康、江陵等名城都曾茂草丛生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97章
- 名人演讲在北大
- 主编:和弦前言众所周知,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是中国公认的一流学府,是中国近代新思想、新科学的重要发源地,有史以来,无数著名学者、商界巨子、以及国际政要都先后来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做过演讲,能够在北大和清华做演讲已经成了一种荣幸。在这些演讲中,有针砭时弊的政论,气宇轩昂;有严谨求实的学术论述,循循善诱;又
- 现代文学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44章
- 易中天中华史:魏晋风度
- 爱美,清谈,酗酒,嗑药,男人女性化,这是怎样的风度 漂亮又丑陋,清高又贪婪,潇洒又势利,高雅又庸俗,真实又虚伪,这是怎样的时代 江山易主,中原逐鹿,衣冠南渡,五胡入华,这是怎样的变故 畸形的独立,病态的自由,虚无的真实,脆弱的美,这是怎样的追求 中华的历史为什么注定有此一劫?魏晋在历史上的地位究竟如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夫人,你讲讲理
- 沈书乐的人生目标很简单 拿着祖上留下来的财富找个悠闲的地方混吃等死。最主要的是,逃离掌控他的母亲 然而,就在他收拾好钱财准备跑路时,遇到了一个逃婚的姑娘 莫名其妙的是,姑娘看了他一眼,就亲了上来,夺了他的初吻 亲就亲了吧,她还跳河 又不是自己让她亲的,她至于这么想不开吗?自己出于好心救了她,没想到就
- 都市言情林笑笑的鱼连载中
- 最新章:361
- 火影世界不讲科学,讲忍学
- “质能守恒?对对对,我定量的查克拉可以创造出定量的忍术,不是质量守恒吗“但是同等数量的查克拉制造的火焰能量数值和同等的查克拉制造的雷电的能量数值是一样的吗?不一样的话为什么会产生差别“这…有趣,你果然是个有趣的人啊,泷君”大蛇丸伸出长长的舌头舔着嘴唇说到,动作有点恶心,但是还算可以接受“你也很厉害啊
- 网游小说鯃鱳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一百零九章:崩溃
- 南北史演义
- 世运百年一大变,三十年一小变,变乱是古今常有的事情,就使圣帝明王,善自贻谋,也不能令子子孙孙,万古千秋的太平过去,所以治极必乱,盛极必衰,衰乱已极,复治复盛,好似行星轨道一般,往复循环,周而复始。一半是关系人事,一半是关系天数,人定胜天,天定亦胜人,这是天下不易的至理。但我中国数千万里疆域,好几百兆
- 古典名著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80章
- 宋齐北魏的纷争史
- 宋齐北魏的纷争史作者:陈羡 从公元386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即代王位开始,直到公元589年隋文帝杨坚南征灭陈为止,前后绵延两百年,是中国历史上的南北朝时代。这个大朝代上承魏晋、下接隋唐,整个中华世界几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是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时代,也是思想大转折的时代。其中发生的某些变化,甚至在各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