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第43章


武平元年,封淮阳 王,除尚书令、录尚书事。世祖时,恒令士开与太后握槊, 又出人卧内,无复期限,遂与太后为乱。
韩凤与高阿那肱、穆提婆共处衡轴,号曰三赍。寿阳 陷没,凤与穆提婆闻告畋,握槊不辍,:"他家物,从他 去。"后帝使于黎阳临河筑城戌,曰:"急时且守此作龟兹 国子,更可怜人生如寄,唯当行乐,何因愁为?"君臣应和 苦此。
〈齐主)犹以波斯狗为仪同、郡君,分其干禄。又有何 海及子洪珍,皆为王,尤为亲要。洪珍侮弄权势,爾狱卖 官。又有史丑多之徒胡小儿等数十,咸能舞工教,亦至仪 同、幵府,封王。胡小几等眼槔琛蛤,一无可用,非理爱 好,排突朝贵,尤为人士之所疾恶。"
据此可知北齐朝廷西域胡人之多。胡小儿能以工于歌 舞封王,波斯狗也能受封为仪同郡君,说明北齐鲜卑
贵人爱好西胡习俗到了何种程度!鲜卑贵人包括武成 帝皇后胡氏在内,都喜爱握槊。这是一种什么游戏呢? 《资治通鉴》一五七梁武帝大同三年九月"(高〉敖曹与 北豫州刺史郑严祖握槊"句下胡注云-
"握槊,亦博塞之戏也。刘禹锡《观博》曰:"初主人执 握槊之器,寅于庑下,曰:主进者要约之。既揖让,即次。 有博齿,齿异乎古之齿,其制用骨,镢棱四均,镂以朱墨, 耦而合数,取应日月,视其转止,依以争道。是制也,行之 
―-    國國國---―圍
久矣,莫详所祖,以其用必投掷,以博投诏之。"又尔朱世 隆与元世舞握槊,忽闻局上皎然有声,一局子尽倒立,世 降甚恶之,既而及祸。李延寿曰:握槊,此盖胡戏,近人中 国,云胡王有弟一人,遇罪,将杀之,从狱中为此戏上之, 意言孤则易死也。"
可知握槊不过是一种胡戏,可惊的是北齐鲜卑贵人如 胡后、韩长鸾陷溺之深。韩长鸾且欲作"龟兹国子?此 事《通鉴》言之更详,其言云:
"齐樓提婆,韩长鸾闻寿阳陷,握槊不辍,曰;"本是 彼物,从彼取去。"齐主闻之,颇以为忧。提婆等曰:"假使 国家尽失,黄河以南,犹可作一龟兹国。更可怜人生如 寄,唯当行乐,何用愁为?"左右嬖臣因共赞和之。帝既大 喜,酣饮鼓舞,仍使于黎阳河筑城戌。"【一七一陈宣帝 太建五年九月)
所谓"黄河以南,犹可作一龟兹国,唯当行乐".据此, 就不是韩长鸾、穆提婆等少数人的思想,连齐后主及 左右嬖臣也无不作此等想法。由此才有于黎阳临河筑 城戌之举。此举是真欲划河作龟兹国,一以自保,二以 与韩、穆、何海、何洪珍、胡小儿、波斯狗等及时行乐。 这些鲜卑贵人最反对汉化,却最热心西胡化。
北齐的西胡化要有条件.首先是要有西胡人。北 齐的西胡人从何而来呢?考《洛阳伽蓝记》三城南永桥 以南,園丘以北,伊洛之间,夹御道有四夷馆条云:
"西夷来附者,处晻嵫馆,蜈宅慕义里。自葱岭以西 至于大秦,百国千城,莫不款附,商胡贩客,日奔塞下,所 谓尽天地之区已,乐中囯之土风,因而宅者,不可胜数。 是以附化之民,万有余家,门巷修整,闾阎填列,青槐荫 柏,绿柳垂庭,天下难得之货,咸悉在焉。"
由此可见自孝文帝迁都洛阳以来,北魏洛阳西胡的众 多。北齐的西胡也就是他们的子孙。象和士开,其先即 西域胡商,本姓素和氏。父名安,魏末作过中书舍人、 仪州剌史。(见《北齐书"和士开传》)魏亡后,这众多 的西胡,都归人北齐政权之下。他们不仅影响到北齐 的历史,而且影响到隋唐的历史。
第十九篇宇文氏之府兵及关陇集团
(附乡兵)
(一)北周统治者宇文氏之由来
《周书》一《文帝纪上》记宇文氏的由来及宇文泰 的家世、经历略云-
"太祖文皇帝姓宇文氏,讳泰,字黑獭,代武川人也。 其先出自炎帝神农氏。九世至侯豆归,为慕容晃所灭。其
子陵率甲五百归魏。天兴初,徙豪杰于代都,陵随例迁 武川焉。陵生系,系生韬,韬生肱。正光末,沃野镇人破六 汗拔陵作乱,远近多应之,其伪署王卫可孤徒党最盛,肱 乃召乡里斩可孤。后避地中山。遂陷于鲜于修礼。修礼 令肱还统其部众,后为定州军所破,殁于阵。太祖(宇文 泰)少随德皇帝(宇文肱)在鲜于修礼军,及葛荣杀修礼, 荣遂任以将帅。会尔朱荣擒葛荣,定河北,太祖随例迁晋 阳。荣遗贺拔岳讨(元)颢,太祖与岳有旧,乃以别将从 岳。万俟丑奴作乱关右,孝庄帝遣尔朱天光及《贺拔)岳 等讨之,太祖遂从岳人关。"
《元和姓纂》上声九麋韵宇文下记宇文之所从出及其 含义云:
"本出辽东鹵单于之后,或云以系炎帝神农,有尝草 之功,俗呼窣为俟汾,音转为宇文。"
《隋书》六一《宇文述传》记武川与宇文氏云-
"代郡武川人也。本姓破野头,役属鲜卑俟(侯)豆 归,后从其主为宇文氏。"
《周书》一一《晋荡公护传》记有宇文护母(宇文泰嫂) 给宇文护写的一封信,信中提及六镇起兵后,宇文氏 经历,所云与《周书,文帝纪上》一致。其言云:
"昔在武川镇生汝兄弟。鲜于修礼起日,吾之闺家大
小,先在博陵郡住。相将欲向左人城,行至唐河之北,被
定州官军打败。汝祖(宇文肱)及二叔时俱战亡。汝叔(宇
文泰)将兵邀击,吾及汝等,还得向营。汝时年十二,共吾 并乘马随军,可不记此事缘由也?于后,吾共汝在受阳
位。(《魏书》一〇六上《地形志上》并州太厣郡有受阳 县。)其后尔朱天柱亡岁,贺拔阿斗泥(贺拔岳,字阿斗 泥)在关西,遣人迎家累。时汝叔(宇文泰)亦遗奴来富迎 汝及《贺兰)盛洛等。"
据此可知:一,宇文氏本辽东匈奴南单于之后,宇文为 俟份的音转,有"草"意。然而宇文氏所居的辽东之地, 乃鲜卑之地。宇文之先有葛乌菟者,"鲜卑慕之,奉以
为主"。《《周书,文帝纪上》)后代鲜卑化了,故《隋书 ,宇文述传》谓宇文俟(侯)豆归为鲜卑。宇文俟豆归 为宇文泰的九世祖。二,宇文俟豆归之子宇文陵"率甲 骑五百归魏",道武帝天兴初"徙豪杰于代都,陵随例 迁武川"。从此以后,宇文氏即屡世在武川镇居住,职 业为军人。三,六镇起兵之初,宇文肱曾纠合乡里,斩 破六韩拔陵所署王卫可孤,后乃流移中山。从宇文护 母亲的信中,可知宇文氏家族都到了中山。由此追随 鲜于修礼与葛荣。葛荣失败,宇文氏随六镇军人一起, 被迁往晋阳。宇文护的母亲说她与宇文护在受阳住, 受阳、晋阳均属于太原邵。《文帝纪上》所谓"随例迁晋 阳",当是以晋阳为重镇,包举旁县而言。宇文泰之所 以能到关中去,是由于贺拔岳的关系。孝庄帝派尔朱 天光和贺拔岳西征万俟丑奴,宇文泰随贺拔岳人关。 以此,宇文泰得以在关中崛起。
(二)东西魏的形势,府兵制的创立
六镇军人主要为高欢所得,宇文泰底下"军士多 是关西之人"(《周书,文帝纪上》人从高欢与宇文泰 之间的战争来看,西魏宇文泰弱于东魏高欢。对宇文 泰来说,如果不建立-支新的军队,是难以与高欢争
衡于中原的。
《北齐书》二四《杜弼传》记宇文泰曾招诱过六镇 军人。其言云:
"弼以文武在位,罕有廉洁,言之于高祖《离欢入萵 祖曰:"弼来,我(&尔,天下浊乱,习俗已久,今督将家厲 多在关西,黑類常相招诱,人情去留未定,江东复有一吴 儿老翁菊衍者,专事衣冠礼乐,中原士大夫望之,以为正 朔所在。我若急作法网,不相饶借,恐蒈将尽投黑獲,士 子悉奔萧衍,则人物流散,何以为国?尔宜少待,吾不忘 之。","
这确实是高欢面临的问题。可是宇文泰利用家属招诱
高欢督将的计谋,并未奏效。在战争中,宇文泰虽有胜 利之时,但基本上处于劣势。《周书》二《文帝纪下》记 沙苑等战役云:
"大统三年冬十月壬辰,至沙苑,距神武《高欢)军六 十余里,遂进军至消曲,背水东西为阵,大破之。齐神武 夜遁,追至河上。前后虏其卒七万,留其甲士二万,还军 渭南。大统四年八月,太祖至谷城,莫多娄贷文、可朱浑 元来逆,临阵斩贷文.元单骑遁免,悉虏其众送弘农。及 旦,太袓串轻漪追之,至干河上。大捷,斩离敎曹,虏其甲 士一万五千。"
这可说是很大的胜利,可是《文帝纪下》续云:
"是日置阵既大,首尾悬远。独孤信、李远居右,赵
贵、恰峰居左,战并不利。开府李虎、念贤等为后军,遇信 等退,即与倶还。由是乃班师,洛阳亦失守。"
此即芒山之役,先胜后败。此役失利,影响不小。紧接 "洛阳亦失守",《文帝纪下》续云:
"大军至弘农,守将皆已弃城西走,所虏降卒在弘农 者,因相与闭门拒守。进攻,拔之。大军之东伐也,关中留
守兵少,而前后所虏东餽士卒,皆散在民间,乃谋为乱。 及李虎等至长安,计无所出,乃与公卿辅魏太子出次渭
北,关中大恐,百姓相剽劫,于是沙苑所俘军人赵青、 雍州民于伏德等遂反。魏帝西止阌乡,遣太祖讨之,关中
于是乃定。"
由此可见大统四年芒山之败,对西魏震动之大。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