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段很要紧,
它是洋洋二千言《后序》的叙事、抒情的基调,正如洪迈所说:“其妻易安
居士,平生与之同志,赵殁后,愍悼旧物之不存,乃作后序,极道遭罹变故
本末”①。由于《后序》做到了叙事、抒情的完美统一,表现了作者很高的学
养和才华,博得了历代的好评:“才高学博,近代鲜伦”②。“有此文才,有
此智识,亦闺阁之杰也”③。“其文淋漓曲折,笔墨不减乃翁”④。诸如此类
的评价对《后序》来说,绝非虚誉,这从以下的精湛笔墨中,可以得到具有
充分说服力的印证。从“余建中辛已,始归赵氏”至“乐在声色狗马之上”,
约六百多字,作者以热情洋溢的笔触,缕述其夫妇为之迷醉的金石书画得之
如何艰难,和既得之后如何为之陶醉的一幕幕动人情景。其中关于靠典当衣
物和节衣缩食购置文物的记载尤为感人:“赵、李族寒,素贫俭。每朔望谒
告出,质衣,取半千钱,步入相国寺,市碑文果实,归,相对展玩咀嚼,自
谓葛天氏之民也”。“食去重肉,衣去重采,首无明珠翠羽之饰,室无涂金、
刺绣之具”,由此可见作者夫妇志向何等高洁,在“贵家子弟”中尤为难得。
“至靖康丙午岁”到“犹复爱惜如护头目,何愚也耶,”约一千余字,
作者以无比沉痛的心情,详尽地记述了其收藏丧失的经过:第一次损失是因
建炎元年(1127 年)十二月的兵变①,使其青州故居的“十余屋”“书册什
物”“皆为煨烬”;第二次是在次年“冬十二月金寇陷洪州”,使她寄存在
明诚妹婿处的“连舻渡江之书,又散为云烟矣”;第三次大约是在建炎三、
四年,于转徙途中,听到“玉壶颁金”的谣言,作者十分惊恐,拿了家中所
有铜器等物,“欲赴外庭投进”,以明心迹。因为没有追赶上皇帝,这些铜
器不敢留在家里,与手抄本一起寄存在剡县。后来官军平定叛乱的士卒时,
全部被拿走,听说都到了原来的李将军的家里,“所谓岿然独存者,无虑十
去五六矣”;第四次是绍兴元年(1131 年),在会稽,房东姓钟。有一夜,
被穴壁盗去了放在卧榻之下的五竹筐书画砚墨。于十分悲恸中,重立赏收赎,
钟复皓拿了十八轴书画求赏。后来得知其余都被吴说运使低价买去了。“所
谓岿然独存者,乃十去其七八”。至此,《后序》的叙事指归已完成。由于
文章写得深情投入,也使读者感到,就象自己失去了最心爱的东西一样痛心
疾首。
(二)“不胜死生新旧之感”——《后序》的“情怀”抒发
如果说李清照在句式凝炼的诗词中,把对赵明诚的爱心浓缩为“情怀”
二字①,尚使人不易体会其具体所指的话,那么在《后序》中,却自始至终存
① 洪迈《容斋四笔》卷五,四部丛刊续编本。
② 宋无名氏《瑞桂堂暇录》,见《李清照资料汇编》第25 页。
③ 刘士鏻编《古今文致》卷三引,明天启刊本。
④ 《绛云楼书目》卷四。
① 今存《后序》原文为“(建炎元年)十二月,金人陷青州”,不确,应为“西兵之变”。详见《李清照
集校注》第237 页。
① 李清照《偶成》诗有句去“安得情怀似昔时”,《南歌子》同有句云“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在着一条浓重的感情贯穿线, 这条线就是“情怀”二字的运动轨迹,也是赵、
李为后世所留下的人生足迹,所以《后序》也被当作一篇夫妇合传:
此文详记夫妇两人早年之生活嗜好,及后遭逢离乱,金石书画由聚而散之情形,不胜死生新旧
之感。一文情并茂之佳作也。赵、李事迹,宋史失之简略,赖此文而传,可以当一篇合传读。故此文
体例虽属于序跋类,以内容而论,亦同自叙文。清照本长于四六,此文却用散笔,自叙经历,随笔提
写。
其晚景凄苦郁闷,非为文而造情者,故不求其工而文自工也。②。
把《后序》作为“合传读”很有必要。文章叙事从“始归赵氏”起,每
逢关节之处,总是一笔两到:“建中辛巳”“余”十八岁,“侯(对士大夫
的尊称,这里指赵明诚)年二十一”;“时先君(作者之父)作礼部员外郎,
丞相(作者翁舅)时作吏部侍郎。”言外之意,她和丈夫年龄班配,门当户
对,是多么幸福的一对!新婚时,明诚虽“在太学作学生”,但他每半个月
就请假到相国寺去一次,在购置“碑文”同时,还购置“果实”。后者显然
是为了犒劳喜欢吃零食的爱妻的。对于明诚亲自买回来的“碑文果实”,二
人总是亲呢地“相对展玩咀嚼”。通过这类看来极小的细节多么传神地写出
了其新婚生活的美满幸福,那时明诚对妻子的爱是多么的无微不至,二人又
是生活得多么的无忧无虑,无拘无束,简直是过着神仙般的日子。后来,即
使因拿不出“二十万钱”,不得不将已带回家的“徐熙牡丹图”归还人家,
也是“夫妇相向惋怅者数日”。不论古今中外,在和谐的夫妻生活中,不难
得到这样的体验,即在爱情的天平上,福履由两人共享,其福倍增,“惋怅”
由两人分担,其愁减半,所以那种“惋怅”本身也是一种幸福,也很值得乐
道,以致几十年之后还记忆犹新。然而《后序》中更令人难忘的莫过于这样
两段感情落差悬殊的,“不胜死生新旧之感”的“文情并茂”的文字:
每获一书,即同共勘校,整集签题;得书画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尽一烛为率。故
能纸札精致,字画完整,冠诸收书家。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
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
起。甘心老是乡矣!故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 .。
今日忽阅此书,如见故人。因忆侯在东莱静治堂,装卷初就,芸签缥带,束十卷作一帙。每日
晚吏散,辄校勘二卷,跋题一卷。此二千卷,有题跋者五百二卷耳。今手泽如新,而墓木已拱,悲夫!
在这里,叙事时饱和着真情实感;抒情时紧紧扣住其“死生不能忘之”
的珍贵文物,既把“何得之艰而失之易”的过程叙述得条分缕析,也使人看
到了作者的那颗忠于爱情,重于然诺的赤诚的心。丈夫死后,她在转徙流亡
中始终不忘他关于“与身俱存亡”的叮嘱,对文物的爱惜就象爱惜釉己的头
目一样。作为未亡人,她为了保护丈夫的毕生收藏,做到了她所能做到的一
切,又以其富有才华的笔触真实地记载了这一切!所以这篇《后序》,人们
不把它作为一篇书序来读,也不只是一篇“文情并茂”的美文,它对后世曾
产生过出人意料的深刻影响。这里仅以张居正为例,看看他从《后序》中读
出了什么:
② 浦江清关于李清照《后序》之评语,见《国文月刊》一卷二期。
张居正是明朝人,离清照写《后序》的时代已相距四、五百年。这位万
历年间当国十年的首辅,有一天,他听到部吏中有一姓钟的操浙江口音,便
问道:“你是会稽人吗?”答曰:“是的。”张居正马上变了脸色,怒气久
久不消。这个部吏解释说:“我是新近从湖广一带迁到会稽的。”即使这样,
张居正还是把他开除了。《玉茗琐谈》解释此事说:“张居正之所以黜退钟
姓部吏,是因为他与盗窃讹诈李清照卧榻之下的文物的钟复皓同乡、同姓的
缘故。时人不明白张居正因读了《后序》受到强烈感染,从而为李清照打抱
不平的良苦用心, 以为他对部下很粗暴,这实在是对他的天大误解”①。不
言而喻的是,这里并不是在肯定,更不是赞扬这种类似于小说家言的记载本
身,而是借以说明《后序》的深远影响。一篇文章,时隔数百年,其中的一
个细节竟能使一个大政治家为之动容,这不是一件平常的事情。作品能够产
生这么独特的影响,大概只有柳永的《望海潮》与其有某种相似之处②
因为李清照的词名很高,所以她的本来思想艺术水平很高的诗文之名,
就被有意无意地掩盖住了。其实她的这篇《后序》在整个散文史上,也是为
数不多的出类拔萃的篇目之一。这就有必要顺便澄清一下,以往对此文的一
些似是而非的评价,诸如:“易安此序,委曲有情致,殊不似妇女口中语”③。
“夫女子,微也,有识如此,丈夫独无所见哉”④。这是些什么话!在这两位
“大男子”看来,只有他们能够“咳唾成珠玉,挥袂出风云”,“妇女”都
是天生的拙讷难化者,“口中”自无妙语可言,其手更写不出“委曲有情致”
的好文章。
殊不知,只有象李清照这样的“妇女”,只有有她那样的饱尝人间甘苦
的经历的人,才能写出象《后序》那样的“非为文而造情”、“不求其工而
文自工”的好文章。象以上所引的这类似是而非的评价,不只是低估了李清
照,而且在文学中宣扬性别歧视论。在以往持类似论调的大有人在:“阅赵
明诚《金石录》,其首有李易安《后序》一篇,叙致错综,笔墨疏秀,萧然
出町畦之外,予向爱诵之,谓朱以后闺阁之文,此为观止”①。
小说推荐
- 李清照别传
- 她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她有过令人歆羡的爱情和幸福美满的婚姻,也有过国破家亡的颠沛和夫死再嫁的痛楚,命运宠爱她也戏弄她,人们曾经对她不屑却最终爱上她,她就是李清照,一个永远说不尽的女人 泠然完结旧文新开文完结文 作者:漱玉泠然所写的《李清照别传》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都市言情漱玉泠然完本
- 最新章:21 寻寻觅觅(2)
- 大宋医相:开局和李清照私定终身
- 太医生范正,名正方邪,行医第一方:让求医夫妻和离,震惊大宋。行医第二方:诱骗少女李清照喝酒写诗《如梦令》横空出世…行医第n方:陛下,造反吧!宋哲宗:呃,朕这叫亲政 作者:将臣一怒所写的《大宋医相:开局和李清照私定终身》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将臣一怒连载中
- 最新章:第四百一十二章 滇东三十七部
- 我本将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
- 我本将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作者:坐化所写的《我本将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坐化连载中
- 最新章:第二十章 剪不断
- 红楼梦评论精选
- 【电子书】红楼梦著作全集 包括有:红楼心解(俞平伯)红楼梦辨(俞平伯)定是红楼梦里人(周汝昌)红楼梦的真故事(周汝昌)红楼艺术(周汝昌)王蒙活说红楼梦(王蒙)红楼梦考证(胡适)红楼梦魇(张爱玲)刘心武揭秘《红楼梦(刘心武)红楼望月(刘心武 http/www.sjtxt.com/提供下载 作者:所写的
- 古典名著未知连载中
-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 汇集所有脂评本的石头记,共八十回 作者:上官品月所写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古典名著上官品月完本
- 最新章:82 第八十回 美香菱屈受贪夫棒 王道士胡诌妒妇方
- 安意如古典情诗词评赏3部
- 安意如古典情诗词评赏3部,包含作品:当时只道是寻常,人生只若如初见,思无邪诗词评赏《漫漫古典情系列》作者:安意如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不甘于淹没在浩瀚书海中的作品。她似在谈诗词,又似在谈风月。她不拘泥于对古典诗词字面的理解,也非传统意义上的简单赏析,而是一种风格独特、感情丰富的散文随笔。她用清丽、感性的
- 都市言情未知连载中
- 于丹反对者 批评于丹
- 批评于丹作者:李悦远方出版社出版 于丹作品的很多地方使我们对《论语》造成误解。于丹《论语心得》其实不是对孔子的《论语》的注解与解释,知识她个人基于部分《论语》的感怀罢了。由于《论语》并不是提供“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的百科全书,于丹只能选取一部分与“快乐的生活”有关的篇章。这些篇章只不过占《论
- 现代文学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3章
- 完美级评分
- 作者所写的《完美级评分》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网游小说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完本感言:
- 百家讲坛:康震评说苏东坡
- (引语)一个人的成功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需要个人的努力,也需要良好的教育,有时还需要一点点运气。对于苏轼,他的成功之路同样包括这些方面 在中国文化史上,苏轼犹如一颗璀璨夺目的巨星横空出世,以他的天才、渊博,他的超逸、多情,为后人留下了一笔笔精神财富和一段段传奇佳话 当我们登高望远,面对滔滔
- 未知连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