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鸿铭传

第19章


中国人呢?背负数千年文明,
你们看不起我们,我们更要抱残守缺,自以为是了。
伊藤博文对辜鸿铭书中所说,不以为然,又素闻他一身“金脸罩、铁嘴皮”
功夫,遂诘问:
“听说你精通西洋学问,不佞也曾游学英国数年,难道先生还不能了解,
孔子之道,只能施行于数千年前,不能适应当今二十世纪的局势了吗?”
辜鸿铭知他有鄙薄中华之意,看他一身西洋派头,挟着胜者春风得意的气
势,心中早已不舒服,当下应道:
“孔子之教,教育世人之意,恰如数学家之加减乘除,以前数千年间,三
三如九,到了今天二十世纪,仍是三三如九,当然不能变为三三如八。洋人的
那些玩艺儿长不了,你们贵国如果没有孔子之教,焉能有今日,我看不是因了
洋人的那点玩艺儿吧!”
伊藤博文大窘,心道,此公果然一张铁嘴,名不虚传,虽然心有不服,却
也顿时语塞。后辜鸿铭更作揶揄,嘲讽时局,说:
“今则不然,我借洋款,三三如九,则变作三三如七。等到还时,三三如
九又变作三三如十一矣。”
这两位同到英国留学的东方人,回国后,境遇却有天壤之别。一个在日本
国取得极大成功。引进西洋政教技术,使日本走上富强之路,与西洋人平起平
坐,雄霸东方。一个却终生倾倒于中华典籍的温柔怀抱,沉郁下僚,明知其自
大无用,却总报着一个遥远的礼教之梦,在国际上为中国文化大吹法螺,摇旗
呐喊。思之不禁令人叹息不已。
第三章东南互保
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 年。
义和团运动爆发。东南互保。
大清王朝与师事大清王朝的日本一战,似乎震醒了大清王朝的甜梦,东方
睡狮似乎就要醒来了。谁知这不过是一个呵欠,翻身又已睡去。戊戌维新的呼
声,言犹在耳,却似乎是许多年前的事了。维新志士抛洒的几滴鲜血已经黯淡,
甚至没有几个人再记得了。
此时,帝国主义却养得更膘肥体壮,他们已经迫不及待,要彻底制服这个
东方古国。
大清的梦还在继续,而他的臣民似却不能生活下去了,从白莲教、太平军、
捻军……直到现在,死去了无数的生命后,一厢情愿的农民百姓,仍然还在做
着青天明君的梦,痴望着明君出世,雾日重开。他们要以其热血来保护几千年
心中高傲的帝王梦,他们看到的是一群红胡子、蓝眼睛的吃人生蕃,邪恶魔鬼
在中国大地上横行。
看来,一场风暴注定要来临,下层民众就在这种神秘的激情和热切的幻想
中掀起了一场运动,一场以正宗的中华精神战胜邪恶故事的主角——洋鬼子—
—的义和团运动,从山东等地开始,到1900年席卷华北地区,形成一场浩大的
民众运动。以“保清灭洋”为宗旨,他们宣扬烧毁教堂,驱赶洋人,完成小农
不容异物的小国寡民温情脉脉的梦。
正在义和团运动蓬勃发展之时,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总是处于摇摆中,
特别是对于“保清灭洋”颇有几分好感,处于似疑似信之中,终于有一件事促
使清政府决定利用义和团运动。
1900 年1 月,旧历新年,慈禧太后决定立载漪之子溥隽为大阿哥(即皇位
继承人),以图“徐纂大统”,废掉光绪帝位。
慈禧太后(1835—1908),叶赫那拉氏,满洲黄旗人。1851 年选为秀女入咸
丰帝后宫,1851 年6 月封为兰贵人,1854 年进封懿嫔,1856 年生下成丰帝唯
一一位皇子,这也是咸丰帝开始,唯一由当位的皇帝直接生下的皇太子。封懿
妃,次年封贵妃。1861年咸丰死,载淳六岁即位,是为同治帝。尊为圣母皇太
后,又上徽号“慈禧”。因住西宫,故称西太后,11 月伙同恭亲王奕忻发动宫
廷政变,实行垂帘听政。从此取得清朝最高统治权。1875 年载淳死,立载湉为
帝,年号光绪。仍旧垂帘听政。1889 年名义上归政光绪,却仍控制军政实权。
1889 年发动戊戌政变,幽禁光绪,公开执政,直到1908 年病死。
载漪之妻乃慈禧侄女。载漪本人乃贵族。爱新觉罗氏,淳亲王之孙,生于
1856 年,1894 年进封端郡王。义和团运动中,力主攻打外国公使馆,迫使各国
公使承认废立计划。亲自率兵打死德国公使克林德。《辛丑条约》签订后,被指
为“首祸”,成了替罪羊,夺爵、罢官、遣戌新疆,其子溥隽也失了大阿哥称号。
慈禧太后宣布立溥隽为大阿哥后,受到各国公使抵制,拒绝入宫庆贺,表
示不予承认,慈禧太后大为不满,遂订下利用义和团之计。这一计订下,义和
团运动即从山东延及京津之地,京津之地成了义和团运动的中心。义和团运动
中,狂热的民众,直指洋人而来,捣毁教堂,驱赶洋人。
到1900 年5 月,北京义和团活动已十分活跃,慈禧等已开始安抚义和团,
欲为己用,6 月中旬,大批入京。
帝国主义列强看到义和团运动的发展,无比忧虑,教堂早已成了直接攻击
目标,希望早日趁义和团未成气候,将他们镇压下去,纷纷照令清政府,如果
不能清剿,将派水陆各军代为剿平。
6月10 日,俄、英、美、日、德、法、意、奥等八国拼凑二千多人,在英
国海军中将西摩率领下,乘火车向北京进犯。
此时,把持朝政的载漪等人,力主对列强开战,慈禧太后犹举棋不定。6
月16 日,她突然得到列强要她还政光绪的谎报,大为震怒,连续召开四次御前
会议。载漪等人主张,认为拳民有神术,能灭尽洋人。光绪帝等人则以为不可
轻启外衅,应剿灭拳匪。此四次会议只不过徒具形式,慈禧早已决意要与洋人
开战了。意气用事的慈禧太后处置国际事务,如处理家事一般,终于于6 月21
日宣布,正式对外宣战,宣战谕称:
我朝二百数十年,深仁厚泽,凡远人来中国者,列祖列宗罔不待以怀柔。
迨道光、咸丰年间,俯准彼等互市,并乞在我国传教……讵三十年来,恃我国
仁厚,一意拊循。乃益肆枭张,欺凌我国家,侵犯我土地,蹂躏我人民,勒索
我财物,朝廷稍加迁就,彼等负其凶横,日甚一日,无所不至……我国赤子仇
怨郁结,人人欲得而心甘,此义勇焚烧教堂屠杀教民所由来也……朕今涕泣以
告先庙,慷慨以誓师从,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
大清王朝此时的嘴上功夫比手上功夫确实高明多了,奈何却只有功夫练嘴
劲,没有功夫练手劲,实行强国富民,以其无缚鸡之力搏象,却自己张口鼓舌
吹嘘,看来真不愧千年古国,往事越千年,随举一件皆可自娱。然而,不幸却
有骆宾王那一份著名的《讨武墅檄》在前了。
此时,南北交通早已阻绝,各国驻华公使被困北京,对外不能自由通讯。
上海即成为外交中心,驻上海的英国总领事华仑成了各国领事的领袖。6 月14
日,华仑就致电英国外交大臣,称:
我们应当立即与汉口及南京的总督达成一项谅解:如果他们可以指望得到
女王陛下政府的有效支持,他们将在所辖地区尽力维持和平。
同时,也作了紧急部署,调动军队,派海军驶入吴淞口,令海军陆战队登
岸布防,在租界戒严,随时注视南方各省的动态。
正在上海的芦汉铁路大臣盛宣怀,看到北方形势危迫,于6 月14 日,致
电刘坤一、张之洞,称:
各国正在筹设,如两公再不设策,危殆即在旦夕。
刘坤一(1830——1902),字岘庄,湖南新宁人,廪生出身。1856、1859 至
1861 年,随湘军将领刘长佑镇压太平军。1862 年代刘长佑统兵镇压广西人民反
清起义,升广西布政使。1865 年任江西巡抚。1875 年擢两广总督。1879 年调
任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积极鼓吹和推行洋务。甲午战争后期,被任命为钦差
大臣,驻山海关,节制关内外诸军,抗击侵占辽东之日军。在辽河一线全军溃
败。1895 年北高强学会成立,列名其间。1896 年回任两江总督。1900 年,与
张之洞倡“东南互保”。
张之洞接到盛宣怀的电报,召集辜鸿铭等一班幕僚商议,致以为在英、俄
等国对长江中下游虎视眈眈的形势下,应当采取措施,与列强达成谅解。6 月
18 日,张之洞致电两江总督刘坤一,筹划保护东南,电文称:
台端务宜速切告税司及上海道,转述上海英总领事,力任保护洋商教士之
责,以杜藉口窥伺为要。近沪电屡云英水师欲据长江,若我不任保护,东南大
局去矣。管见是否可采?敬候荩裁。
6月20 日,张之洞又会同李秉衡、刘坤一、鹿传霖、王之春、松寿等南方
各省军政人员,联名致电总理衙门,申述“痛剿”义和团。召孪鸿章北上议和。
不料次日,清廷却发布正式宣战上谕。张之洞、刘坤一等见清廷一意孤行,便
在自己辖区抵制朝廷的宣战上谕。与辜鸿铭一班幕僚商议后,宣称6月20 日以
后的上谕乃伪诏,密而不宣。
同时,英国驻上海总领事华仑也积极活动,向英国政府提出保护东南的阴
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