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鸿铭传

第42章


硝烟纷飞,战火四起,列强在战场上兵戎相见,士兵在枪弹下尸积成山。
在这种气氛中,辜鸿铭坐在书斋中,同先贤圣哲对话。他要从先贤那里寻求救
世的良方。他的心在抽搐。在暗沉沉的夜色中,辜鸿铭发出一声长啸,为这个
世界开出一剂处方。
1915 年,英文著作《春秋大义》出版了,英文名字定命为《中国人民之精
神》。
辜鸿铭在书中唯一强调的就是向世界宣扬他心中早已酝酿的梦想——让世
人知道、见识中国文化的精义,然后使它在整个世界重放异彩。在他眼中,一
种文化的价值所在并不是大都市、高楼层、宽马路、美家具、新武器,也不是
制度、艺术或科学的创造,唯一的问题在于有什么样的人道,什么样的男人、
女人。
在导言中,他直截了当地宣称:
现在的大战引起全世界的最大注意。我想这战争一定会使有思想的人们转
而注意文化的大问题。一切文化都开始于制服自然,就是说,要克服、统辖自
然界的可怕的物质力量,使它不伤人。我们要承认,现代的欧洲文化在制服自
然方面已经取得成效,是其他文化没有做到的。但是在这个世界,还有一种比
自然界的物质力量更为可怕的力量,即藏在人心里的情欲。自然界的物质力量
给人类的伤害,是远远不能与人的情欲所造成的伤害相比的。因此,很明显,
这可怕的力量——人的情欲——如果不能得到适当的调理和节制,那么就不要
说文化,就是人类的生存也将成为不可能。
在他看来,西洋人是不容易明白中国人的,那些著名的汉学家部是肤浅的、
平庸的。他说:
“我们中国人固不能深知欧洲人,欧洲人亦不能深知中国人,两者之间,
固有重大区别。然而中国人尚能知自己文化,欧洲人对自己文化大都盲目。”
在他看来,美国人是伟大的、朴素的,但不是深奥的。英国人是深奥的、
朴素的,但不是伟大的。德国人,尤其是那些受过教育的德国人是伟大的、深
奥的,但不是朴素的。因此他们都不能理解中国文化,如美国人亚多·斯密牧
师描述的中国人,英国著名汉学家吉尔斯笔下的中国,德国人白兰特等著的《西
太后》都不能洞悉中国文化的精神。只有法国的西蒙著的《中国都市》一书是
欧洲最好的研究中国的书籍,因为西蒙曾在中国呆过很久,并且法国人虽没有
德国人那般奥妙、美国人那么宏伟、英国人那么单纯,但他们有着高尚的智能,
能够明白纯正的中国人和中国文化,这种高尚的智能就是精微和灵敏。
纯正的中国人除了深奥、朴素、伟大外,更是精微的,这种高尚的精微只
有古希腊人和古希腊文化才配得上,其他各种民族都没有。美国人研究中国文
化,只能见到深奥;英国人研究中国文化,只能见到宏伟;而德国人研究中国
文化,只能见到朴素。英美德三国如果研究中国文化、典籍、文字。勉强可以
探寻到那种高尚的心思——精微。单法国人研究中国文化、典籍、文字,便可
得到深奥、宏伟、纯朴之境,也许还能提高法国人的精微。欧美人士研究中国
文化、典籍、文字一定能得到诸多益处。
在此书的第六章和第七章中,辜鸿铭把自己研究中国文化的心得体会全盘
托出,供世人参详。他觉得只有这样能识得中国文化的奥趣。
辜鸿铭呈现于世人的,是他书中列举的三样东西:纯粹的中国人,纯正的
中国女人和中国语言。以此向世人说明中国文化的精神和价值所在,绝非西方
人对中国文化所持的那种心态,要么看到中国文化的枯枝败叶,要么只看到中
国文化往昔的荣光,但宗旨却是一个,中国文化已是辉煌过的文化了。书中辜
鸿铭一反他著的《中国的清流运动》中强调的中西文化具有同等价值,应当兼
收并蓄的看法。在战火纷飞的时日,他深觉只有中国文化才是救世之道。因此
他向西方人展示了研究中国文化的途径和中国文化的境界之后,他特意在后面
加了个附录《战争与出路》,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才是真正能拯救世界的灵丹。
他说:
欧洲人,于精神上之问题,即唯一之重大问题,非学于我们中国人不可。
否则,欧洲文化不日必将瓦解。欧洲文化不合于用,那是一种基于物质的文化,
过分迷恋于物质主义,恐惧与贪欲。至醇至圣的孔夫子必将支配全世界,孔夫
子教导人臻于高洁深玄礼让幸福之道。故欧洲人当放弃错误的世界观,采用中
国之世界观,这是欧洲唯一可以拯救自己的方略。
辜鸿铭直截了当地指责欧洲人发动大战的动因,在他看来,英国人崇拜群
众,德国人崇拜武力即是大战爆发的根源。而英国人崇拜群众则更为严重。德
国人崇拜武力,以至于产生了德意志军国主义,英国人应当对此负责。
德意志民族本是绝对爱好正义,仇视不义、污秽和纷乱的。结果却发展到
崇拜武力。英国人崇拜群众为什么要对德国人崇拜武力负责呢?就是因为德国
民族仇视不义,肮脏和纷乱,所以仇视英国人崇拜群众和群众崇拜。英国的政
治家们崇拜群众,最终导致了非洲的波尔战争。德国人因此愿意牺牲自己,宁
可忍饥挨饿也要创建一支海军,希望击败英国的群众、群众崇拜和崇拜者。德
国人见自己周围尽是群众、群众崇拜和崇拜者,整个欧洲都为英国所激动,因
而更加崇信武力,以为只有钱权才能拯救人道。所以英国的崇拜群众导致德国
的军国主义。
欧美国家如果想打倒德国的军国主义,一定要先打倒自己的崇拜群众,群
众崇拜者和群众(或暴徒)。欧美人、日本人或者中国人如果要得到自由,一定
得自重。
在中国古代,国人更自由些,没有牧师,没有警察,没有苛捐杂税。这是
为什么呢?只因古代,中国人人晓得自重,做一个良民,而现在就不行了,一
班摩登的剪发者,到了外国,学着欧美人,不知自重,只想做一个暴徒而不是
做一个良民,受到英国人的教育和指使。
德国军国主义虽由于英国崇拜群众所激发,但这一次的大战应当归罪于德
国人。
德意志民族自从宗教改革和三十年战争后,保存固有的伦理,极端爱护正
义,反对不安、不洁和纷乱,坚持军国主义,充当欧洲文化公正的拥护者,负
责欧洲的秩序和完整,欧洲已经落入了德国人的掌握中了。从宗教改革开始,
菲特烈大帝很像英国的克伦威尔,坚持军国主义,维持欧洲的秩序和完整。他
的继承者们没有坚持军国三义,结果全欧洲,特别是德国宫廷成了藏污纳垢之
地,空有文明的假面具。法国平民受害无穷,即揭竿而起,掀起革命,由伟大
的拿破仑领导,而拿破仑却又被放逐了。拿破仑绝不是在战场上败下来的,只
不过是由于心存庸俗的奢望,妄想娶位纯正的公主,成立一个王国,拿破仑纠
集了一群暴徒劫持整个欧洲,整个欧洲只好借助于德意志军国主义的种子,于
滑铁卢一役,彻底摧毁了拿破仑的伟业。
从此欧洲的伦理又统属到德意志民族之下,归之于普鲁士人。普鲁士人是
德意志民族的脊梁。而别的国家心存嫉妒,成立奥匈帝国,阻止这一伟业,导
致德国军国主义不能制服那些暴徒,酿成1848 年的欧洲大混乱,德国人经过努
力才重新控制了欧洲。
古代的希伯来人也是如此,欧洲人的智慧和道德全由希伯来人得来,但希
伯来人太过份了,所以灭亡了。基督耶稣因为拯救他的民族,使他们趋于温柔
谦卑,灵魂平睁,犹太人却不肯听从,将他杀死,结果犹太国消失了。罗马人
当时主宰欧洲,耶稣告诫他们,“谁拔剑者,必亡于剑。”依靠物质的暴力,必
没有好的结果,罗马人不听,让人把他钉到十字架上,罗马也就灭亡了。
现在德国人如果不把崇拜武力的成见抛弃,必然不是它亡、就是整个欧洲
的现代文明全同归于尽。德国人必为此次大战负直接责任。哥德也认为世界上
最大的和平力量莫过于正义。
希伯来的圣经要人爱正义,中国人的圣经-——四书五经——的宗旨也是正
义,使中国文明保存数千年不致中坠。如果欧洲人能研究、接受中国文化,必
可以拯救欧洲,脱离战祸。
辜鸿铭心醉于辉煌的古代中国,认为只有伟大的孔子学说,以其宏伟气派,
数千年行于世间,照耀了伟大的东方世界。相形之下,欧洲人不过如同小儿。
最重要的是:
“欧洲人在学校所学,一则曰知识;再则曰知识,三则曰知识,中国人在
学校所学者,为君子之道,三岁小儿已开始闻圣人之道。因此,伟大的中国文
化才数千年不坠。”
最后,辜鸿铭深刻地指出:
我们如果要消灭战争,就要先消灭武力崇拜和群众崇拜。我们也不要图谋
利益,只要维持正义。我们要有勇气,不要怯懦。才可以打倒武力。我们大家
都以为德国民族是现在世界危险的敌人,其实现在世界最大的仇敌是自私和怯
懦。因为自私和怯懦造成了现代的拜金主义——商业主义。
现在世界各国的商业主义,尤其是英美两国,就是世界最确实的仇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