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朱颜

公子


“金大人,她是……”
    “回少夫人,她就是陇庆三绝之一,舞姬晚清。”金洙正的目光被美人所吸引,“有天下第一美人之称,传说她的轿子路过长街的时候,有一名少年瞥见她的容貌,竟被生生迷死。”
    舞台上的女子舞姿轻盈优美,连清明都不禁叹道:“果然是美人。”
    杨恪轻笑了一声:“确实是美人,只是若说天下第一,又怎能比得上我的母亲?”
    清明心中一动,杨恪的生母是天赐皇帝的正妻琉璃皇后,没有人知道这位皇后来自何方,也没有人知道她的名字,因其一生居于琉璃宫,人们便以宫名呼之。前朝大尧亡于外戚专权,前车之鉴,大曦开国之后,皇后大多都出生微贱,多为小官吏之女。即使如此,曦朝上下,还是无法接受这位来历不明的孤女。文官们甚至跪在宫门前,大哭三天三夜,以示抗议。
    但所有的争议都在见到琉璃皇后的那一刻结束了。
    那是一个繁花落尽的晚春,迎接皇后的凤辇碾着满地的桃花和樱花花瓣而来,传说空中有红羽的孔雀盘旋引路。车停在午门前,宫女挑起绣双凤的红缎车帘,头戴翟冠,身穿翟衣霞帔的皇后走下马车,众人觉得眼前像是升起了一轮满月,炫人眼目。红羽孔雀被她的美貌震慑,羞愧得哀鸣数声,落地而亡。从此之后,形容别的美女,都用‘落雁’,只有琉璃皇后,才配用‘落凤’二字。
    原本在午门外静坐示威的文官们纷纷朝她跪拜下去,心中都生出一个念头:她不做皇后,谁做皇后?
    琉璃皇后,是天赐一朝的传奇,只是天赐皇帝死后,皇后被勒令殉葬,传奇戛然而止。
    “公子,晚清姑娘是杜九重的红颜知己,杜九重每到月圆之夜,都会到晚清所在的妓馆喝酒赏月。
    清明与杨恪互望一眼,露出一丝微笑,今晚,就是月圆之夜。
    “姑娘啊,你的舞跳得真是一绝,连左议政大人都送了请柬来,请你去他府上献舞呢。”老鸨坐在晚清屋中,伸着右手,看着大拇指上的玉扳指,玉质玲珑剔透,是今日晚清跳舞的彩头,“姑娘,你意下如何啊?”
    翻过一页书,晚清冷冷地斜了她一眼:“妈妈,已经戌时了。”
    老鸨尴尬地笑了两声:“是啊,已经戌时了,杜公子要来了,我哪敢打扰呢。”说罢,起身出门,门拉上之后,眼睛一翻,有什么了不起,就算别人把你捧上天去,你也只是妓女。
    竹幽月明,晚风摇曳。有细微的脚步声传来,晚清轻轻合上《花间集》,柔声道:“是杜公子吗?”
    门开了,进来的是一个穿戎装的年轻女人,她顿时愣住:“你是何人?”
    清明微笑:“在下来跟姑娘借一样东西。”
    “什么东西?”
    清明侧过脸,墙壁上挂着一把曲项琵琶,梧桐木所做的面板上绘着白色牡丹,盛开如雪卷:“你的琵琶。”说罢,往她的脸上吹了一口气,她身子一颤,柔柔地倒了下来。
    清明换上晚清的衣服,将牡丹琵琶抱在怀中,帘幕起伏如浪涌,她跪坐在帘幕之后,等待着那个传说中的人大驾光临。
    风摇竹影,暗香浮动,纸门上映出一道颀长的身影。
    来了!清明琵琶横抱,将拨子一划,“筝宗”一响,饱满的音色跳脱而出,清澈的琴音,竟满是杀伐之意,不过是前奏,便能感觉到旗风猎猎、雄兵百万。
    那人动作一顿,停在门外,静静地听她弹下去。
    拨子越拨越快,清明闭上双眼,沉浸在两军杀伐的快意之中,如血的天空,战火与厮杀,像一幅展开的战争画卷。
    “啪。”弹错了一个音,她猛地睁开眼睛,音乐也戛然而止。
    “真是可惜。”门外的人走进屋来,一身白衣,手中执着一根通体洁白的长笛,隔着帘幕,看不清容貌,但仅仅是气质,也让人如沐春风,“这处转折确实很难,姑娘能弹得丝丝入扣,已属不易。”
    “学艺不精,让公子见笑了。”
    “姑娘究竟是何人?这首琵琶曲又是何人所作?”
    “这首曲子名叫《破军》。”清明的指头轻轻划过紫檀木的琵琶背,“谱曲的人在曦国国都听一名说书者演说三百年前的曦国与犬戎大战,那是一场历史上最惨烈的战争,集聚了那个时代所有最著名的将领,其中包括犬戎格勒单于以及曦国开国皇帝倪纭。两国在漠北平原决战,死伤四十多万人,最后曦国以微弱的优势胜出,但是依然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后,两位皇帝在王庭结下盟约,世代修好。虽然三百年来战事时有发生,但那场战争已经成为了一个传奇,被人们久久传诵。当年那位说书者功力颇深,将这场战争演说得极其精彩,如身临其境,令他心潮澎湃,热血翻涌,一夜之间便完成了他这一生空前的巨著——《破军》。”
    杜九重在帘幕外跪坐下来,低头望着白箫:“曲中有王者之气,恐怕谱曲者不是普通人。”
    “先生聪明绝顶,想必已经猜到他是谁了。”
    “姑娘不是高丽人氏吧?千里迢迢来高丽,只是为了让在下听这曲《破军》么?”
    清明微笑:“听闻九重先生精通音律,这曲子的主人想与先生饮酒望月,谈论琵琶。不知先生可否赏脸?”
    风将帘幕卷起,在两人之间起伏,间隙之中,清明终于看清了他的容颜,民谣说他堪比宋玉潘安,诚不我欺。
    “抱歉,在下闲云野鹤惯了,已不想过问世俗中事。何况又出身低微,恐怕没有这个福分能拜见贵人。”说罢,起身行礼,朝屋外走去。
    “宋代词人柳永自称白衣卿相,他一心出仕,只是未遇明主,先生也以白衣卿相自称,良禽择木而栖,想必也是在等待明君吧。”清明撩开帘幕,“刘备三顾茅庐,请得卧龙先生出山。我主以乐会友,岂不是比刘备更为风雅?”
    杜九重嘴角带笑:“杨公子若是明君,又何以失了天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