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一梦千年

20 曲阿之战(一)


——二十——
    “吁~~”
    终于,终于停下来了,真是颠得我五脏六腑都要吐出来了。
    我头晕目眩,被人一把从马上拎下来,往地上一扔。
    “此贼乃袁术所遣之细作,拖下去严加拷问。”
    手被架起来,屁股在地上拖。啊~~好痛!!
    “放手!!”我终于忍无可忍,积蓄全身的力量大吼一声,你姑奶奶我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啦。
    四下的人都愣住了。
    我一把甩开钳住我的手,冲上前去,没好气地吼道:“谁是什么细作啦?!你有何凭证?!”
    “那汝在树林做甚?”
    “都说了是要去青州!”我也不管它什么古文、白话文了,气愤地吼道。
    “青州取水路一月可达,汝为何舍近求远!”完全肯定的语气。
    我撇嘴,轻哼道:“我爱走哪条走哪条,你管得着吗?”
    “哼,砍了此贼!”
    贼贼贼,你才是贼呢!看你长得人模人样的,居然是个蛮横无理的大混蛋。
    我上前一步,逼视那人道:“你这人真是不讲理。先前见你与那髯须壮汉搏斗,武艺出众,豪气干云,而又礼贤下士,对你还有几份敬佩。不想,你竟是个如此霸道之人,我不过一小小路人,途经树林,你却心生疑虑,非说我是细作。须知,天下之道为众人行,不可独霸,不可尽灭,不然何以服众人,何以收天下?”
    “呵呵~”一声清越的笑声,“伯符,众位将军,在下晚来一步,请各位恕罪。”
    “周将军。”“哼!”
    周围将士纷纷拱手行礼,里面还有一个看起来不过12、3岁却举止老沉的小男生,只有一个白须老将轻哼一声,脸别向一边。
    周瑜也没介意,逐一拱手。
    不是吧,又碰上了,你这人怎么这么阴魂不散啊。。。
    “公瑾,来得正好。”那银铠将军迎了过去,“今日于舒县附近林中发现此贼,恐是袁术派来的细作。”
    我嘴角抽搐,心里暗骂,你这银铠贼,等等,伯符?这银铠贼是孙策?历史上他确是好杀之人,如果不是周瑜突然出现,说不定我真是会人头落地的,刚才还义愤填膺、振振有词的我现在顿生后怕。
    麝香顺风飘来,我这才注意到我们正站在一个码头,江边停着几十艘舰船。
    “知言~”周瑜朝我拱手,笑得好不得意。
    虽不想见他,但他也间接救我一命,我语带无奈,回礼道:“公瑾。”
    “怎么?公瑾认识此贼?”银铠贼大惊,奇怪地问。
    “正是,昨日得以偶遇于舒县,乃从皖县而来。”周瑜对着银铠贼神色认真地说。
    听见没有,是从皖县来的,跟你那袁术八竿子打不到。
    “如此,是策无礼,多有得罪!”孙策顿了顿,便朝我拱手道歉。
    我回礼,说道:“算了,你也是小心堤防,我便大人不记小人过啦。”
    孙策的脸色顿时不怎么好看,嘴角明显抽动。
    我忍着笑,继续说道:“伯符,不知在下可否这样称呼将军?”
    “既是公瑾之友便亦是策之友,不必拘礼。”
    我轻轻点头,“伯符唤我知言便可。敢问伯符,现下何往?”
    孙策不禁皱眉,看向周瑜,见周瑜微微点头,他才开口道:“攻曲阿。”
    “曲阿?可是要顺江而下?”
    “然。”
    “如此,在下便先行一步,取道寿春至青州。告辞!”我说完拱手正要转身,手却一把被人抓住。
    “不可!”是孙策,他抓着我的手腕,神情很是严肃,“知言须与吾等同往曲阿。”
    我默然。
    他又开口:“现下你已知我军机,并非策不信,然战前须谨慎,望知言莫怪。”
    我看着他,明白他的忧虑,只好无奈地答应。
    “呵呵~”周瑜轻笑,幽幽地说:“伯符之举乃为全局,知言休怪。”
    那你就别点头让他告诉我啊,我腹诽。
    我们一路顺江而下,可谓“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注)
    我站在甲板上,看着两岸连绵的山峦,深深地吸了口气。啊,古代的空气真是清新啊!
    “知言~”周瑜从船舱中走出来,轻摇着羽扇,宽大的衣袖鼓着风,纶巾随风飘扬。
    我说,江面上这么大风,你还摇什么扇子啊。。。
    “公瑾。”我答礼。
    他站到我身侧,看着岸边,却不说话。
    江风吹起来还是有点凉的,我鼻子痒痒的,打了个喷嚏。
    “船上风大,知言身单体薄,应多加注意才是。”
    我呆住,这话何其熟悉,在那落樱里他也曾语带关切地对我这样说。
    我沉默不语,他也没再说话,只剩下呼呼而过的风声。
    大概又过了一个多小时。
    “还需多久?”我有点犯晕,软软地问。
    “尚有二百里水路。”
    还这么远,不是吧。。。我更觉头晕,之前的雅兴全无,只想快点到岸。
    “知言,你脸色不佳,何故?”
    我顺着胸口,摆摆手道:“无事、无事。”
    他沉默了一会,忽而说道:“莫非知言不习水性?”
    “啊,嗯。”我讪讪地点头,却迎来他探究的目光,直直注视我。
    我莫名,这有什么好奇怪的。
    “呵呵~”周瑜轻笑两声,摇着羽扇说:“如此,知言好些歇息。瑜尚有军务与伯符商议。”说罢,对我拱拱手,走回船舱。
    在甲板上又站了一会,我也有些累了,便走进船舱。这船舱里还是蛮大的,里面的房间也多,又都长得一样,我转啊转啊,不知道哪间是我的房。忽然听见隐约有说话声,便顺着声音走去。
    “我等可将船只泊于牛渚山,缴其粮草军械,再攻取秣陵、海陵、湖孰、江乘。”
    “然,如此便可将曲阿围困。若刘繇于城外布防,吾自领兵将其逐一歼灭,若固守不出,我等便可围而不攻,城不日自破。”
    “善也。”
    “公瑾此计甚妙,然刘繇手下有一虎将名曰太史慈,此人勇武忠义,吾欲招之。”
    “呵呵~伯符不必忧虑,瑜自有妙计。”
    “如此。。。何人在门外?!”
    紧接着一声爆响,门裂成了两半。
    我呆站在门边,跟孙策大眼瞪,呃,大眼。
    “啊哈哈哈,在下一时忘了自己的房间在何处,你、你们继续。。。”我一边尴尬地说,一边往后退。
    “呵呵~是知言啊~你的房间在西厢第二间。”周瑜轻摇羽扇,浅笑着说。
    皮笑肉不笑的最高境界,我看着他的笑脸,心里只有这一个想法。
    “哦哦,如此,多谢。在下就不打扰了。”我也笑着,赶紧转身开溜。
    先前只是怀疑我是细作就要杀我了,现在我一不小心听到你们的作战计划岂不是必死无疑。看来在他们攻下曲阿之前肯定是哪也别想去了,我在心里怨念不已。
    船舰泊岸以后,我被安排在后军与粮草辎重同行。我百无聊赖地跟着粮车慢慢前行,快近黄晕之时,前方一个背插军旗的士卒边驾马边喊着,说是孙将军以率军攻克了牛渚山,让后军疾行,速去搬运粮草军械。士兵无不欢呼鼓舞、有条不紊地加快脚步疾行。我暗叹,行动还真快啊,这么快就攻下一个敌军营寨了。
    “乔公子,孙将军请你去前军。”那个插旗士卒喊完话后,驾马到我身边拱手说道。
    我点头,跟在他身后,心里觉得很奇怪。叫我去前军做什么?不会是要我去上阵杀敌,来个借刀杀人吧?
    “呃,不知孙将军找在下所为何事?”
    “这个末将不知。”
    我跟着那个士卒一路驾马来到前军。回头望去,身后的军队蜿蜒几里,行军井然有序,步骑皆行于道中,未曾践踏道旁的庄稼,粮草辎重亦无偏行。
    前军阵前,孙策一身银铠银盔,枣红色披风随风舞动,坐骑亦是雪白,赤色的马鞍醒目非常。周瑜驾马行在他的右侧,正对孙策说着什么,浅笑不止,羽扇轻点,似乎是在分析当下战事,左侧的小男生认真地听着他们讲话。
    “伯符,公瑾。”我驾马上前。
    “知言,此乃吾弟,仲谋。”孙策介绍道。
    这小男生是孙权啊。“有礼。”我拱手道。
    他拱手回礼,并不做他言。
    “知言,我等已破牛渚,现欲往秣陵。”孙策盯着我,开口道。
    “哦。”我纳闷,这些跟我说干嘛。
    一时间,便没人再说话,只有马蹄声和行军声,气氛很是诡异。
    过了许久,周瑜缓缓道:“知言,不知你对攻取曲阿有何妙计?”
    哈?这话什么意思,你们现在不会又怀疑我是刘繇派来的细作吧。
    我撇嘴,闷声道:“在下一市井之徒,不谙军事。”
    “噢?如此,瑜有一事相求,不知知言可否助在下一臂之力?”
    “公瑾敬请直言。”
    “现下不便多言,知言只需应下便是。”
    我无语,这意思不就是你答应也得答应,不答应也得答应。看着周瑜那似笑非笑、皮笑肉不笑的笑脸,我挤出个“善”字。
    “呵呵~如此甚好,瑜在此先谢过了。”说完便又转头跟孙策讨论起来。
    我跟着前军,又走了数里,趟过一条浅河后,在河边扎营歇息。
    “伯符,我等攻下牛渚,薛礼想已知晓,必有所防备,若领大军攻城恐腹背受敌。”营帐里,孙策与周瑜正对着地图讨论战略,两边各站着一排将领。
    我跪坐在一旁,单手撑脸,无聊得紧。
    “公瑾以为如何?”
    “遣一斥候,南下石子冈打探。”
    孙策看着地图,点头道:“善。 ”
    “主公,末将愿领一百轻骑南下石子冈。如若真有伏兵,吾必全歼,否则提头来见!”一个手拿铁脊蛇矛的白须老将出列请命道。
    “程将军,石子冈多有密林,敌军蛰伏待机,不可冒进。”周瑜轻摇羽扇,缓缓道。
    “哼,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周将军若惧,末将愿立下军令状!”程将军粗鲁地大声道。
    “呵呵~那倒不必。”
    程将军轻哼一声,冲孙策拱手,持矛转身出账。
    孙策披风一扬,“众将听令!”
    “末将在!”
    “速速整顿旗下人马,随吾攻取秣陵!”
    “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