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一梦千年

39 山越之战(二)


——三十九——
    周瑜一路攥着我的手腕,将我拖至后军医帐内,板着脸厉声道:“胡闹!立刻收拾细软,我遣一队人马送你回吴郡!”
    “不要!”我甩开他的手,拒绝道。
    他顿时火冒三丈,手握剑柄,竖眉瞪眼正要说话,突然帐帘掀开,走进一缠着布条的军士,见到周瑜后愣了一下,恭敬道:“既然周将军在此,末将在外稍候。”
    “且慢!”我忙出声,瞥了眼周瑜,走过去扶那受伤的军士躺下,替他换上新药扎好伤口,“你隔日再来换次药便可痊愈。”
    “谢乔军医。”受伤的军士被我搀起来,又看了眼黑着脸的周瑜,拱手道:“末将先行告退。”
    我径直越过周瑜,跪坐在书案前记录医简,还没写几行,手中毛笔被人夺了去,周瑜表情气极,拉着我就往帐外走。
    “放开我!”我气愤地冲着他大吼,想掰开他的手,引来营中军士的驻足注目,我只得收声任他拉至营外几百米处的一道浅水旁。
    我怒瞪着他,倔强道:“我是不。。。唔。。。”要说的话被堵了回去,殷红的两瓣炽热如火焰一般灼烧着我的双唇,带着强烈的占有欲踏平我所有的愤怒。
    我低喘着,脸颊热得发烫,细声道:“我、我不要回吴郡。”
    头顶没有回答,只有粗重的呼吸声,过了半晌,周瑜略带无奈的声音才响起,“你整理下,搬至中军营帐。”
    我讶异,抬头犹豫道:“为何?不、不妥吧。”
    “你莫非还愿跟其他医官同居一帐?”他拧眉,没好气地反问道。
    我一愣,咬唇憋笑,盯着他看。
    周瑜紧拧的眉头松开,微勾嘴角,目光幽幽看我,“小乔何以执意随军前来?”
    我的表情僵住,为什么,为什么我要混进军营,为什么我不愿回吴郡?看着直直注视我的周瑜,我的心中已经有了答案,如果你手染鲜血,我愿替你洗净这杀戮。
    抬手挽住他的脖子,将他拉近,我看着他深邃的褐瞳,坚定地说:“因为我想与你共进退。”
    “公。。。哈哈哈,公瑾、知言~”营帐突然被人掀开,孙策先是一愣,而后仰首大笑,拍着周瑜的背。
    我正在整理药箱,尴尬地站起身行礼,“孙将军,是小乔冒昧。”
    孙策连连摆手道:“知言乃我军中一医官,仅此而已。”
    我莞尔,欠身道:“谢将军。不知明日是否可启程攻泾县?”
    “然。”孙策颔首,转头看向周瑜,“公瑾,孤欲生擒太史子义,不知有何良策?”
    周瑜笑得神秘,看了眼孙策却不说话,目光落在泾县的小地图上。
    孙策似是心领神会,大赞妙计。
    我跪坐回一旁继续整理药箱,一排黑线划下,这俩人真是心有灵犀不点也通啊。。。
    待孙策离开,周瑜坐回案前,拾起一卷竹简,幽幽道:“小乔,煮壶茶~”
    我侧目,见他神色悠然,眼睛盯着竹简,完全没有跟我客气的意思。我无语,现在就开始使唤我了,那往后岂不是要变成他仆人?!我撇嘴,不爽道:“自己煮!”
    “近日寒露过重,背上似有隐痛。。。”他轻柔的声音飘进我的耳朵。
    我颦眉起身,煮了壶姜茶端至他的几案,跪坐到他身侧,轻声问道:“何处?”
    他放下竹简,目光含笑望我一眼,将头轻置于我腿上,淡淡的麝香屡屡,“左肋后三寸。”
    我抿嘴,手微微有些颤抖地伸向他的背部,轻柔地推捏。
    他神情放松,双眼微闭,整个帐内只有细细的呼吸声,清幽的茶香混着姜片的微辛,静谧而暧昧。
    公文一发布,附于太史慈的越民山寨纷纷归向孙策,太史慈立时实力大挫。孙策亲自领兵攻讨泾县,按周瑜之计将泾县的水源秦淮河切断,围而不攻,约半月后,城中饮用水枯竭用尽。
    孙策驾马立于泾县城下,望向城墙上的太史慈,气定神闲道:“子义,如何?”
    太史慈美髯一抖,怒道:“汝休想让吾开城投降!”说罢,猿臂一挥,转身欲走。
    “且慢~”孙策急声叫住太史慈,大手一扬,阵中推出四辆大车,车上各放置着两个大木桶,“子义,我等对峙不下,孤切断水源已有半月之久,然城中百姓却受战事所累无法饮水,孤特命人送四车清水,请子义打开城门放城中百姓出城取水。”
    太史慈停下脚步,回身望着孙策,剑眉略蹙,神色甚有犹豫。
    “子义尽管放心,孤决不会使计偷袭。”孙策说着,枣红披风一扬,转马命令道,“众军退后十里扎营!”
    “诺!”
    孙策又转头看向太史慈,“如此子义可否开城门放百姓出城?”
    脸上满是诧异,太史慈疑惑问道:“汝不怕吾趁机突围而出?”
    “哈哈哈哈~”孙策勒马仰首大笑,手中龙纹长戟舞出一道银光,“孤正欲与子义酣畅一战!”
    太史慈□□一立,豪言道:“善,待城中百姓取完饮水,吾便领军出城与汝一决生死!”
    “如此甚好,孤静候子义。”孙策拱手,策马回阵。
    张昭踌躇着开口道:“主公,是否命程将军率队人马埋伏于城侧,以防太史慈趁机弃城而逃?”
    “不必~”孙策挡手,笃定道,“子义向以信义为先,他既约我一战,便断不会弃城而走。”
    “子布放心,我等只需撤营十里,等候太史慈前来叫阵便是。”周瑜轻摇羽扇,驾马于孙策右侧,悠哉道。
    “乔军医?”帐中周瑜端坐案前,小酌一口姜茶,幽幽唤我。
    “诺。”我瞄眼对面张昭不满的眼神,低头应声。
    周瑜半直起身子,亦瞥了眼对面的张昭,看着我道:“近日经你推拿,背上隐痛似有所好转,真是多谢乔军医。”
    “周将军客气,这是在下身为军医应尽之职,何需言谢。”我拱手道,话刚说完,却见周瑜突然扶腰蹙眉,阵阵嘶痛,我赶紧上前扶住他,“又痛?”
    周瑜拧眉,微微摇头,摆手道:“无事无事,你明日便回后军医帐。”
    我皱眉刚要拒绝,对面的张昭却忽然发话,语气略带不悦,“公瑾还是留乔军医在你中军营帐随侍左右,以免因病痛影响军务。”
    “这。。。”周瑜一脸满是犹豫,婉拒道,“如此有违军纪,似有不妥,日前瑜不过背痛难当才。。。”
    “公瑾身体要紧,昭不便反对。”张昭看向周瑜,无奈而又恳切道。
    周瑜颔首谢道,“如此便多谢子布体谅。”说完,侧头看向我,轻拍我的手背,眼中得逞之意尽显,“往后便有劳乔军医费心了。”
    我扶着他的手一抖,暗赞周瑜影帝般的演技,“诺。”
    “报~~~禀主公,太史慈领兵前来叫阵!”
    孙策大喜,朗声笑道:“孤等此一战多时了,众将随我列阵迎敌!”
    “诺!”
    “咚咚咚、咚咚”战鼓声阵阵回荡,敌军约千骑列阵于城前,城郭上弓箭手蓄势待发,太史慈一身黑甲,头戴虎盔,手持白缨□□,背插手戟,腰挎长弓箭矢,坐下骏马黝黑发亮。
    孙策领军于百米外布阵,亦约千人,亮黄战旗翻滚,长戈置前,逆光闪烁,箭矢在后,一触即发。
    敌阵前,太史慈拉弓搭箭,弓弦如钩月,箭矢若流星急袭而来,一道风掠过,一面战旗随即折断落地。
    孙策侧头看向地上被射断的战旗,策马上前几步道:“子义为何不直接射向孤?”
    太史慈放下手中长弓,正义道:“吾欲于汝正面一决高下!”
    “哈哈哈~”战马前蹄一扬,孙策高举龙纹长戟,而后划下一抹亮银,“杀——!”
    “杀——!”太史慈手中□□旋舞,大喝一声,率先冲入战阵中。
    孙策领一队人马冲在最前面,城郭上流矢飞来,孙策左右舞动长戟,策马扭身于乱箭之中,只觉银光晃动交错,太史慈也冲杀在两兵交阵的最前端,手中□□挥扫,白缨随着枪身忽左忽右翩舞。厮杀一阵,孙策终是与太史慈正面交手,黑白两匹马对弈,黑甲翻覆于枣红之中。
    周瑜驾马立于战鼓旁,看着阵前的战局,缓缓说道:“弃子入局。”
    “诺!”鼓点突变,鼓声顿挫,两翼的长戈兵如双星拱月,围附于孙策与太史慈两侧,不时刺向太史慈,孙策则驾马退后,让两翼的士兵将太史慈团团围住。
    “孙郎休走!”,太史慈怒吼一声,瞪目持枪横扫一片,策马急追孙策,孙策驾马退至强弩前,左手一挥,一排箭弩射去,太史慈利落地侧身翻下马,黑马跪地一头栽入土里。孙策驾马上前,一戟戳向太史慈,太史慈弯腰用背戟挡住孙策的戟尖,一枪扎入孙策的马腹,孙策跃身下马,提戟又是一斩,太史慈双手拔下背后的手戟一把夹住斩来的戟刃猛地一拧,孙策握紧长戟跟着扭身翻转几圈,蹲身俯首使力,连带着太史慈手中的双戟刺去,太史慈大退几步,抵住来势,反手又是一扭,趁间隙右戟舞向孙策腰腹,孙策竖立长戟扛住挥来的手戟,忽而调转戟头,由下而上挑刺,太史慈猝不及防,戟刃划过他的右臂,但也毫不甘示弱,左戟立时劈向孙策的右肩。
    “弃子成杀。”周瑜的声音依然淡定自如,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诺!”短促急鼓,如同心跳,中军的强弩散开,一队骑兵冲入阵中。
    孙策跃上一匹战马,太史慈也夺下一匹战马,拔出扎入马腹的□□继续冲杀,枪刃银光乱舞,周围的骑兵对不上几招便倒地。太史慈驾马疾驰追赶孙策,拈弓搭箭,一支长箭气贯长虹,孙策后仰背贴马鞍,箭矢从面额惊险掠过。
    太史慈一路追孙策至阵尾,策马提枪,回马挥戟,两人又是对招数十回合,枣红披风掩盖不住棋逢对手的畅快淋漓,乌亮虎盔利齿铮铮流露着酣畅快意。
    两人斗战正激烈,周围的军士已悄然将两人围住,强弩在前,骑兵为后,太史慈插翅难飞。
    “子义,你输了。”孙策手握龙纹长戟,戟刃搁在太史慈的脖间。
    太史慈环顾四下,丢下手中的□□,轻哼一声,仰首闭眼。
    “死有轻于鸿毛、重于泰山,子义豪杰志义之士,何不助孤平定天下?”孙策放下手中的长戟,侃侃道。
    太史慈睁眼看向孙策,并没说话。
    “不知如若今日是孤败于你手会如何?”
    “不可知也。”
    孙策闻言,洒脱仰首大笑不止,太史慈怔了下,转而亦豪迈朗声大笑。
    一个豪气干云江东小霸王,一个气勇胆烈青州义士。
    一以意许知己,死亡不相负。(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