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纪

第7章


小棂走后,文斓心想这不成,一定要找个机会脱身。可是那看守的宫女瞪了她一眼,仍旧将一把大锁挂在了门上。
    没多久,青王海若带着人回来了,还有春太后的尸体。她听见所有的人都跪在了地上。她听见青王用一种近乎迷人的温和口吻,颁布了可怕的敕令。
    集合全体长闲宫宫女,全部带出郢都,沉入青水之中。
    一时间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们拿出了花名册,开始清点人数,点到不在场的人,便四处搜索,务必寻出来。总之一个都不能少。点名的人是主管女官,也是要被溺死的。这大概是她最后一次行使权责。在青王海若面前,她照样做得一丝不苟,务必要让所有的属下都跟她一起上路,履行最后的职责。
    她听出来,那个看守她的宫女叫做楼新月。她抱着一丝幻想祈祷着,楼新月别把她供出来,千万别说还有一个人关在屋子里。她不是长闲宫的人,花名册上没有她,她到这个地方不过一两个时辰.她不该去死!
    然后,她听见楼新月朗朗的声音:“禀主上……”脑袋里面“嗡”地一响,她什么也听不见了。他们开门进来了,搜了一圈,小小的屋子空无一人,什么也没有发观。
    “怎么,没有么?”海若的声音如此悦耳,有如剔透的水珠滑过名贵的瓷器,笑意也是有光泽的,“你是不是觉得——呃,楼新月,”他竟然迅速记住了告密者的名字,“举发有功就可以不死呢?”
    然后“噗”一响,一个重物被撞倒在地上,在死亡的钝痛里发出了沉闷的声音。“你好像弄错了。”青王海若的声音优雅地延续着。楼新月的死,竟然给她带来一种强烈的快意。“冬太妃的人,那倒要仔细找找,”海若说,“不然,怎么跟太妃交代呢。”
    文斓听得背脊都发凉了。那些人领了命去搜寻,只都去了别处,没有再进这个房间。文斓并没有逃出这间屋子,搜查的人进来的前一刻,她躲上了房梁。那个地方正好有一块幕布垂悬,遮住了她纤小的身体。也是进来搜查的郝几个宫女,自身命不久矣,心中惶惶地对寻找别人兴趣不大,所以并未看得仔细。更兼之谁也不会想到一个文弱的宫女能在瞬间躲上房梁,所以,就这样让文斓从青王眼皮子底下逃了出去。
    她自己也想不到是怎么跳上去的。她其实根本就没有功夫,有的只是可怕的爆发力。生死关头,她总是有绝处逢生的运气,一如在五年前那场劫难之中——
    她的父亲是前御史采梦溪的远房侄儿。采梦溪出身微寒,却成功地将女儿嫁给青王清任做夏妃,又顺势被前首辅庆延年纳为心腹干将,一度也算飞黄腾达。可巧那个时候,她父亲在外州过得潦倒,生下六个儿女却无法养活,只得到郢都来投亲。采梦溪还算厚道,尽数留下了这么一大家子人,寄住在府第之中,半是亲眷半是仆役。虽然身份尴尬,但总算衣食无忧。姐妹们甚至可以跟着堂姐婵娟读书写字,学着做大家闺秀。她的宕子棋就是那时候学的。
    可惜好景不长,没几年就发生了政变,屠城了。那一天,采梦溪刚刚接到报信,还没来得及逃出,飞车就已经停在了院落之中。所有的人都被搜了出来,赶到空地上。数来数去,唯有堂姐婵娟不知去向。采梦溪被锁上带走。仆役们则被赶入一间大房子关押起来,等候发卖。剩下他们一家人,被问“这是什么人?”
    采梦溪说:“是我侄儿一家。”那个武士皱了皱眉头,似乎犹豫了片刻,然后一柄明晃晃的长刀就如电如风地盖顶而来。
    事后很久,她都反复想,叔公为什么要这么说。如果说是仆役,那么他偿也只是被发卖而已。但如果是亲属,又不是涉罪的要犯需要大理寺审查,按照规定就会被当场处死,以免日后麻烦。可能叔公也是吓坏了,下意识地说
    那些武士动作很快,也很潦草。当时已经吓破胆子的她,只来得及着见一蓬蓬的血像焰火一样飞射出来,就失去了知觉。
    醒来的时候,她发现自己躺在一辆大车上,不知往何处去。压在脸上的。垫在身下的,贴在前后左右的,全是一具具的尸体,新死不久,甚至还有不知谁的血,缓缓淌到她脸上,犹带微温。
    没有死,只是胸前被砍了一刀,伤口也不深。她最小的_哥哥用双臂护住了她。现在那双细弱的胳膊也已僵硬,但还紧紧地环绕在她身上。她一动也不敢动,在单调的车马辚辚声中盯着小哥哥的脸,无穷无尽地盯着,亦不曾流下一滴泪水。
    后来到了一处乱葬岗子,挖了坑要埋。腥湿的泥土像雪一样扑到身上。她快要窒息,求生的本能让她爬了起来。她急中生智,立时披了头发吐着舌头扮鬼,又唱又跑,在那些人醒悟过来之前飞一样地逃走。
    隆冬的雪天里,她在郢都城内流浪乞讨。屠城后人人自危,闭门不出,要一口残羹冷炙也是那么难。从前的家不敢回去,回去也不能再住。她便想到。乱葬岗子里面埋的,也还有不少达官贵人的家眷。于是她趁夜出城寻觅。乱尸埋得很浅,很快就挖出了一些。果然有人身上,还带着少许金银细软,没来得及被搜出来。
    有了第一次行动,就有第二次、第三次……但她的收获并不多,打这些乱尸主意的人并不少,互相之间的争斗也许立时会把你变成一具新的尸体。所以,遇见旁人,她总是小心地躲开。
    能够做出那样事情的她,当时也不过是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孩,求生之欲可以把一个人变得无所不为。有时候,她甚至禁不住会这么想:上天给了她那么多的折磨,却又总是挽救她于灭顶之前,所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恐怕自己将来,必有一番大机缘大作为吧?
    有一次,她挖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虽然夜色幽暗,尸体已经腐坏变形。但小哥哥那嫩稚清秀的轮廓,依然重叠到了眼前。她愣了一愣,觉得恍如隔世。小哥哥脖子上的银坠子还在。她解了下来,悄悄放人怀中。
    春天的时候,青王海若登基,郢都下起了长达半个月的大雨。乱葬岗子也被冲得乱七八糟,无法继续寻觅。某日,她发烧发得奄奄一息,却寻不到一个避雨咎,几乎死在街头。昏头昏脑地,她竟然跑到了原先跟着堂姐婵娟学瞑的王家棋馆。立时有人认了她出来,就要解送官府。她想她在尸体里面挣扎了这几个月,终于还是要死了。这时候,忽然有人出来说话:“这小丫头——可不是采家的小蕙,你们认错人了。我记得她叫文斓。”
    众人面面相觑。
    “她叫文斓,家住歌岛,父亲是有名的棋手文隽。去年她跟着父亲过来拜方,棋馆里的孩子没有一个能够胜过她……你们怎么忘了呢?”
    她依稀记得是有一个叫做文斓的女神童,却不记褥郡张脸是否真的跟自己很像。那个窈窕清秀的中年美妇在廊下微微笑着,神定气闲,娓娓道来,不由得人不相信。她一身雪白的长裙看起来犹如冬日阳光一样洁净高邈。她想起来了,这个贵妇人,正是棋馆的恩主——冬太妃。
    “小文斓呀,你怎么一个人回来了?我正愁找不到人陪我下棋呢,不如跟我进宫去吧。”又一次绝处逢生之后,她顶着另一个人的名字,躲入了冬太妃的保护之中。可是她虽然从此被叫做文斓,但却完全没有文斓的本事。她的棋艺很糟糕,这让她惶惶不安。可是冬太妃也并不说什么,只是不动声色地耐心指点她。冬太妃定然从一开始就心知肚明,却绝口不提起采家的事情,也从不说起她为什么要救她。
    在淅雨宫,总算过上了安宁的日子。她不负太妃的期望,每日苦苦钻研棋艺,务求这个保护伞能够名正言顺,从而更加长久。求生的压力是如此强大,竟生生把一个资质平庸的小家碧玉,逼成了神童高手。
    可惜现在,世界又一次颠覆了。
    天黑以后,人渐渐地散了,似乎青王不允许任何一个人留在这里。她仔细倾听,没有半点儿他人的气息,长闲宫变成了一座空宫。她在宫中小心地游走,心想还是先出去比较好。但是她出不去。那些角门锁得死死的。她努力地攀上一棵树,想要越墙而出,却惊讶地发现,墙上的空气变得像铜墙铁壁一样。她有些惶恐地想起这可能是巫术,很多年前,她的堂姐婵娟就曾经学习过这种可怕的东西。她很向往,却没有机会去学,这是身份高贵的人才可以接触的秘密。
    她只得放弃,仍旧躲回去,累得睡了一小觉,直到被饿醒。这才想起,这担惊受怕疲于奔命的一天,她不仅什么都没吃,连水都没喝一口。现在这所空官里面,应该也找不到什么吃的了。她想起太后的灵柩之前大概会有些供品,于是小心地摸上了灵堂。摸到了一个馒头,一口咬下去,忽然噎住了……
    其实多年的宫廷生活的熏陶,她再也没有做过偷偷摸摸的事情,尤其是在死人面前拿东西……她以为,她已经变成了一个像堂姐婵娟那样的淑女……馒头的味道有点儿苦,她木然地把它咽完,决定还是先去想想怎么活下去。继续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冬太妃应该会过来救她。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