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赶主力

第22章


忽然,有个战士惊叫:后山有人。众人回头看到后山上来了一支队伍,站在夕阳余辉中的山头上,并不下山,为首的向下面喊着什么,看样子决不是白军。独立团的战士疑惑着拿着行装,站在院坝里边看边议论。过了好大一会,象个红红的大圆球太阳已有一半隐没进山峰中时,那队人马朝这边来了,走了几百米,对方突然展开成攻击队形。这时,毛子英看见,队伍里有很多人穿着鲜明的红军军装,他大吃一惊,以为是红三军军部的部队来了,因为红三军只有军部里才有一部分穿正规军装的战士。
这时,大家都看清了,来的是红军部队,战士们欢呼起来,纷纷招手。
李祝军心惊胆战,知道嫉恶如仇的贺军长来了,自己的头保不住了,大喊一声:快跑啊!但大多数红军战士经过这几天的磨难看穿了毛子英、李祝军的嘴脸,并不愿背叛红军,所以不为所动,李祝军只好大声说,如果贺军长来了,我们大家的命都保不住,也有部分红军半信半疑地跟着毛、李二人向坡下的河边跑去,刚跑出村口,就见村口两侧的山坡上冲来了两队红军队伍,两支队伍前面的机枪手都高高地向空中扫了一排子弹,毛、李二人魂飞魄散,坚信是红三军军部的警卫部队了,因为只有警卫部队才有这么多机枪,顿时,二人疯狂地向河边跑去,跳在河里,逃向了河对岸。其他的红军停下了脚步。
虼蚤龙收拢队伍,当过独立团几个月团参谋的冯任,对独立团战士们有些熟悉,大声召集独立团的战士在院坝集合。等集合完毕,虼蚤龙命令三连战士抽出刀来,要独立团的战士全部缴械,两挺机枪架在院墙上。独立团的战士那能缴枪,双方对垒,虽有部分独立团战士丢枪在地,但大多数战士拒不缴械,正在剑拔弩张,冲突一触即发时,聋子带人从院里柴房里解救出来刘团长,刘团长站在门前台阶上,命令独立团的战士放下武器,接受组织审查,待审查后,还枪,不丢下枪的仍当作叛乱分子处理,可以当场击毙。这样独立团的战士全部放下了枪,集中在院坝里接受审查。由于刘团长在羁押期间一直随独立团行军,对干部战士们的表现掌握得较多,审查不一会就结束了,只清理出四个没来得及跑的毛子英的亲信,当即枪毙,另外扣押了三个干部,其余战士全部归还了武器。
审查结束,三连炊事班供应全团晚饭,仍是三连的习惯战饭。饭后,刘团长和冯任指导员召开大会,指出了这次叛乱的严重危害性和反动性质,受蒙蔽的战士们这才知道自己受到了毛、李等人的欺骗,对二人恨得咬牙切齿。
为巩固平乱局面,刘团长和冯任亲自安排三连担任宿营警戒,两个排在外轮流警戒,警戒线直放到五里以外,两个排对内轮流警戒,人不离枪,弹不离膛。
黎明前,刘团长和三连的几个干部被二排五班长冯万平叫醒。冯万平报告,在苏家坡外小河对岸,发现了一队敌人,约有百十人,看样子是地方团防。刘团长征求三连干部意见,自己主张撤退。聋子说,团长别慌,百十人的团防,算个啥,这会天没亮,刚平静下来的队伍,一旦行动,就会乱,人心不稳,行军危险。虼蚤龙和冯任也同意副连长的意见。刘团长也是战斗经验丰富的人,昨晚对三连的实力就有所惊奇,聋子说得有理,当即同意了。聋子回头对刘小贵说:你去告诉张豹那娃儿,两个排由他统一指挥,记住“半渡而击”。说完倒头就睡,虼蚤龙和冯任也倒下继续睡了。
刘汉卿团长是军部特务队长出身,一身武功出神入化,但刚刚经历过屈辱折磨,正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在这陌生的地方、刚刚归正的部队,复杂的情况下,不由得忐忑不安,那里还睡得着,伸手拿过聋子放在床前的银包头烟杆装上烟,抽了起来。
天麻麻亮时,河边响起枪声,呐喊声,过了一会,刘小贵和冯万平跑来报告:敌人在徒涉小河到河中央时,遭到埋伏在河岸上的红军猛烈射击,打死了很多敌人,敌人慌乱异常,回头就跑,红军发起冲锋,四排长熊笛谷提着马刀冲到河滩中,把给敌人带路的李祝军活捉。敌人已全部被击溃逃跑。
外面响起杂乱的人声,两个排的战士兴高采烈地回来了。比一般人高出一个头的四排长熊笛谷,象拎小鸡样的将李祝军抓来摔在院坝里,独立团的战士群情鼎沸,要求活埋他,刘团长也不犹豫,下令枪毙。熊笛谷说不用费子弹,向陆邦递了个眼色,抓起李祝军就向坡下扔去,李祝军滚倒坡底,刚站起来,这边陆邦飞出一把两尺长的飞刀,将李祝军穿了个透心凉。
早饭后,独立团踏上了回途。
川东、鄂西一带的山,石峰石柱较多,而且形神兼备,壮丽奇幻,石峰高度密集,经常形成“峰林”,连绵成片,蔚为壮观。山峰间沟壑纵横交错,苍翠连绵。 山连着山,山套着山,山衔着山,山抱着山。千山万岭,峰峦叠障。在这些山里,道路异常崎岖难行。
从苏家坡的后山坡到对面山上的山坡,直线距离不到三、四百米,但要经过深长的沟底,道路距离达到三十里以上,急行军走了两个多钟头。这时,独立团行走在苏家坡对面,陡峭的山崖小路上,后面又响起呐喊声,只见大约一个营的保安团防部队,从苏家坡后山追来。刘团长命令部队继续前进,自己站在一块路边临崖的大岩石上,大岩石的边沿长着茂盛的苦竹。看到带着敌人追来的毛子英,不禁怒火中烧,厉声问道:“毛子英,红军当日救了你的命,你自愿当了红军,红军也没亏待你,你为什么背叛红军,害死了这么多战友?”
毛子英也站在对面临崖的一坨石头上:“别说了,刘团长,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谁不想荣华富贵,谁不想出人头地。”
聋子在旁大吼道:“姓毛的,你这个狗杂种,吃人饭不做人事,丢红军的脸,整垮了独立团,聋子今天就成全你!”说完,接过刘小贵递来的步枪,“哗啦”一声,推弹上膛,平举步枪,左手稳托枪杆,如托山岳,右手抓住枪托,如鹰爪搏兔,左眼一闭,右眼神光湛放,指抠扳机,只听“啪”的一声枪响,振响了空寂的山谷,毛子英的天灵盖被掀开了,污血、脑浆溅起开来,弯曲的身体象段枯树,栽下了云雾缭绕的崖底。
在如此远的距离,聋子神勇的一枪,骇得所有的敌人扑在地上,惊鄂得魂飞魄散,谁也不敢追击了,眼睁睁地看着红军隐没在群山之中。   
 
   第十一章 贺任整编独立师 [本章字数:8511 最新更新时间:2011-12-01 17:25:37.0]
 ----------------------------------------------------
 第十一章 贺任整编独立师
三连倾力待战友
独立团余部回到活龙坪时,后勤协理朱全明和五排排长李永生带着战士们,忙得不亦乐乎。要为陆续归来的战友们准备吃、穿、住,还要找药找医生治伤。大队回来后,加上先前归队的战友,全团又有四百多人,刘团长心情稍慰,为几百人的生活操上了心。
为解团里的无米之炊,红三连上缴了黎水缴获的四百块大洋。得悉情况后的红三军军部,也派人送钱送物给独立团。
独立团再次进行了整编,冯义(后牺牲在利川毛坝)被军部任命为团政委,全团重新编成两个大队,刘团长兼任一大队长,冯义兼任二大队长,从红三连调出一百五十人,仅保留了两个排,共四个战斗班,一个炊事班和几个侦察员,机枪调出一挺。聋子张玉山调团部任后勤处长,聋子死活不从命。鉴于他战功卓著和在平乱中的特殊表现,团领导屈从了,让他留在了三连,继续担任副连长。
随后,鄂川边独立团第一大队第三连同全团一起继续坚持活动在咸丰、利川、黔江、石柱地区,开展游击战争,打击“围剿”的国民党军队,与红三军主力开辟黔东苏区相呼应,部队很快又发展到近千人。
南腰界与贵州沿河县松桃县、印江县和重庆的秀山县相邻,这是一个群山环抱中的山间谷地,清幽寂静,田地肥沃,特产丰富,交通不便。在黔东活动的贺龙军长,苦于没有一块比较稳定而安全的根据地。在接到侦察员张素清报告的南腰界情况后,决定向南腰界开拨。红三军到南腰界后,军部设在余家桶子,中央分局和政治部设在罗家桶子,以南腰界为中心,指挥川黔边、川鄂边的根据地建设。接着在南腰界“忠义祠”召开积极分子会议,贺龙军长与到会人员讨论研究了组织游击队,建立苏维埃政权的重大意义,以及具体方法和步骤。不久,南腰界区革命委员会成立,贺军长在会上发表了鼓舞人心的讲话,号召苏区人民组织起来,打倒土豪劣绅,分田分地,让穷人过好日子。
接着,湘鄂西中央分局在南腰界余家桶子召开分局会议,学习党的六届五中全会决议和中央的指示信。会议作了《湘鄂西中央分局接受中央指示及五中全会决议的决议》和《中央分局关于红军中党团员党籍团籍问题的决议》,决定停止肃反,进一步做好恢复党组织和政治机关的工作。
会议结束后,红三军开始对川军、黔军及地方反动武装的反“围剿”。很快击退进入贵州淇滩的黔军傅衡中旅杨畅时部,但是,鄂川边工委书记兼鄂川边红军独立团政委冯义,在利川毛坝战斗中壮烈牺牲。
贺龙军长在南腰界,将活动在川黔边的地方部队以黔东纵队师为主,整编为黔东独立师,任命原黔东沿河独立团团长贺炳炎为师长,冉少波为副师长,辖川黔边、沿河、印江、德江四个独立团。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