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品的世界

第19章


  “而且别忘了,意识是能利用人品干扰监测装置的。”
  “现在人都冷了,后悔也晚了。但还有一个谜题没解开,像心脏病这样的小小疾病,对于拥有这样天赋的人来说,应该不至于危及生命才对的,只需要制造一个‘奇迹’就足够了。许多RP只有一两百的患者最后都把癌症这样的顽症给消灭了,对他来说岂不是更容易?”
  “是的,一般来说是这样,除非……”
  “除非他自己潜意识里就不想再活了?”
  “没错。”
  “竟会有这样的事情?”
  “有这种可能。女朋友的车祸身亡对他的打击很大。全息光是摸不到的,而且记忆保留得也很有限。他的能力尚不足以让自己从痛苦中完全解脱出来,只能用幻象抚慰一下心灵,反而加深了他的思念,一天天折磨自己,最终让他抛弃了生的念头。”
  “那就等于是殉情自杀了啊,真是可惜。看来只有完全的复活能力才能满足他了。”
  “不过,复活这样困难的事情,即使救世主耶稣也未必真正做到了,况且那还只是传说。人品足以复活亡者的人……现在怕是还没出生。”
  “能造出具备短时自持能力的幻象已经很了不起了。本来他可以成为一个准救世主级别的人物的,唉,没想到却这么狭隘,为了感情白白扔了性命。”
  “救世主?哼,救世主从未真正降临过人间。人品毕竟不是人类的全部。”
  
第四章
更新时间2012-7-22 0:06:10  字数:8149
 公元1965年10月4日,美国华盛顿市自由广场
  广场上聚集了不少市民,他们正围拢在讲台周围,聆听着台上那位演讲者充满激情的演讲。乍看上去,这只是一场普通的演讲,和最近几年中那些反战人士、有色人种、女权主义者等举行的演讲没什么不同。但透过高倍的镜头,仔细观察每个听众的特点时,就能发现些区别。这些听众似乎并没有明显的特征,肤色、性别、着装等都没有共同点,只是从他们的神情中,能够隐隐约约地感到一种压抑的精神状态。
  距离、角度、气温,乃至四周旗帜飘飞的样子,这些常人不会留意的细节都制约着这件事能否成功。另外,选择哪个位置下手,阳光和镜片的角度如何,周围的警力怎样部署,这些又决定着能否隐去行踪,顺利脱身。不过,看今天现场警员的稀少数量和懒散态度,估计一切都会很顺利。此刻,讲台上那个目标已经被放置到了狙击镜分划线上合适的位置处。
  “……今天,我有了新的梦想,我梦想成千上万和我一样的人们能够不再为无法实现梦想而悲伤。实现梦想固然美好,但那不是我们生命意义的全部,只要我们珍视自己,即使……”
  如果之前获知的情况属实,那么这次的结局就会带有一定的必然性,阻力、风偏、地球自转偏向力,这些因素都可以忽略不计,子弹知道自己的目标,会替人完成这个任务。人需要做的,只是扣动扳机。
  那个演讲者慷慨激昂的演讲没有继续下去,一颗呼啸的子弹准确地击穿了他的大脑,荡平了所有的神经活动。飞速旋转的子弹制造了一个硕大的出口,带出了大量白色和红色的液体,也收起了那看不见的蓝色RP场。
  现场的听众顿时一片混乱,尖叫着四散逃命。警察们则忙碌了起来,开始搜捕藏匿在周围的暗杀者。但这时,那位刺客已经熟练地处理好了后事,从容不迫地离开了这里,混进楼下的人群中,逃走了。
  “一个劣等人,有必要如此大动干戈吗?”刺客对客户和死者都充满鄙夷。想到那位死者好歹也让他赚了一笔,又有些可怜他了。
  “死了也好,这样的世界,活着又有多少意思……”
  公元1992年7月2日,英国伦敦市
  作为一个国际性的超现实主义艺术交流会来说,这个会场显得有些过于节俭了,除了几件象征性的抽象艺术作品外,再嗅不到一点艺术的气息,单调的桌椅摆设让这里更像是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交流会。不过,既然是所谓的艺术家,未必会遵循常人的思维。在内行人眼中,这个会场的安保级别远高于这类会议的平均水平。艺术家们是有些异于常人,不太注意掩饰自己,常能见到一些为艺术“献身”或者为艺术大打出手的例子,不过真正的安全事故很少发生,即使发生也多与艺术本身无关。这里的安保力量之强,令人怀疑。
  会场里摆着几张大圆桌,每张桌子边上都坐满了人。稍微留意就能注意到,同一张桌子边的人的衣着风格比较一致,而不同桌子之间就差别显著。圆桌的正中间都放着一块塑料牌子,和普通餐厅里餐桌上的号码牌没什么大的差别,只不过上面印的不是号码,而是一些英文缩写,像是“LM”这样的,没有外人能猜到这些缩写代表着什么。
  一个穿着休闲装的青年女士正站在几张桌子中间的那块空间中,演讲着什么。这里没有话筒和扬声器,只有在场的这些人能听清楚。
  “需要强调一句,我们自由平等运动组织本来和随机值无关,相信各位过去也有所耳闻,我们的宗旨是保障人的自由,消除歧视、偏见和种种的不公正。现在的情况是,在我们和众多同仁的努力下,许多曾经的问题都已经得到了妥善的解决,但随机值的存在却日渐成为损害平等的障碍。随机值的差距造成的影响长年累月地积累着,慢慢拉开人们之间的差距,阻碍人们平等地获得一切本属于他们的权利和机遇。正因为如此,我们感到非常有必要展开更大范围的合作,做出些有成效的工作,探索出一种解决办法。”
  “那么目前是否已经有了可行的办法呢?”有人问。
  “我们了解到,随机值作为一种属性,牢固地绑定在每个人的身上,根本无法消除。我们目前能做的,也就是利用我们在舆论宣传方面的力量,去规劝那些高RP者做出让步,同时鼓励低RP者振作精神,扭转命运。为此我们一直都在积极奔走,寻找和资助有才华的作者们,多创作一些高质量的励志出版物。再就是劝说高RP的名人参与慈善活动,并为低RP者解决生活困难。”
  她的发言赢得了一片掌声。接下来,一个穿着工作服的年轻人接替她进行发言。
  “我们非常钦佩自由平等运动组织的温和立场。和他们帮助弱者的做法相似,我们多数派同盟也一贯致力于服务大多数人,而非那些占少数的群体。从古至今一直未改变的一个事实是,社会绝大部分的资源总是掌握在极少数人的手中。我们组织自诞生起,就一直在和这些少数派作斗争,誓要夺回本属于我们大多数人的权益。经过近百年来人品学的发展,我们到今天才渐渐看清,原来人品也是这种不合理状况的始作俑者。那些生来就人品很高的人,普遍比其他人更占据优势,而且这种优势是通过一种超自然力量实现的,就连专制君主的权力都望尘莫及。通过我们组织多年来的调查分析,也证实了那些少数派的人品普遍较高。这不是一个合理的社会所应存在的规则。”
  “那么,贵组织有什么除了宣传外的好办法吗?”
  “我们发现,习惯了优越境遇的人是不愿意主动放弃自己的既得利益的,仅仅靠宣传收效不大。所以,我们采取了一些必要的手段,剥夺一些少数派的不义所得。”
  “那岂不是要和现在的社会秩序作对吗?”
  “不,人品有人品的规律,而人有人的规则,人品再强大,也终将被人类战胜。其实人们都是仇视那些少数派的,只要激发出他们的这种心理,加以煽动,剩下的事情就没什么困难了。我们通过舆论,设法将一些事情的罪责联系到这些人身上,利用舆论收拾了几个名人,起到了敲山震虎的作用,相信其他人会收敛一些。”
  “这样做,对那些人也有些不公平吧。”有些人质疑他们的做法。
  “和低RP者遭受的不公平相比,这算不了什么,只不过是归还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而已。等到这些少数派都自觉让出权益后,我们也不再需要动用这样的手段了。”
  “用煽动的方式,会破坏社会的正常秩序。如果事态发展超出预期,该怎么办?”
  “我们有专门的机构关注社会动态,每当人们积累的情绪达到一定程度后,我们才会制造事端,让人们发泄出来。每次的矛头也只是少数个人,不会扩大化,所以很容易控制。”
  其他人对他们的观点和行为态度不一,互相讨论了一下。这个年轻人下去后,上来的是一个穿着教会长袍的老头。看样子,他应该是个基督教的神父,可他的长袍又与正常的有些不同。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优胜劣汰的,失败者终究只是胜利者的陪衬和垫脚石。上帝已经将旨意写在了随机点中。我们才不管什么平等,只要按照上帝的指引,除掉那些随机点低的渣滓,净化这个世界。”神父用和他年龄不符的语调亢奋地演说着,说完就直接回去了。
  那一桌的年轻人本来就看不惯这个自称是基督教分支的“净化教派”,现在听到他们的言论,更是怒不可遏。一个人站起来怒斥他们:“就是你们这些人,到处制造血雨腥风,搅得社会不得安宁!说到底,你们自己就是最想成为高人品者的吧?”
  这个教派的人纷纷站起来驳斥:“那又如何?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