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一梦十年

第三十八章 逝者如斯夫


这篇文章的名字叫做《如烟》。
    第一句之后,是文章的主体,看似漫长的一篇叙事故事。
    挤在右侧人群中的陈青蔚被刚刚出声的陆涵雪吸引,想凑过来看一眼是什么样的文章能引得众人侧目,余光一瞥,却看到了右上角标题“如烟”两个字下不起眼的作者——叶名扬。
    陈青蔚有些不屑地撇了撇嘴,顿时感觉兴趣缺缺,在他看来叶名扬不过是一个哗众取宠的小丑,通过卖弄一番自己的文笔来取悦老师而已,至于前一次的满分作文,更是一种侥幸。
    “作文写得再好有什么用,成绩还不是不上不下苏晓晓要是能看上你就有鬼了。”想到苏晓晓,陈青蔚的心中愈加不岔,转过头往讲台下搜索了一番苏晓晓的身影,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而讲台上的陆涵雪还在读,声音圆润婉转,抑扬顿挫,如同一曲起伏悠扬的协奏,从讲台传到后门,从黑板扩散至墙角,如同海潮般柔和平缓地漫过教室,传到教室里坐着的这群正当青春年少,风华正茂的少年耳中,却不可思议地拥有了永恒黑夜般安静沉默的魔力。
    当然,令他们沉默地不是这篇没听上几个字的文章,而是讲台上的那个身材修长,洁白优美脖颈高高抬起骄傲如孔雀的少女,以及她在晚自修下课跑到另外一个班级,当众诵读一篇文章的行为。
    台下一众年少慕艾的男生心里都有些犯嘀咕,后排几个活泼好动的学生对视了几眼,看得出彼此眼中的跃跃欲试。
    要说别的班级的学生在课间跑到初三二班来逛一圈,找几个关系比较好的老同学说说话,这种情况不是没有,但相比于普通班来说还是比较少见,更何况今日是期中考试的前一天,敢在学业和老师的双重压力下到处乱逛的,几乎是凤毛麟角。
    但这安静之持续了短短的一段时间,没有老师在场的情况下,想要这群精力充沛的少年保持安静,实在是难上加难,窃窃的私语声一瞬间又如同燎原之火一般蔓延开来。
    “卧槽,讲台上的那个女生哪个班的,怎么到我们班来了。”
    “不知道,好像很漂亮的样子,就是不知道正脸长得怎么样。”
    “声音也蛮好听的,但愿不要是背影杀手。”这估计是个被长发飘飘的背影杀手伤害了太多次的少年。
    “你上去看看啊,难说很漂亮呢。”当然,更多的是有贼心没贼胆,怂恿身边朋友上去一探究竟的小男生。
    文章渐渐念到了尾声。
    “我问了我自己前世很有名的一句话‘我是谁,我在哪里?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当我问完这句话的时候,我知道,我真的回不去了。
    我从十年后的今天回到现在,我失掉了我曾经拥有过得一切,工作数年的经验,踏入职场的地位,银行的一笔积蓄,所认识的同事,同学,以及这十年来穿行于这个世界所留下的痕迹。
    而我现在,我赤条条地,没有带走任何东西,除了我所经历过的那些回忆,我所爱过的那些记忆里的人,四季轮回,时光倒转了它十个年轮,草木荣枯,潮涨潮消,而我回到了我的青春时代。
    我有过彷徨,有过惊惧,也有过犹豫。
    但我好像不曾后悔。
    因为这一刻一切都可以从头再来。
    我闭目再睁眼的时候,窗外鸟鸣声声,柳叶新发,微风拂起你耳边的发,而你转过头,温柔地对着我笑。“
    读到这一段的时候,旁边有几个女生,眼里已经泛起了隐隐的泪光。
    哪个少年不曾幻想过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或许爱情最终归于平淡的生活琐事,柴米油盐浸润其间,买菜做饭成为日常,但是在十六七岁的年纪,爱情都是轰轰烈烈,山盟海誓的。
    回顾青春,那些令人记忆深刻的往往不是考试结束后的全身放松,而是考试前灯火通明寂无人声的教室;不是游戏里杀敌无数carry全场的无敌与寂寞,而是身边陪着一起打游戏的几个如今少有联系但绝无二选的兄弟;不是操场上被罚跑圈的筋疲力尽,而是暗夜里映着孤星历历的天穹下翻墙上网的紧张刺激;不是被老师叫到办公室里发火的雷霆震怒,而是大雨中牵着她温暖细腻的手掌穿过长长走廊的悸动。
    而刚刚的这一段里,那些一些跨越时光,也抹不去的深深的爱恋,足以激发这些学生心中,对于爱情最美好的向往。
    “七岁的那一年/抓住那只蝉/以为能抓住夏天/十七岁的那年/吻过他的脸
    就以为和他能永远/有没有那么一种永远/永远不改变/
    拥抱过的美丽/都再也不破碎/让险峻岁月不能在脸上撒野/让生离和死别都遥远
    有谁能听见/我坐在床前
    转过头看谁在沉睡/
    那一张苍老的脸/好像是我紧闭双眼
    曾经是爱我的/和我深爱的
    都围绕在我身边/带不走的那些/遗憾和眷恋
    就化成最后一滴泪/有没有那么一滴眼泪/能洗掉后悔
    化成大雨降落在/回不去的街/再给我一次机会
    将故事改写/还欠了他一生的一句抱歉/有没有那么一个世界/永远不天黑
    星星太阳万物都听我的指挥/月亮不忙着圆缺/春天不走远
    树梢紧紧拥抱着树叶/有谁能听见/耳际眼前此生重演
    是我来自漆黑/而又回归漆黑/人间瞬间天地之间/下次我又是谁
    有没有那么一朵玫瑰/永远不凋谢/永远骄傲和完美/永远不妥协
    为何人生最后会像/一张纸屑/还不如一片花瓣/曾经鲜艳
    有没有那么一张书签/停止那一天/最单纯的笑脸和
    最美那一年/书包里面装满了/蛋糕和汽水
    双眼只有无猜和无邪/让我们无法无天/有没有那么一首诗篇/找不到句点
    青春永远定居在/我们的岁月/男孩和女孩都有/吉他和舞鞋/笑忘人间的苦痛/只有甜美
    有没有那么一个明天/重头活一遍/让我再次感受/曾挥霍的昨天/无论生存或生活/我都不浪费
    不让故事这么的后悔/有谁能听见/我不要告别/我坐在床前/看着指尖已经如烟”
    最后一句念完,随后是大段大段的沉默。
    对于他们而言,这段文字的冲击确实很大,有人的口中兀自喃喃念着“七岁的那一年,抓住那只蝉,就以为能抓住夏天,十七岁的那年,吻过他的脸,就以为能和他永远。”
    这种时光流逝,给人带来的不真实感,让人心神恍惚,有说不出的惆怅与伤感。
    这篇文章的第一句,以及最后一段,均出自五月天的《如烟》,叶名扬写的时候,认为这首歌,能很好的契合他笔下那种穿越时光的经历,因此便直接引用了进来,当然,他并未料到这简单的引用,会在班里引发怎样的后果。
    苏晓晓轻抿着下唇,听着讲台上传来的朗朗读书声,眼中波光流转,思绪飘远,想起了语文课本《论语》下注释的一句话。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时间的车轮轰然转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