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蒋经国

第35章


二是要“松弛我们的斗志,影响我们的民心士气,乃至于为它未来的军事行动创造有利的条件”。
  1月底,孙运璇在答美联社记者问时,宣称台湾回归祖国的条件是:唯有在全中国人民的自由意志受到尊重时,台湾与大陆始能统一。”同时,孙运璇放弃了武力“反攻大陆”的政策,宣称:“我们从不认为可以用武力解决问题。”1979年1月30日台湾《工商日报》。
  2月5日,孙运璇再度宣称:“与中共之间,绝无谈判妥协的余地。”1979年2月6日《中央日报》。
  4月17日,蒋经国在答复美国柯普莱新闻社特派员凯瑞所提问题时宣称:
  “我们的立场,是绝不与中共谈判,也不与中共发生任何接触。”1979年4月7日蒋经国答复美国柯普莱通讯社特派员凯瑞问,载《蒋“总统”经国先生言论著述汇编》第12辑第442页。
  1979年12月10日,国民党十一届四中全会在台北召开。针对《告台湾同胞书》,蒋经国《以全民炽热反共意志再造中华》为题到会致辞。文中宣称“共产主义已彻底失败”,攻击四个现代化是中共的“谎言与妄想”,中共的和谈是“统战阴谋”,因此“我们绝不与共党谈判,绝不与共党妥协,任何情况绝不改变我们的立场”1979年12月10日蒋经国在国民党十一届四中全会上的讲话,载《蒋“总统”经国先生言论著述汇编》第12辑第187页。至此,蒋经国的“不妥协、不接触、不谈判”的“三不政策”最终形成。
  蒋经国在报告中比较明确地提出了“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主张。蒋经国认为:中国必须统一,究竟统一在共产主义还是三民主义的制度和生活方式下?他认为事实已经证明:“三民主义在‘复兴’基地的建设已经成功”,“中国的真正统一,便是‘光复’大陆,实行三民主义。”1979年12月10日蒋经国在国民党十一届四中全会上的讲话,载《蒋“总统”经国先生言论著述汇编》第12辑第199页。他还提出当前台湾的中心任务之一就是“以‘复兴’基地三民主义建设的成果和经验,展开政治登陆,继之以各种行动”,摧毁大陆政权。1979年12月10日蒋经国在国民党十一届四中全会上的讲话,载《蒋“总统”经国先生言论著述汇编》第12辑第190页。会议根据蒋经国的讲话精神,策定四中全会的中心议题为“加强三民主义策进‘光复’大陆”,加强台湾建设。
  与此同时,蒋经国针对“反统战”需要,成立了“反统战”小组临时编组“固国小组”。该组织人员由“国家安全局”、“国防部”、“外交部”、“警备总部”、“行政院新闻局”、中国国民党文化工作会各机构抽调20人组成。内设行政、计划、资料3个组,设主任秘书总管一切。
  “固国小组”成立后的头一个“动作”,就是组织台湾中影公司拍摄了取名《我们为何                             不与中共和平谈判?》的7部系列影片。由于该片政治色彩太浓,主题与民众愿望相反,所以上座率极低。其后一年多,台湾一些官方、民间的电影公司,不断筹拍以“文化大革命”为题材的影片,企图用文艺宣传的形式来渲染大陆形势的“不稳定”,进行其“反统战”活动。据台湾报纸报道,计划开拍或已经上映的这类电影有:《皇天厚土》、《丹尼尔的故事》、《古宁头大战》、《玻璃房子里的女人江青》、《叛谋》、《红唇》、《假如我是真的》、《上海社会档案》、《没有打完的战争》,等等。上述影片的共同特点:就是试图把国民党当局的反共、“反统战”意图灌输给观众。国民党喉舌《中央日报》1980年8月11日社论承认《古宁头大战》影片的拍摄,包含有“反统战”动机。该片导演宣称:这是“属‘国策’宣传之一的任务”。其余电影的主要宣传内容均是渲染“文化大革命”时的一些错误,夸大和丑化大陆最近几年主动揭露出来的某些问题,同时宣传台海两岸仍继续存在着军事对峙的紧张情势。国民党中央文工会主任周应龙称,台湾推出《皇》片,“极具反共教育价值”。《中央日报》的一篇影评还告诫党外人士,不要高呼“解除戒严”或“共产党不会来”等口号,那是别有用心,惟恐不乱。
  此间,民社党主席蒋匀田借出岛访问之机,到大陆进行访问,曾受到叶剑英的热情接见。蒋经国对此十分不满,“固国小组”对民社党施加压力。1979年8月8日,台湾民社党被迫宣布:蒋匀田访问大陆纯系个人行动,与该党无关。同月16日,该党宣布开除蒋匀田党籍,解除其主席职务,抨击其前往大陆的言行违反反共基本“国策”。
  1980年1月29日,蒋经国召见他的得力干将王升。蒋对王说:“固国小组”在“反统战”上不够积极。“现我们要展开全面性的对敌斗争”,“固国小组”由你负责。尼洛:《王升——险夷原不滞胸中》第362页。
  蒋经国之所以将此大权交予王升,主要目的是提拔政战系统势力,使之成为蒋介石的“黄埔系”。对于王升,蒋经国始终作为准嫡系加以培养。退台初期,王升出任“总政治部”第一副组长。政工干校成立后,先后任教育长、校长。王任校长后,一面担任行政工作,一面讲授“领袖言行”课程,要学生无条件地服从领袖,为领袖生,为领袖死,甚至说:“领袖给你官做,你要服从,不给你官做,也要服从。”为了酬劳王升对蒋家的忠心不二,蒋经国又提拔他出任“总政治部副主任”。此间,王升利用蒋经国的权势与地位,控制了特务、政工实权,人称“毛人凤第二”。蒋介石病逝后,蒋经国又提拔王升为“总政战部主任”,晋升陆军二级上将,成为台湾知名度最高的军人之一。中坜事件后,随着台湾政治气氛的日渐紧张,加上国民党内保守势力的支持,以王升为首的政战系统成为一股相当强大的政治集团。1979年国民党召开十一届四中全会时,王升不仅跻身于国民党中常委行列,参与权力核心的决策,而且其政战系统的梁孝煊也接管国民党组工会主任。自此,政战系统在国民党内势力大增。
  对于蒋经国委以的“固国小组”负责人,王升事先心理毫无准备,加之直觉这一任务不是他的能力、身份、地位、声望所能承担的,因而对蒋交代的任务从不曾说一个“不”字的王升对蒋坚定地说:
  “这个任务太大了,绝非我的才学所能负荷,请主席重新考虑。”
  蒋经国:“我考虑过了。”
  王升绕了圈子再度推卸说:
  “如果主席认为我应该参与这项工作,请主席遴选一位资深望重的先进负责,我来协助他。”
  蒋经国重复说:“我考虑过了。你是中央常委,就可以负起这项责任。”
  王升在情急之中改口称蒋经国教育长说:
  “报告教育长,你知道我的个性,对于任何事情都不敢马虎,以我的能力,工作不一定成功,以我的个性,最后可能造成身败名裂。我个人的失败倒无所谓,但是,我是你的学生,有丝毫的过失,都会连累到你,甚至有人会批评你用人不当,用私人。”
  蒋经国再度重复一句:“我考虑过了。”
  蒋连说三句“我考虑过了”,使王升无法拒绝,最后表示说:
  “主席既然决定,自当服从。我个人希望,将这个小组置于中央党部秘书长之下,成为一个业务性的工作室,一切由蒋秘书长彦士先生向主席报告与请示。”
  蒋经国不耐烦地说:“你们去商量好了。”尼洛:《王升——险夷原不滞胸中》第362—363页。
                             
  王升走马上任后立即进行两项变动:
  一是“固国小组”办公地点由“国安局”招待所搬到信义路黎明文化公司大楼11楼,场地比以前大了两倍。
  二是改“固国小组”为“刘少康办公室”。
  王升在任职演说中称:
  “我们这个小组,是‘反统战’小组。从‘统战’、‘反统战’的现实中看,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中共是攻,我们是守。”“我们‘反统战’的防线是什么呢?‘总统’说了:‘不妥协、不接触、不谈判’,而如何守住这道防线?就是我们小组的任务。但所有的兵家都知道,最好的防御是攻击,如果我们仅凭消极的意念来守,恐怕是很危险,我们必须抓住对方致命的弱点,不断发动攻势作战,将‘敌人’的力量削弱到最低限度,才会让我们守得稳,守得住。”
  王升要求部下:
  “要以不计个人成败,不计个人毁誉,决心牺牲奉献的精神,来从事这项战斗,期能打赢这场战争。”尼洛:《王升——险夷原不滞胸中》第366—367页。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