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
1987年6月28日,何文德组织的外省人返乡探亲促进会在台北主办的“想回家,怎么办? ——打开海峡两岸探亲管道座谈会”。到会者达六七千人,盛况空前。老兵们一致要求当局尽快“打开两岸探亲管道”,以结束因政治分
①②1987午8月29日《美洲华侨日报》。
裂所带来的“民族悲剧”。并希望国民党当局“不要成为制造民族分裂的罪人”。
同年7月7日,六七百名国民党老兵聚集在台北国民党中央党部大门前请愿。这些老兵有的戴军帽、唱军歌,有的高举“七七抗战子弟兵,50周年请愿人”、“老兵没饭吃,回家找爹娘”等标语,情绪激昂地要求与国民党高层官员对话,以解决他们的问题。当时他们提出三项要求:
(1)恢复终生俸或生活补助费;
(2)“战士授田证限期收购”(所谓“战士授田证”是根据1951年蒋介石颁布的“反共抗俄战士授田条例”的规定而下发的。条例规定:“凡服役满两年的退役者,均发给战士授田凭据。”这就算是老兵为国民党流血流汗,并追随蒋介石到台湾去所得的补偿。发此证时,蒋介石扬言“反攻”胜利在即,返回大陆即可兑现授田。然而“反攻”幻梦破灭,蒋介石也已撒手西归,国民党当局又强调“授田证系对参加‘反攻’作战之官兵所作之承诺,惟必须‘光复’大陆后,方能履行此一承诺”。故使等了几十年的老兵不禁哀叹道:“再不解决授田证,我们都要带着它入土了。”)
(3)“退辅会”应追补历年“三节”的慰问金。香港《镜报》1987年8月号。
老兵们的返乡探亲诉求与行动得到台湾社会的广泛同情。据台湾《自立晚报》1987年8月份一调查显示:
(一)您对于当局将宣布开放民众前往大陆探亲一事的看法?
(1)早就应该开放了64%;
(2)现在正是开放的适当时机246%;
(3)反对开放探亲8%;
(4)开不开放都无所谓28%;
(5)不知道此事07%。
(二)如果当局在近期内开放大陆探亲,您将会:
(1)立即申请前往403%;
(2)等待一段时日,了解其他探亲者在大陆的遭遇后再决定是否前往477%;
(3)不会前往探亲或会亲85%;
(4)在大陆以外地区安排会亲。
(三)您的经济情况:
(1)有正当职业,经济无困难104%;
(2)无业,但经济无困难144%;
(3)曾有正当职业,目前失业,经济有困难295%;
(4)长期失业(3年以上)、生活困难456%。
(四)您在返乡探亲上是否有财力困难?
(1)有,希望当局协助61%;
(2)有,希望民间公益团体协助213%;
(3)没有财力困难96%;
(4)不了解将花费多少金钱82%。1987年8月31日台湾《自立晚报》。
从上述调查可发现,国民党老兵中的多数想在近期返乡探亲,也有部分老兵想在家乡定居。但许多老兵深感返乡探亲财力有困难,故在探亲大门开启后,却无法成行。台湾社会许多人士向老兵伸出了援助之手。他们发起了协助老兵返乡的募捐活动。演艺界人士举行义演,工商界人士踊跃认捐,艺术家慨捐作品义卖,筹募活动如火如荼。这些募款,摊到老兵身上,虽不能使老兵衣锦还乡,但却能使一些囊中羞涩的老兵不致自惭。
以“荣民大家长”自居的蒋经国,面对老兵的呼号当然不能无动于衷。蒋经国的爱将郝柏村在答记者问时称:
“总统”在谈及两岸关系时,总强调应该照顾“老兵们的情绪”。“他对荣民以及荣民的生活一向是最关心的。总觉得荣民跟了他几十年了,不应该不照顾。经国先生的心思是放在荣民身上的,真心诚意关心荣民的,始终是经国先生。这也是为什么最后他派许历农去接辅导会,而开放探亲也与他对荣民的关心有关”。《郝总长日记中的经国先生晚年》第396页。
同年7月21日,蒋经国在听取“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主委张国英工作检讨时,做以下6条指令:
(1)“战士授田应作更清楚明白的说明”;
(2)“退除役官兵难能可贵,犹忆横贯公路预算不足,荣民们说
没有钱也要修好公路,余亦说荣民如没有饭吃,愿把我的一碗饭分给荣民”;
(3)“‘政府’始终和荣民在一起,讲明白,说清楚,照应做的去做”;
(4)“作一长期的判断与计算,尽量帮助荣民做到足衣足食才心安理得”;
(5)“少数破坏‘政府’与荣民关系者,应以同情心处理,而非‘法律’问题”;
(6)“‘国防部’与辅导会是整体的,应合力推动退除役官兵辅导”。①
时任“行政院长”的俞国华按蒋经国指示很快令“国防部”对“战士授田证”作专题研究。老兵的抗争持续至1990年4月7日,“立法院”于凌晨3时通过“战士授田凭证处理条件”,决议由当局收购授田凭据,75万份中每份发给1~10个基数补偿金,每一基数金额为5万元。补偿总额以不超过880亿元为原则。②
蒋经国病逝前夕毅然决然调整大陆政策,除了来自老兵的呼声外,还有来自大陆与台湾岛内社会各界的挑战因素。
首先,大陆对台政策的调整与海峡两岸的交流现状不断挑战“三不政策”,给蒋经国造成巨大压力。
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统一祖国方针后,又采取了一系列缓和两岸关系、淡化敌意的友善措施。很显然,中共的做法对于打破两岸隔绝状态,推动海峡局势的和平发展,起了主导性的作用。同时,中共此举还从根本上动摇了台湾当局维持30多年“戒严体制”和对大陆实行隔绝封锁政策的基础,迫使其“军事反攻”在其不断遭受失败的情况下,不得不寻求一种新的对策。特别是香港问题的圆满解决,使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构想在海外引起更为强烈的反响。台湾舆论界已经清醒地认识到中共下一个目标就是“解决台湾问题”,台湾当局
①②《郝总长日记中的经国先生晚年》第376页。
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台湾《自立晚报》明确指出:“在中共压力下的大陆政策,如果不改弦更张,恐怕政治局势将益形迫蹙。”
与此同时,两岸文化与经济的交流也愈益向前发展。大陆提出“三通”(通邮、通航、通商),蒋经国则提出“三不”。由于蒋经国的“三不政策”不符合海峡两岸民众与社会的切身利益与未来发展,因而招致社会各界特别是商界的反弹,“三通”呼声日益高涨,形成了事实上的两岸不接触而交流、不通邮而通信、不通商而通货的局面。
首行突破蒋经国“三不政策”禁令的是大陆各种文化作品,迅速席卷台湾市场。
大陆的学术及文学作品早已在台湾普遍流传。30年代的文学作品包括巴金、老舍、茅盾、沈从文、鲁迅、曹禺等人的作品在台均可买到。当代大陆文学作品在“解严”之前已有3家出版社出版十余种。其中钟阿成的小说集《棋王·树王·孩子王》还被列为1986年台湾十大畅销书之一。文史哲方面冯友兰、朱光潜、杨宽、顾颉刚等人的学术专著,早就被台湾的出版商翻印,有些书被当作教科书用。
再如,大陆京剧录音带纷纷被走私进台。据台报统计:在台湾流行的大陆京剧录影带曾多达200~300种,约100多个剧目。台湾部分京剧热心人士居然发起组织“中华国剧(即京剧)艺术研究中心”,准备全面收集、整理大陆京剧录像资料。与此同时,大陆影视录像带也在台湾广为流传。内容方面:以山川名胜居多,也有政治色彩较浓的故事片,如《西安事变》、《邻居》及《华北军事演习》等。台报认为,大陆影视带之所以能冲破禁制,在岛内广为流传,主要原因是思乡心切;期望加强学术交流,繁荣台湾影视艺术;好奇心促使,一睹为快。
大陆录音带在台湾也是相当走俏的。即使在邓丽君歌声风靡华语世界时,大陆出版的各种音乐带业已占据台湾录音带市场1/5强,不但数量惊人,而且内容十分广泛,就连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与《长征组歌》,亦受到台湾音乐界的喜爱。
小说推荐
- 特德蒋科幻小说合集/特德蒋
- 特德蒋科幻小说合集作者为:特德蒋特德蒋是我本人非常喜欢的一位刻画作家。共有一个下载包,里面有7篇小说。1.巴比伦塔2.除以零3.你一生的故事4.地狱是上帝不在的地方5.领悟6.七十二个字母7.商人和炼金术士之门 作者:所写的《特德蒋科幻小说合集/特德蒋》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科幻小说未知连载中
- 蒋经国传
- 《蒋经国传》一书是江南先生积多年心血之作,从六十年代起他就为撰写此书进行了材料准备工作,并为此而放弃了博士毕业论文的写作。除去进行采访和到图书馆查证资料外,为取得第一手资料,他曾多次回大陆,到浙江、江西等处实地采访。在他的努力下,此书的材料来源件件注明出处,很有史料价值 作者:所写的《蒋经国传》无弹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70章
- 我在蒋介石父子身边四十三年
- 《我在蒋介石父子身边四十三年口述:翁元记录:王丰翁元,本书口述者,蒋介石、蒋经画的贴身侍从副官。他入伍即做蒋介石侍卫,深得蒋介石喜爱与信任。他为蒋家服务四十余年,耗费了他大半生宝贵时光,见证了蒋家在台湾由强势到衰微的历史。永远公而忘私,这就是蒋氏父子身边的工作人员的具体写照,也是我觉得一生对家人最亏
- 名人自传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39章
- 蒋方舟:
- 我认识三个人,同学们把他们叫着"亲嘴大王 第一个是W,七岁,性别:男。长得像个大胡萝卜。我只亲眼看过一次他亲别人。下了课,我在教室里看见许多同学像炒股票一样挤作一团,原来W正在亲一个男同学。不过我也不知道他亲着了没有 再说J吧,七岁,性别:男。长得像个圆圆的桃子。下了课,J把张雪追得到处乱跑,追她干
- 穿越架空未知连载中
- 蒋介石传
- 【蒋介石(1887-1975,名中正,字介石,浙江奉化人。军事家、教育家、思想家、书法家、诗人。1906年,在中学读书时即向家里提出要求到曰本学习军事。赴曰后,因非公费派遣,不能入军校,只能就读于东京清华学校。1907年考入保定陆军速成学堂,学习炮兵。1908年春被保送曰本东京振武学校,不久加入中国
- 名人自传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9章
- 蒋介石传
- 客观的介绍了蒋介石的一生,是非功过自有人评 作者:所写的《蒋介石传》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名人自传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7章
- 蒋介石家族的女人们
- 蒋介石家族的女人们作者:赵宏 第一部分蒋介石的母亲王采玉 蒋介石的母亲王采玉是浙江溪口葛竹村人。王采玉生于清同治二年(1863年。她幼承父教,聪明伶俐,精于女红,深得慈爱。但她青年时代命运不佳。其父王有则不事生产,家道中落。王采玉以一双灵巧的手,做针线活,贴补家中生活,日子过得十分艰苦。王采玉初嫁于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0章
- 寻找真实的蒋介石
- 《寻找真实的蒋介石》作者:杨天石最近一百多年来,中国处在剧烈变动的时代。许多动乱的发生和曲折发展的过程,里里外外,直接间接,似乎都不能不注意领导人物、群众活动、文化变迁、国际因素等的相激相荡,才构成中国现今的局面。至少在半个世纪之前,以近代史作为史学学术研究的一支,还颇见争议。近代历史虽有数据宏富之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45章
- 蒋贵妃传
- 从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嫡长女到太子府的蒋侧妃从太子府的宅斗到后宫之中惊心动魄的宫闱之争且看堂堂嫡长女如何冲破阻碍夺得君心#favorite_1{color#DC143C;font-weight:bold;border-style:double}公告:亲们,贵妃的156章节被抽回存稿箱了,凉子报错了,正在
- 穿越架空苏小凉完本
- 最新章:第 199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