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刘伯温兵法

第23章


【简析】
“以饱待饥”是军事斗争的一条重要原则,也是军事后勤保障上需要着
力解决的一个要问题。“以饱待饥”是需要认真运筹的,其中“断敌粮道”
就是一项重要的策略。
对于现代管理来说,“以饱待饥,断敌粮道”,就是争夺原材料供应和
市场的问题,它虽然不同于军事斗争中的刀光剑影、你死我活那样激烈,但
也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和繁荣。因此,也是需要着眼其特点和发展,认
真地加以研究和运筹的。
古代战争,粮秣供应的充足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战争的结局与胜
负。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就是这个道理。《孙子·军争篇》有言:
“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这是在己方粮食供应充
足,敌人粮食供应不济时采取的谋略。当年李世民与宋金刚开始对峙时,因
粮秣不足,无法实施进攻;而在粮秣供应有了保障,可以采取攻势时,他仍
然采取了”以饱待饥”之术,最后大败宋金刚,发展了大好形势。这说明,
在军事斗争中,如果缺乏粮食供应,军队就会不攻自破。因此,高明的将帅
为了赢得胜利,总是想方设法使自己“以饱待饥”,并千方百计地“断敌粮
道”,动摇对方的军心斗现代战争的情况更是如此。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
美军为加速太平洋战争的进程,针对日本虽工业发达,但资源贫乏,大量的
石油、煤炭、铁矿石、粮食等都依赖进口的弱点,制定了一个“饥饿战役”,
即对日本实施大规模水雷封锁的作战计划。这一计划很快就使日本近海海域
无法通航,重要港口不能进出,从而切断了日本与外界的航运,致使日本急
需的石油、煤炭和粮食等战略物资严重缺乏,很多舰只和飞机因得不到燃料
而停航停飞,军工厂关闭,造船厂停工,粮食供应日趋紧张,国民陷入一片
饥饿之中,整个国家濒于瘫痪状态。“饥饿战役”达到“釜底抽薪”之目的,
从而加速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彻底崩溃。
随着许多新的科学技术应用于军事领域,使袭击破坏对方后方的手段越
来越多,破坏范围越来越大,破坏程度越来越严重,因而袭击、破坏对方的
后方越来越成为作战计划和作战行动中一个举足轻重的组成部分,并贯穿于
作战的始终。第四次中东战争是一场大量使用最新常规武器的现代战争。这
场战争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作战双方把袭击、破坏对方的后方作为各自军
队整个作战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作战行动中付诸实施。
在现代商品经济竞争中,商业、企业竞争与战争有着许多共同点。任何
企业间的竞争,最终都表现为产品和市场的竞争。这里很重要的问题,就是
要善于争取和保护自己的原料供应,要善于占领和保护市场。这里有很多工
作要做,其中最主要的是信息、效益和产品质量。就是说,要快速收集信息、
传递信息,快速更新产品,快速周转货物,快速投放市场。当然,这里还有
一个效益和产品质量问题。在品经济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谁能争取时间,
抢先一步,既保证自己的原材料充足供应,又能在质量和荣誉方面赢得顾客
和占领市场,谁就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劳战
【原文】
凡与敌战,若便利之地,敌先结阵而据之;我后去趋战,则我劳而为敌
所胜。法曰: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
晋,司空刘琨①遣将军姬澹率兵十余万讨石勒②,勒将拒之,或谏曰:
“澹兵马精盛,其锋不可当。且深沟高垒,以挫其锐。攻守异势,必获全胜。”
勒曰:“澹军远来,体疲力竭,人马乌合,号令不齐,一战可胜也,何强之
有?援又垂至,胡可舍去?大军一动,若澹乘我之退,顾身无暇,焉能深沟
高垒乎?此谓不战而自灭亡之道。”遂斩谏者。以孔苌为前锋部督,令军后
出者斩。设疑兵于山上,分为二伏。勒率兵与澹战,伪收众而北,澹纵兵追
之,伏发夹攻,澹大败而退。
【注释】
①刘琨: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人,他忠于晋王朝,长期坚守并州,
招抚流亡人马,与刘聪、石勒相对抗。
②石勒: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建立者。319 年至333 年在位。上党武乡(今
山西榆庄北)人,羯人。319 年自称赵王,建立政权,史称后赵。
【译文】
凡与敌交战,如果敌人抢先占据了有利的地形,并且已摆好阵势。这时,
我再去交战,就会疲劳并且会被敌人打败。兵法说:后进入战场仓促投入战
斗的就会被动疲劳。
晋时,司空刘琨派遣将领姬澹率十余万兵征讨石勒。石勒将要出兵抵抗,
有人进言说:“姬澹军队精锐强盛,锋锐勇猛不可挡。应暂且深挖沟、高筑
垒,以挫伤他的锐气,攻和守的态势一改变,我必获全胜。”石勒却说:“姬
澹的军队远道而来,精疲力尽,完全是一群乌合之众,号令也不严整,一战
就能打败他,哪有什么强大呢?援兵又快到了,怎么能够放弃呢?整个军队
一出动,如果姬澹乘我后退而进攻,我便无暇顾身,又怎么能够深挖沟、高
筑垒呢?这简直是不战而自取灭亡的理论。”于是斩了进言的人,派孔苌为
前锋部督,并下令对行动迟缓的人一律斩首,然后在山上设置疑兵。分设两
个伏击圈。当石勒与姬澹交战时,石勒佯装收兵败北,姬澹挥兵追击,石勒
的伏兵发动夹攻,姬澹大败而退。
佚战
【原文】
凡与敌战,不可持已胜而放佚,当益加严厉以待之,佚而犹劳。法曰:
有备无患。
【译文】
凡是与敌人交战,不能因为自己一时的胜利而松懈,胜利后应更加严阵
以待。安逸时要像疲劳时一样,兵法说:有备无患。
胜战
【原文】
凡与敌战,若我胜彼负,不可骄惰,当日夜严备以待之。敌人虽来,有
备无害。法曰:既胜若否。
秦二世①时,项梁使沛公②、项羽别攻城阳,屠之。西破秦军濮阳东,
秦收兵入濮阳。沛公、项羽乃攻定陶,因西略地至雍丘,大破秦军,斩李由
③,还攻外黄。项梁益轻秦,有骄色。宋义进谏于梁曰:“战胜而将骄卒惰
者败。今兵少惰矣,而秦兵日益,臣为君畏之。”梁弗听,而使宋义于齐,
道遇齐使者高陵君显④,曰:“公将见武信君⑤乎?”曰:“然。”曰:“今
武信君必败,公徐行即免死,疾行则及祸。”秦果悉兵益章邯击楚军,大败
之,项梁死。
【注释】
①秦二世:奏国二世皇帝,名胡亥,秦始皇次子。公元前210 年即位,
前207 年秦亡,在位三年。
②项梁:秦末农民领袖。下柏(今江苏宿迁西)人。楚国贵族出身,楚
名将项燕之子。于定陶被章邯击败而死。
沛公:汉高祖刘邦。沛县(今江苏沛县)人。秦未时起兵于沛,故称沛
公。
③李由:奏将,丞相李斯之子,任三川郡郡守。
④高陵君显:封于高陵的贵族,称高陵君,名显。
⑤武信君:即项梁。
【译文】
与敌军作战,如果我军得胜敌人失败,决不能骄傲懈怠,应当昼夜严加
警戒以防备敌人。敌人即使来犯,因我已有准备而不会遭其伤害。兵法说:
取得了胜利也要像没有取胜一样。
秦二世时,项梁派刘邦、项羽去攻打城阳(在今山东省鄄城东南),攻
下之后屠杀了城中居民。然后,他们又向西进军,在濮阳(今河南省濮阳西
南)以东大败秦军,秦军被迫退入濮阳。刘邦、项羽于是攻下定陶,又向西
进攻到雍丘(今河南杞县),大败秦军,斩了秦将李由,回师又攻打外黄(今
河南省兰考东南)。这时项梁更加轻视秦军,常流露出骄傲情绪。宋义向项
梁进谏说:“打了胜仗而将帅骄傲、士卒怠惰的就会失败。现在我军有些懈
怠了,然而秦军却一天天在增加,我很为您感到害怕。”项梁不听宋义的劝
告,反而派他出使齐国。宋义在路上遇到了齐国使者高陵君显,他对显说:
“你准备去见武信君项梁吗?”显回答说:“是的。”宋义说:“今天武信
君必然要失败,你慢一点走则可以免除杀身之祸,走快了就会祸及于身。”
秦果然调集全部兵力增援章邯攻击楚军,大败项梁,项梁战死。
败战
【原文】
凡与敌战,若彼胜我负,未可畏怯,须思害中之利。当整理,砺器械,
激扬士卒。候彼懈怠而击之,则胜。法曰:因害而患可解也。
晋末,河间王颙在关中,遣张方讨长沙王①。方率众自函谷入屯河南,
惠帝遣左将军皇甫拒之。方潜军破商,遂入洛阳。商奉帝讨方于城内。方军
望见乘舆,于是稍怯,方止之不可得,众遂大败,杀伤满衢巷。方退壁于三
十里桥。人皆挫衄,无复固志,多劝方夜遁。方曰:“兵之利钝是常事,贵
因败以为成耳。我更前作垒,出其不意,此用兵之奇也。”乃夜潜进,逼洛
阳城七里,商即新捷,不以为意,忽闻方垒成,乃出战,遂大败而退。
【注释】
①张方讨长沙王:长沙王父为晋武帝之子。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