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访十年

第252章


因为那里是一个官本位的社会,是一个官员通吃一切的社会。
      官场有着外界人想也想不到的潜规则,想也想不到的各种交易,在这里,再黑暗再肮脏也能找到合适的借口,也被认为是合理的。在我们县城的官场就是这样的。
      还有富商,在我们那里,没有与贪官的勾结,商人想要大富,比骆驼穿过针眼还难。
  
  
      《暗访盗猎团伙》结束后,我顺路回到了当初上班的那座小县城,见到了以前的很多同事,他们中有的还在默默无闻地做着小办事员,牢骚满腹;有的已经升官发财,大红大紫。走进政府大院中,只要是30岁以上的人,从他们的精神状态中,就能看出谁已经飞黄腾达,谁还在焦急地煎熬和等待。
      这座大院里的每个人都抱着升官发财的目的进门来,为了能够登上更高一级的台阶,他们不惜一切代价,使尽浑身解数,削尖脑壳,踮起脚跟,将别人推搡在地,踩在脚下,你的成功就必须以别人的失败为代价,而别人的成功就意味着你的失败。职位只有那么多,而每个人都想占有,这是一场比血肉横飞更加残酷的战争,一场比狗毛乱飞更加纷乱的争斗。争斗的双方都舍弃了人类的道德底线,将一个人的卑鄙和无耻发挥到了极致。
      我庆幸,我早早离开了这个肮脏而血腥的地方,而且,我依靠自己的能力,也取得了还算不错的成绩。在官场,没有别人的扶持和帮衬,没有金钱开道和背景撑腰,没有摇尾乞怜和奴颜婢膝,要想登上一个台阶,比登天还难。而我这些年不需要依靠任何人,也不需要巴结逢迎任何人,我不需要寄人篱下仰人鼻息,不需要两面三刀阳奉阴违,我活得很本真,我想哭的时候就哭,想笑的时候就笑,谁也管不上我,我完全是依靠自己过硬的能力,打拼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江山。我一个月的收入,是他们小办事员半年甚至一年的收入,如果小办事员没有贪污腐败的话。
  
  
      刚开始做公务员的时候,我们一间办公室有九个人。每个人对应着一名领导,给领导提供工作和生活上的服务。几年后,当初和我在一间办公室上班的人,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职位最好的一个做了工商局局长,而他做工商局局长完全是他妻子的功劳。她的妻子也在政府大院上班,长相和身材都异常漂亮。这个女人出生于县城附近的一座大型国有煤矿,而几万人的煤矿职工来源于天南地北,杂交优势让这里的女孩子比县城的女孩子更加美丽。听说他的妻子和县城的主要领导有一腿。这事政府大院尽人皆知,唯独瞒住了他的丈夫。
      还有一些人说,我的这个同事其实也知道妻子的事情,只是装着不知道,他当了局长后,变本加厉,发展了好几个年轻漂亮的女下属做情人,这情形很像多年后的“香艳日记”中的男女主人公。
      还有一位当初的同事,包揽了所跟随领导家中的大小事物,从接孩子上学放学,到打扫院子。那时候的北方县城都是旱厕,这位同事还承包了给领导家挖茅坑的任务。当领导都感觉到不好意思的时候,他擦着满脸的汗珠,脸上笑成了一朵花,他说:“为领导服务是我们的职责。”他就差没有给领导擦屁股了。这位同事后来做了卫生局副局长。
      还有一位同事,他的工作已经调到了省城,在一个要害部门任职。他当时在我们的办公室工作时间最短,工作能力也最差,但是没有人批评他,相反所有人都对他很客气,包括所有的领导。因为他的岳父在临近的一座富裕县城做县委书记。他来到我们办公室只是为了镀金,因为我们办公室是全县几十万人都瞩目的一间办公室。他刚进来的时候,连一些常用字都不会写,领导就让我带着他,而他的材料几乎都是我在代替他写,然后他再抄写一遍拿给领导看。几个月后,在我继续为领导鞍前马后奔波劳碌的时候,他已经升为人事局副局长,后来,他的岳父调到了省城,他也很快去了省城的人事厅工作。
      我是当初在一间办公室上班的人中,最后一个被提拔的,也是提拔到的最没有油水的一个部门做副局长。我没有关系,没有背景,没有金钱,我是在别人都提拔后,不得不提拔我的时候,不提拔我就难掩众人之口的时候,才得到了提拔。
      我们那座政府大院里每天都上演了一些离奇的故事,故事的主角都在不断变换着。
      小时候读到过很多关于乡愁和家乡的书籍,家乡在很多游子的心中都是非常美好的,是非常温暖的,但是,我一点也不爱我的家乡,我对我的家乡充满了失望和愤恨。家乡一片苍凉,曾经的青山绿水和鸟语花香只留存在我忧伤的记忆中;家乡一片寂静,因为不堪生活的重负,青壮年们都和我一样背井离乡出外打工,留守在家乡的只有老人和孩子;家乡腐败成风,没有关系没有金钱想办理一件事情,哪怕是非常微小的举手之劳的事情,在他们职权范围内应该办理的事情,也会遭到处处刁难。
  
  
      就是在这次回的家乡的时候,我听到了一个非常精彩的真实故事,故事的情节比果戈理的《钦差大臣》更令人回味。
作者:李幺傻 日期:2010-04-04 17:16
  郑重声明:
  此贴为文学创作,为情节虚构的小说,谢绝有人对号入座,谢绝有人千里迢迢来找我的麻烦,本人也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写官场小说的人非常多,我再写写官场内容的小说,应该无妨。
作者:李幺傻 日期:2010-04-04 18:03
      那个自称是从我们县城走出的作家笔名叫做陇西,他确实出版过一本长篇小说,后来我在省城做记者的时候,曾经在废旧书摊上见到过他出版的那本长篇小说,封面印着“中国的托尔斯泰”、“二十世纪世界文坛最后一位经典大师”等等让人恶心得直打哆嗦的称号。而那本书籍的印数只有1000册,应该是自费出版的。我匆匆翻开了一下,印象中书籍的内容是黄色的,一开头就是一个女孩子在手淫,结尾是父女两人在乱伦。书籍中居然还有女孩子的照片,说这几个女孩子就是书中的女主人公,而且号称这几个女孩子都将在这本书改编的电影中担任角色。
      拉大旗当虎皮,名叫陇西的无名小卒居然是经典大师,这事让文学圈子里的每个人都笑掉大牙,然而,文学圈外的人呢,不懂文学的人呢?依靠这本粗糙的小说,陇西有了在官场如鱼得水浑水摸鱼的资本。
      我回到县城的时候,陇西刚刚离开县城,去向不明,他的腰中裹着数额不明的资金。
  
  
      人们传说中的陇西精瘦如猴,异常难看,却又非常清高孤傲,脸上总是一种普天之下舍我其谁的神情。他经常会在县城的大街小巷转悠,手中拿着一朵塑料花,一见到女孩子就说:“我是一名作家,享誉海内外,我给你写一首诗歌,你今晚来县城宾馆取吧。”
      有没有天真的女孩子去宾馆取诗,没有人知道。
      陇西住在县城宾馆里,一住就是几个月。他出生在我们县一座偏远的村庄里,听说以前是县城水泥厂工人,因为游手好闲不务正业,被水泥厂开除了,他临走的时候对厂长说:“老子以后就写小说,要把你写成我书籍中的反面人物,让你遗臭万年。”后来,这句话成为了陇西的口头禅,他动不动就要让别人遗臭万年,他真把自个当成了托尔斯泰,自以为能够写出托尔斯泰那样的传世作品。
      陇西来到县城的时候,直接找到了县城某一位领导,说要写一部宣传我们县城文化的小说。这位领导看到陇西是个作家,就异常客气。气势逼人清高孤傲的陇西脸上的表情和说出的话都是奥神莫测,这让中专毕业的这位领导愈发相信面前这是一位经典大师,他安排陇西住在县城宾馆里,那家宾馆是政府接待上级来人的,规格很高。
      陇西的小说曾经在县城官员中小范围流传过,这本后来没有出版,事实上根本就不可能出版,而他也就没有打算出版的小说,开头采取隐喻的方法,说县城宾馆门口的一对石狮子会说话,会聆听,它们听到了很多关于县城官员的故事,它们说要把这个故事报告给玉皇大帝。
      县城官员的故事,来自于县城一些退休老干部的口中。退休老干部一般都很正直,他们消息灵通,能够知道很多官场的外人不知道的事情。我在以后做记者的时候,如果报道那些落马的贪官,在现任官员中打听不到任何线索核故事,因为他们明哲保身忌讳莫深,而退休的老干部则什么都会说。
      听说陇西的小说一共写了两三万字,但是写到了县城教育、税务、交通、工商、城建、计生、环保、土地、人事等等十几个实权局室一把手的故事,而且这些故事都是真实的。真实的故事让伪作家陇西大显身手,他有了用武之地。
作者:李幺傻 日期:2010-04-04 19:42
      陇西拿着他用钢笔写成的小说手稿,一家家敲开了小说中所写到的这些人物的办公室,他郑重其事地把小说放在局长们的办公室,翻到所写老板桌后的这个人物的章节,然后大大咧咧地陷进沙发中,他笑吟吟地和蔼可亲地说:“这是写你的章节,小说准备出版了,你看看有什么意见?”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