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问题集锦

第26章


要知道如果你的头脑反对,你的心一定也接受不来!因此在结束之前,你一定要以心灵来回答这问题:"耶稣基督到底是谁?"我明白困难之所在,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我也遇到一些头脑上的阻拦,一定要先好好想通,我的信仰才能建基在神所肯定的理性基础上。如果神确实存在,如果神并非缄默不语-- 如果耶稣基督是人类心灵所寻求的答案-- 那么神就要我用我的理智去明白,他如何计划将人带到他的面前,与他建立关系。基督教是建立在认识耶稣基督的声称,又可以列举事实以支持这声称的牢固基础上。
他部份独特的声称
在准备研究耶稣一部份声称的意义之前,让我回顾一下耶稣作过的一些宣告。我们所研究的实在不是一个平凡人。
耶稣叫一个瞎子看见后,他说:"我是世界的光"(约 9:5)。
他用五饼二鱼喂饱五千人后,说:"我是生命的粮"(约 6:35)。
他站在那行将置他于死地的人面前,被人提问:"你是神的儿子基督不是?"他毫不怀疑地回答:"你说的是!"(马太福音26:63-64)。
门徒多马一度怀疑耶稣是否真从死里复活,及至见到耶稣,伸手探他手掌的钉痕和肋旁的伤处,才不由自主地呼唤说:"我的主!我的神!"(约 21:28)耶稣还说:"人看见了我,就是看见了父。"(约 14:9)有一次他叫一个人从死里复活之前,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约 11:25)可见耶稣承认自己是救世主这声称,他的使命、他的工作,都非常清楚明显。他所有的声称中,最重要的部份大概是指他在世上有赦罪的权柄,这本来是只有神才可以作出的声称。以下是有关这声称的一段记叙:
"过了些日子,耶稣又进了迦百农,人听见他在房子里,就有许多人聚集,甚至连门前都没有空地,耶稣就对他们讲道。有人带着一个瘫子来见耶稣,是用四个人抬来的。因为人多,不得近前,就把耶稣所在的房子拆了房顶,既拆通了,就把瘫子连所躺卧的褥子都缒下来。耶稣见他们的信心,就对瘫子说:"小子,你的罪赦了。"有几个文士坐在那里,心里议论,说:"这个人为什么这样说呢?他说僭妄的话了!除了神以外,谁能赦罪呢?"耶稣心中知道他们心里这样议论,就说:"你们心里为什么这样议论呢?或对瘫子说:你的罪赦了,或说:起来,拿你的褥子行走,哪一样容易呢?但要叫你们知道,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权柄……"就对瘫子说:"我吩咐你起来,拿你的褥子回家去吧!"那人就起来,立刻拿着褥子,当众人面前出去了,以致众人都惊奇,归荣耀与神说:"我们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事。""(马可福音2:1-12)"
现在让我们注意看看耶稣其中一句意义最深长的话。如果这句话属实,就真是惊天动地的一件事。如果这声言是真的,你就必须面对生活上最大的一项诀择-- 愿与他同在一起,或离弃他而活。
他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约 14:6)。
    道路
他不是说,"我是其中一条道路";而是说:"我就是那条道路"。 
    很多人想象神是高高盘踞在某个山颠之上,世人必须各寻己路,攀登至顶峰的神那里。他们认为如何攀上山顶并不重要,反正人人都同样爬到可以认识神的地方。于是他们下结论,选择任何信仰都可以把人带到神面前。所谓殊途同归,这话是真的吗?但假如你考虑一下逻辑学上的"矛盾否定律",事情就不是这样了。这定律说,如果"甲"否定"乙",或"乙"否定"甲",那么不是甲与乙其中之一是对的,另一方是错的,要不然就两者都是错的。试举个例吧!假如我说所有笔都用黑墨水,而你说有些笔用蓝墨水,这样不可能两者同时都是对的。不是我对,你错,就是你对我错,再不然就是双方都错。
又再举个例,回教徒说:"耶稣只是个先知,他是位道德家,但他没有死在十字架上,也没有第三日复活。人们必须服从穆罕默德,才能到神那里去。"基督徒则同意耶稣所说-- 他是救世主。基督徒相信耶稣死在十字架上,第三日复活。这两个立场不可能同是正确,只可能其中一方是对的,又或两者都是错的。再者,耶稣说:"我就是道路",不是"我是众路之一",那是非常严谨排外的一句声明。如果耶稣所言属实,他实际上就是把所有其他攀山就神的途径都全部淘汰了。如果耶稣是独一的道路,唯一可以藉以靠近神的途径,那其他任何人-- 即使是穆罕默德、孔子、佛祖或自我都不能到神那里去。
这不是我说的,这是耶稣说的。假如世上除耶稣基督外,另有他途可通往神跟前,那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死便意义全失。假如世上赖以就近神的道路不只一条,那么就不需要差遣他独生子耶稣基督代你死在十字架上了。
这思想听来太狭隘?太排外?太僵化?也许是的,但神却如此清楚言明,毫不含糊,因为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我们可以用另一个角度,来看耶稣自承为"道路"这声称。当怀念及神是完美全善的一位,而我们竟能与他建立交情,互通往来;按人的本相,人竟有途径可通往圣洁公义的神面前,这岂能不令人惊叹得五体投地!
看看人类的景况,真可谓岌岌可危。我们面对着一位绝对圣洁、绝对公义、绝对公平、正直的神,而我们人却一直在违反他的标准和诫命。怎样违反?圣经上用的字眼是: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罗 3:23)。你们当中懂希腊文的,知道"罪"那字的原义。原来"罪"本是个射箭用词。当射箭的人偏离目标,场上核查人员便高唤"罪"!也就是说你射离了目标。
在完全的神面前,必定要有完全的公义、完全的圣洁。那是他定的标准,也是我们必须射中的目标。但因为我们都够不上那标准,我们便全都是罪人。我们若是诚实,就必会承认自己的生命并不完全。我们曾经说谎、偷窃、贪婪、妒忌;也曾嫉妒、愤怒、好色、贪欲。我们在任何人际关系里,都做得不够完全。我们可以把自己跟某些人比较,为要让自己稍微好过点-- 我们总还不至于犯下希特勒那些罪行。然而这于事无补,不管我们是谁,即使是我们当中最好的正人君子,也仍然够不上神完美的标准。因为罪的缘故,我们跟爱我们的神完全隔绝。当神说"是",我们说"不"。当神说"不",我们说"是"。只要扪心自问,大多数人都会同意,人内心深处有欠缺,总有不对劲的地方。我们的空虚、孤单,是因为与造我们的神隔绝而产生的。而只有他可以给我们生命里的平安、目标和喜乐。
让我用另一角度来说明一下。大多数人以为我们若多行善,便可以积存功德进到神前。北美文化中,这种想法十分普遍。我若努力工作,便可升职;我若努力读书,便得高分;我若勤练足球,便得入选甲组……以此类推,我们以为也可以此法得见神。因为他是正善之神,所以人类也必须努力行善去靠近他。但这正是逻辑使我们走到死胡同之处。神是绝对全善的神,我们的善行永不可能将我们提升到他那层次。
试想象这样一幅画面,也许较能将以上的说法描述清楚。譬如说,神住在纽约市,而全人类都住在英国。神说:"如果你想和我交往,便一定要从英国游过大西洋,到纽约来。"于是乎人人都跳进水里。有些人只游了一公里,有些人游十公里。强壮一点的运动员可游三百公里,奥运会选手也许更可游五百公里之多。但没有人能游完全程到纽约;因为那是不可能的事。
游泳选手程度参差不齐,我们行善的程度也参差不齐。我们可以说:"我从未背弃妻子",或"我很少欺骗人",又或"我不是谋杀犯"。但归根究底来说,我们却不是与其他人比较排名的先后,而是要按神的全善受审判,我们都够不上神的标准-- 我们都游不过大西洋。按照我们神的标准,我们都是罪人。而因为罪,我们必会与神隔绝,毫无盼望。即使较诸其他人,我们的良善已几达奥运泳手的水准,但要游到纽约,或要达及神绝对圣洁公义的标准,对我们是做不到的事(或遭灭顶)。
假如凭一己之力不可能从英国游到纽约,那么,我需要的就不是游泳课了。我需要的是另一种渡洋方法,象救生艇或跨海大桥等。
耶稣说过他是唯一的桥梁,能将圣洁的神与罪污的人类连起来。这就是何以耶稣基督一定要死-- 也就是何以基督的十字架是人类历史的中心。新约圣经在提摩太前书中说到:
"因为只有一位神,在神和人中间,只有一位中保,乃是降世为人的基督耶稣。他舍自己作万人的赎价,到了时候,这事必证明出来。"
这就是为何人不可以随意选一条登山路径。我们永不能以完全无瑕的自己献给神-- 那高山永不可能攀登及顶。神说只有他可以决定人如何能够进入他的院宇。耶稣说:我是道路,我是门,只有通过这道门,你才得以登入神的家。
    真理
耶稣所言的第二点是:"我就是真理"。颇狭隘,是不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