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问题集锦

第31章


」(创世记十二3)宣教士不但为人带来天上非肉眼能见的福,他们还为没有文字的部落造字,建设医院,照顾麻疯病人和孤苦老弱贫穷无靠的人。他们建立孤儿院、老人院,兴办大、中、小学,创女子学堂,办报,推动并参与革除邪风陋习,如印度的焚妻、中国的妇女缠足、贫穷农村里的抛弃女婴、部落民族的杀害女婴和彼此间世代的仇杀,以及许多民族的多妻制等。基督徒们不但不是「依赖性强、不动脑筋和自己的双手解决问题」的人,反之,他们是凭藉上帝的爱和力量,勇敢向困难挑战,为人类谋幸福的人。(参宣教士传《披荆斩棘》,它加路德著。以上各书皆中信出版。)
误解
很难明白的是,为什么基督徒贡献这么大,成就这么昭卓,却还常被误解为不努力、不奋斗和依赖性强呢?
又或者说得再广泛些,为什么人常会被误解呢?
不能否认的是,我们都是有限的人。我们不独视觉有限、听觉有限,请牢记一点:我们的智力与知识都有限!
人好像一只水杯,纵然容量各有不同,有人心胸广阔、领悟力高,有人器量狭小、领悟力低,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只如一只水杯,都是有限的。外面辽阔的世界有如汪洋大海。我们以水杯的容量,穷此一生也无法容纳大海。学海无涯,人生有涯,我们所知道的,不过如沧海里取一瓢水;若说,这就是我们杯中的份,那么份外的,对我们而言,就如另一个世界,其中包括了我们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和不能了解的世界。而这一切,就是因为我们头脑和心胸容不下,所以也就难以想像、难以相信、难以接受,以及极容易误解。
可是,人有一个共同心理,就是不自觉地以为,自己的世界就是别人的世界。可有留意,希腊神话和中国神话里的神都和人一样?太像人了,不像从另一个世界来的超然启示!基督教常被误解的原因往往就在这里:它超出了人的想像力之外。因为它不是人间世界的产物。譬如「因信称义」,因信就可以得救。怎么不是因行为好才可上天堂呢?真是大大出乎人的想像力以外。又例如:
基督徒说:「人人都有罪。」
非基督徒听了往往很生反感:「怎么?你说我有罪?我并没有杀人放火!我从没犯过法!」
基督徒说:「不是说你杀人放火……」
非基徒听了更火:「你分明说了!你说我有罪。」
基督徒说:「我的意思是……」
意思是什么呢?不必解释了,对方已认为自己知道了,所以才生气反感哩!再解释他还以为你是狡辩、强词夺理,企图亡羊补牢而已!
其实问题出在两个人两个世界,语言不通。
不信上帝的人认为,「犯罪」的意思是触犯法律;基督徒也同意这个解释,不过心中所想著的,是触犯天国法。天国的法律要求甚高,许多人间见惯不怪,以为无伤大雅的事,例如说谎、自私、狠毒、残忍、仇恨、贪婪、色情、妒忌、骄傲等等,在天国法律圣洁崇高的标准下,通通被算为罪。一个「罪」字两种定义,难怪误会频生。
其实我们如果不自以为知道,多虚心询问,搞清别人的抽像世界,人间就能减少许多误解。不过我们总难得看见一个虚心询问的人。连我们自己也不是。
超越自我
另一个常引起误会的词,是这里所说的「倚赖」。不少人把「倚赖」解释为懒惰、不自食其力,像寄生虫般依赖他人,自己不动手,不动脑筋。
这词在基督徒的脑子里又作另一种解释。
基督徒的「倚赖上帝」不是自己不动手、只坐着守株待兔,等候天降鸿鹄。而是自知渺小,知道人的智慧能力不足、人间有太多非人力能控制的事,于是倚靠上帝,尽上自己最大的努力,盼望除努力而为之外,还有神助,可以超越自身。
这是不是表示基督徒没有自信心、长上帝的志气,灭自己的威风呢?
其实我们是有自知之明,同时也有勇气面对真我,自认渺小有限。
「自知之明」是一个聪明人起码应该俱备的知识罢?倘若连自己也不认识,以不知为知,以有限为无限,以为人能掌管一切,那么这个人肯定不会聪明到哪里。
自知之明并不妨碍人的努力。要是观念正确,自知之明反倒可以激发努力,此所谓「以勤补拙」是也。寓言「龟兔赛跑」里的乌龟就是因为自知跑得慢,所以就更奋发,不敢懈怠。
因为自知而至于泄气、自暴自弃的人,毛病不在自知,而在于心理不平衡,不能接纳自己。苏格拉底说,他之所以比人聪明,是因为他知道自己无知。而人的所以愚笨,是因为不知道自己无知。自知并不妨碍志气、努力与成就,也不叫人心理不平衡。基督徒更有理由心理平衡,接纳自己,尊重自己,原因是天父接纳我们,爱我们,重视我们,以至于要差派神子基督降世成人,为我们舍生。所以我们接纳自己,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存著感恩的心,努力做好天父交托我们完成的人生责任。他要求我们良善忠心,我们就良善忠心,明里暗里都不做「又懒又恶」「无用」的仆人。(哥林多前书四2;马太福音廿五14至30;以弗所书六6至8)
照道理说,一个人信赖上帝,有了靠山,内心就能多一份安全感,做起事来更有信心,更乐观,更有盼望,更积极有劲;就是遇到难处,也更能安心无畏、保持镇定,用毅力忍耐去克服难处。因为知道,他不只是靠自己,还有上帝相助。(可别忘了,这个靠山是不纵容人懒惰、作恶及无用的。反之,他要我们善良忠心,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我们的神,又爱人如己。而且做工的成绩,须与所领受的天赋相等,「多给谁,就向谁多取;多托谁,就向谁多要。」路加福音十二48)
一个信赖上帝的人,也是一个不甘心被局限在人的有限和渺小范围之内的人。我们倚靠神,除了自知不足外,也是想有一个突破,想超越人的极限,靠著上帝,推向另一个更美好的境界。因为知道:在人不能,在神凡事都能(马可福音十27)。这样看来,倚靠上帝岂非不但不自限,反倒可以发挥更大「潜能」么?
上一章 下一章 
 
是否殊途同归
问: 
    诚恳的佛教徒、印度教徒、回教徒和犹太教徒所敬拜的神,是否和基督徒所信的一样,只是名称不同罢了呢?是否殊途同归,可以联合呢?
答:
    大家以为一定是一致的神(中文有的翻译为“上帝”,英文翻译为“God”)的基本观念,其实有很大的差别。那些说我们应该和所有相信神──不管他们怎样称呼神──的人联合的,乃是因为他们尚未认识到,若非给以适当的定义,"神"或"上帝"一词即没有任何意义。
我们基督徒所信的神就是上面第一个问题提到的那位自有永有、万物的创造者。如哥林多前书8:5-6,"虽有称为神的,或在天,或在地。就如那许多的神,许多的主。然而我们只有一位神,就是父,万物都本于他,我们也归于他。并有一位主,就是耶稣基督,万物都是藉着他有的,我们也是藉着他有的。"
我们来看佛教,佛陀──释迦牟尼──和一般人所相信的正相反,他没宣称自己有神性。事实上,他对于神是不是存在这个问题,乃是一个不可知论者。佛强调其教训说,如果有神存在,他也不能助人离无明。每个人都必须靠自己去努力。
印度教是泛神论的;"泛"意为"全部",印度教认为神和宇宙是同一的。他们思想的中心就是"摩耶"--maya)观念。摩耶的意思是,物质世界都是幻影,实体乃是灵的,不可见的,婆罗门没有位格,是遍存于宇宙的力量,人最终的目标是在涅盘中和这个神──婆罗门合一。佛教也说,物质世界是个幻影。所以,为什么现代科学自基督教背景诞生,而不是自东方哲学背景呢?理由很明显,因为基督徒相信的神是有位格的,他们相信宇宙是有秩序的。为什么科学的进步来自西方而非东方?理由也很清楚。人怎能研究那些他认为是幻影的东西?
回教和犹太教的神,较接近基督教的观念,他们认为神是有位格的,也是超越的,或是和他所造的万物隔开的。因此许多人鼓励我们说,既然他们所相信的神也是有位格的,那我们一定可以和他们走在一起。
可是,当我们审察回教对神──可兰经称之为"阿拉"──的观念时,我们发现他并非是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那样的神,和其他的一样,他是个人自我想象中的神。我们对阿拉的了解来自可兰经,可兰经则是由穆罕默德来的。象佛陀一样,穆罕默德与耶稣不同,他不自称为神。他教导人说他只是阿拉的一位先知。由可兰经传给我们的神的影象是:他是一个完全远离人,行动善变,兼有善恶的神,他不是一个"爱世人,甚至将他独生子赐给我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 3:16)的神。由于他们对神有这种遥不可及的观念,因此回教徒完全不能了解道成肉身的观念。他们的神是那样的庄严又那样的遥远,怎能跟有罪、多苦难、必死的人接触呢?神子在十字架上的死,回教徒也不能了解,因为在他们看来,这即意味着神被他所造之物打败了,这是不可能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