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起来看,梁武帝初年,任用得人,有积极进取的志向,不失为南北朝时期一个较为英明的君主。在位长久以后,朝中王侯贵族贪纵横暴;执政作威作福,招权纳贿;民间赋役繁重,户口流亡;武帝本人志气消沉,而自信之心甚于早年,虽能摒除嗜欲,却无益于政事。整个国家像一所大厦,外表堂皇,骨子里已经朽败,一旦有外力冲激,就会坍塌下来。这就是6世纪中叶的梁朝。
四七 侯景乱梁
梁武帝太清二年(548年)止月,侯景于涡水大败(见第四十六篇)以后,逃到淮河南岸,身边只有八百名残部,也不知要到哪里去为好。这时,一向对南豫州(寿阳)监州事韦黯不满的马头(在寿阳西北)戍主刘神茂听说侯景来到,却非常高兴,就赶去参见,还献上一条袭据寿阳的奸计。侯景大喜,到了寿阳城下,派人进城,劝韦黯开门接待,只说河南王是朝廷的客人,若不接他进城,万一魏兵追到,河南王有失,朝廷定要见怪。韦黯信了,打开城门。侯景一进城,就夺了韦黯的权,占领了寿阳。
梁朝中断定侯景不可靠的有识之士大有其人。袭占城池之举已经露出跋扈的端倪,然而梁武帝却就此任命他做南豫州牧,大大地助长了他的气焰。
高澄不想和梁打下去,梁武帝也有同感,双方接触频繁。侯景担心他们会把他当作交易的筹码,就向梁武帝上书,说“陛下复与高氏连和,使臣何地自处?”梁武帝答书表示,议和归议和,对侯景则“大义已定”,决不会抛弃他,要他放心。但侯景不放心,就伪造高氏来信,说是要求用俘获的萧渊明(梁武帝侄)与梁交换侯景,向朝廷试探。梁武帝和朱异都同意,还写了回信,说是“贞阳旦至,侯景夕返”。侯景拿到了这封信,对左右说:“我早已料到吴老公的心肠薄得很!”这件事,梁朝君臣愚蠢得不可救药。既然口口声声要侯景放心,怎么一下子又准备把他交出去。侯景伪造邺城来信,有来人,有来书,稍加审核,必有疑窦,怎么会给他瞒过,岂不是蠢得不可救药。经过这番试探,侯景不反也要反了。
梁朝君臣对待侯景的办法实在使人难以理解。他在寿阳有所需索,朝廷并不拒绝。他要一万匹锦替军人做袍子,朱异照数发给,只是用青布代锦。他不算一下,一万匹可以做多少件袍子,一算就可以知道他在大举扩军了。他嫌朝廷发的武器不好(可见是发了武器),请求派京里东冶(铁工场)的工匠到寿阳去重造,朝廷也不拒绝。侯景本来兵微将寡,朝廷帮他武装起来,这叫做“资寇兵而赉盗粮”。
侯景在寿阳的行为明显是非法的,他把所属各城的居民都招来当兵,把百姓的女子配给将士。寿阳距长江不过五百里,难道朝廷一无所闻?
侯景的家属都在北方。他要求与王、谢大族通婚,梁武帝不婉转地拒绝,却直说:“王、谢门第太高,朱、张以下可以考虑(江南大族以朱、张、顾、陆为首)。”侯景哪里听得进这种话,怒道:“总有把吴中儿女配给奴隶的一天!”看不起侯景,又何必去刺激他呢?这位老翁(太清二年梁武帝八十五岁)太不懂得北方武将的心理了。
侯景知道临贺王萧正德对伯父皇帝有怨,又知道所部徐思玉在北方时与萧正德相识(萧正德曾逃奔北魏,见前篇),便使徐思玉与萧正德联系,表示愿意拥立他做皇帝。天下哪有自己抢到了地盘拱手奉送给别人的事情!萧正德却利令智昏,以为侯景当真要拥戴他,就此上了贼船。
合州(今合肥)刺史鄱阳王萧范几次密报侯景要反,梁武帝和朱异都不相信。羊鸦仁从悬瓠撤退后,曾受梁武斥责,他不敢回义阳,便留屯淮上。侯景就约他一同造反,他立即向朝廷报告,并且把侯景的使者押解到建康。侯景谋反已经有了确实证据,对此朱异仍不以为意,说:“侯景只有几百名残兵败将,有何能为!”朝廷甚至把使者发回寿阳,不把它看作严重问题。侯景更加肆无忌惮,反咬一口,说羊鸦仁诬告该杀,公然要求扩大辖区,否则就要率兵临江,进向闽越,让朝廷难堪了。这是向朝廷提出的“最后通牒”。梁武帝却使朱异对侯景的使者口头传达他的话,说:“譬如寻常穷人家,有三个、五个客人,还相处得好。朕只有一个客人,惹得他生气,这是朕的过失。”同时厚加赏赐。侯景何等凶恶狡猾,以前高欢如何对他防范,梁武帝不会不知道吧,此刻却以为打个招呼,就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无知到了可怕的程度。
八月初十,侯景在寿阳起兵造反,以讨伐中领军朱异、少府卿徐驎、太子右卫率陆验、制局监周石珍为名。这几个都是公众痛恨的坏蛋。少府掌管宫中服御的东西,制局监管器仗兵役,业务都和商贾有往来。这几个人以苛刻闻名,民间怨气很大。东宫官和民间一般没有多少关系,陆验的坏名声是在做少府丞时得来的。
梁武帝知道侯景造反后,命儿子邵陵王萧纶做大都督,率领四路兵马,进行讨伐,以为笃定可以扑灭。
侯景与心腹谋士王伟商议,王伟主张放弃寿阳,直取建康。九月二十五日,他以打猎为名,出了寿阳城;十月初三,袭陷谯州(今安徽滁州);二十日,兵到江边的历阳(今和县),太守庄铁投降。从这过程来看,萧纶等将帅在一个半月简直没有采取什么措施,如果以迅雷不及掩耳的行动,进军寿阳,侯景的日子是不会好过的。
朝廷到十月十三日才派王质领三千兵到江边巡逻。历阳失守后,梁武帝召见都官尚书羊侃,问用兵方略。羊侃主张立即派兵扼守采石,阻敌渡江,一面命萧纶袭取寿阳,使侯景既不能进,又无处可归,乌合之众必然瓦解。朱异却说侯景绝对不会有渡河的意向,把羊侃的意见当作耳边风。
当然,梁武帝并不是丝毫不作军事准备,荒唐的是派一个投奔过北魏的萧正德做平北将军,都督京师诸军事。萧正德便利用职权,调集了几十只大船,供侯景军渡江之用。采石也不是完全没有人防守,王质巡江,采石就归他扼守。名将陈庆之的儿子陈听从外任回京师,他怕王质守不住采石,提议要加强兵力。梁武帝就派他去镇守采石。可王质接到调令,不等下任到达就走了。侯景得到谍报,确知采石没有军队防守,于十月二十二日用萧正德备下的船,从容渡江,到了采石。这时,侯景全军只有八千人和几百匹马。
当天晚上,朝廷宣布戒严。太子萧纶受命指挥军事,建康进入了战时状态。梁朝建国以来已有四十七年,江南无事,公卿百姓没有经历过战乱,突然之间,叛军兵临城下,人心慌乱。城外百姓纷纷逃进城内,秩序大乱。太子能够依靠的只有羊侃一人。羊侃字祖忻,泰山梁甫(今山东泰安东南)人,祖父羊规于刘宋时因主将薛安都降魏,无法脱身,在魏为官。父亲羊祉也做了魏官,但经常教育子弟,要寻机会归南朝。羊侃在魏任泰山太守,于梁大通二年(528年)投梁。他是个文武全才的人物,爱读《春秋左传》和《孙子兵法》,马上能使两丈四尺长的两刃矟。他是当时建康城中惟一富有军事经验的人才,指挥作战,在他已是责无旁贷。
太子和羊侃都不知道萧正德附敌,让他负责扼守建康朝南的正门宣阳门。侯景军在秦淮河南岸,萧正德的部将让侯部安渡朱雀航(秦淮河上的浮桥)。萧正德开门揖敌(不是笔者掉文,是萧正德见了侯景真的在马上作揖),于是侯部直逼台城(官城)脚下。至此双方还没有发生过战斗。宣阳门外,朱雀航北,原有庚信带的三千多人,位于萧正德部和侯部之间。但庚信只会做诗赋,他和部下都从来没有经过战阵,对岸射来一阵箭,有一支正中庚信身边的门柱,庚信正吃甘蔗,一惊甘蔗落地,就转身逃走。这支兵(本来不是兵,是宫中文武人员杂凑起来的队伍)马上溃散。守石头城的萧大春(武帝孙)听见台城吃紧,便逃往京口去了,接着部将便降了侯景。若不是羊侃诈称接到飞箭射来的信件,说萧纶、萧渊藻(武帝侄,《梁书·本传》避唐高祖讳,省去“渊”字)的救兵即将到达,台城里面人心稍定,那很可能会被叛军打进去,在当天就结束战局的。其实萧纶还在淮南,萧渊藻在京口(今镇江),他们都不知道建康已危急到了这种地步。
这天是十月二十四日。次日,侯景包围进攻台城,鼓声、喊声,震天动地。叛军放火烧门,羊侃就命在门的上部凿洞,从洞里放水灭火。还有一位将军率领了几名勇士,翻城出去,浇水把火扑灭。叛军又挥动大斧劈一扇门,门快被劈开了,羊侃就在这扇门上钻个洞,伸矛刺杀了两名敌兵,敌兵才不敢再上前劈门。
东宫在叛军占领区内。侯景把东宫的几百名歌舞奏乐的女子,分给军士奸淫取乐。东宫离台城的城墙很近,叛军爬上屋顶,朝城里射箭。到了夜里,侯景在东宫里摆上酒席,饮酒作乐。太子怒极,命人放火烧东宫。侯景也放火烧毁了几处宫署。台城外面,遍地瓦砾。东宫原来富有藏书,此时都化为劫灰,随风飘扬。
二十六日,侯景用几百只木驴攻城。所谓木驴,是一丈多长、有六条腿的木头架子,“驴”身上面蒙上浸湿的牛皮,下面藏六名军士。
小说推荐
- 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 《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作者:陈寅恪_TXT下载简介第一篇魏晋统治者的社会阶级(附论吴、蜀)第二篇罢州郡武备与封建制度第三篇清谈误国(附“格义)第四篇西晋末年的天师道活动第五篇徙戎问题第六篇五胡种族问题第七篇胡族的汉化及胡汉分治第八篇晋代人口的流动及其影响(附坞)第九篇东晋与江南士族之结合第十篇孙恩、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52章
- 悠悠南北朝:宋齐北魏的纷争史
- 那个特殊的时代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何总是理不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但真想永远都只有一个,想要揭开盖子找寻到其中真正的谜题,一切尽在不言中,请记住,他的生活有自己的欢乐,他的幸福有别人的看法,那么一切是否有根据可循呢?从公元386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即代王位开始,直到公元589年隋文帝杨坚南征灭陈为止
- 古典名著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2章
- 照水红蕖细细香
- 《照水红蕖细细香》作者:香江伊人(完结)_TXT下载爱情,是这世间最美好的东西。我爱那平淡中的妩媚妖娆,我爱那聚散离合中的肝肠寸断,我爱那与子偕老的美丽神奇,我更期盼,能在这遥远的古代,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爱情 作者:所写的《照水红蕖细细香》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79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十二:南朝,北朝
- 刘渊明明是匈奴天子,却定国号为汉,把刘邦、刘备奉为列祖列宗,选择了“借壳上市。石勒不过是个被人贩卖的奴隶,却封王称帝,成功实现“逆袭。苻坚一统北方,踌躇满志,淝水一战,落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剃光头、留辫子,原始野蛮的鲜卑拓跋部,悄然在北方崛起“胡无百年国运”的神话从此被打破。拓跋改为元姓、独孤改为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从北朝世子到南朝国士
- 韦然本是北秦定南候世子,因为权利纷争,孤儿寡母流落南朝。看韦然如何在南齐从微末中一步步走向权利巅峰看韦然如何在内忧外患中带领南齐军队横扫六合一段波澜壮阔的南北朝历史,由此而生 作者:病态的老年人所写的《从北朝世子到南朝国士》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病态的老年人连载中
- 最新章:南朝风云诡事多 第二百五十章 长安之变之逼宫
- 细说明朝
- 《细说明朝 在黎氏讲史系列中,此书的受欢迎度似乎不及《细说清朝。但作者认为“清朝之所以能在入关以后立足得住,在于沿袭了明朝制度之长,而革除其短”故而在此书中,就明代制度,一气细说了十四个题目,深入浅出,最见识力,也颇有助于对黄仁宇所谓明清是第三帝国的把握。若说本书的不足,一是万历以后草草收场,让人有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6章
- 细说宋朝
- 本书叙述自宋太祖统一全国至元灭南宋期间的历史,涉及两宋、西夏、辽、金等政权的重要历史和人物。作者以“讲史”的形式,叙述了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澶渊之盟、靖康之变等重大事件,以及宋太祖、辽太祖、金太祖、宋仁宗、宋宗、岳飞、秦桧、文天祥等重要人物,并对民间传说中的杨家将、包拯、狸猫换太子等进行了历史的阐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16章
- 细说清朝
- 本书是“黎东方讲史丛书”之一,由旅美著名历史学家黎东方先生撰写。它叙述了从努尔哈赤、皇太极建立清朝至清朝灭亡期间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作者以“讲史”的形式,通俗而生动地讲述了对俄和战、yapian战争、太平天国革命,戊戌政变、八国联军侵华等历史事件,以及康熙、雍正、乾隆、吴三桂、洪秀全、和珅、李鸿章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19章
- 悠悠南北朝:三国归隋的统一路
- 南北朝时代的历史,又一次带你飞的感觉,不管如何,最后都期待着自己能够走的更远,当然三国时代的中国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大环境危机,如何冲出危机,迎接挑战,最后迎来盛世皇朝呢?这一段历史让多少文人操碎了心,因为那里不仅仅是经济的繁荣更有文化的鼎盛…编辑推荐:迄今为止最值得购买,最清晰、最全面解读南北朝历史的
- 古典名著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