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靠“驴”身掩护,在城墙下破坏城墙。羊侃见此,命城上兵士投掷石块,把木驴砸得粉碎,军士也被打死打伤。侯景又改用尖顶的木驴,石块打不坏。羊侃就命兵士扎火把,插上箭镞,浇上油,涂上蜡,点上火,重重地抛下去。这个东西叫做“雉尾炬”。箭做插到木驴身上,大火延烧,一会儿就烧成焦炭。侯景又造了十多丈高的登城楼,推到城边,使军士在楼上向城里射箭。守军看见那么高的车子向城墙逼近,无不惊骇。羊侃叫兵士放心,他说:“车子高大沉重,城边的壕沟填得不实,到了城边,一定会倒。”果然,登城楼被推到壕上便倒下了。
侯景猛攻两天,打不开台城,又死伤了许多兵士。他只得改变战术,筑起营垒,隔断内外联络,准备长期作战。他射箭书到城里,只说杀了朱异等便肯解围。城里也射赏格出去,“有能献侯景首级的,即授侯景所任官职,并赏钱一万万、布绢各一万匹。”
羊侃的儿子羊(族鸟)在城外被侯景抓到。侯景把他押到城下,逼羊侃投降。羊侃大义凛然,不为所动,说:“尽管把他杀掉好了!”过了几天,他又被押来。羊侃对儿子说:“我以为你早已死了,怎么还在!”拿起弓来要射。侯景知道杀他不起什么作用,反倒没有杀他。
十一月初一,萧正德即位做“皇帝”,任命侯景做丞相。他自以为圆了皇帝梦,侯景却在心里觉得好笑。
半个多月过去了,战局仍旧没有进展。侯景心中焦急,既怕四方援军,又因石头城和常平仓的存粮都已经吃光,就命兵士抢劫民间粮食和金帛子女,准备再次发动猛攻。十一月初八,侯景命令在台城东西两面堆起土山,兵士把城外居民赶出来运士筑山,手脚慢一点就打,跌倒了就把上倒上去,将尸体当建筑材料用,到处只听见号哭的声音。城里也筑起土山,太子、亲王以下的人都背土夯土,山上筑楼,招募两千敢死队,多穿衣服,披上铠甲,登山作战。事不凑巧,打了几天,忽然天降大雨,城里的土山坍了。叛军乘势进逼,羊侃立即命令把手头身边任何可以燃烧的东西,点上火,投掷出去,形成一条火焰阵线,把叛军阻住,同时在里面赶筑一道城墙,台城才得保住。
侯景利用家奴怨恨主人的心理,宣称凡是家奴来投降的,一律解除家奴的身份。他找到一个朱异的家奴,任为仪同三司(意思是不是三公官而得享受三公官的待遇,起初不是正式官名,曹魏才用作官名),让他身穿锦袍,骑上骏马,在城下喊着朱异骂:“你做了三十年官,才做上中领军,我刚跟侯王,已经做仪同了。”城里王公大臣家的家奴听了,三天工夫,逃出去有上千人。侯景都厚加赏赐,这些人也都愿意为“侯王”尽力。其实这些人是被利用了,他们何尝真的翻了身!侯景失败后,他们不知有几个能够脱身,绝大部分肯定是为他殉葬了。
十一月二十三日黎明,第一批援军在城东的蒋山(今江苏南京市钟山)出现。他们来得真慢,但是总算来了,这支兵就是原定攻寿阳的邵陵王萧纶的部队。他们兜了不少圈子,先是到了钟离,打算从那里攻寿阳;在钟离听到侯景已在采石渡长江,日夜赶奔而来。他们渡江时碰上风浪,损失了一两成人马;后在京口又集结了三万人马,便继续向建康推进(根据在京口集结一点,可知他们没有走采石一路,而是先往东再往西,自然走不快了)。最后,又在晚上走错路,迂回了二十多里,没有实现“径指蒋山,突据广莫门(台城北面偏东的门),出贼不意”的预定目标。然而,援军的到达,仍给侯景造成很大的威胁。他把抢得的妇女、珍宝都集中到石头城(石头城位于建康城西面江边),并备好船,以便战败好走。
当天两军交锋,萧纶占了上风。二十八日,进到玄武湖旁(台城在玄武湖南),却又一战大败,萧纶手下只剩一千多人,只好东撤。
二十九日,萧嗣(合州刺史萧范子)与西豫州刺史裴之高等军到达,在长江中的蔡洲驻扎,等待上游各军。
在此紧要关头,五十四岁的老将军羊侃去世。城里失去了惟一的优秀指挥官,又不知道有没有援军到达,上上下下,都很紧张。侯景知道援军会越来越多,想赶快打下台城,日夜赶造攻城器械。从十二月十一日起,连续猛攻了十多天,城中一个下级军官吴景精通对付各种攻具和攻击手段的办法,使叛军死伤惨重,保全了台城。十二月二十三日,叛军烧毁攻具,停止进攻。但是有一个投敌的将官教侯景引玄武湖水灌台城,侯景照此做后,皇宫前面积了很深的水,城里的人处境更加困难了。
援军实在来得太慢。荆州是上游重镇,荆州刺史是武帝的儿子湘东王萧绎。他派儿子萧方等仅领兵万人救建康,而且是在十二月十四日才从公安(今湖北公安北)出发,其时台城被围已达四十九天。这位七王爷(萧绎排行第七)究竟在打什么主意,尽管人家不说,大致也猜得出几分。
不过,急速赶来的也有。韦粲,字长倩,是梁初名将韦叡的孙子,在老远的衡州做刺史。他奉命回建康任散骑常侍,走到庐凌(今江西吉安)时,得到侯景叛变的消息,就立即率领所部五千精兵加速东进。到豫章(今南昌),又知道叛军已经渡江,心情更加焦急。江州刺史萧大心(萧纲子)请他议事,他赶去后两人商定,大心留江州接应,派柳昕领兵二千人跟韦粲到建康。他们没有拖延救援的时间。
司州刺史柳仲礼是韦粲的表弟,他也率步骑一万余人来到建康。年三十夜,韦粲、柳仲礼以及羊鸦仁、裴之高等军都先后赶到了,共有十多万人,在秦淮河南驻扎。根据韦粲的提议,推柳仲礼做大都督。
太清三年(549年)正月初一,两军在建康郊区的青塘激战。韦粲军受大雾影响,一度迷路。侯景望见韦部手忙脚乱地建立营栅,就猛扑过来,冲进韦粲大营。韦粲不肯退避,与儿子、三个兄弟、一个堂弟都力战而死。柳仲礼得报,赶往援助、与侯景军苦战,斩首数百级,叛军因逃窜沉死在秦淮河中的就有一千多人。柳仲礼是员勇将,他几乎刺中侯景,不幸被敌将偷袭,肩部中了一刀,若非部将来救,险些遇害。这一战使侯景不敢再渡秦淮河,但援军损失了一位优秀的将领,还有柳仲礼身受重伤,援军也丧失了勇气。
在以后的几天里,又有援军陆续到达。萧纶收拾余部,会合京口方面各军,进到秦淮河南岸。这时,湘东王派的萧方等、王僧辩军,还有远从高州(今广东阳江市西)、天门(今湖南石门)等地来的援军也先后赶到。萧嗣的左右李朗用苦肉计,先吃了一顿鞭子,凭伤投敌,取得信任,然后设法进到城里。正月中旬,城里知道城外已有大量援军,人心为之一振。
形势已对梁朝有利,但梁朝没有一位能够利用有利条件的帅才。援军缺乏统一指挥,大都督柳仲礼为人粗暴,待人无礼,众将不服。宗室王、公、侯之间,也互相猜忌,不能合作。军队虽多,却像一盘散沙,发挥不出力量。军队的纪律也不好,一踏上秦淮河北岸便随便掳掠。建康士民本来把援军当救星,见了这等情形,又都大失所望。
局势僵持到太清三年二月,双方都精疲力尽,很难再打下去。
政府方面:战争爆发时,大家怕绝粮,人人出去运米,一共积了四十万斛;各官衙的钱帛,集中起来,共五十万亿。但是没有储备燃料、草料以及鱼盐等物资。结果只能拆了房子当柴烧,把垫床铺的草抽出来饲马,用完了只好给马吃饭。没有菜,军人捉老鼠、麻雀,杀马,甚至煮皮革制的甲,把人肉和马肉混在一起烧吃。城中原有十多万人,其中能够参与战斗的只有两万多人二三个多月下来,许多人浮肿气急,兵士不满四千人,中间还有许多病号,人死了十之八九,横尸满路,无法掩埋。
叛军方面:侯景军也缺粮,抢也没有抢处。东城的存粮够吃一年,但被援军断了路,无法运来:侯景又听见荆州兵将到,更加着急恐慌。
在此情形之下,王伟向侯景提出一条求和缓兵之计,即利用求和,把东城的米运进石头城;休整兵马,等对方懈怠的时候,再一举击破。侯景大喜,依计行事。
梁武帝还有点英雄气概,听说议和,便怒道:“和不如死!”太子萧纲再三要求允许议和,梁武帝踌躇了许久,才说:“你去办吧,只是不要为千载之后的人所笑!”其时朱异已死,中领军傅岐力待异议,说这明明是缓兵之计,千万不可相信。但是萧纲主意已定,再也听不进忠良的劝告。
二月于三日,双方派人在城外会盟。然而,侯景并不解围,更不渡江北撤,只是抢运粮食。湘东王萧绎率领的荆州主力部队在即州武城(今湖北黄破东南)已经驻扎了一个多月,见朝廷救文说已议和,便准备返回江陵。
侯景运完了米,又知道荆州兵不来,立即撕毁和议,再攻台城。三月十二夜,黎明前。叛军得降将内应,登上了台城西北角。永安侯萧确(南齐萧氏后人,实为梁朝萧氏同族)抵敌不住,退下来闯进宫里,向武帝报告:“台城失守。”武帝躺着不动,问:“还能不能打?”萧确答道:“没法再打了。”梁武叹道:“自我得之,自我失之,亦复何恨!”
小说推荐
- 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 《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作者:陈寅恪_TXT下载简介第一篇魏晋统治者的社会阶级(附论吴、蜀)第二篇罢州郡武备与封建制度第三篇清谈误国(附“格义)第四篇西晋末年的天师道活动第五篇徙戎问题第六篇五胡种族问题第七篇胡族的汉化及胡汉分治第八篇晋代人口的流动及其影响(附坞)第九篇东晋与江南士族之结合第十篇孙恩、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52章
- 悠悠南北朝:宋齐北魏的纷争史
- 那个特殊的时代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何总是理不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但真想永远都只有一个,想要揭开盖子找寻到其中真正的谜题,一切尽在不言中,请记住,他的生活有自己的欢乐,他的幸福有别人的看法,那么一切是否有根据可循呢?从公元386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即代王位开始,直到公元589年隋文帝杨坚南征灭陈为止
- 古典名著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2章
- 照水红蕖细细香
- 《照水红蕖细细香》作者:香江伊人(完结)_TXT下载爱情,是这世间最美好的东西。我爱那平淡中的妩媚妖娆,我爱那聚散离合中的肝肠寸断,我爱那与子偕老的美丽神奇,我更期盼,能在这遥远的古代,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爱情 作者:所写的《照水红蕖细细香》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79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十二:南朝,北朝
- 刘渊明明是匈奴天子,却定国号为汉,把刘邦、刘备奉为列祖列宗,选择了“借壳上市。石勒不过是个被人贩卖的奴隶,却封王称帝,成功实现“逆袭。苻坚一统北方,踌躇满志,淝水一战,落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剃光头、留辫子,原始野蛮的鲜卑拓跋部,悄然在北方崛起“胡无百年国运”的神话从此被打破。拓跋改为元姓、独孤改为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从北朝世子到南朝国士
- 韦然本是北秦定南候世子,因为权利纷争,孤儿寡母流落南朝。看韦然如何在南齐从微末中一步步走向权利巅峰看韦然如何在内忧外患中带领南齐军队横扫六合一段波澜壮阔的南北朝历史,由此而生 作者:病态的老年人所写的《从北朝世子到南朝国士》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病态的老年人连载中
- 最新章:南朝风云诡事多 第二百五十章 长安之变之逼宫
- 细说明朝
- 《细说明朝 在黎氏讲史系列中,此书的受欢迎度似乎不及《细说清朝。但作者认为“清朝之所以能在入关以后立足得住,在于沿袭了明朝制度之长,而革除其短”故而在此书中,就明代制度,一气细说了十四个题目,深入浅出,最见识力,也颇有助于对黄仁宇所谓明清是第三帝国的把握。若说本书的不足,一是万历以后草草收场,让人有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6章
- 细说宋朝
- 本书叙述自宋太祖统一全国至元灭南宋期间的历史,涉及两宋、西夏、辽、金等政权的重要历史和人物。作者以“讲史”的形式,叙述了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澶渊之盟、靖康之变等重大事件,以及宋太祖、辽太祖、金太祖、宋仁宗、宋宗、岳飞、秦桧、文天祥等重要人物,并对民间传说中的杨家将、包拯、狸猫换太子等进行了历史的阐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16章
- 细说清朝
- 本书是“黎东方讲史丛书”之一,由旅美著名历史学家黎东方先生撰写。它叙述了从努尔哈赤、皇太极建立清朝至清朝灭亡期间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作者以“讲史”的形式,通俗而生动地讲述了对俄和战、yapian战争、太平天国革命,戊戌政变、八国联军侵华等历史事件,以及康熙、雍正、乾隆、吴三桂、洪秀全、和珅、李鸿章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19章
- 悠悠南北朝:三国归隋的统一路
- 南北朝时代的历史,又一次带你飞的感觉,不管如何,最后都期待着自己能够走的更远,当然三国时代的中国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大环境危机,如何冲出危机,迎接挑战,最后迎来盛世皇朝呢?这一段历史让多少文人操碎了心,因为那里不仅仅是经济的繁荣更有文化的鼎盛…编辑推荐:迄今为止最值得购买,最清晰、最全面解读南北朝历史的
- 古典名著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