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侯景带兵进宫,和梁武帝及太子萧纲都见过面。他离开后,军人就把宫中一切所有(包括宫人)抢得精光。三月十四日,侯景用梁武帝的诏书命援军解散。柳仲礼竟接受这命令,于是各军自回本镇。那个自以为做了皇帝的萧正德,这时侯景对他不再承认,只让他做了个侍中、大司马。他知道上了侯景的当,便写密书给萧范,约他起兵反侯景,结果事败被侯景所杀。
梁武帝气恨交加,一病不起,于五月初二去世。二十六日,太子萧纲即位,是为简文帝。
侯景使部将攻取吴、吴兴、会稽各郡,到这年年底完全占有三吴。东魏从台城被困时起乘机扩地,占领寿阳、合肥等地,尽有淮南。
梁朝的天下受到极严重的破坏。然而,天下专事破坏的人物、集团、国家都是不会长久的,他们很快会受到惩罚,侯景也逃脱不了这种命运。
四八 侯景的末日
上篇提到,台城开后,侯景进宫见了梁武帝。当时他们有段对话,其中几句如下。梁武帝问:“渡江之初有多少人?”侯景答:“一千人。”“围台城时有多少人?”答:“十万人。”“现在有多少人?”侯景傲慢地答道:“四海之内,有谁不是我的!”梁武帝初见侯景时,神色不变,讲到这里,低下头再也说不出什么了。
这时的侯景,大有大下舍我其谁的气势。但只过了三年又一个月,他就在逃亡途中被杀,暴尸建康,受尽天下人的唾骂。
让我们看他是怎样走向死亡之路的。
侯景死得晚了。从上篇可见,邵陵王萧纶等如果及早集结军队,进攻寿阳,侯景能不能出寿阳都成问题。他出寿阳进军之初,江防若严,建康就不会受兵。“议和”之后,“诏命”援军各回本镇,当时有人劝萧纶,“出贼不意攻之,可以得志。”萧纶不听。柳仲礼身为大都督,完全可以作主决战。他的父亲柳津在城里,登城对他说:“你的君父遭难,你不能竭力,百世之后,将把你说成何等样人!”他也无动于衷。梁武帝曾问柳津退敌之计,这位老大夫伤心地说:“陛下有邵陵,臣有仲礼,不忠不孝,如何能够平贼!”
柳津身处围城,只看得到邵陵的不是,看不到更加不忠不孝的湘东王萧绎。从上篇可见,围城后期,侯景怕的就是荆州兵。湘东王若及早率主力东下,会合原有援军,数量上、气势上都可以占绝对优势,把叛军悉数歼灭是完全做得到的。后来侯景派董绍先取广陵,于子悦取吴郡,都只带几百个饿得面黄肌瘦的兵士。湘东兵多粮足,怎么会对付不了这支饿兵(湘东王命王琳送米二十万石到建康,船到姑孰[今安徽当涂],听到台城失陷,把米沉入长江,开船回去,可见荆州存粮充足)。
侯景打开台城,不废梁武帝,一切行动都用武帝诏命的名义,武帝死了,又让太子萧纲即位,他自己只做“侯丞相”。读史人须知,他不是不想连名带实地取而代之,实在是实力有限,不敢这样做。他常说“吴儿怯弱,容易掩取,当须拓定中原,然后为帝”。所谓“拓定中原”乃欺人之谈,他其实是想连吓带骗,使梁朝所辖各地都服了他,然后把萧家天子一脚踢开。从侯景的行事来看,笔者深信自己的判断绝不会错。梁武帝死了二十六天才宣布死讯,让太子即位。为什么要等二十六天?史书上没有说,从情理推断,是就此取而代之呢,还是让简文帝做一个过渡人物,侯景、王伟等肯定是颇费踌躇的。
简文帝在位两年三个月,实际上是做了两年三个月的囚犯。侯景对他防卫极严,除了几个特定的人以外,不让他接见外人。侯景则以汉王、相国,再加上不伦不类的“宇宙大将军、都督六合诸军事”的称号,做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大宝元年(550年)十一月,南康王萧会理(简文帝的堂兄弟)等乘侯景不在建康的机会,打算起兵杀王伟,占领京师,不幸被人告发,参与的都遭杀害。事后,几个原来可以进宫与简文帝谈论的人,除武陵侯萧咨(萧范弟,简文帝的堂兄弟)外,都不敢再去了:侯景见萧咨照常办事,又怀疑简文帝知道会理的密谋,竟派人把萧咨刺杀。从此以后,皇帝就更加像囚犯了。
大宝元年四月,湘东王萧绎发布檄文,下令讨伐侯景。他以新君为贼臣所立不用大宝年号,只称太清四年。这是拖了将近一年才采取的行动,实际还是表态。上年四月,世子萧方等撤军回江陵,萧绎就知道台城失守。他只加强江陵城防,掘壕树栅,防侯景来攻。他得了父亲武帝死讯,秘不发丧,到这时方才宣布,这是为什么?答案是兄弟叔侄忙着内讧,没有工夫讨贼。这里需要把台城失守后的上游形势先作一交待。
邵陵王萧纶驻兵郢州(今湖北武汉市武昌)。从这里往西到荆州,是湘东王萧绎的地盘。再西面的蜀中,武陵王萧纪在那里做益州刺史、都督益梁等十三州诸军。三王都是梁武帝的儿子,从东而西列成一条线,排行也巧,是老六、老七、老八。
在荆、郢的南北也各有一位亲王。南有在长沙的湘州刺史河东王萧誉,北有驻襄阳的雍州刺史岳阳王萧詧。两人是亲兄弟,都是昭明太子萧统的儿子,也是上述三王的侄儿。
另外还有一个桂阳王萧慥。他是梁武帝兄萧懿的孙子,与河东、岳阳二王平辈,任信州刺史,地在今重庆市奉节东,介于湘东、武陵二王势力范围之间,但从行政区划来说,湘东王以荆州刺史都督荆雍等九州诸军事,桂阳、岳阳、河东只王又该受湘东王管辖。为了这重关系,萧慥从建康撤军到江陵,想等萧绎回来,参见后再回信州。不料有人向湘东王诬告萧慥与岳阳、河东二王勾结,要谋害湘东王,夺他的地盘。萧绎不加详察,立即改走陆路,赶回江陵,把萧慥杀了。这是上游诸王自相残杀的开端。他们忙于内讧,侯景就能多一点作恶的时间了。
湘东王听信谗言,也事出有因。入援建康时,萧绎命所属各州出兵,岳阳王萧詧派一员将官领兵前往。萧绎要萧詧自己去,萧詧不肯去。萧绎准备讨伐侯景,向湘州征粮征兵,萧誉认为各有各的军府,不肯服从萧绎。萧绎便决定先用武力解决湘州。
打湘州并不容易。萧誉很得人心,又骁勇善战。从太清三年六月到大宝元年四月,先是世子方等兵败而死,中间鲍泉久攻长沙不克、最后才由王僧辩攻下长沙,杀死萧誉。
太清三年秋,长沙被围,萧誉向雍州求救。岳阳王萧詧亲自领兵攻江陵,大败而归。他恐怕被萧绎并吞,向西魏求救,自愿处于附庸地位,以后成为傀儡政权后梁的首脑,详见下篇。
大宝元年正、二月间,广陵发生过以前太守祖皓为首的反侯景起义。祖皓与广陵人来嶷等纠合勇士,斩叛军将领董绍先,占领广陵城。侯景先派郭元建领兵围广陵,又派侯子鉴领兵增援,自己也前往督战。城破以后,侯景命用乱箭射杀祖皓,再把他的尸体车裂示众,城中居民不论老少,尽被屠杀。萧氏诸王忙于内讧,侯景就可以用全力去镇压。湘东王等实际上起了帮凶的作用。
萧范的兄弟文成侯萧宁在太清三年曾受陆缉等推为首领,袭取吴郡,被侯景将宋子仙打败。大宝元年夏,又在吴郡西乡起兵,被侯子荣击败而死。三吴从东晋以来,日益富庶,除晋隆安三至五年(399~401年)孙恩起义时有兵祸外,几乎没有发生过战事(宋泰始二年,466年,三吴服从寻阳的晋安王,朝廷使吴喜平定三吴,没有遭到抵抗)。从孙恩失败到台城被围,共一百四十七年;从泰始二年算起,也有八十二年。长期的和平环境加上优越的自然条件,使三吴成为当时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侯景之乱彻底破坏了这个局面。吴郡三遭叛军烧杀劫掠(侯子悦取吴郡一次,镇压萧宁两次),到第三次已经没有什么可抢,只剩下了人,他们就抢人,有的抓来吃掉,有的贩到北方去卖掉。这是空前的浩劫!
侯景公然提倡烧杀掳掠。他告诫众将:“打开了敌军的营垒城池,要把他们杀光,使天下知道我的威名。”他在石头城立一座大碓,抓了犯他的法的人,就放在碓里舂死。他禁止人们低声说话,违反的连“外族”(母族或妻族)都得治罪。
侯景如此残暴,百姓都希望他快点灭亡。湘东王萧绎宣布讨侯,但仍拖延时日,无异于纵容侯景作恶。萧绎不行动,侯景倒先向上游的萧家藩王发动攻势了。他命任约、于庆率兵西进。
大宝元年七月,任约兵到湓城(今江西九江)。这里是寻阳王萧大心(简文帝子)的驻地。他一战而败,就听母亲陈淑容的话,向任约投降。于庆兵到豫章(今江西南昌),原属萧范(范此时已死)的侯瑱抵敌不过,也投降了。侯景就命他跟随于庆作战。
叛军的兵锋逼近郢州(今湖北武汉市武昌),邵陵王萧纶整顿兵马,准备抵抗。湘东王担心他的兵力强了对自己不利,派王僧辩等领兵,以拒任约为名,进向郢州,声称迎邵陵王回江陵。萧纶痛心之至,对部下说:“我志在灭贼,没有其他用意。湘东以为我要和他争皇帝,故而来打。我若和他交战,将为千载下人所笑,只能走开。”九月,他到齐昌(在今湖北黄陂北)时,所部不过几千人,就派人与北齐联系。
小说推荐
- 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 《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作者:陈寅恪_TXT下载简介第一篇魏晋统治者的社会阶级(附论吴、蜀)第二篇罢州郡武备与封建制度第三篇清谈误国(附“格义)第四篇西晋末年的天师道活动第五篇徙戎问题第六篇五胡种族问题第七篇胡族的汉化及胡汉分治第八篇晋代人口的流动及其影响(附坞)第九篇东晋与江南士族之结合第十篇孙恩、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52章
- 悠悠南北朝:宋齐北魏的纷争史
- 那个特殊的时代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何总是理不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但真想永远都只有一个,想要揭开盖子找寻到其中真正的谜题,一切尽在不言中,请记住,他的生活有自己的欢乐,他的幸福有别人的看法,那么一切是否有根据可循呢?从公元386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即代王位开始,直到公元589年隋文帝杨坚南征灭陈为止
- 古典名著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2章
- 照水红蕖细细香
- 《照水红蕖细细香》作者:香江伊人(完结)_TXT下载爱情,是这世间最美好的东西。我爱那平淡中的妩媚妖娆,我爱那聚散离合中的肝肠寸断,我爱那与子偕老的美丽神奇,我更期盼,能在这遥远的古代,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爱情 作者:所写的《照水红蕖细细香》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79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十二:南朝,北朝
- 刘渊明明是匈奴天子,却定国号为汉,把刘邦、刘备奉为列祖列宗,选择了“借壳上市。石勒不过是个被人贩卖的奴隶,却封王称帝,成功实现“逆袭。苻坚一统北方,踌躇满志,淝水一战,落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剃光头、留辫子,原始野蛮的鲜卑拓跋部,悄然在北方崛起“胡无百年国运”的神话从此被打破。拓跋改为元姓、独孤改为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从北朝世子到南朝国士
- 韦然本是北秦定南候世子,因为权利纷争,孤儿寡母流落南朝。看韦然如何在南齐从微末中一步步走向权利巅峰看韦然如何在内忧外患中带领南齐军队横扫六合一段波澜壮阔的南北朝历史,由此而生 作者:病态的老年人所写的《从北朝世子到南朝国士》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病态的老年人连载中
- 最新章:南朝风云诡事多 第二百五十章 长安之变之逼宫
- 细说明朝
- 《细说明朝 在黎氏讲史系列中,此书的受欢迎度似乎不及《细说清朝。但作者认为“清朝之所以能在入关以后立足得住,在于沿袭了明朝制度之长,而革除其短”故而在此书中,就明代制度,一气细说了十四个题目,深入浅出,最见识力,也颇有助于对黄仁宇所谓明清是第三帝国的把握。若说本书的不足,一是万历以后草草收场,让人有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6章
- 细说宋朝
- 本书叙述自宋太祖统一全国至元灭南宋期间的历史,涉及两宋、西夏、辽、金等政权的重要历史和人物。作者以“讲史”的形式,叙述了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澶渊之盟、靖康之变等重大事件,以及宋太祖、辽太祖、金太祖、宋仁宗、宋宗、岳飞、秦桧、文天祥等重要人物,并对民间传说中的杨家将、包拯、狸猫换太子等进行了历史的阐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16章
- 细说清朝
- 本书是“黎东方讲史丛书”之一,由旅美著名历史学家黎东方先生撰写。它叙述了从努尔哈赤、皇太极建立清朝至清朝灭亡期间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作者以“讲史”的形式,通俗而生动地讲述了对俄和战、yapian战争、太平天国革命,戊戌政变、八国联军侵华等历史事件,以及康熙、雍正、乾隆、吴三桂、洪秀全、和珅、李鸿章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19章
- 悠悠南北朝:三国归隋的统一路
- 南北朝时代的历史,又一次带你飞的感觉,不管如何,最后都期待着自己能够走的更远,当然三国时代的中国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大环境危机,如何冲出危机,迎接挑战,最后迎来盛世皇朝呢?这一段历史让多少文人操碎了心,因为那里不仅仅是经济的繁荣更有文化的鼎盛…编辑推荐:迄今为止最值得购买,最清晰、最全面解读南北朝历史的
- 古典名著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