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秦记续

第151章


 
少龙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藤翼自然无话可说了,其实这件事,他事先也曾经多番考虑过,此时派兵的确百害一利,这一利就是尽可能的保障了乌卓的安全,可是弊端却有千条,乌卓此行名义上是整顿发展乌家生意,乌家的财力固然是巴蜀望族难以抗拒的,而且乌家是得到少龙支持的,这一点那些望族心中也十分清楚,若是过分为难乌卓,就无疑是向少龙挑战,以巴蜀一隅之地而抗整个大秦,那些家伙还没那么大的魄力,以前大秦受困六国,他们尚且不敢明目张胆,更何况六国此时受制于秦呢。 
但是要是他们确认了乌卓的目的,到时候反而会逼狗跳墙。 
其次如此迅速的派人,无疑是对琴家实力的不信任,要知道琴清虽然入了项门,可是少龙与琴家的关系,其实还是因利益而结成的,一旦彼此之间出现了裂痕,很可能导致整个关系的破裂。 
看着渐渐远去的藤翼,纪嫣然沉声说道:“项郎,你刚开始的一番话对二哥影响很大呀。” 
"嫣然,你所说的我何尝不知道呀,不过我这也是为二哥考虑,二哥目前的功夫也快要到达瓶颈了,而武学上的瓶颈固然是一个障碍,同时也是一个机遇他只有凭借自己的力量,才可以得到最大的好处.""项郎,那么你准备什么再派遣人手呀?""再看看吧,我估摸着这几天,朝中那群人是不会安生的,到时候又不知道要给我们出什么难题了."少龙现在最关心的是眼前咸阳的问题,此次他之所以停朝三天,除了乌卓的问题,还想借目前的机会,来试探一下朝中权贵的动作. 
三天时间过得很快,起码在咸阳的多数人的眼里是这样,可是对于秦国的权贵来说,却是十分的漫长. 
赢傲虽然上次殿议失败,可是少龙为了稳住赢氏人心,也就没有对付他,只是将他监视了起来. 
少龙大婚停朝三天,赢傲等人就以为时机到了,暗中派出手下诸人,秘密前往咸阳各权贵的府第,自然他们所拜访的那些权贵,都是政见不明的. 
而此时赵韩两国也传来了消息,赵国庞爰和司马尚率军三十万,直逼楚国都寿春,而楚国由于事先没有准备,加之首席大臣又逗留在咸阳,赵国大军一时间长驱直入,数 日之内纵深百余里,楚国上下一时之间人心惶惶. 
另一方面,韩大军在韩闯的率领之下进逼燕国,燕将徐夷则因上次战败的原因,而被燕王撤职,大燕上下无人可应战,韩国大军一时之间,如入无人之境. 
这些消息在两天前,就已经传到李园他们那里了,可是由于少龙大婚的原因,他们一时之间就无从着手,既想离去,可是却又不敢离去. 
所以这两天他们过得十分惶恐不安,好不容易等到少龙上朝,他们立刻下了拜帖,李斯事前已经得到了少龙的吩咐,在这件事上也就没有为难他们了. 
"诸位卿家有何事要奏."李斯出班说道:"大王,臣李斯有奏,楚国专使李园以及其他四国相国,请求大王召见."少龙虽然新婚燕耳,可是对外面的一举一动,也是了如指掌,李园他们近日的举动,也有密探报于少龙了. 
"李斯,宣他们进来吧,寡人这阵子忙自己的事情,也着实挂了他们好一会了."虽然事搁短短几天,可是李园他们却已判若两人,以前儒雅的气质不见,焦虑之色溢于言表. 
李园等人行了君臣之礼后,就奏道:"大王,我大楚与燕国都现今陷入危境,韩赵二国不讲情义,在我们与贵国议和之机,趁机出兵侵占我国国土,还望大王不念旧恶,襄助我们一把."少龙见他如此失措,心中十分得意,说实话,自从自己入主大秦以来.七国的局势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不但顺利的化解了大秦的灭顶之灾,又给六国之间的联盟带来了诸多的变化. 
"李相国,贵国的局势我早知道了,我虽然十分同情,可是毕竟韩赵刚与我大秦议和,若是我现在出兵襄助你们,那岂不是背信弃义,你让我们日后如何自处呀."
第七十五节 五国协议
爬爬书库
"大王所说,我们几个也商量过了,如果大秦实在无力支援,我们也不强求,只希望大王可以尽快和我们订立协议,一切还望大王成全."其实李园的提议也是少龙预料之中的,现在六国基本上可以分成两派,韩赵为一派,由于提前得到大秦的谅解,在军事上经过一个多月的缓冲,已经基本上回过气来了,而另外楚燕齐魏由于少龙的可以刁难,一切都未及准备,而韩赵的攻击也十分突然,所以一时之间,楚燕根本就无还手之力,可是一旦等两过稳定下来,局势必将改变,再加上齐魏两国与他们已是同气连枝,以四国之力,赵韩两国迟早要败,本来少龙还可以拖住李园他们一阵子,那样韩赵两国就会更占一点优势,在将来四国联盟的时候,他们就可以多支撑一点时间. 
可是如此一来,大秦与四国之间的矛盾必然加剧,韩赵两国不可靠,这点少龙心里十分清楚,难保他们在短期之内不会改变主意,到时候要是再来个联军,自己可真是首尾难以兼顾了,现在卖个交情给李园,想必他们短期之内也不会再涉足大秦. 
"恩,李园兄如此一说,要是项某再不松手的话,我岂不要担一个不义之名,而且韩赵两国所为的确令人气愤,前一阵子联盟出兵我大秦.没想到我一念之仁,他们竟然死心不改,将目标转向了贵国,好了,李园兄,我们就以贵国先前提出的条件为基准定下协议吧,你看如何."李园见少龙开口,心中自然感激不尽,前一阵子对少龙的怨怼之情,也顷刻之间烟消云散,连忙说道:"大王如此盛情,鄙国不甚感激,将来若有机会,鄙国必将厚报."少龙让李斯下去和他们签订协议,见他们离去后,说道:"各位,这几天寡人为了自身的事情,耽误了不少国家大事,尤其是韩赵起兵之事,好在他们志在楚魏,好了,针对目前的局势,你们到底有何主张,尽可畅所欲言,不管你们如何说,寡人一律不加责怪.""大王,此次韩赵出兵,六国势必交恶,我们何必错此良机,我们尽可出兵楚燕两国,而且成功的机会很大呀."昌平君直言而入主题. 
少龙摇了摇头,说道:"昌平君,你说错了,不错若是我们现在出兵,的确有可能破灭楚魏,可是有一点你们想过没有,六国之中任何三国联合,其势力就已在我大秦之上,但何以这么多年以来,六国数次联合,均以失败而告终,虽然我大秦将士勇猛是占了很大的功劳,可是更重要的是,六国之内的摩擦不断,即便在联合的时候,他们也是处处算计,希望可以保留自己的实力,以待将来为统一天下保存实力.可是一旦六国中有一国被我们所吞并,目前的微妙局面就会被打破,到时候大秦便危险了,以大秦目前的局势,要想一统七国,无疑痴人说梦,所以目前对我们来说,最理想的情况就是任由六国之间相互制衡,在必要的时候,我们甚至需要稍微帮助一下弱势的一方。” 
少龙所讲的对殿中大多数人来说,是无法理解的,但是李斯尉僚这些人却身有感同。 
“尉卿家,你接管郑国渠之事也有一段时间了,不知你有何进展呀。” 
“起禀大王,微臣这些日子依照大王的吩咐,整理了一下财政上的问题,发现财政上的漏洞不小,而且先前所筑的渠段也有问题。” 
“问题,尉卿家是什么问题。”少龙没想到这个年代,还有人在这种事上搞鬼。 
“许多渠段所用的材料都是胡乱凑数,一旦正式使用之后,短期之内就会出问题。”尉僚为难的说道。 
“好了,尉卿家那些事你先办好吧,我们现在反正有的是时间,所以这些财政上的问题绝不可出问题,而我在这方面并不擅长,一切就托付卿家了。” 
另一方面,李斯与四国代表就在侧殿商议议和之事,由于事态紧急,四国所提出的条件都做出了一定的让步,要知道虽然先前的多次谈判没有得出结论,但是大体上的条款都已确定,主要是少龙一心想要拖住他们,所以才一直没有结果,而现在少龙已经开口放行,一切自然水到渠成,短短半个时辰,一切就已经谈妥,李斯代表大秦与四国签署了协议。 
李园他们一待事完,就立马离开了秦宫。 
“大王,这些微臣与四国签署的协议,一共五份,我们五国各持一份,还请大王过目。” 
少龙看了一眼手中的协议,说道:“好了,今天就到这里了,李斯,你下去以后帮我注意一点李园他们的举动,有什么异常之举,就立刻来报我。” 
看着手中的协议,少龙轻叹了一口气,事情总算缓过来了。 
此次李园他们回去,四国之间的联盟必然更加坚固,相形之下,韩赵两过也将走在一起,虽然韩赵在实力上远在四国之下,不过好在他们抢得先机,短期之内战局很可能陷入僵持当中,有了这段时间,相必巴蜀的事也已经有了眉目了,到时候精疲力竭的六国,对大秦更家不可能具备威胁。 
“项郎,看来事情真的按照你的计划在进行呀。”纪嫣然悠然的说道。 
“不错,事情发展的确挺顺利的,不过我心中始终有点不安,接下来六国之间的混战不知道会死多少人呢,而这一切都是我一手照成的,想想心中不禁不寒而战栗。”少龙丝毫没有成功的喜悦。 
纪嫣然没有回答,只是静静的坐在他的身边,此时少龙需要的不是劝慰,而是需要一个倾听的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