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资本王朝

第101章


但由于印模比打制的铜坯大或压力不够均匀,致使钱币上铭文不完整,难以完整识读,只有综合多枚钱币相互拼凑才能解读。多数正面中心为石榴图纹,石榴图内五个圆点,围绕石榴图的铭文“达钱五普尔”,维吾尔语“普尔”指的是铜币,也可能与汗国货币计量单位有关。也有的钱币铭文仅为汗王的名字。背面铭文基本是一样,由下向上读为“扎尔普雅尔看特”,即叶尔羌打造,背面出现的纹饰,显然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字、花押,其含义待解。
第二类薄饼型。饼块状小、轻薄,直径最大为4.5毫米,最小为10.8毫米,平均厚度2.4毫米,平均重量2.4克。正背面铭文、图案普遍存在不完整或模糊不清,但有的能识读出打造地名的字母和图案纹饰,可能是由于钱币较小,手工打造规格难统一,质量参差不齐的原因。
第三类圆柱型,亦称“筷子头币”。其形状不甚规整,长短、粗细不一,直径10~12毫米,长度7~9毫米,重量在5.5克左右。从此类币型看,其系用定制的粗壮红铜筋条,切割后再在剖面上打压而成,图纹或文字极为简单,但也有部分币面可识读出“雅尔看特”地名和王名的字母。该类币是叶尔羌汗国流通找零货币,有明显的流通痕迹。因为其形如截断的一小段筷子而得名。这类“筷子头币”为汗国钱之别种。
但随着与大明(吴明)贸易的加深,大明(吴明)的银圆因为统一的规格,较高的含银量和统一的成色,精美的工艺,渐渐地在叶尔羌汗国占据了主流货币的地位,逐渐驱逐了叶尔羌汗国原先的厚饼型和薄饼型钱币的主导地位,这就是吴兴所希望的经济侵略和占领。
1648年随着叶尔羌汗国的称臣,西藏的噶登颇章政权也渐渐地明白了大明(吴明)才是西藏“真正的朋友”。
1649年春,五世达*赖*喇嘛罗桑嘉措派贡使到应天进贡了西藏特产牦牛干肉,养奶酒,酥油茶,藏织羊毛地毯和藏红花等珍贵药材,并向大明皇帝吴兴进献了白色哈达。
吴兴于1649年7月正式册封五世达*赖*喇嘛,并按照他的回忆,同样授予五世达*赖*喇嘛"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旦达*赖*喇嘛"之称号,正式承认并接受西藏噶登颇章政权的称臣,确立了臣属关系。
至此,大明(吴明)的疆域再次扩大——东临太平洋西岸,南抵东印度洋,西达费尔干纳谷地,北抵天山,与满清以秦岭淮河为界。
    正文 第122章  大明土地改革
    互联网 更新时间:2014-9-17 8:38:30 本章字数:2747
第122章大明土地改革
中国人口最多的地方在哪儿?可能有人会说是北京,因为北京是元朝,朱明朝的帝都,又是满清的国都;也有人会说是成都,因为成都在吴兴的大力开发下,发展迅速,经济腾飞。没错,他们说的都没错,但这些人都只看到了短期聚集的人群,而忽视了占中国人口总数最多的群体,那就是农民。
没错,就是农民,可能你会怀疑,在城市你可能会看见工厂里成群的工人,在码头你会看见成队的搬运工人,但他们并不是中国人口的最多数。在中国广袤的农村分散着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
在这一世,农民最大的特点就是未开化,相信迷信,但他们也有优点,那就是勤劳,不易反叛,能忍受剥削而不自知,好管理。吴兴就是利用了他们的这一特点,创立了明教,打着“平均土地,光明普照”的旗号从一开始在蜀汉就聚集发展起来。蜀汉的土地改革,与其说是改革,不如说是明抢,吴兴的光明军大势打压朱明余党和张献忠匪蔻,顺便打击了盘踞在蜀汉的大地主和官僚地主。主要是打击不与吴兴合作的地主,对那些不合作的地主采取全盘没收土地,人罚苦役的政策,类似后世的“新中国建国初期土改”。
这样的政策在一县,一府或一省是没有问题的,但要是在全国推广,那是万万行不通的,吴兴也是知道这个道理的。所以,随着1646年大明的统治区扩大到秦岭淮河以南后,吴兴也改变了土改政策。
1646年,吴兴称帝后,颁布了新的《大明土地改革问题指引》,《指引》规定:农民每人可以保有10-15亩土地,超出部分税收加倍,每人15亩以为的土地税为十取一;15亩到30亩的土地税为十取二,30亩以上土地税为十取三。另外还规定,大明政府以每亩40银圆的价格收购地主家超出部分的土地,也可以用大明政府所投资的产业股份抵让。对于军户,每户有30亩土地不用交土地税,对于没土地的农户和军户,政府会将收来的土地以40银圆的价格每人分10亩土地,用土地以后的产值收入分数年尝还政府的购地款。
《指引》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江南首先得到了响应,上海宝山县,吴淞码头原本有个顾家村,顾姓是江南的大姓,顾家村有户大地主名叫顾运来。1645年,宝山光复后,顾运来老爷也对吴兴的土地改革政策多有微词。但1646年《指引》颁布后,头脑活络的顾运来看到了机会。
说顾运来是老爷,那不是根据年龄分的,而是根据当地的习惯,江南一带凡是有点家世或祖上有爵位的都被称为老爷,家中长辈还没过逝的被称为少爷。1646年时顾运来其实才30岁,正是壮年,心中也与其他同龄人一样充满着各种抱负,也不想一辈子在这土地上平平淡淡地耗尽人生。
顾家有土地2000亩,按吴兴的新阶级划分,应该被归入中等地主阶级,顾家人口只有顾运来母亲,妻子和一个儿子,两个女儿,加上他自己算是六口人,按最高保留数每人15亩计算,他们家可以保留90亩土地。
于是,顾运来将1900亩土地以40银圆一亩的价格卖给了政府,得款76000银圆。顾运来从小就生长在长江边,看着宝山码头来来往往的商船,也想过做码头生意,但没有资金,做梦时会梦到自己成为码头大王,可这毕竟是梦,总会醒。现在好了,他有了76000银圆,吴兴又公布了上海新城发展计划,其中重点就是发展宝山码头,要在5年内将宝山码头打造成当时世界最大的码头,将上海打造成大明最大的货物集散地和政治经济金融中心。
宝山码头规划分为三期,每期吴兴都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吴兴自己第一期投资1000万银圆,再邀请民间参股,成立宝山码头股份有限公司,总股本为4000万银圆。先期是基础设施建设,将打造30个能停靠3000吨级货轮的码头和10个能停靠5000吨级货轮的码头。
1646年7月宝山码头第一期工程基本竣工,顾运来也拿到了卖地所得的76000银圆的现金,头脑灵活的他看到了商机。有了码头,货物只是从船上运到了码头上,但码头上的货物也需要迅速分散出去,不然就会造成码头上物资积压,最后造成码头瘫痪。
吴兴发明的三轮车,也进入了顾运来的视线,他发现用三轮车比马车可以更快,更节省成本,有的地方马车到不了,但三轮车可以直接送到。于是,顾运来出资成立了三轮运输公司,用卖地得来的76000银圆购买了吴兴大明机械厂5000辆三轮车,并招募了5万人从事码头货物分散运输到仓库的工作。
公司成立初期就被吴兴发现了,主要是他购买了吴兴5000辆三轮车引起了吴兴的注意。吴兴通过了解知道了他是用来从事运输码头上的货物的生意,也就当做鼓励扶植民间资本,给他介绍了不少生意。但吴兴也要求他不能克扣码头工人的工资,不然就不给他介绍生意,顾运来自然答应了皇帝的要求。
顾运来公司的工人每月能拿到4块银圆的收入,还有工作服,单位还提供宿舍和伙食,比起一般工厂的工人每月收入高了一倍。顾运来的公司会亏本吗?当然不会,宝山码头货物越来越多,到1648年又有人先后成立了15家运输公司来运输码头到上海各地的运输业务。
顾运来的三轮运输公司,1646年当年就实现了赢利,到1648年已经每年稳定赢利50万银圆。吴兴在1648年发明了货运卡车,当然首先想到了他,鼓励他换新式柴油卡车来运输货物,并告诉他这将是以后的大方向。但购买卡车花费巨大,买100辆卡车要200万银圆,顾运来现在只有100万银圆,吴兴答应通过大明银行给其贷款100万银圆,但要用100辆卡车的产权做抵押,顾的老婆很是担心,但顾运来憧憬着未来更大的生意,对妻子说:“这次一定要再赌一把,你看还好上次没听你的,不然怎么会有现在这么大的生意。”
他老婆却坚持:“老爷,我们现在的生意已经很大了,每年能赚50万银圆很知足了,别再贷款买卡车了。”
但顾运来没有听他老婆的,还是向大明银行带了100万银圆来购买卡车。有了卡车后,顾运来也将三轮运输公司改名为顾氏货运公司,公司的运输距离更远了,运输量更大了,他又招募了5万员工,到1650年,顾运来已经还清了借银行的100万银圆贷款和利息,每年还稳定获利100万银圆,雇佣20万员工,成为宝山码头最大的运输公司。
其他原先没有购买卡车的运输公司业务大副萎缩,规模小的纷纷倒闭,规模大的也向顾氏货运公司一样向大明银行贷款购买卡车。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