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际

我们的地球.5


5
    一个月后。
    经过地球人的帮助,“摩雅”总算安装上磁性斥力武器。机动性能本就强于斯康蒂星飞行器的这架艾融飞船,终于如虎添翼,可以毫无顾忌地驰骋于地球的山川海陆之间。虽仍不能破坏敌船,但对撞击的恐惧已荡然无存,“摩雅”因此得以解放,发挥其真正优势的时刻来到了。
    仰仗着磁力武器及速度优势,“摩雅”已经可以在执行任务时将敌船远远甩在身后,甚至令其不知去向,如此一来,不仅让敌人大伤脑筋,更为重要的是为陆地掩体中的人们带来了福音——由于无法扑捉追踪目标,敌方对防御掩体及工事位置的判断大打了折扣。
    天宿与家人的沟通也因“摩雅”行动时的“无拘无束”而变得多起来。从渤海湾到山间掩体甚至再到密林深处父亲的藏匿点,只要在行动中路过家人所处之地,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他总会向舰长申请探望,而多数申请都能够得到允许。尚处在危难中的一家人,在精神上也得到了更多的安慰。
    与许多私人潜水器拥有者共同避难于渤海下的爷爷及母亲,生存状况较之以前有所好转。长时间的海底生活,竟促成这里的人们练就了一套利用潜水器捕鱼的本领,尤其是那个被救于南美洲的青年人,竟对此乐此不疲起来,他现在居然能熟练地操作“拓拓”的机械手臂,抓到许多可以食用的小鱼。而像一些藻类、贝类的动植物,也成为人们捕采、食用的对象。虽然这里避难者的食品问题尚不能完全自给自足,但毕竟可以摄取到更多的营养,而且,还缓解了这一代海域物资供给的压力。
    生活条件的改善还体现在上岸活动的时间加长了。由于地球北部敌人的减少,很多时候对一些不太重要且又易守难攻的地方已无暇顾及,因此几乎放弃了渤海湾。每当敌船远离时,水下避难者便会纵使潜艇跃出海面,来到岸边去享受一下阳光、沙滩,当然还有新鲜的空气。与其它潜艇比起来,“拓拓”性能较为优异,侦测系统良好,自然少不了出海,保护它的主人在岸边小憩。
    海下的爷爷和母亲生活得到了改善,而父亲的隐秘地点也处于北半球,又是重点机构,因此办公、生活条件也随着侵略者主攻目标的转移而一天天好起来。虽然资源愈发匮乏,但是为保证科学家们的生活、工作质量,物资供给较之前段时间还是丰富了不少。而父亲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避难生活,整日忙于工作,对生活质量的提高并未太在意。
    只是位于山洞掩体中的奶奶、小云和芮辰,他们生存的状况并没有太大变化,毕竟全球生产力停滞状态已持续了半年多,掩体中的人们虽尚未困难到食不果腹的境地,但物资供给却非但因运送条件的好转而增多,反而变得稍少了一些。每次天宿去探望奶奶她们时,总是将艾融飞船上配给自己的食物全部留下,阿芮娜亦是如此,但即便这样,由于探望次数有限,还是显得杯水车薪。在长达二百余天的艰苦生活后,奶奶终于病倒了。
    若非地球遭难,奶奶的身体本无大碍,因为几乎所有病症均可通过药物治愈,然而,药品的短缺却使疾病治疗无以为继。奶奶的病主要是长期营养不良,身体虚弱所致,要是放在和平年代,根本不会染上,但是自躲进地下掩体后,艰苦的生活条件,加之老人总将自己那份不多的口粮分与芮辰,小云又劝不住,身体出现问题总是在所难免的。
    奶奶的病让外面的天宿牵肠挂肚,而这个不幸的消息他也隐瞒了下来,并未告诉另外两地的家人——他太担心他们的健康了,生怕再给他们精神上带去负担。
    ******
    这一日,摩雅子舰又去执行物资运送任务,而运送地点刚好包括奶奶所隐藏的山洞掩体,天宿又可以去看望一下病中的老人了。
    飞船飞进重重山岭,至一处深深的山坳间放缓了速度,而后悬停在了一道险峻、狭长的山缝前,稍作停留后,“摩雅”在原地做了一个九十度翻转,立直了船身从缝隙间钻了进去。
    穿过缝隙,里面渐渐变得宽阔,越过两道防御机关,来到避难者居住区。“摩雅”降落在山体内部一个面积很大的圆形空场之上,空场周圈间隔有序地布置着很多道大门,看上去有点像窑洞,不过,这些“窑洞”其实非常深远高阔,最长的竟达到了上千米,而且,内部还设有间距几十米的隔间。洞口大门上印有号码,道道大门后形成了条条呈放射状的,供避难者生存的隧道。
    飞船抵达后被调往物资储藏库,船内货物需倒运至库内。利用空余时间,天宿和阿芮娜来到了奶奶所在编号的隧道前,身份认证完,大门向他们敞开了。
    由于修建仓促且设计为临时场所,整个隧道内显得比较简陋,看上去有点像被扩大了的卧铺列车车厢。隧道两侧是两排供人休息的床,分上下铺,床上有可以遮挡光线的帐子;不分男女老幼,每张床均对号入座,供一人使用。床的一头顶在侧壁上,而侧壁即是未经任何装饰的山石。每隔几十米,还设有一个空间扩大了些的隔间,这里不仅有盥洗室、卫生间等设施,更安装了通风设备,以保证与外界空气的交换。
    两排床中间便是人行通道,有一米多宽,通道不能走车,只能靠步行来回其中。天宿和阿芮娜一前一后,避让着对面的行人,走了大概四五百米后,看到了躺在床上的奶奶和坐在床前的小芮辰。
    “芮辰,你妈呢?”天宿问。
    “叔、阿姨!”芮辰看到天宿和阿芮娜后无比兴奋,扑过来一把抱住了阿芮娜的腿:“我妈她领饭去了。”
    阿芮娜抚摸着芮辰的头,问道:“想阿姨了吧?妳太奶的病怎么样了,好些了吗?”
    芮辰并没有回答,只是眨着大眼睛——消瘦的面颊将她的眼睛衬托得更大了。
    此时天宿已来到老人的床前:“奶奶,怎么样,好些了吗?”看着老人憔悴的面庞,天宿担忧地问。
    “哦,天宿。没事,好些了。”奶奶应道。声音显得虚弱无力。
    “可我看您的病好像比上回严重了,难道您是在安慰我?”天宿心中充满酸楚。
    “好孩子,奶奶真的没事。况且我已经一百多岁了,迟早要离你们而去。我现在并不太在意是否能活得更长久,而更为关心外面的战况,因为你们都还年轻,需要好好活下去。怎么样,敌人已经坚持不了太久了吧?”
    天宿终于忍不住,两行泪水顺眼角流出:“奶奶,敌人就要不行了,您一定要坚持,我们定能重返家园,过上原来的日子。”
    阿芮娜也靠到床前,坚信不疑地对老人说:“是的,奶奶。我们就是您的精神支柱,您又怎么能撇下我们不管?您一定要好起来,我们终会等到合家团圆的那一天!”
    “我会的……”
    此时,小云取饭回来,看到天宿和阿芮娜,赶忙上前招呼:“你们来了,刚到吧?”
    “刚到。”天宿面带着愁容,回答说,“小云,奶奶的病况到底如何?我怎么感觉严重了!”
    小云叹息道:“奶奶刚转移到这里时身体还行,那时她总舍不得吃,把自己的饭匀给芮辰,我劝她不住,而芮辰毕竟还小,更需要补充营养,我也一样分饭给她。可没想到时间一长奶奶竟然病了,我想一定是长期的营养不良导致的。毕竟老人的年纪大了,身体机能不如我们。”
    “后来不是不让奶奶再节食了吗?难道到现在也没起作用?”
    “有句古话:‘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我现在可算体会到了。没有药物,一旦疾病袭来,凭老人的身体真是不好恢复啊!而且,奶奶仍旧偷偷将自己的口粮分与芮辰,我看也看不住。”小云的话语里带了些许愧疚。
    “不能怪妳,小云。”阿芮娜安慰道,“这里除了食物,别的条件也不好:阴冷潮湿,终日不见阳光,空气混浊。像我们这样的年轻人在这种条件下生活,如不生病已属不易,何况是奶奶?”
    “总之,我没有照顾好奶奶。”小云边说边来到床边,把一块湿毛巾敷在了老人的额头上。
    “妳在干嘛?”天宿好奇地问。
    “给奶奶降体温,她有些发烧。这个方法是我听这里别的老人说的,说是过去常用的一种退烧方法,有些效果。现在没有药,只能靠这个了。”
    天宿叹了口气,又看了看小云取回的饭,每个人只分得两片面包和一碗菜粥,不由得唏嘘不已。
    “别这样,天宿。我们能有一个栖身之所,已经比那些没有抽到号的人好多了。我相信政府已尽了最大努力,可毕竟地球被侵占半年多了,资源正在渐渐枯竭。我们不仅应该理解,更要凭着顽强的意志去生活,不枉那些关怀着我们的人。”小云说。
    阿芮娜点头称是,并说在其它国家的许多避难所里,情况并不比这里好,还劝天宿不要过于焦虑。
    “天宿,有你哥的消息吗?”小云问。
    天宿一愣神,紧接着便答道:“没有。”他回答得十分干脆,故意装出不加思索的样子。
    小云也没再追究,转头接着问阿芮娜:“外面的情况如何,敌人是不是要败退了?”
    “敌人的失败只是时间长短问题,随着磁力武器的普及,我看他们已坚持不了太久。”
    “但愿他们立刻投降,这样奶奶才会尽快好起来。”小云低声说。
    阿芮娜腕上的表盘响了起来。“我们该走了,‘摩雅’在呼唤。”阿芮娜看着表盘说道。
    “怎么这么快?前几次在这里待了不短的时间呢!”天宿有些依依不舍。
    “说是有紧急任务,还是走吧。”阿芮娜说着已将随身携带的食品从挎包内取出,放到了奶奶的床头。
    天宿也急忙如法炮制,随后同阿芮娜顺着夹道往回走,只是一步一回头。
    “赶紧去吧,执行任务要紧!”小云挥着手,示意让他们走快些。
    舰长的催促愈发急切,天宿终于猛地将头一转,不再回望,同阿芮娜小跑着出了隧道。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