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圣帝大舜

第一回 虞舜降生


第一回虞舜降生
    虞舜,姚姓,又名仲华、重华。因建国于虞,故称为虞舜或有虞氏。尧帝的女婿。五帝中的最后一位,古人称之为“圣明之君。”
    虞舜为轩辕黄帝八世孙,帝颛顼(zhuānxū)的六世子孙,瞽叟(gǔsǒu)之子。
    瞽叟的父亲叫桥牛,桥牛的父亲叫句望,句望的父亲叫敬康,敬康的父亲叫穷蝉,穷蝉的父亲叫颛顼,颛顼的父亲是昌意,昌意是轩辕黄帝与嫘祖的次子。虞舜是轩辕皇帝一脉的嫡系子孙。
    说起虞舜的家世,还得从颛顼帝说起。
    颛顼帝名高阳,是轩辕黄帝的孙子,昌意的儿子,轩辕黄帝帝位的继承人。
    轩辕年迈之时,从他的儿孙中间物色帝位的继承人,几经筛选,选择了远在穷桑的孙儿高阳。
    高阳德高谋深,聪慧明达,深得轩辕黄帝的宠爱。高阳十五岁那年,黄帝便把他从若水老家带到帝都,放在自己的身边,让其跟随自己处理朝中事务,着意培养他的执政能力。经过几年的培养,高阳便成熟老练,能独当一面了。轩辕殁后,高阳继位,这就是帝颛顼。
    颛顼陟位以后,共工国屡犯中原。为天下苍生免遭涂炭,帝颛顼启用大羿,对付力大无穷的共工。共工兵败,头撞不周山。不周山崩,共工身亡。天下太平以后,颛顼帝选用了木正句芒、火正祝融、金正蓐(rù)收、水正玄宴等一批贤臣,把朝中事物分担在他们的肩上,让大家共同治理国家。众人拾柴火焰高,在贤臣的辅佐下,颛顼朝天下太平,国泰民安。疆域不断扩大,北到幽陵(北京及东北地区),南到交址(越南),西到流沙(当时指撒哈拉大沙漠。撒哈拉,沙海的古音),东到蟠木(东海诸岛)。动物或植物,大神或小神,只要日月所能照临的,没有不归属于他。
    帝颛顼年老的时侯,在帝位传人的问题上非常头痛,他的大儿子伯服,自小好游,长大以后,离家出走,云游四海,从来就不在家里呆,他已有好些年都没有见到过伯服的人影了。次子穷蝉,天生木讷。颛顼帝知道穷蝉忠厚老实,不能担当大任,只好将他封于虞(今山西蒲州、虞乡一带。简明历史字典:虞,传说中远古部落名,即有虞氏,居于蒲阪。舜为酋长),做了一个小小的诸侯。最后选了他远在穷桑的侄子姬俊来继承帝位,也就是帝喾。
    穷蝉虽说没有什么大本事,却为人厚道。在虞地为侯期间,亦受到了虞人的尊敬。
    穷蝉生一子,名敬康。敬康生一子叫句(gōu勾)望。句望的儿子叫桥牛,桥牛的儿子叫虞槹。
    虞家到了桥牛的时候失国了,变成了卑微的百姓。
    失国后的桥牛带上妻儿居住到黄河边的一个小村子里(今山西省永济市舜帝村),靠捕鱼、稼穑谋生。桥牛的儿子虞槹也和他的祖上一样,是个厚道的庄稼人,勤劳、憨厚,但他的性格却有点暴躁。虞皋成年以后,娶了一个妻子,名叫握登。两口子相敬如宾,男耕女织,光景过的很有滋润。
    虞槔娶了老婆的第二年,握登便给他生了个儿子。因为这个长子一生下来,就和他的祖爷一样,木讷、忠厚、老实、寡言胆小,童年即丧,所以他的名字后人已不知晓。
    虞槹两口子勤劳本份,靠耕稼和捕鱼维持生计。
    握登是个善良、勤劳的农家女子,大儿子两岁多的时候,握登便开始下地干活了。她经常帮虞槔做些田里的活计,有时也拾些柴禾,用以烧水作饭。
    一天,握登在家闲暇无事,她便想到地里去拾些柴禾。于是,她将儿子寄放在邻人家里,便去了屋后的坡上。
    那天,刚刚雨过天睛,握登在坡上拾了一会儿柴禾,身体感觉有点累了,便站起来伸了一下腰。当她伸腰抬起头的时候,望见山海西南边陲有一条绚丽的彩虹,赤、橙、黄、绿、青、蓝、紫。七彩缤纷,异常美丽。握登着了迷似的注视着彩虹。正在全神贯注之时,那彩虹骤然不见了。却有一位美貌男子站在了握登的面前。那男子上前抱住握登。握登身不由己,竟和那男子缠绵起来。二人在山坡的草地上如痴如醉地做起了男欢女爱的勾当。
    一翻云雨,握登朦着双眼,充分地享受着那种奇秒的滋味。猛然睁开眼睛,却不见了那男子。握登顿悟,自责自己怎么竟然做了这种见不得人的勾当。再一看自己这副模样,满面羞愧。心想,这个样子若让别人看见,还有何面活在人世!于是,急忙从草丛中爬起,把内外衣服整理了一番,赶紧再拾了一些柴禾,背上柴梱,下山回家。哪知自此以后,握登竟然有了身孕!
    这件事情握登一直深藏在自己的心底,不敢向虞槹吐露半句。
    过了几个月,孟门山的洪水横灌下来了。眼看着山海水不断上涨,溢上了堤坝,漫到了村边。虞槹一看,这里住不成了。一点家什都没敢带,赶紧和妻子带上孩子离家出逃,向东南方向的山根子跑去。
    虞槹一家随着逃难的人流,漫无目的地向东南方向走去,到了中条山根,虞槹往山上一看,陡峭的山坡奇峰突起,不是理想的生存之处。只好沿着山根继续往南而行。
    究竟要走到哪里呢?他也不知道。只是漫无目的的沿着山根往南走。寻觅着可以生存落脚之处。大约走了三个时辰,走到了雷首山下。
    别人还在继续往前走,握登身怀有孕,实在走不动了,就坐下来歇息。
    歇了一会儿,虞皋站起身来,准备带着老婆孩子继续前行。当他抬起头来,却看到雷首山的上边隐隐有炊烟飘动。他的眼睛发亮了:山上边肯定住有人家!那里肯定不会有水患。他决定不再往前走了,到山顶看看去。于是,他便背着孩子,领着老婆,顺着山梁的十八盘小道往雷首山的顶端爬去。
    在平原住惯了的人,爬山太吃力了!虞皋两口子换着背上孩子,拨开柴草丛,寻觅着隐约难见的羊肠小道,吃力地一步一步往山上爬。实在爬不动了,就坐在山坡上喘口气,歇息一会儿。然后再继续往上爬。三四里路的山坡,竟然走了一个时辰!
    爬到山顶以后,虞槔站在山头上回头一望,长长的出了一口气。总算放下了心!再往山下一细看,大吃一惊!只见那山海浩瀚无边,漂流着许多椽、檩、家什,不时还漂流着人的尸体。俩口子暗自庆幸,多亏没有留恋那些家什,总算逃得性命出来。
    虞槹一家坐在了山顶上,喘着粗气歇息了一会儿。
    歇息了一会儿,眼看天色不早,他们不敢怠慢,便起身沿着山梁往南蹁着走过去,走了不远一段路,拐到了面南的山坡上,眼前一片豁亮:居高临下,四望开阔,往南一看,再往东一看,觉得这个地方很奇异。这哪里是个山顶?山顶之上竟然如此平坦。虽有纵横沟豁,但多是平坦之地,山包的北边有一条河流,汹涌澎湃,流入山海。(今山西芮城县六官村雷首山涧。此河名曰汭水、亦名石门涧。《水经注》:“水所入曰汭,浑流西注入河。河水南迳雷首山西。山临大河,北去蒲阪三十里。“《史记•五帝本纪》:“舜居妫汭,妫汭在河东历山。”《史记•陈涉世家》:“昔舜为庶人,居于妫汭。”《太平寰宇记》卷46:“蒲州,妫、汭水,源出县南三十里雷首山。此二泉南流者曰妫,北流者曰汭,异源同归,浑流西注,而入于河。”《尔雅》:“水北曰汭,亦小水入大水之名,盖两水河流之内也,故从水从内,盖舜所居之地。”《隋志》:“河东县有妫水。《御览》六十四引《地记》云,河东郡首山之东北山中,有二泉水,南流者曰妫水,北流者曰水。今有妫水,北出历山南流,会自东来之汭水,南入于河,盖非《注》所指之水。《注》下称四迳历山,又西入于河,今水则南流入河,其方向异也。此因古妫汭水为涑水所夺,后人遂别指一水以当之,详见后涑水下。”)且林茂草丰。山坡之下不到半里之遥,是一个冒着炊烟的小村落。
    “真是个谋生的好地方!”虞槹自言自语了一句。
    看见了村子,虞槹的心情轻松了许多。他想,在这个村子里先找个地方住下。
    可是,当他走到村口的时候,心里却很为难。住在哪里呢?虞槔心中没数。他们一家刚刚外来,这儿一个人都不认识,进村以后该到哪里落脚?逃难之人,也实在为难。两口子抱着孩子,坐在场里的秸杆垛上发愣。
    眼看太阳就要落山了,一家人今晚住到哪呢?虞槹甚感忧愁。他不愿意打扰别人,却想不出好的办法,只好从草垛上拉下一些秸杆,铺在避风的秸垛下边,准备让一家人在野外露宿。
    就在虞槹一家窘迫无奈的时候,一个背着柴禾的农人从村后山头上下来了。
    背柴农夫走到近前,看见了场里草垛下坐着的这一家三口,知道他们是外地逃难之人,便放下柴捆上前问道:
    “你们是一家人吧?从哪里来?到此做甚?”
    “小人虞槹,因老家遭了大水,逃难走到这里。觉得这里能住,就想安家于此。不知可否?”
    “当然可以。”农夫答道。接着介绍道:“我也不是这个村子的老户,这个村子的人都是姚姓,村落扎在山丘之上,是为姚墟。我姓秦名兆,前两年也是从河南边逃难来的,就住在村子西边。”
    “哦!那我就在这里落脚安家了,以后还得您多多照应。”虞槹松了一口气说道。
    “那没问题。我看得出,你一家三口,今晚还无处可住,看架势是准备在这草垛下过夜吧?”秦兆慷慨允道并反问。
    “唉!刚到此地,没有落脚之处,我看这个秸垛避风,就准备铺开秸秆在这儿先凑合一下。”虞槹回答道。
    “唉!出门人就是可怜,这里地高,夜间很凉,大人倒无所谓,小孩可就吃不消。若不嫌弃,今晚先到我家暂住一夜吧。”好心的秦兆建议道。
    “秦兄好意,虞某感激不尽!不知你的家里能住下我这几口子吗?”虞槹万分感激,稽首称谢道。
    “我刚来的时候也没有地方住,到这儿以后,就在村西选了一个地方,掏了两面窑洞。我家人口少,只有我们两口子和一个儿子,一家人住在一面窑里,还有一面窑是放家什的。稍微收拾一下即可住人。如不嫌弃,你们就到我那里暂住几日,先不用露天受冷。”
    虞槹心里非常感激,再三称谢。
    一阵寒暄之后,虞家三口随秦兆去了他家。
    同是外地逃难之人,同病相怜,秦兆对寄居在他家的虞槹一家非常关心,生活上尽心照顾。他还帮虞家选址打窑,一直到虞家住进自家的新居。
    从此,二人结为好友。
    就这样,虞槹一家便在姚墟住了下来。
    (今山西芮城风陵渡镇六官村,距西侯度遗址3.5公里。这里是远古人类生存的最佳场所。180万年以前,古猿人类就在这一带打制石器、使用火种、生息繁衍。最早时因村里人都是姚姓,又驻扎在丘陵之上,所以取名叫姚墟。后来因为这里曾经有过和到过六个中国最大的官:虞舜大帝出生和生活在这里,帝尧、大禹帝、光武帝刘秀、清康熙帝、乾隆帝都曾经到过这里,人们就更名为六官村。又因为墟落地势高,视野宽,站在墟落能观看到我国古代的六个国都,即秦都咸阳、唐都西安、舜都蒲阪、魏都芮城、汉都洛阳、宋都卞梁。所以又名六观村。)
    过了数月,握登分娩了,生下了一个男孩。虞槹两口子非常高兴,将秦兆及众邻请来好好地庆贺了一番。
    这孩子降生以后,生得非常奇怪,与常人有许多不同之处。一是他的一双眼睛的瞳子都是重瞳。二是脑球突出,眉骨隆起,头大而圆,面黑而方,口大可以容拳。三是他的掌心有纹,那手中之纹竟是一个“褒”字。虞槹非常喜欢他,给他取名叫舜,寓意为花卉。以此给他起号叫华。因他排行老二,也叫仲华,亦叫重华(约前2162——约前2073)(《中国古代神化》:舜生长在妫水(现山西永济县南)。《史记》集解:舜,冀州人也。冀州,西河以东,南河以北。)
    后人为纪念帝舜,在舜的故居建祠立庙(《隋志》:“按《地理志》曰:县有尧山、首山祠。”《蒲州府志》载:“妫水云舜所都,而上虞之损石为公崭会稽,又有妫水祝阿。故县又有汭水,有娥英之庙。山上有舜祠。”《平阳府志》载:景福寺:在州南二十里六官山。有御书“景福寺”扁额。古有虞帝庙。清同治十二(1873)年设乐善书院,山上古有舜帝祠。《通典。州郡九。河东郡》:妫水,今有舜庙。其庙周宇文护(515-575)所造。《芮城县志》载:“康熙三十六年,在雷首山上修建万代寺,后康熙西巡时更名为景福寺。古有虞帝庙。清同治十二(1873)年设乐善书院,山上古有舜帝祠,薛于瑛在《乐善书院记》中云:‘庙居雷首之巅,古柏阴森,条山自东蜿蜒迤逦而来,崭然欲尽,隆然盘一巨丘,四望辽阔,而黄河自北而南,澎湃排荡而去,乃山水雄胜之境,据一邑之壮观。’)
    这个舜自小聪明伶俐,许多事无师自通,且温顺听话,所以虞槹夫妇非常喜爱,视如珍宝,呵护有加。
    这一家四口,在雷首山上安居乐业,光景过得还算有滋有味。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那握登好端端地却生了一种怪病,不久便离开了人世。虞槹的心里非常难过,二子亦是万分痛苦。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