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圣帝大舜

第十二回 凤凰咀聚贤


第十二回凤凰咀聚贤
    这天,虞舜因调解两户渔人的纠纷,没有和灵甫一块去打鱼。晚上灵甫回来告诉仲华:
    “今天我见到了一位贤人,你没有去,实在是太可惜了!”
    “你今天去了哪里?遇见了哪一位贤人?
    “我今天跑的比较远,一直划到最南边的凤凰咀下面。船到凤凰咀后,我将船靠到岸边,上岸去了女娲祠,顺便祭祀了一下女娲娘娘。在女娲祠我遇到了一位贤人,这个人名字叫皋陶,我和他聊了一会儿,发现他学识渊博,德行很高,心里很佩服他。”
    “太可惜了!今天没有去,竟耽搁了好事。要么这样,咱们明天再到那边去打鱼,顺便让我也结识一下。”只要是贤人,虞舜肯定不会放过结识的机会。虞舜觉得今天没有出去很惋惜,央求道。
    “我就知道你要去的,已经准备明天带你一块再去一趟。”灵甫接过话茬说道。
    其实这是灵甫早已预料到的。他告诉舜时,就知道他非去不可,就准备明天再带他去。次日一早,灵甫便将船划上,载着舜去了凤凰咀。
    由于船往南行是顺水,不多久就到了凤凰咀的下边。灵甫将船靠到岸边,和舜一块下船登岸,径直向女娲祠而去。
    女娲祠外,凤凰咀的高处,一个伟岸的身躯独自站在那里,极目远眺。他眺望着浩瀚的山海,眺望着渭水、洛水流入山海形成的漩流,在那里深深地思索着。
    自从帝尧走了以后,这些年来,皋陶就一直在师傅那里学习,前些日子,他接到了帝尧的召书,辞别了母亲,离开了师傅,怀抱济世大志,独身前往帝都,以展他那径天纬地之壮志。途中,他结识了两拨贤人,一拨是高辛氏的八个才子:人称八元的伯奋、仲戡(kan)、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左传•文公十八年》,“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伯奋、仲戡、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忠肃恭懿,宣慈惠和,天下之民谓之八元”;“帝鸿氏有不才子,谓之浑敦”。)因为他们忠肃、恭懿、宣慈、惠和,世济其美,所以,天下之人称他们叫做“八元”。一拨是帝颛顼的八个才子,人称八恺的苍舒、隤(tui)凯、梼戭(tao.yan)、大临、尨(pang)降、庭坚、仲容。“恺”,和也。”因他们个个齐圣、广渊、明允、笃诚,世得其利,所以,天下之人叫他们“八恺”。(《旧唐书•韦凑传》:“八凯、五臣,良佐也”。苍舒、隤敳、梼戭、大临、尨降、庭坚、仲容、叔达,即垂、益、禹、皋陶之伦,庭坚则皋陶之字,其齐圣广渊,明允笃诚,天下之民谓之八恺。八恺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称号为姓氏者,称恺氏。在古代,“恺”与“凯”二字通假,因以有“凯”代“恺”为姓氏者,改称凯氏。凯(恺)氏后裔子孙,有因改朝换代的时候遭到祸灭九族之难,满门被抄斩时逃出五个兄弟,五个兄弟在逃难中约定以后分别姓东、南、西、北、岂,五姓是一家,见面是兄弟,以后的子孙只准念书,不准当官。此后遂有岂氏。)
    皋陶和这些贤人很是投机,结为好友。当他们在一起议论贤达时,大家异口同声地赞美历山农夫重华,都认为他是当今最有名的孝子和贤达。皋陶觉得,如此大孝大贤,不去向他学习实在太可惜,于是就提出了建议:“咱们约个时间到历山去拜访大孝子重华,这样的贤人如果不去见他实在太可惜。”“八元”、“八凯”都很赞同,就约定了日期到历山相会。
    “八元”“八恺”一些事务需要处理,就让皋陶提前先到历山安排。
    皋陶渡河到了冀州,一到风陵堆(今山西风陵渡。风陵,即女娲之陵墓。《戴延之西征记》载:“女娲,风姓,风陵即女娲之墓。”《寰宇记》载:“河东县三里风陵是女娲之墓。”“考古要录河中风陵,疑为古伏羲冢。以苞皇为风姓,故然女娲亦风姓。”《中国通史》载:女娲陵所在说法五种,一说在风陵渡。因史载女娲风姓,故女娲陵又称风陵,或谓之风陵坡或风陵堆;二《陕西通志》说:“上古风陵,即女娲氏陵,在潼关卫城北黄河中。”;三《河南府志》说:“女娲陵在阌乡县黄河滨。唐天宝末忽失。乾元初,复涌出。遂名风陵渡,盖後风姓故也。”;这三处实为一地。光绪《永济县志》载:“女娲陵,在城西南六十里黄河洲渚上,今风陵渡其遗处也。”《芮城县志》载:“女娲陵在城西南六十里黄河洲渚上,今之风陵渡其遗处。”因史载女娲风姓,故女娲陵又称风陵,因女娲陵之故,取地方名风陵堆,意指女娲的墓堆。《水经注》:函谷关直北隔河有层阜,巍然独秀,孤峙河阳,世谓之风陵。戴延之所谓风堆也。春秋时期,著名的泛舟之役,秦国运粮船队经渭河即由此入黄河而北上晋都,史称秦输晋粟。此后此处的渡口开始启用,遂改名风陵渡。风陵渡一地十名:风陵堆、河曲、封陵、阳晋、羁马邑、河北、风陵津、风陵关、风陵渡、河东),他便向当地老乡打听了历山的方位。在老乡的指点下,皋陶沿着河岸向东而行。
    好在不多远,太阳落山之前便到了妫水河畔。
    “真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
    落日映照着妫水河潺潺的水面上,晚霞披在了历山秀丽的庄园上,皋陶环顾四周,不由脱口赞叹。
    他小心谨慎地渡过了浅浅的妫水河,沿着草丛小道向历山村庄走去。
    非常遗憾!重华竟在半年之前离开了历山,听历山之农讲,重华思念父母弟妹,半年前就回家去了!
    皋陶心中非常懊丧:专程求访,竟然无缘相见!“八元”“八恺”一两天就都到了,没有重华到这里来聚什么?皋陶当即决定,立即返回凤凰咀,在那里等候“八元”“八恺”,相聚以后一块上雷首山到姚墟去。
    此刻,天已薄暮,晚间走路很不方便,皋陶只好暂时在历山住一晚上,明天一早在赶路。
    重华的朋友当然是贵客,历山之农都非常热情,争相邀请皋陶到自己家去歇息。皋陶觉得心里暖哄哄的。
    晚上住下以后,皋陶可不会闲着,他利用难得的机会走家串户,到农人中间打听那重华的相关情况。
    一提到重华,历山之农就有说不完的话题。
    “那个人品性极好!心诚、心善。”
    “他给我们说道理、帮我们分清田界,减少纠纷。”
    “重华是个大孝之人,虽受继母虐待,但时时记挂着父母,经常给父母捎吃的和用的。”
    “他在这里很不安心,每日都在牵挂着他的父母。”
    “听说他的继母妒心很强,他回家以后,继母不能容他,又将他赶出了家门,现在去向不清。
    ……
    “不虚此行!”大家的评论让皋陶非常高兴。他想:今天虽然没有能见到重华,可历山之农的议论足以说明,外边关于舜的传言没有虚假,大孝、大贤是名副其实的。今天没能见到,可能是缘分还没有到。他的家离这儿不远,等八元、八恺到了以后,我们一起去姚墟,肯定就能见到他。想到这里,他便不觉遗憾。
    次日一早,皋陶便告别了历山农友,赶紧返回,向凤凰咀走去。他不想让那十六弟兄跑冤枉路,想到渡口将他们拦住,等聚到一块之后再一起到姚墟寻找虞舜。
    日头一杆高的时候,皋陶便到了凤凰咀(凤凰咀是雷首山脉最南端的一座小山,因女娲在这里造人补天、结绳记事、创置婚姻、聚社会饮,开启人类文明之时,一群凤凰降落于此而得名。)的下边。
    凤凰咀依山傍水,林木茂盛,巍峨挺拔。凤凰咀顶端的树丛中,有一座古香古色的祠庙。虽然只有一间大小,但奇特的建筑风格使庙殿显得威风壮丽。来的时候匆匆忙忙,没有到岭上去观看,这一会儿十六弟兄还没有到,时间还比较充裕,他便想到庙殿里去看看。于是,他沿着不太陡峭的山坡向庙殿走去。
    小小祠庙却*肃穆,皋陶问过看庙老人,老人告诉他这是“女娲祠”。皋陶大吃一惊,脱口而出:“差点错过机会!”
    皋陶的神态一下子严肃起来,他满怀着虔诚心态,庄重地走进了祠庙殿堂。
    一番虔诚的祭祀以后,皋陶将殿堂里的灰尘打扫擦洗了一遍。
    刚刚走出殿堂,迎面来了一个英俊的小伙子。
    两个人礼貌性地打了声招呼,小伙子便走进了庙堂。
    不一会儿,小伙子祭祀完毕,走出了祠堂。
    皋陶、灵甫二人就这样在祠院里相识了。
    灵甫和重华上岸以后,老远就看到了站在高处的皋陶,快步走了过去。
    重华近前一看,只见那皋陶大头方耳,面如削瓜,口如马喙,高大魁梧。心里暗暗夸赞:“好一表人才!”赶紧上前稽首道:
    “皋陶兄,幸遇!幸遇!”
    皋陶急忙还礼,问灵甫道:
    “这位仁兄是何人?”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大孝子重华。”灵甫回答道。
    皋陶听了灵甫的介绍之后,赶紧握着重华的手说道:“失敬!失敬!久闻大名,如雷贯耳!只是未曾见面。我这是专程到历山拜访您的,还有我的十几个朋友都想要见你。这一次是我们相约而来的,我是打了前站。昨天我去了历山,可到历山后没有见到你,正在遗憾,昨日就在这里遇到了灵甫兄,得知你在雷泽,我就打算等十六弟兄都到齐了之后再去雷泽拜访。不想你今日竟来了。真是太好了!甚幸!甚幸!”说话间两人都非常激动。
    两人握一会儿手后,重华说道:“女娲娘娘的祠庙我还是第一次来,怎可错过机会,一定要进去祭拜一番。”
    “好吧!我们陪你再去一趟。”皋陶兴致勃勃地说道。
    话毕,三人便相跟着进了娘娘庙。
    进了庙殿,重华等三人虔诚的对女娲娘娘祭拜了一番。
    祭拜完毕,三人一起出了庙殿,坐在庙院大树下的石桌旁聚谈起来。
    重华和皋陶两个大才之人到了一起,谈的非常投机。彼此亦都互相敬重,都有相见恨晚之感!谈到了忧国忧民之事,二人谈得更为投机。皋陶道:
    “我有一帮朋友,都有济世之才。人称“八元”,“八恺”。都是些德厚才高的贤人。洪水几十年,万民遭磨难,帝尧求贤治水,大家都想为国家做些事情。前些日子,我们约好同到历山拜访你,没有想到,我到历山跑了个空。现在就在这里等那些朋友,等大家都来齐以后,再到你家里去拜见。听历山之农说你可能不在家,没有想到,吉人自有天相,竟然能这么顺利地见到了你。能见到你这位大贤,我感到非常高兴,等八元、八恺来了以后,咱们一定要好好聊聊,好好向你请教请教。”
    “重华何德何能,怎值皋陶兄如此看重!”
    “你的名声很大,几乎路人皆知,我怎肯错过良机?”
    “遇到了你我已感非常荣幸了,若再能会见八元、八恺这么多贤人,那可是太幸运了!我也不肯错过这个良机,这一次一定要向你们请教请教。”
    “咱们这一次好好聊上两天,相互了解了解,”
    “甚善!”重华高兴地说道。
    三人谈的投机,不觉日头西沉。皋陶道:
    “天色已晚,返回不便,干脆你俩不要走了。将船泊在岸边,咱们就在船上叙上一夜,二位仁兄意下如何?”
    “甚善,我亦正是这样想的。”皋陶语毕,灵甫急忙说道。
    三位贤才一起上到船上,钻进了船舱。
    这个晚上,三位大贤就躺在灵甫的船舱里,一聊就是一个通宵。
    次日辰时,那八元、八恺陆续都来了。皋陶三人忙里忙外,殷勤接待这些远方来的客人。
    只见那十六位豪杰中,有的磊落轩昂.有的渊静肃穆,有的权奇惆怅,有的尔雅温文,没有一个等闲之人。皋陶一边接待,一边介绍道:
    “这八元、八恺都是有根基的大贤人。八元是先帝高辛氏的帝子。这位是伯奋,这位是仲戡,这位是叔献,这位是季仲,这位是伯虎,这位是仲熊,这位是叔豹,这位是季狸”皋陶一一介绍完八元以后,转过身接着又一个一个地介绍八恺:
    “这位是苍舒,这位是苍舒,这位是隤凯、这位是梼戭,这位是大临,这位是尨降,这位是庭坚,这位是仲容,这位是叔达。他们都是颛顼帝的帝子。”介绍完这帮朋友以后,皋陶又转身给“八元”“八恺”介绍道:
    “这位就是你们整天挂在嘴上的大孝子重华。”
    “有幸!有幸!还没有到历山,就见到了仲华兄,真是太高兴了!”
    “重华兄还跑来接我们了,真是没有想到!”
    “……”
    没有等皋陶介绍完,大家就争先恐后拥到了重华的身旁,和他寒暄。把重华闹得很不好意思。
    “大家先别急,我还没有介绍完呢!”皋陶岔开了大家的话题,接着介绍道:“这位是灵甫兄,是重华兄的好朋友,他聪慧敏捷、才高识广、乐善好施,是雷泽畔的一位贤者。”大家这时才醒悟过来,都觉得不好意思,急忙和灵甫叙话。
    一帮贤者相见恨晚,相互稽首相拜,有说不完的话题。
    一阵热闹过后,皋陶提议:
    “咱们相聚不易,在这里多住上几天,相互之间好好聊聊!”
    “好!好!”大家齐赞同。
    眼见过了午时,大家腹中饥饿。灵甫这才想起,朋友到了这里,他竟忘了尽地主之宜。赶紧从船舱里拿出十多条鱼,开始做起饭来。重华急忙跑到轿村,到小店里去搬了几坛柿子酒。
    酒饭备齐以后,群贤欢聚一堂,肥吃海喝起来,大家好好地庆贺了一番。
    因为是边吃边聊,这顿饭一直吃到天黑。
    夜里,一干人等在庙殿地板上席地而卧,侃了一个晚上。
    次日,大家起床以后,苍舒提议道:
    “游不废业,是帝尧之教诲。此地水面宽阔,鱼类必多。处水者渔,这些天咱们就来做渔夫吧。有灵甫,重华二兄为师,肯定会有大的收获!”
    “这个主意真好!”大家齐声赞同。于是,他们就让灵甫为向导,向周围渔人租借了两艘大船和若干渔具。大家一边捕鱼,一边谈天。
    这是一帮人杰,聊天之时,无一人闲聊那些下九流的话题。有陈说水害殃民,急需治理;有评说天下利弊,兴亡之策;有讨论古今得失,吐平生之志......
    此次群贤相会,为重华以后执掌天下,提供了一批贤臣英才。
    临别之时,伯奋对重华说道:“你目前的处境让我等甚忧,你父不辩优劣,性情暴躁。均因双目失明之故。若他能看见世间的一切,决不会是这样子的。前年,我在梁州(华山南麓到黑水之间,东起陕西勉县,西至四川。)游览之时,得一奇药,专治双目之疾,效果极好!这种药叫空青。空青长在梁州的深山谷中,极难得到。那个地方出铜。据说是因为铜的气味熏蒸而成。空青的壳子很硬,腹中是空的。那腹中的浆水,是治疗目疾的最佳之药。当时,山中有一老巫和我相处很好,临别之时,他送了我两颗。现在还有一颗在身,我将它送于你。若能将老伯的目疾治好,那可就是天大的造化了。”
    重华不好意思地说道:“如此贵重之物,重华怎敢要呀?”
    伯奋道:“你是我兄弟,治父目疾,天经地义!药虽珍贵,我亦无用之处。不必推辞。”重华拜谢再三。
    重华同这帮贤人甚是投机,大家在一起相聚几天以后,便依依不舍的各走动西。
    重华和灵甫向众贤告别以后,便返回到雷泽。
    回到雷泽以后,重华就告诉灵甫,他想立即回家。灵甫道:“你的心情我很理解。我也不留你了,赶快回家把老伯的眼疾医好,让他少受一些瞽目之罪,也算办了一件正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