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风云

第142章


当天师徒二人什么事都没商量,一起哭了一场,哭完了都感觉互相间融洽了不少,有了点亲切的感觉,朱厚照虽然抱着公关的目的来的,能有多余的收获自然更加欢心。李东阳则是愧疚之余暗暗发誓,定不叫陛下再受委屈了,只要是自己还在这个位置,为了先帝的嘱托,做些让步也罢了,天下总归还是陛下的天下。
    正文 第一百零八章  连升三级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3-1-16 8:38:26 本章字数:4292
这几日京城里可了热闹了,街头巷尾的老百姓们纷纷谈论一件稀奇事,居可靠人氏传出,陛下为了解决京官多年来欠发的俸禄,在紫禁城里开始节衣缩食了,每日用膳不过几盘小菜,每日必须更换新的衣物也改了规矩,能洗洗的就洗洗换上,能节省的就少添就新衣物,还规定各宫各院都厉行节约,省出用度,尽快的还上京官们的欠俸,让大家都过一个好年......
好事者争相传播,传来传去皇帝陛下的节约慢慢的有点变态了,什么一日改吃二餐了,什么咸菜萝卜都上了陛下的餐桌了,什么陛下的衣物开始打上补丁了。顿时,皇帝陛下的私生活成了京城百姓讨论的焦点,个个都像亲眼看见似的,说的越来越邪乎了,谈论的场所也从自家屋子、亲朋好友换到了茶馆酒肆、大庭广众,加上中秋阅兵时朱厚照亲口颁布的两件亲民的举动,开年才正式称谓的正德皇帝在百姓口中俨然已具厚德仁君之风了,一时多少民间士儒纷纷作诗作词,夸赞起这位伟大的正德皇帝。
朱厚照本人则稳坐钓鱼台,朝堂的、朝野的动静一点不少的都传了进来,没想到民间的力量这么大,天下舆论俱一边倒的倾向自己,还有了,百官们得知自己发话要年前解决他们的欠俸,也大多纷纷上疏,意思都是做臣子的不敢教陛下节省用度,欠俸就欠俸罢了,以后朝廷财政有余了再说,如果陛下再刻苦自己就是这些做臣子的大不敬了..
朱厚照翻看着这些千篇一律的奏章,心里美的快化了,公关!真是个厉害的玩意啊,威力的确巨大。现在朝野上下同声为自己摇旗呐喊,没料到作俑者居然是几滴眼泪,几句软话,几番低姿态。这几日红木税的事情也没人在朝堂上提议了,倒是户部、吏部开始先后动作了,应该是得到了老师们的暗示,毕竟朝廷的财政状况摆在哪儿,每年的苦日子大家也过怕了,能够不伤筋动骨的多点收入是大家都盼望的事情。
正面不行咱就侧面迂回,朱厚照想起了教练说过的话,这次的迂回可谓大获成功,事情办成了,还落了个厚德仁君的好名声,名利双收啊!想到此朱厚照龙心大悦,悦然道:“高凤,通知皇马的队员,下午玩球去。”
“唉...”高凤高声的应了,陛下高兴就是他最大的追求了,能不高声呼应吗?
这几日朝廷有个小小的人事变动,经吏部举荐,原顺天府从七品经历郭右五升任宗人府经历司经历。不过六品的小官,这几日的动静大了去了,大家也没在意,倒是几天后某位都察院御史的一篇奏章引起了不大不小的骚动。
这位御史接到一封外地小商贩的举报,说是他贩来的十二担棉花被崇文门外的福顺塌房给黑了,只扔给他五两银子就要赶他回去,小贩一时想不开,准备跳河轻生,被人救下,结果哭哭啼啼的回了老家。御史得知,一纸奏谏投上了朝堂,文中对张永掌管的内宫监大加指责,其中‘持势私创塌店,霸集商货,甚为时害’则直指京城所有皇店的痛处。此奏谏在朝议时得到众多大臣的拥护,纷纷谴责福顺塌房及监管失位的内宫监。
内宫监的掌事太监张永则大呼冤枉,指天发誓京城所有皇店都依祖法设立,没有都察院说的那些欺行霸市的行为,反而是都察院捕风捉影,想那皇店的经营者个个都是皇室勋戚,言行举止守法遵规,善待客商,促进贸易,怎会做出这般下作的事情。
第二天都察院换了个御史继续上奏,要求内宫监交出京城所有皇店的账本,是不是黑了小贩的货物一查就知道了。内宫监则态度强硬,说什么皇店乃内廷制下,和户部共理财税,你都察院的没有资格查皇店的账;都察院不依不饶,转头指向了户部,要求户部协查;户部也不答应了,说什么皇店的经营者都是勋戚,归礼部管下,建议礼部的协查;礼部的干脆就推给了刑部,说什么如果此事属实,应先依律立案,然后由礼部的宗人府协助刑部核查此案......
一时风起云涌,朝廷六大部除了不关兵部、工部的事,户、理、刑、礼四大部都牵扯进来,还加上了一个都察院,五大部门在朝议上互相推诿,好一番风景。最后在首辅大学士的建议下,决定先由内宫监自查,礼部的宗人府负责具体事物,不管结果怎样,上报四部门,然后再做进一步的处置。如此一来避免了堂堂朝廷四部为了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互相扯皮,大家也都欣然接受。
此事的真正当事人,就是福顺塌房的刘大掌柜的倒是震昏了,他呆在自己的宅子里合计着,好像没这么一回事啊?上月是有个贩棉花的汉子,二担棉花我给了五两银子,没错呀,不都是这个价么,怎么变成了十二担棉花了?难道是下面的人黑了他的货?也不能啊....刘大掌柜吓得几天不敢出门,到处派人打听着。
此事的另一个当事人,就是郭右五,则在家里大骂杨廷和。这老乌龟,要我出面做恶人就算了,还闹出这大的动静,像个疯狗一样四处咬人,就差拿个喇叭满城喊了。其实杨廷和的心思他一清二楚,故意闹出风波的缘故就是不想让查抄皇店的事情半途而废,想法设法的要断了内廷的后路,也是要断了陛下的后路。这件事现在四大部都开始盯上了,那么就必须得一板一眼的查下去,想做到一半卖个人情?门都没有。如果朱厚照轻易开了后门,那今后也就别怪下面的人阳奉阴违了,谁叫你皇帝陛下不秉公执法的?孰轻孰重,朱厚照自己掂量去吧。
骂归骂,骂完了还不得硬着头皮上,郭右五对着外面大吼一声:“傻强。”
“唉...”正在斗地主的傻强隔着院墙大声应了。
“明日早起,陪爷当差去。”
“唉..知道了五爷。”
郭右五在屋子里转了两圈,么的,好日子到头了哦!这些日子哪儿都没去,尽哄着美人到处逛街了,关系是一步步的飞速发展,小手随便摸了,小嘴没人的时候也可以随便亲了,除了不能那个.....坐在屋子里官也升了,正六品的经历,虽然同是经历,可宗人府的经历比顺天府的经历值钱太多了,接触的都是皇亲国戚、内宫大臣,做上几年,全大明朝的显赫人物就都认识了,此乃积攒人脉的绝佳之处啊。可惜自己是被派来捣乱的,真如杨廷和的算计,做上几年,全大明朝的显赫人物就都得罪完了。
么那个巴子,想到此郭右五把杨廷和及其全家又是一顿臭骂。
/////////////////////////
第二天起了个大早,郭右五带着傻强上任了。说起来吏部的文书早就交到了礼部,按例郭右五应该数日前就该报到了,礼部尚书毛澄大人心里明亮的很,既然你不来,我也不去找你,宗人府什么地方?历来都是以元勋外戚大臣兼领着宗人府,自己虽然是礼部尚书,兼管宗人府的差事,还受领了个右宗人,那些不过都是虚的,说白了,宗人府管的是陛下的家事,这外人啊,还是少掺合为好。既然是家事,那就是紧盯陛下的意思办就是了,自己要学会糊涂啊。这会听下面人说宗人府新来的经历来报道了,毛澄只是‘哦’了一声,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吧,本大人先闪到一边去,嘿嘿。
宗人府不在礼部的衙门里,虽然归礼部管下,但凭着超人的地位在礼部外自设一院,里外四进院落,大堂大屋,家舍气派,郭右五的签押房在第三进的院子里,偌大的房间,虽然只是正六品的职位,在派头上就可以连追三级了。傻强乐哈哈的跟着五爷的屁股后面,平生第一次这么光明正大的进出高堂大衙,一些当官的见了傻强还和和气气的问候着,这个时候的傻强真***牛呗。
经历司在平时就是宗人府的最高机构了,按祖制,宗人府的最高职位宗人令乃皇帝亲任,其下左、右宗正各一人,左、右宗人各一人,也都是亲王亲任,但亲王们也只是挂个衔,衙门里的大小事务还是得听从三个人的吩咐——除了皇帝陛下、尚书大人毛澄,再就是这位新上任的经历大人了。
院子里大小官员都聚到一起,等候经历大人换上新官服,好正式拜见。要说大人的交际广的可以,刚刚来了新衙门,一拨一拨的客人就接踵而至了,大家伙瞧得个目不暇接。
最先来拜访的是俞文赞,王府仪卫司刚好是礼部管下,兄弟二人也算作了同僚了。这会他笑眯眯的道喜来了:“四弟,祝贺你连升三级啊,我这仪卫司百来号人马也顺便成了你的部下了,怎么样,有事就吩咐一声,哥哥全力帮你。”
郭右五摸着鼻子莫名其妙了:“喂,二哥,我能什么事儿?你的官职比我高半级,我能使唤你么,对了,你是不是听见什么风声了。”
俞文赞神秘的一笑:“职位我是比你高,可是仪卫司是礼部自个的班子,虽然不能打打杀杀,帮四弟你撑撑门面还是可以的,有事尽管使唤。”
郭右五听出了言下之意,俞文赞肯定知道点清理皇店的风声了,才会这么急急的赶来给自己一个定心丸吃。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