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风云

第143章


问题是连他都知道了,这北京城还有何人不知道。卧槽,现在的保密工作怎么这么差劲,我还搞个屁啊,一举一动都在人家眼睛里,只怕这个院子里的都有心怀鬼胎的人。
俞文赞前脚走了,后脚来了刘万年和王守仁,二人同为道贺而来,倒没什么多余的话;紧接着神机营的几个军官也赶着来了,以洪毅为首,还说张伯伦大人也想亲来,怕别人说闲话,带来几句贺喜了。连升三级,在旁人眼里可是荣光的很的事情,郭右五身怀绝技,相熟的人都知道来日必有大用,宗人府的六品经历正好合适历练人际关系,何况郭右五和内廷甚至陛下都交好,来此处磨砺些时日,放出去到地方上就是做个知府什么的也是很轻松的事情,大家都是真心前来贺喜的。
神机营的军官们才走,顺天府的那干兄弟们也来了,五哥换了衙门,还连升三级,兄弟们都替他高兴,这会原来检校房的兄弟们好几个都跟着五哥混出来了,老孙、老刘都做了官,对五哥那是感激不尽,一群人不知道多高兴了。
这波刚走,御马监掌印太监张永张公公来了,张公公来头极大,呼啦啦的一大队太监、禁军们站满了院落,张永是来给郭右五撑腰来了,就是要让宗人府的官员还有礼部这些人的都知道,郭右五的背后都有什么人物,能帮郭右五省点力气就省点力气,现在他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其实张永本不想来的,能躲在背后就能少得罪点人,可恨的杨廷和手段太绝了,唆使着几大部互相做戏,闹出天大的动静,这样一来宗人府的经历司就成了众目睽睽的地方了,张永不忍使得郭右五独自一人苦趁局面,索性大张旗鼓的来了。张永握着郭右五的手,苦笑道:“兄弟,别的不说了,同甘共苦谈不上,哥哥不会让你受气的,放心大胆的干,出了事咱们把杨廷和那小子扯进来,要死大家一起死。”
郭右五大笑:“哥哥不必多虑,几个穷亲戚我还没放在心上,能有多大的事?只是麻烦少不了,回去和陛下说说,闹出了动静得替微臣挡着,哈哈。”
“那是、那是。”张永满口答应,复又千叮咛、万嘱咐,才缓缓离去。终于送完了来客,看看时辰已到中午,郭右五示意傻强把自己的下属们带进来,大家同屋为差,得好好认识认识才是。
    正文 第一百零九章  放火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3-1-16 8:38:26 本章字数:3661
老爷升堂了,郭右五刚刚坐定,呼啦啦一下进来了八个人,守着职位大小,依次上前给经历大人见礼。分别是左右二司理事官、左右二司副理事官、左右二司主事、左右二司副署主事,八个人年纪都不小了,各自介绍一番,行完礼安静的肃立一旁,静待衙门老爷训话。
看着堂下的八个宗人府资深官员,郭右五知道本衙事务自己就是个门外汉,也装不了真正的老爷,便干脆道:“诸位都是我的前辈了,咱们来日方长,慢慢熟悉,本人学识不高,见识浅薄,还望诸位帮衬携持,多的不说了,本人一不做亏待大家的事情,二不做见利忘义的事情,能和诸位交个朋友那是本人的荣幸,不能和诸位交朋友,能有幸同屋为僚,也是本人的幸事,现在请各位大人带本人熟悉熟悉咱们宗人府的事务和机构。”
“遵命,大人。”左理事贺大人看来是领头的,首先出列,代表一干属下,尽起了本份。态度不亢、语气谦逊,头前带路。宗人府也不大,一干人等一个屋子一个屋子顺着走过,贺左理事一一介绍着,这儿是做什么的、那儿是做什么的。带到哪个屋子,那个屋子里的官员便出门叩见衙门老爷,不大的工夫,看着空荡荡的宗人府,院子里已站满了各级属下。
宗人府的设置也很简单,除了上面的大的吓人的宗正一类的官职,下面做事的也就是几十个人,大多都是书吏、主笔一类的役员们,无品无名,经历司掌管全局,下设左右理事司,分管宗室成员及外戚和功勋贵族的属籍。再下面就是左右册籍司,序录子女嫡庶、生卒、婚嫁,官爵、名谥、并核承袭次序,秩俸等差及养给优恤诸事。
其中关于奠昭穆、序爵禄、立派别、申教诫、议赏罚、承陵庙祀等六大类事物须上报到右宗人也就是礼部尚书毛大人那里,说简单点,宗人府上上下下几十号人就是伺候人的,大点的事情得上面的做主........
左理事官贺大人不愧为宗人府的老人,三言二语就讲清楚了经历司的权职范围和宗人府的机构设置,还带着新任经历大人整个院子都走了一圈,该见的人也都见了,瞅着日上午头,贺左理事看着郭右五,意思是今天是不是就到这里了?
郭右五被他领着走了一路,心里也没个底,更没个头绪,暗想着,既然是来挑事的,总得找个突破口啊。看到两边的厢房,顺口问道:“贺大人,这是?”
“回大人,这是左右理事司存放敇藉的地方,左边是下官管下的宗室一路,右侧是右理事大人管下的外戚勋臣一路的敇藉。”
“哦~!”郭右五自顾自的哦了半天,眯了眯眼,一个主意渐渐浮上心头:“贺大人,这大的屋子得放多少敇藉啊,对了,你们俩管下的一共有多少人啊,得上万了吧。”
贺大人微微一晒,道:“都是宗人府管下,哪能说是下官可以管的?就算管,也是您经历大人的管下。对了,先说宗室吧,亲王什么的下官就不说了,按我朝祖制,亲王嫡长子立为王世子,长孙立为世孙封为郡王,郡王嫡长子为郡王世子,嫡长孙则授长孙,诸子授镇国将军,孙授辅国将军,曾孙授奉国将军,四世孙授镇国中尉,五世孙授辅国中尉,六世以下皆授奉国中尉。宗人府理事的宗室共计八千四百九十一人。”
听着贺大人轻描淡写的说着,郭右五惊呆了,没想到宗室居然有这大的规模,要是再延续百年,这八千多变成八万多也是很轻松的事情,这些宗室什么事都不用做,朝廷养着,地方供着,可是不便宜。想着那些不菲的用度,光是数字上就吓死人了。
吃惊的还没完,右理事程大人又道:“下官这路理事的是外戚及异性公侯伯等勋臣,按我朝祖制,历来共册封韩、魏、郑、曹、宋、卫六国公,还有延安、吉安、江夏、淮安、济宁、长兴、临江、六安、荥阳、平凉、江阴、靖海、南雄、德庆、南安、广德、营阳、蕲春、永嘉、豫章、东平、宜春、宣宁、汝南、中山、巩昌、河南、颖川二十八侯,共计一万八千一百九十四户。”
足足一盏茶,郭右五才从惊愕中缓过神来。随便这么一说,就是近二万户,一户就算五十口人就是近百万的贵族,每户府上都是数百的下人、佃户,至于田地都是几十顷甚至几百顷,怪不得朝廷天天吵着差银子、差银子,这些都是朝廷的爹啊,不纳粮不上税,民间膏腴之地仗着权势能占多少就占多少,长期以往朝廷不破产才怪,破产了下场就是或是改朝换代,或是被外族入侵,然后这些贵族转身再变成下一个朝廷的地主,变来变去,受苦难的还是那些老百姓,老百姓为什么只能种地纳粮?为什么不能读书考功名?为什么朝廷历来都采用愚民政策?都是为了维护少数贵族的利益罢了。天下的饼子就那么大,谁都上来啃一口是不可能的,所以才有既得利益集团死命的维护他们的特权,蚁蚁众生,不需要读书知理,也不需要出路,种田的就种田,当兵的就当兵,来供奉这个万恶的体制,悲。
经历大人呆立不动,其他的官员们也只好傻站着陪着,都不知道大人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好半天,郭右五指着右侧的屋子道:“右理事大人,你说的你这路的敇藉都存放在这个屋子吗?”
“是的,大人。”
“能不能打开让我看看?”
这不废话吗,经历大人乃此处的最高长官了,他的话就是衙门的最高指令。右理事程大人急忙打开屋子,郭右五站在门口略略一瞟,里面是成行陈列的书架,一册册厚厚的书册都整整齐齐的陈列于上,这里可不比那个脏烂差的武英殿,良好的通风、充足的光线,连空气中都散发着高级的墨香味,宗人府的差事向来无小事,任何事历来是认认真真仔仔细细,从这点上就可以看出来。
“大人,您要不要进去看看?”右理事大人讨好的问着,他对他的工作还是充满信心的。
“呵呵,不必了,你做得很好,很严谨、很认真。”郭右五夸奖道。
“哪里、哪里,望大人多多指点。”右理事大人谦虚谨慎,这是在上司面前很得体的表现。心宽之余,忽闻一晴天霹雳,一干属下,同时听到了一个打死都猜不到的指令。
郭右五侧身对傻强道:“去,放把火给我烧了。”
傻强是什么人,多月的历练出就超然脱俗的执行力,耳朵里五爷的话就是圣旨,当下眉头都没皱,掉头冲进了屋子。
此时众人的震惊不是一点半点,是呆了,难道自己听错了?不可能吧。烧了?这是什么,这是朝廷的政体啊。家天下、家天下,国家即皇帝的天下,这些都是皇帝的家人,敇藉则是他们的证书,流传有序,无册籍何来流传?这是造反啊.......
傻强干混混的出身,杀人不敢,放火可是无数,一进去就找到了灯油、烛蜡,往书架上一倒,掏出怀里的火折子迎风一抖,转眼屋子里生出了四五处火苗,书架上摆放的都是书册,一点既着。就这么一眨眼的工夫,眼看着火苗由灰变黄,由暗变明,起火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