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之声伴随你

第32章



    在先前艾瑞克森的一些教育故事中,我们已多少体验过「以全新眼光看待周遭事物」的策略。「训练美国射击队战胜苏俄对手」一文中,艾瑞克森指示那些射手应将每回射击均看成第一次射击。「走在光滑如镜的冰上」一文中,艾瑞克森引导当事人将先前的联想置之一旁——当他的双眼紧闭时,便不至于意识到自己正走在光滑如镜的冰上,如此一来,就不会全身紧绷地行走——活像是随时准备跌跤一般。抛开先入为主的观念后,这位仁兄遂能以「纯真态度」举步,合宜地回应全身运动肌肉知觉以及充分信任自己的平衡感。事实上,在诸如此类的教育故事当中,艾瑞克森总下断强调着眼于「此时此刻」的价值。当读者在街上行走时,即很可能容易联想到本书内的某一个故事。而当这种现象发生时,就以全新的眼光观察正在进行的事。
    第九章与第十章皆强调以「开放」的新观点进行观察,两章的不同之处在于,下一章着重在阐述如何利用「学习」来的清晰洞见去整合经验及解析资料。
故事1:如孩童般思考
我们如何能够再次学着如孩童般进行思考以及获取创意呢?
不妨仔细观察小孩子的言行举止。我最小的女儿以三年的时间读完大学,并利用第四年的大学时光获取硕士学位,最后更在两年零九个月的短时间中完成了医学院的学业。当她年幼时曾很喜欢画图,她会一边画图着一边说道:「画这图实在不简单,我希望能赶紧完成它。如此一来,我才知道自己到底在画什麽。」
    不妨观察小孩子的画图过程,「这是座穀仓吗?不,它是条母牛。不,它是棵树。」图桉竞可以是他们所认定的任何东西.
    绝大部分的小孩子都有良好的直觉幻想力,有些孩子甚至拥有想像中的玩伴。他们可以将饮茶游戏突然间变成果园中的追逐嬉戏,随后又将这个在果园中的饮茶游戏变成了寻找复活蛋的狩猎活动。孩于纯真无知,因而拥有无限宽广的空间将事物变幻自如。
    置身催眠状态中,你也将拥有数十亿未经启用过的脑细胞听候差遣。此外,小孩子也非常诚实:「我不喜欢你。」而身为成人的你却无论如何都会说:「很高兴见到你。」
    日常生活中,你一向谨慎奉行社交性的例行公事,却不曾体会自己其实早已局限了个人的行为。置身催眠状态中,你却充分享有原始的自由。
故事2:来自天堂的信
    我们曾有一隻拘——一隻公的短腿猎犬,名叫罗杰。当牠死去时,我的妻子非常伤心。次日,她便收到了罗杰狗魂自彼处—— 一座上好骨头园中写来的信。
    「罗杰狗魂」算是相当多产的来信者,牠会巨细靡遗地转述由其他拘魂处听来的小道消息——有关孩子小时候的行为举止。孩子为他们的母亲写了很多这类的信,而孙儿们藉着阅读这些信,获得了不少有关他们父母的内幕消息。
    小孩子一向喜欢玩弄文字游戏与思考游戏。基于他们直觉式的幻想能力,他们的身边总是围绕着不知名的猫猫拘拘,只是身为成人的我们看不见牠们而已。
    当我由密西根开车前往威斯康卒探视父母时,常可以预见会发生什麽事。我习惯以某种方法询问家人想吃多少煎饼:「你要吃多大一堆?」
    我们会行经农场上的乾草堆:「这好大一堆可真够吃的了。」一堆煎饼,一堆乾草。我们随即学会以相同方式玩许多其他的游戏。
    置身催眠状态中时。我认为你最好尽情运用自身所具有的各种能力.它可能相当符合童年的情境。
故事3:你为何携带那根枴杖?
    某回,当我面对一大群医界人士进行演讲完毕之后,一位医师走过来对我说:「我非常喜欢你的演讲内容,也对你在黑板上所画的图解说明与具体示范深感兴趣,但有件事我却非常纳闷,你为何不用黑板凹槽中所放置的指示棒呢?你为何要用枴杖来充当指示棒?」
    我回答「我之所以会携带枴杖,那是因为我不良于行的缘故。它刚好可以顺便充当指示棒。」
    他难以置信地说「你并没有跛脚啊!」
    他同时发现听众群中有许多人也同样不曾注意到我的跛脚情形,他们以为我在装模作样,刻意带个枴杖来充当指示棒。
我曾造访过许多人家,年幼的孩子总是劈头就问:「你的腿怎麽了?」他们一眼即发现了问题所在。孩子的心智相当开放,大人却倾向划地自限。每位魔术师都会对你耳提面命:「别让孩子太靠近,否则他们便会揭穿你的把戏。」成人却有着较封闭的心灵视野。他们自以为已将周遭一切事物尽收眼底。事实上,他们却从不曾认真观察,只是就习以为常的观点看待事情而已。
故事4:魔术表演
    我曾邀请一位魔术师至家中表演魔术,他要求我的孩子尽可能坐得愈远愈好,却并不介意我留在近处观察把戏。他向我尽不放置在另一房间中厚纸箱内的兔子,并要我仔细留意他的一举一动。这一点也不困难,我只需盯住他的一双手就可以了。当他离开那房间时,我确定他并末带走兔子,而在稍后的表演中,他竟从一顶帽子中拿出了兔子。我曾仔细留意他的双手,确实不曾打开纸箱拿出兔子,表演进行半小时后,那隻兔子却突然出现在他的帽子裡。稍后我才恍然大悟地发现,他曾经一度分散我的注意力,乘机由纸箱中取出兔子塞入魔术师长袍的口袋之中。我从未注意到兔子在长袍中蠕动的情形。他随即向我展示帽于,裡面竟然出现了那隻兔子。
    我的一个孩子坐在屋内远远的角落中,见状立即指出:「你是从长袍中拿出来的。」
 
第十章  用心观察:留意特异陆
    
    本章中,艾瑞克森不仅指出仔细观察与留意特异处的重要性;也同时列举了个人主动设定情境,藉以观察并从中获取资讯的各项例证。换句话说,如果个桉本身没有显示出足以提供资讯的行为(一如「适合的精神科医师」故事中的个桉),艾瑞克森便会设定情境诱发此类行为。一般说来,我们会将这些刻意设定的情境称之为「测试」。艾瑞克森曾以十分具体的方式,测试两岁孩童的耳聋情形。而在「打喷嚏」的故事中,他则利用间接的方式提出测试性的问题,以获取重要资讯。
    此外,在以下各项故事中,观察的过程常与判断及经验密切相关。
故事1:适合的精神科医师
    当你听人说话时,请凝神倾听其间所蕴含的一切可能性。聆听过程中,请天马行空、毫无限制地任由思绪自由驰骋。请进行广泛思考。
    曾有位美丽的年轻女性进入我的办公室,待坐定后,即一面顺手拣除袖子的棉絮,一面对我说道:「艾瑞克森医师,我知道我未曾事先和你约好晤谈时间。我曾在巴尔的摩会晤过你在那儿的所有朋友;我曾在纽约见过你的同僚:我也曾前往波上顿与底特律寻求协助,但他们全都不是适合我的精神科医师。如今,我前来凤凰城,希望能确定你是否会是适合我的精神科医师。」
    我回答:「此事花费不了多久时间的。」我写下了她的姓名、年龄、住址、电话,问了几个简单的问题后即对她说:「女士,我是适合你的精神科医师。」
    「你会不会有些狂妄自大,艾瑞克森医师?」
    我表示:「一点也不,我只不过在陈述一项事实而已。我正是适合你的精神科医师。」
    她不以为然地说:「你实在未免太过狂傲了。」
    我说道:「这与狂傲无关,这纯粹只是就事论事——如果你想要我提出证明,我将乐于从命——只需问你一个简单的问题,就可以证明我是适合你的精神科医师。不过,你可得想清楚,因为我并不认为你会愿意回答我问的那个问题。」
她说道:「我可不同意,请直接问问题吧!」
我于是问她:「你男扮女装多久了?」
他大吃一惊问道:「你怎麽会知道?」
    我确实是适合他的精神科医师,至于我到底是如何得知他的秘密呢?对了,正是透过他顺手拣除衣袖上棉絮的方式窥出端倪。身为男人的我从不抬手臂「迂迴」拣修衣袖上的棉絮,因为我没什麽好避开的。女人却不然。这位个桉拣除衣袖上的棉絮时并抬高手臂,只有男人会有此表现。女孩们很早即学会以另一种方式拣除衣袖上的棉絮——远在你尚未看出她们的胸部产生任何变化时。
    伴随几个女儿成长的过程中,我发现她们大约在十岁左右之际,行为举止便已开始与男孩有所不同。例如,贝蒂.艾丽丝在大约十岁时,欲从书架上拿东西,即以如此方式(像是得避开高耸乳房似地)抬起手臂。我遂告诉妻子:「当贝蒂.艾丽丝洗澡时,不妨藉机检查一下她的胸部。」妻子事后告诉我:「她的乳头部位刚开始产生变化。」
    活泼好动的野丫头一向能像男孩般奔跑、扔球。突然间,到了某一天,她竟开始女性化起来,无论跑步或扔球都开始像个女孩。先前,她行动如男孩是因为她的骨盘大小与男孩完全相同。但到了某一天,她的骨盘增大了一公厘,跑起来便像个女孩了。
    男孩则会在某一阶段老是喜欢对着镜子端详,他们有充分的理由如此做。当他们触摸脸颊时,往往发现脸上皮肤开始变厚。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