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主沉浮

第55章


明军人仰马翻,全部陷入壕沟之中,清军也不包围,只不停地向着沟中射箭放炮,壕沟中埋藏着大量的火药、燃油,遇火即炸,可怜几万精兵,被落入这里,出不来,上不去,在火海中挣扎。
    宣府总兵杨国柱被火烧焦而亡。几万大军已经被若干道壕沟阻隔,无法与大同总兵王朴的后援相呼应。吴三桂在乱军中振臂一呼:“大家不要慌,拼命向前冲杀,置之死地而后生!”但各镇总兵对这个建议却明显不感冒,大多数人向南海关出海口的方向逃窜。
    吴三桂见这种情况突然心中一凉,想:“王朴有两万大军殿后,见到这里战火纷飞,为什么不上来啊!”
    他哪里知道,这边战火一起,王朴率军赶上,见清军大营已经变成火海,明军人人陷入火海、石灰大阵中无法逃脱,清军乱箭齐发,不出一兵一卒,斩杀明军无数,王朴只吓得魂飞魄散,叫道:“好家伙,中计了,众儿郎,撤吧!”竟然不去救援,率大军撤回杏山。
    吴三桂、白广恩等人拼死突围,却远远地见到隔着火焰与壕沟,自己的军队竟然回撤,不禁气得肝肠欲断。白广恩道:“原来大难临头,都是没义气的!吴兄,请恕我不能奉陪。”自带一支军马,也向南海关口方向逃去。
    吴三桂见此时局势已经大乱,王朴逃跑,杨国柱阵亡,王廷臣被围在火海之中,生死未卜,白广恩也跑了,洪承畴与马科部又被包围,自己这一部孤掌难鸣,心想此战败局已定,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看众兵士都往南海关口方向突围,心念一动,率领手下将士,由右翼突围。
    其实早在进攻之前,他已经仔细研究过地形,一旦事败,右翼有一座山峰,沿此山脊下去,可直通杏山,大家都往南海关口逃窜,但南海关口毗邻的是大海,此外一无躲藏之地,不似多山多树之处,尚可有周旋藏匿之道,所以他反其道而行之,自率一股部队向右翼进发。
    事实证明他的猜测完全正确。皇太极早就预先知道明军撤退的线路,于是在杏山、南海关口伏兵两处,逃窜至南海关口的明军与代善的军队遭遇,此时明军已是惊弓之鸟,一战即溃,清军也不作肉搏之杀,只在后面驱赶,这一部明军被赶到海边,却又落入了范文程的算计中。原来这几天海上涨潮,气候大变,海水汹涌而至,明军被卷进大海之中,后有追兵,前有巨浪,逃向此处者几乎无一生还。
    王朴带军撤回,将要到杏山处,突然一声炮响,两军人马杀出,正是大将多铎和阿济格,王朴哪有抵抗之心,率军四处逃窜,被清军杀得人仰马翻。
    皇太极分兵三路,自有他的算计,论人数,他的军队逊于明军,所以需要壕沟、火器、炸药等辅助手段,将明军分隔成几股,逐一击破。皇太极在战前就已经与诸将分析并做出部署,洪承畴、吴三桂作战凶悍,可以采取只围不打或只赶不拼的战略,但对其他几部,只要他们被隔开乱了阵脚,务必赶尽杀绝。也正因此,吴三桂这一部迅速突围至杏山处,他见王朴部正与多铎部厮杀,吴三桂也学了王朴一把,不管不顾,脚底抹油,直杀回宁远。清军疲于分心,只有小股部队在后面追赶,当然不是他的关宁铁骑的对手。一场混战,他这一部虽未率先突围,但却是成功突围。
    皇太极让出一条道路给洪承畴来,倒也不是完全为了炫耀自己的战术,主要也是忌惮洪承畴本人武功高强,用兵强狠,也是怕激起他必死斗志,徒增伤亡,现在让洪承畴部杀出重围,眼见着其他总兵死的死,逃的逃,败的败,军心涣散,皇太极则命人采取包围的形式,将洪承畴赶到松山之上的一片荒丘处,命大军环伺围困,他却不再硬战,而是折回带领多尔衮、豪格两部人马,追杀明军残部。
    这一路追杀,自松山至杏山,将明军尽数歼灭俘获,除白广恩、吴三桂两部外,其他几部上至总兵下至走卒,尽落入清军之手,那位率先逃命的王朴,只身一人侥幸逃脱,当然等待他的命运也不会好多少,在半路上被自己的军队抓获,后送往京城,斩首示众。
    站在一处高山之上,皇太极眼见明军被火海烧身,又被巨浪吞没,惨状不可名状,忍不住哈哈大笑,又见吴三桂一部行动迅速,指挥若定,虽败不乱,不禁起了爱才之心,对部下道:“放他们走吧,不得强攻,此人乃我大清强敌,当由我亲自击之!”又转身对多尔衮道,“吴三桂乃是明军之中的赵子龙,若能为我军所用,当为平生幸事,你且记住,日后有机会招降了他!”
    多尔衮、范文程点头称是。
    这一战从夜半杀至黎明,明军前来攻营的四万大军全军覆没,生还者不过千人,杏山两万守军被斩杀一万七八千人,另有一万余人被海水淹没,不知所终。残留兵马,分成两股,一股随洪承畴逃往松山,一股则由总兵白广恩率领,逃往宁远投奔先行赶到那里的吴三桂部。
    黎明前夕,洪承畴兵败的消息传至锦州,锦州城内大哗,百姓围拥大帅府,要求祖大寿放一条生路,率大家逃出这座死城。祖大寿手下的部将、参将连夜兵变,将朱国梓抓获,并胁迫祖大寿将洪承畴特使朱国梓斩首,作为投降礼物进献。此时大将杜度兵临城下,大炮强轰。祖大寿见回天乏术,便以释放朱国梓为条件,答应全城百姓及众将士,投降大清国。这日一早,祖大寿打开城门,大将杜度攻下锦州,祖大寿等人被俘,朱国梓先行逃出。守了十年的锦州城,终于沦陷。至此,松山、杏山、塔山、锦州四地全部失陷,熊廷弼、袁崇焕、孙承宗辛苦开创的宁锦防线,也终于彻底被摧毁,只剩下宁远至山海关这道锁链的最终端部分。
    皇太极一夜之间完成了几辈人的夙愿,非常高兴,当晚大宴群臣,彻夜狂欢。!
   
 第四十五节
    洪承畴兵败消息传至北京,崇祯大惊。全本小说网此时洪承畴在松山之中扎地为营,建立一个城中之城,仍与清军顽抗。崇祯下令,给洪承畴官升一级,位列三公。命松山一战逃出来的吴三桂、白广恩、唐通三部收拾残部,再做救援。三镇总兵接旨,但半年之内却以兵力虚弱为名,并无实际行动。
    崇祯大怒,要治三镇总兵之罪,但陈新甲又进言,称现在大局已定,不如安抚三镇,命他们戴罪立功,否则三镇总兵再有事,辽东更无人可守。崇祯无奈,虽然觉得此举对洪承畴极为不公,但是最后也默许了这一意见。
    洪承畴余部不足万人,在松山作困兽之斗。皇太极并不着急,命令军队以围为主,不需强攻,断其粮草来源,意欲使他成为第二个祖大寿。另一方面清军也正好借此时机休养生息,立图再战。
    洪承畴被围在松山多时,人马疲乏,军粮荒少,写了很多封信给吴三桂等人,也写信给朝廷请求救援,皇太极并不阻挡,任其信件流出,但是却一连数月,没见一兵一卒前来。
    崇祯十五年三月的一天早上,皇太极正在睡梦中,突然有侍从冲进来,隔着一层床幔兴冲冲地喊道:“启禀皇上,有天大的喜讯!”
    皇太极正与庄妃同枕而眠,一下子被惊醒了,骂道:“朕正在沉睡之中,你这奴才怎敢如此无礼,扰了朕的好觉!”
    侍卫道:“奴才就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惊扰皇上。是范文程先生让我来叫醒您的,让我告诉您一声,洪承畴今早被我军擒获。”
    “噢?”皇太极大喜,掀开被子,既没穿外衣,也不穿鞋,跳下床来向门外跑去,庄妃在后面喊他,他却是理也不理。
    洪承畴并非被清军擒获,而是被内奸捉拿,抓他的人是亲兵头领夏承德。一月前范文程写了一封密信给他,称只要捉住了洪承畴,不但饶他不死,还可加官晋爵,此时夏承德已有反心。等待一个月,终于抓住了机会,原来洪承畴见救兵迟迟不来,夜不能眠,夏承德有时会给他找点酒让他借酒浇愁,借酒力入睡。这一天洪承畴身心疲惫,晚间多喝了几杯,神志恍惚,夏承德趁机在最后一杯酒中下了迷药。洪承畴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全身已被锁链锁上。原来夏承德惧其武功盖世,用粗链条将他全身绑紧,就这样,稀里糊涂间,洪承畴被押到清军大营之中,松山最后的守军彻底崩溃。
    抓住了辽东最高统帅,这在明清对抗史上还从来没有过。面对这个胜利,皇太极及部众欣喜过望,当夜,商量如何处置这位明军著名统帅,众贝勒、旗主几乎众口一词,要皇太极将其斩首,并将首级送往明朝皇帝那里,以逞军威,震其胆魄。
    皇太极听了他们的建议,不置可否,又见多尔衮和范文程没有发言,便道:“范先生如何看?”
    范文程拱手道:“臣贺喜皇上。但皇上若将此人杀掉,臣则认为松山一战,我们也只赢了三分。”
    皇太极道:“那又为何?你且说来听听。”
    范文程道:“兵法最高境界乃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如何能做到这一点?武力不是手段,征服人心才是最高明的手段。明朝军中,洪承畴与祖大寿是两杆旗帜,他们不但军法高明,极富威望,更深知辽东军情、明廷虚实,这样的人物,是上天送给我们的礼物,得一人,可以省我十万军力,得一人之助,可以减少我十万人十万次流血,得一人之力,可以免我大清子民奔波十年之苦,所以,如果能征服他们的心,于我大清有两利:一、可以助我们了解明廷的实力与现状,有他们在,明朝还有什么秘密可以隐藏?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