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蜀

第168章 长幼一家亲


一连两天,崔旰都没有出门,而是安安心心的在行馆里“养伤”。不见来客,也不追问刺客的事怎么样了。韩潭按照崔旰的吩咐,将贡品送到入宫内,而后也不与任何人接触,回了行馆。
    而这几车的蜀地贡品,却在大明宫内搅起了代宗皇帝的满心烦恼。
    太子李适看出了父亲的烦恼,在四下无人时,问代宗:“父皇,你可是在为崔旰入朝的事情烦心?”
    正心神不定看着桌上一堆贡品犹豫不决的代宗看了眼自己的儿子,将手中拿起的一盒七芯藕粉放回了原处,问李适:“适儿,关于崔旰入朝的事情,你有何见解?”
    李适沉默许久,神色凝重道:“以杜鸿渐的意思,是要让他做西川节度,而元载等人也应和其声,这朝中各人,看起来都是向着崔旰了……”
    代宗叹息:“是啊——这两年崔旰也的确做出了些功绩,如今又是朝见,又是朝贡的,分明是在向朕表心迹,再加上这群臣都为他说话,朕怕是再也没道理拒绝让他做西川节度了。”
    李适冷哼:“这些朝中大员,分明是拿了崔旰的好处,才处处替他说话!这帮人眼里只有利益,又将君王置于何处?若不再给他们些颜色瞧瞧,他们只怕是眼中再无天子了!”
    “照你的意思,是把那些拿了别人好处的大臣都给罢了?”代宗看着李适,摇头叹息,“适儿,你怎么还是沉不住气?你可知为君者,不要只看到臣下贪拿了君王多少利益,更要看到他创造了多少利益!更何况,你若是把这些大臣们都给罢了,又去找谁来顶替他们?重新找来的人,又是否能够强过他们?有些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是了,不要太过计较……”
    “父皇都训得是。”在父亲面前,李适觉得自己到底还是太过稚嫩,“父皇的意思是准了杜鸿渐之请,让崔旰做西川节度?”
    代宗微微一笑,道:“其实谁做西川节度不重要,重要的是西川能够安定!以崔旰之能,是完全有能力胜利西川节度之职的!而朕之所以犹豫,不过是觉得……”
    下面的话,代宗没有说下去。他回身望着李适道:“你可知崔旰遇刺的事?”
    李适低头道:“知道。”
    代宗点点头,又问:“那你觉得崔旰遇刺未死,是件好事还是件坏事?”
    李适想不到父亲有此一问,心中一颤,惊愕地望着父亲,不知该如何作答。
    代宗目光犀利地看着李适,道:“孩子,你应当看做是一件好事!虽然封崔旰为西川节度,朕也有被胁迫感,可不得不承认,崔旰不死,我朝便多了一个愿意俯首称臣,为我大唐镇守边疆的虎将,我大唐的西南边陲便多了一分安定!这是我大唐之福,而不是大唐之祸!被情绪左右决策,不是为君之道!”
    在代宗仿佛洞悉一切的目光中,李适羞赧地低下头,不敢直视他锐利的目光。
    看李适,代宗笑了,拍拍儿子的肩,唇角浮现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适儿,朕明白你心里在想些什么,所以朕不会怪你擅作主张。但是你得明白,目前崔旰还得活着!朕还要他替朕挡住西南的蛮子和外夷,还要靠他压制住蜀地那些三心二意的地方势力!朕给出去的,只不过是个节度的封号,得到的,却是西南广袤之地的安宁——这场交易,我大唐不吃亏!”
    “父皇,孩儿明白了。这不是他们想要就能得到,而是父皇愿意给!只要是对我大唐江山社稷有利,只要益大于弊,没有什么是不能给的!”李适抬起头,目光清澈,年青俊逸的脸上有着些许歉意,“之前是孩儿做错了,幸未犯下大错,否则孩儿真是……”
    “明白就好。”代宗打断李适的话,道,“你能明白,日后朕才能放心将这大唐江山交给你。只是目前你得好好想想怎么去善后——有些事情,该了的,就赶紧去了,不要留下什么后患。”
    “是!父皇,儿臣这就去处理!”李适神色一紧,向代宗行了个礼,便要退身出去。
    “等一等——”代宗叫住李适,指着桌上的蜀地贡品道,“你将这蜀地贡品取些回去,也尝尝这蜀产蜀味——这蜀地乱了五、六年了,这也是朕登基以来所收到的第一次蜀贡……但愿蜀中从此能够安宁无事……”
    “父皇以天下社稷为重,任人唯贤,堪比尧舜!我朝有父皇这般有道明君,定能再创开元之盛世……”
    “哈哈哈——适儿你也学会拍马屁了……”
    “儿臣句句肺腑,绝无虚妄……”
    “好!很好……”
    大明宫内,呈现出一副父慈子孝、盛世在望的情景……
    在崔旰遇刺后的第三天,长安府内传出消息,被擒的刺客受不了严刑拷打,咬舌自尽了。从被擒到自尽,他自始至终都没有说过一个字!
    消息传到崔旰耳里后,崔旰毫不意外地笑了笑,不置一辞。这消息是杜鸿渐带来的。他还带来了另一个消息——皇上同意封崔旰为西川节度了!
    “皇上说了,让你好好养伤,等伤好了,便去入朝觐见。”杜鸿渐拱手笑道,“天子是位圣明之君,有此君王,我大唐何愁不能再创盛世?”
    崔旰若有所思道:“皇上能信崔旰一片忠心,崔旰便是为国鞠躬尽瘁,肝脑涂地死亦无怨!”
    他很快话锋一转,满心感激地对杜鸿渐道:“这事也多亏有杜相从中周·旋,杜相对崔旰的恩德,崔旰终生不敢相忘!杜相若不嫌弃,崔旰愿拜杜相为师,从此愿常听杜相教诲,学习如何治国安邦,好将一身本事报效君王国家!”
    杜鸿渐听了这话,顿时喜闻出望外:“好!能有将军这样的学生,实是老夫平生所愿!”
    见杜鸿渐同意,崔旰起身端起茶在杜鸿渐身前跪下:“择日不如撞日——学生便在此地以茶相敬,从此以后便是老师的弟子了!”
    “好好好!”杜鸿渐开怀大笑,接过茶喝了一口,又忙将崔旰扶起,笑道,“从此以后,你我便是一家人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