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处世之道

第59章


    和珅面对强大的阿桂,也采取用了严嵩这一招——小心忍耐、谨慎从事、等待时机,只是他一直等到了阿桂病死,但毕竟最终他还是成为了当朝首辅。
    阿桂自乾隆四十二年担任军机处首席军机大臣以来,直到嘉庆二年病逝,达二十年之久,而和珅始终居其后。以德高望重、而又安于职分的阿桂压在和珅之上,这是乾隆的有意安排,使和珅不得为所欲为。
    阿桂虽提拔过年轻时代的和珅,但和珅自从于侍卫中脱颖而出,为乾隆终日所倚之后,对阿桂便不如往日尊重了。
    往日的上下级也渐渐变成了今日的同僚,权力欲开始吞噬昔日的私情,和珅对阿桂稳固的地位生出了不满。阿桂对和珅的前恭后倨表示蔑视,便不再愿意与和珅为伍。
    两人的关系由疏远而成隔阂。乾隆四十六年,阿桂与和珅的矛盾公开化。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平定回族新教叛乱。
    是年,甘肃省内撒拉尔回族新教与老教矛盾激化,陕甘总督杀害新教首领,促使教民奋起反抗,新教教民二千多人渡过洮河进军兰州,兵锋所至,官军溃逃,兰州城陷入一片混乱之中,形势万分火急。
    乾隆接讯,即派悍将领侍卫内大臣海兰察等率兵急赴西北征讨。又命和珅为钦差大臣,大学士阿桂前往督师。
    海兰察本以骁勇闻名,早年跟随阿桂于平准之役中已崭露头角,赐图像紫光阁。乾隆三十六年,又跟阿桂征大小金川,历战数十次,以功封一等超勇侯,赐双眼花翎。后平定台湾、抗击廓尔喀入侵屡立战功,成为与福康安齐名的武将。乾隆此次命海兰察出征,意在速战速胜。
    大学士阿桂只因河工尚未告竣,不便先行,故令和珅兼程前往。
    待和珅一行赶至甘肃,海兰察已初挫起义军。深夜,炮火停息,山中一片寂静,海兰察正向和珅报告战情。
    “和相,教匪穷凶极恶,各山尽有守兵。向来吾军愈战愈勇,而现在龙虎、华林诸山仍被教匪所据,此二山乃西北窜内之入口,教匪布兵甚众,戒备森严。正宜迂回包抄,各个击破。”
    海兰察身着戎装,肩挎大刀,向和珅汇报着自己的战略部署。
    “噢。”只听和珅支吾一声,没再言语。
    和珅意在速战速决,争取头功。想及平日里阿桂以军功自居,不把自己放在眼里,且不时戏弄难堪于众人,和珅早想出一口恶气。眼下真是天赐良机,老皇帝令我与阿桂同来督师,阿桂又因故尚未赶到,我何不当机立断,速战速胜,能在阿桂之前结束战斗,看他阿桂还如何以首功自傲。
    只见和珅沉静片刻,右手一挥,厉声说道:
    “兵贵神速!此次教匪作乱,万岁甚是忧愤,我等前来,断不可拖延时日。”
    “钦差大人,带兵忌在暴躁冒进。教匪熟悉山情,据山为堡,且愤极为勇,尚宜整饰军士,慢慢筹划。”
    海兰察仍不失耐心地向和珅解释着。
    “休得多言,教匪数量不过尔尔,倡乱天下,不义自毙。速去布置官兵,明日拂晓即向龙虎、华林二山齐攻。不待明日日落,定可攻龋”和珅根本听不进去海兰察的意见。
    海兰察无奈,又想了一招:
    “钦差,我等细为谋划,不日督帅阿桂即临此境,督帅身经百战,智谋双全,定可有万全之策。”
    海兰察是想以阿桂来压和珅。
    更何况此次出征,和珅虽为钦差督师,而阿桂却是乾隆指定的主帅。
    和珅一听海兰察又抬出阿桂,顿时怒目直逼海兰察,习惯地大挥右手,说道:
    “大胆海兰察,休得多言。抗命钦差,你可知罪!”
    海兰察一看和珅的专横劲又上来了,也是气愤之极。他本勇悍无敌,性情骄横难驯,颇有股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的悍将之习。但这次他却忍下来了,一则阿桂尚未临境,二则他想让和珅出出洋相。
    次日拂晓,和珅亲自督师,指挥进攻,自然是劳而无功。结果龙虎、华林二山非但没有攻取,总兵图钦图也战死疆常
    海兰察布置清军一律按兵不动。
    两天之后,阿桂处理完河工之事,星夜兼程赶到甘肃前线。
    和珅一脸怒气,见到阿桂即显出迫不及待的样子。
    “督帅,万岁对此役甚为看重,而海兰察竟抗军命,不听调遣,当依军法……”
    未等和珅说完,阿桂即说道:
    “军法如山,将不从帅,法当诛之!”
    阿桂一派将帅气魄。
    和珅见阿桂对海兰察如此这般,心里稍松了一口气,接着便问用兵之事。
    “督帅,教匪现窃据龙虎、华林二山,已成笼中之鸟,当宜全力以赴,速为攻龋”
    只见阿桂并不直接作答,只是哈哈大笑。
    第二天清晨,阿桂命诸将齐集辕前。
    只见得战旗呼啦啦随风飘动,清军将士肃立山中,海兰察等将面临阿桂,一一整装受命。
    “海兰察率尖兵一部直取龙虎!”
    “多尔济率尖兵一部直取华林!”
    “额森特率部炮轰!”
    阿桂一声令下,各将帅无不应声而动。整个山谷顿时一片撼山震地之声。
    布置完战事,阿桂又向身边的和珅说道:
    “吾看诸将并不简慢,万岁还不定要谁的头颅?”
    和珅看到诸将帅兵至如山的情景,回头看看阿桂一副得意的样子,顿时面无血色,颤栗不已。
    乾隆在北京急盼甘肃战事早日结束,又传来阿桂与和珅不和的消息,即刻命和珅“速回京师”。
    旨称:
    “自阿桂到军,经画措置始有条理,此事阿桂一人已能经理委办,无须复令和珅同办。
    且恐和珅在彼,事不归一。即海兰察、额森特向随阿桂领兵打仗,阿桂之派调伊等,自较和珅应呼更灵。”
    乾隆令和珅驰驿回京的借口是扈从自己前往热河,这使得和珅多少有点安慰,但乾隆的切责和阿桂对自己的轻视,都使他感到极大的不快,于是和珅把全部的恼怒都记在阿桂身上,而阿桂也毫不含糊,在接到乾隆令和珅速返京师的谕旨后,遂“命和珅即日衔命归”。从此,和珅更恨阿桂,但也明白阿桂自己暂时还惹不起。
    据载,各部官员凡遇咨询画稿等定夺大事,都得往返来回于军机处的两个办公地点。原来,阿桂值班在军机处的新址,而和珅在内右门旧址,或在隆宗门外造办处。俩人从不在一起办公。
    除非乾隆皇帝召见大臣议政,阿桂对和珅“毫不与通交接”。每日入值军机处,阿桂必距和珅十步之外,和珅也明知阿桂不与自己相通,有时故意寒暄,阿桂也漫应,但就是不肯走近一步。看来和珅还是想维持一种表面的“和平”。
    和珅另一个最厌烦的,同时也是不愿招惹的人是王杰。
    王杰,字伟人,陕西韩城人。乾隆十六年中进士,时值回疆大捷,乾隆有意嘉勉,以陕西“入本朝百余年无大魁者”,被拔置第一,也就是状元。
    王杰见用时,正是和珅权倾一时之际,乾隆五十一年,也就是1786年,王杰入直军机处为军机大臣,任上书房总师傅,后拜东阁大学士管理礼部。至嘉庆亲政,王杰官至首辅,成一代名相。
    王杰在乾隆朝为官四十年,廉洁持正,甘于清贫。曾有一门生官至抚台,某次拜会王杰,送金银为他做寿。王杰当面拒受,足见其品性与为人。
    以王杰之风范,定与和珅格格不入。
    其时,在军机处值班的诸大臣中,军机领班阿桂因和珅谗言,经常在外督师、勘察河工海塘。而福隆安、梁国治先后故去。此两人位至宰辅,一个以椒房亲贵,一个以状元功名,论才气皆属平常,相业无闻,绝不是和珅的对手。尤其是“生平无疾言遽色”的梁国治,被人称作为标准的伴食宰相,被和珅孩童般地愚弄。就在王杰入直军机处的同一年,梁国治殁故。于是和珅的地位升到了军机处的第二位,仅次于阿桂。
    王杰虽刚直不阿,对和珅怠慢不恭,但他毕竟资历尚浅,与和珅的矛盾乃是必然。
    每当王杰入军机处值班,除应付皇上呼唤外,他总喜欢一个人在军机房默然独坐。
    这一天,王杰与往常一样独坐,只待皇上召见。恰巧和珅也赶上今日在军机处值班。
    和珅近日来对皇帝于王杰恩宠有加忌恨在心上,而资历不够的王杰竟对他也傲慢不恭,他正在寻找机会伺机报复,今日可是适逢机会。
    只见和珅凑近,拍拍摸摸之间就抓起了王杰的手。
    王杰颇感尴尬,但他也知和珅平日爱开玩笑,为留住面子也不好当即抽回手去。
    这下和珅说话了:
    “噢,王相国原来有一双似女子纤细白嫩的玉手呀!”和珅以此讥讽嘲笑王杰。
    王杰这下就来气了,他当即正色回击说:
    “王杰手虽好,但不会要钱耳。”
    一句话刺中了和珅贪污纳贿的隐私,将和珅辱得个满脸通红,悻然而去。
    王杰这一次戏弄和珅,使和珅感到极大羞辱。下朝回府,和珅腿痛的老毛病又犯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