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帝国史揭密:那时唐朝

第24章


从这件事,便可以看出来,宋老生不过是个胆怯无能之辈,此战必胜!”
  既然主帅都有这么大的信心,看来义军想不胜都很难。这天下午,李渊的骑兵到达霍邑城东五六里处,装作要扎营的样子,以迷惑宋老生,同时,李老大又派殷开山,催促步兵快点赶上来,迅速进入战备状态。
   
                  
残酷的战斗
  李渊又派李建成、李世民兄弟俩,各率数十骑,在霍邑城下,跑来跑去,巡视战场,又将自己带的骑兵,分成十几队,在城东南和西南方向,来回奔跑。李老大自己,则大呼小叫地前后指挥,好像要扎营打大仗似的,并找了些泼妇,大骂宋老生不是男人,是缩头乌龟,狗娘养的乌龟王八蛋。
  宋老生在城楼上,也被搞蒙了,李渊这老王八蛋,莫非脑子里进水了,就这几百个骑兵,也想来和老子打架?加之自己又被骂得很惨,心里很是不爽,乍一看,李渊远处的后续部队,源源而至。
  怎么办?
  对,应该赶在他们还没部署好之前,发动突然袭击,擒贼先擒王,先把李渊那老头儿给逮住先,再收拾其他人就容易了。宋老生就想着各个击破,把李渊消灭在行进之中,也想把那几个泼妇给抓起来,割了舌头烤来吃,以解心头之恨,让你们尝尝骂人的下场。
  宋老生亲率3万精兵,从东南两门,倾巢而出,潮水般地扑向李渊,想一举消灭李渊的先头部队,给他一个下马威。李渊不慌不忙,将骑兵分出左右两军,李建成率左军,屯其东门,李世民率右军,准备直插上去,冲击南门,切断宋老生的退路。同时,命余部后退,装作避其锋芒的样子。
  宋老生哈哈大笑,看到李渊果然怕自己,心里更加爽快,一路往前冲,直冲到城外一里多的地方,才布下阵来。
  李渊不与宋老生马上交锋,而是诱敌深入,目的就是不想让他背城而战,哪料宋老生这么容易上当。当老宋停下来,布阵喘气时,殷开山已经领着步兵,全部赶到。李渊迅速列成进攻型方阵,命李建成陈兵城东,而李世民则率轻骑兵,陈兵城南。
  宋先生被两面夹击,战斗开始!
  冲锋号吹响了,义兵个个斗志昂扬,如猛虎下山,冲向隋军。
  这一仗,打得异常惨烈,铁骑飞奔,刀光闪闪,呼喊声震耳欲聋。宋老生也不是吃素的,拼死反抗,李渊、李建成稍稍有些退却,似乎有些顶不住了。在这紧急关头,李世民与军头段志玄,从南面一处高地飞驰而下,率轻骑飞奔而来,直冲向宋老生的背后,只见李世民呼呼向前,双目圆睁,身先士卒,所向披靡,杀向敌阵。
  李世民分外英勇,史书记载:“世民手杀数十人,两刀皆缺,流血满袖,洒之复战,渊兵复振。”
  由此可见,李世民真是个打仗不怕死的主,一连杀了几十人,两把刀都砍缺了口,敌人的鲜血洒满衣袖,他都只是扬扬衣袖,把血甩掉,又投入战斗。这是何等的猛将风采,何等的英雄气概!
  两军打得不可开交,难分胜负,李渊又生一计,传令下去,命人在军中大叫:“已经抓到宋老生啦,已经抓到宋老生啦!”
  是真的吗?
   
                  
砍死宋老生
  当然是假的,可是隋军将士不明真相啊,听说主帅都被逮了,顿时军心大乱,哪里还有斗志?都纷纷溃散,争相奔向城门,拼死逃命,只剩下宋老生孤军奋战。他也想跑回城内躲躲,无奈东南两门,都被该死的李建成和李世民抢先占领,给堵得死死的——此战马上由对决变成了围歼。
  气死了,气死了,真是气死了!宋老生长叹一声,无可奈何,眼睁睁地看着城门紧闭,护城河上的吊桥,也是悬在半空中,流着眼泪,凄凄惨惨地望着宋老先生,冇办法,冇办法啊!
  宋老生气得哇哇吐血,他妈的,把老子关在外面,你们都瞎眼啦?他扯开嗓子,大喊救命:“Help!Help!Help!”
  城上的守军,见李世民来势凶猛,也不敢开城门,要是他们趁机猫了进来,那可咋办?眼尖的,瞅见宋老生已下马,退到了城脚下,便迅速放下一根绳子来。
  看到救命索,宋老生赶紧攀绳而上,无奈刚刚抓住,还只爬了一丈来高,便感到脚上一阵剧痛,“啪”的一声,掉了下去。
  又出什么事了?
  原来是军头卢君谔及其部众,已经飞速追到城墙下,做了个自由式跳跃动作,两刀就把宋老生的双脚,砍得鲜血淋漓。
  既然宋老生掉到了地上,那就不讲客气了,卢君谔挥刀一阵乱砍,两下就把宋老生砍成几大块,分成几个“零件”,而后割下首级,传送给李老大。
  城楼上的隋军将士,也只能干瞪着眼,眼巴巴地看着自己的“领导”被乱刀活活砍死。主帅被斩,干系重大,李渊的斩首行动,获得巨大成功。
  义军向城外残余敌人发起猛烈进攻,激战至黄昏时分,天色将晚,李渊见将士们依然是锐气逼人,斗志昂扬,于是干脆一鼓作气,下令登城。由于没来得及准备云梯,义兵只好进行“攀岩比赛”,冒着擂石、滚木、箭雨和守城士兵的口水,踩着肩膀,一个接着一个,肉搏而上。
  激战了一个多时辰,终于拿下霍邑,这是李渊闹革命以来,最重要的一次胜利。战斗结束,李老大亲自巡视战场。霍邑城外,几里之内,都是腥味扑鼻,血流成河,死尸和死尸压在一起,这里一只残手,那里一只断脚,个个血肉模糊,死不瞑目。史载:“数里之间,血流蔽地,僵尸相枕。”
  看到这么惨烈的场面,李渊不禁怆然落泪,动情地对随从说:“我自起兵以来,所到之处,百姓无不衷心拥护,今为宋老生所逼,以至生灵涂炭,乱兵之下,善恶不分,火烧昆仑,谁论玉石?死了这么多人,其中肯定也有想归附我的,他们也都是有亲人的啊。静下心来想想,又不免深感痛惜,有鉴于此,以后攻城,当以文德取之,要尽量避免动刀动枪,能和平解决,就一定和平解决!”
  从这些话中,可以看出,李渊对于自己的胜利,感到的不是欣喜,而是为大量无辜者的死亡而惋惜,并且表示十分痛心,他提出要以文德取代武功,更是一种非常进步的思想。
  后来,李世民取得“贞观之治”的大好成就,其中一条最重要的成功经验,便是“偃武修文”看来,这小子也必定是受了老爸的影响。
  李老大考虑问题,向来都是立足于长远和将来,这也是他在那个群雄逐鹿的年代,能够逐步战胜别人的一大法宝。
  胜利了,自然要发奖状、要颁发证书,敲锣打鼓、戴军功章,可是,又出现了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呢?
   
                  
奴隶也有赏?
  原来是在犒赏三军时,主管的官吏,对于参加义军的奴隶也同样授勋,有人提出异议。而李渊认为,这种迂腐的观念,太落后了,早该改了,论功行赏,还要看你是什么人?有功必赏,不论你出身贵贱,是阿猫还是阿狗,只要是个人,只要立了功,就应该一律平等对待。
  就是嘛,都什么年代了?醒醒吧,快唐朝啦,还这么落后,丢不丢人啊?人人平等,要天天挂在嘴边当歌唱。
  杨广就总是由着自己的性子来,经常有功不赏,以至于军队缺乏团结一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雁门关解围后,回到洛阳的表现,就是一个典型事例。
  为此,李渊还特别起草了一份告示,命左右告知全军将士,人人平等,只要有功,不论出身,都一律按规定奖赏和授勋。史书记载:“矢石之间,不辩贵贱,论勋之际,何有等差?皆并从本勋授!”
  这太了不起了,1300多年前的李渊,竟然就有了我们现代人还难以完全做到的平等思想。没有门第观念和种族歧视,平等待人,真是非同一般,可见,李渊能开创强盛的大唐帝国,绝不是偶然的。
  8月4日,李渊接见霍邑城内的文武官员及其家属,推心置腹地说:“除杀宋老生外,其他人我一概不予追究,纵使你们无心归附我,我也当以一片赤诚之心来善待你们。”
  瞧瞧人家,讲得多好?众人感动不已,结果就不用说了,碰到这样的知心人,你还不半夜三更都跟他跑吗?
  在宋老生逃进城的军队里,李渊又挑选了一大批身强体壮的士兵,留在义军中,丝毫不加怀疑。人就是这样,你有这份信心,还用得着去怀疑吗?有时候,别人就是在你疑神疑鬼的猜忌和疑心中,慢慢地走向你的反面,很多事情,包括夫妻之间,难道不也是这样的吗?
  对于不想再当兵的,李渊也允许他们返乡回家,并一一授予五品散官,此举深得民心。你要知道,宋老生的部下,都是关中人,这些关中兵,这么多的兵哥哥,个个都衣锦还乡,那还不替你大做广告啊?
  人人都成了李老大的活广告,李渊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以及无形资产,都大幅度提升,这对于定鼎关中,以及日后建立唐朝,那是太有贡献了,攻城易,得人心难!
  老李同志还做出一个与常人很不一样的举动,他竟然用省长一级官员的待遇,厚葬了宋老生。
  所有这些仁政的实施,以及统一战线的建立,既团结了大多数人,也扩大了自己的政治影响。一时间,前来归附的人,都挤破了头,连山林中的逸民、隐士、高人,都哭着喊着,纷纷出山来为李渊效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