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瞎忙的迷宫

第4章


看清目标能够保证,你能明白自己目前的工作任务是什么。
  现在开始简单工作
  做好简单工作的前提是必须做好准备工作。一般情况下,目标本身很清楚,可自己对如何执行目标的做法却稀里糊涂,即目标会如何调整或如何改变你的工作。
  除非已经对工作目标有所了解,否则决不接受工作。工作目标对你而言有何意义?你应该负责哪一类工作?这不是在拒绝工作,而是要求将工作说清楚讲明白。
  步骤一,当自己的上司已经设定好新目标,或告知你公司的新目标后,应该提出疑问:"新目标将会如何改变我目前的工作?"
  大多数经理人只会从公司或部门的角度来说明目标。你需要了解这个新目标的所有相关事宜--你的工作、职责、重点、精力和时间安排,需要做何改变。
  例如:如果你是电话客服中心经理,当上司大声提出创新目标时,要问:"公司的创新重点,如何改变我管理客服人员处理客户来电的时间?"如果公司的目标跟你的工作有关,你就得弄清楚它如何影响你的工作方式,以及公司是否希望你改变工作重心。
  步骤二,如果对答案仍有疑问,那就再问五次"为什么?" 接下来再问:"第一步我该怎么做?从哪里着手最好?"
  这与等着上级给你任务清单根本不同,你是通过自己的脑袋进行思考。这么问的目的在于试探接下来的步骤,若你问:"有十募工作,我该先做哪一件?”或者“你可以帮我分析这个目标,告诉我这礼拜该做什么吗?”你就跟这个工作过度、工作量超载的环境里的大多数人没两样。你可以自行想办法,但是如果有人正确指引你该把力气用在哪里,你就会少走弯路,不浪费时间和精力。所以,务必搞清楚自己接下来应该做些什么事?/p>
  如果你还是不明白自己该做什么,就连问五次:"为什么?"
  步骤三,当你明白自己的下一步工作后,紧接着你就要问:"我怎样才算达成目标?"或者"我应该注意哪些事项,以确定自己有进展,而且命中目标?"
  这个问题有助于你了解组织的成功跟你有何关连:"好,我们要将客户满意度提升10%。能帮我了解该怎么做吗?我怎么知道我正朝着目标前进?可不可以指点我一下?我会听到与客户不同的声音吗?我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搞砸了?我当然想避免那种事发生,可以告诉我该注意哪些事吗?"你必须在接受任务前先弄清楚,怎样才算成功,而不只是以公司的衡量标准来看成功。
  想听懂主管的弦外之音,只要利用五官中的眼睛和耳朵即可。问一问主管:"当我逐步通向成功时,会看到什么指标吗?""我会听到什么?"那将使你得到超越公司制式标准的成功定义,你可以自行观察。
  这样操作后如果你还不清楚,就重复问:"为什么?"
  步骤四, 经过以上步骤,你可能已经明白自己所要达到的目标,那么你可以接着问:"有哪些工具和条件可以利用?"
  或许你会想:"我已经一天工作二十九小时,一星期工作十天了,还要加重我的工作量!我怎么做得完呢?"你也许想这样反映,但还是建议你别那么做。更有建设性的做法(这样做会帮你达成目标)是锁定公司任何可以帮你的人、工具和某个方面的支持,譬如:
  ▲计划会议;
  ▲执行团体;
  ▲脑力激荡会议;
  ▲资讯范本;
  ▲训练;
  ▲计划赞助者;
  ▲资讯科技(内部网络,网路工具等);
  ▲短期团队伙伴;
  ▲跟主管单独开会;
  ▲工作空间/场所;
  ▲指导顾问;
  ▲研究资料。
  老实说,工具和支持条件永远都不够,现实就是如此。但是你必须在开始工作前先发现哪些可以派上用场。用正确的方法选对工具,将有助于你完成使命。
  如果你发现可用的工具和支持很少很少,或者对你不具任何好处时,就停止问"为什么",你唯一可能得到的答案将反映出主管或公司有多么贫乏,多谈只会让你更沮丧。
  步骤五,经过所有的追问后, 提出最后一个问题:"这对我的好处在哪儿?或者将给我们有何好处?"但是你的表达必须是合乎事理的。比如,你可以这样说:"请帮我了解这将如何协助我达到目标?"或者:"这将如何帮助我们团队表现得更好?"
  大多数人渴望的报偿并不是金钱,而是个人成就感:少一点压力,多一点乐趣,多一点新花样,提高个人技能,多一点时间陪家人等等。无论你的主要动机是什么,你必须在你的新计划里找到答案。
  有些工作可能不符合个人需要,还有一些是报酬偏低的琐事,但我们必须完成。因此,提出"这对我有什么好处"的问题,不代表每个计划都一定令人满意。然而,它的确有助于找出模式。每十个计划就有五个符合你长期需求吗?还不错!每十个当中有九个是苦差事吗?你也许该考虑找新工作了。提出"这对我有什么好处"的问题,有助于你每次在接受新任务时,都将个人的成就感放在第一位。
5.对付压榨自己的主管
 
--------------------------------------------------------------------------------
 
  不称职主管将增加你的工作量
  成功的关键在于知道哪些事不该做,因此,不要事事都答应,而应当有选择地从事工作,避免自己受到伤害!
  遇到不断把工作推到你头上的主管,先不要怕自己的工作量太大,最好的办法应该是排出短期工作优先顺序。否则主管很可能会认为,你想把工作推回到他的工作台上,过后心想:"好家伙,我以为都把工作推到你头上了!你要我重新再决定?我可没那么多时间!"他以自己的工作量为中心,而你的工作量则处于次要的位置上。
  主管不会由你来决定你的工作量,除非你想跟主管面对面,强迫他考虑你的工作量。所以,不要让自己看起来像是想把工作推回给他的样子。在某些企业,也许你能把工作推回到主管头上,但这种情况是很少见的,如果你可以做到,那你就是太幸运了。但是很少经理人愿意让自己的决策受质疑,尤其反感把工作推回到上司头上的人。
  当然,我们还是需要拒绝无效的工作,这就要讲究一定的方式方法。很多人把事情和成效的概念混淆在一起,以为多做就是成效,其实不然。如果你排除其他事,只做最重要的事,事实上有助于促进你的事业发展。大家所尊敬的人,是做事得法的人,而不是卖力工作的人。如果你的力气都花在官样文章上,那将无法取得别人的认可,因为你的时间是有限的!
  工作得法意味着,我不可能事事都做,所以只好找出几件重要的事,并一心投入这几件事。以下就是一位职员遇到不称职上司的经历:
  "曾经有一个上司,他给了我四十个工作目标,但是我没有接受,我们为此事花半年的时间去拉锯。在几次郁闷的会上,我告诉他,我打算接受五项目标,而且只要我完成其中三项目标,那其余的是次要目标,不是很重要。
  "在首次会议上,他说,所有事情都很重要。我平心静气地承认所有目标都是重要的,但是我不可能顾全所有的事情,而且我的执行不力可能拖累他,我问他有没有人可以分担一些。最后他同意把目标减少四分之一,但十个目标还是太多了。尽管我认为清单上绝大多数项目都很愚蠢,我还是说,"我们从头审视一遍,看是不是有别的可能。"
  "会后,我对要完成其他目标所花的力气合计一下,再次开会时,我顺便列举了几个例子告诉他,清单上每个目标都不是那么简单,并且再度重申我没办法达成所有目标。然后我再问一次,"谁还能胜任此事?"不断逼他做选择,"你认为哪一件事最重要?这当中哪一个……"我把目标一一删掉,他让我把目标降到合理的数目,可结果他还是不赞同我的提议。会议结束后,我从其他同事那里得知,他依旧继续传达我要求删除的那些目标。
  "因此,在第三次开会时,我就生气地说:"你要我少做哪些工作?要删掉哪个目标?我们不是说好就锁定这五件事吗?"之后,我私下拿着第二次会议上选定的几个重要目标,去跟其他主管共同协商。于是,当我们跟顶头上司开工作检讨会时,就只对五项最重要的目标进行了讨论。
  "不久,这位上司就被幸运地开除了!新主管一上任就很明确地说,"我们不会把事情和结果混为一谈。我们要瞄准事情所带来的效益,你们只要有三到五个重大目标即可,对于那些可有可无的目标就不要太重视,我们要将目光专注在这三至五个重大目标上!"
  "本案例足以说明为什么一定要筛选出少数几个重要目标。我的前任主管老是忙得不可开交,每天早上七点进办公室,忙到八九点才离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