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恋

第11章


他发现真是旁观者清,当事者迷。他自己远远不是一个坚强的男子汉。 
  李江流鼓足勇气,下决心要找叶秋月好好谈谈。也许,她会哭;也许,她会骂。不管怎么样。他要找她谈谈。小说毕竟是小说,生活不是诗,也不是小说。
第 十 四 章
  1 
  容老师病倒了。 
  到医院一检查,血压急剧升高,低压已经达到 
120。现在,由于意外的刺激加剧了病情。好心的大夫一听说容老师是老师,格外同情起来。“现在的学生难教呵,个个都是刺儿头。”说着,给容老师开了病休一月的假条。 
  照以往,容老师又会把假条悄悄地揣起来,照样去上班。如今,她有些力不可支,觉得脑袋一阵阵发胀,象孙悟空头上的紧箍,箍得头重脚轻。另外,一想起学生们的那封写给方校长的信,她头更疼,索性把假条交给方校长,赌气地说:“方校长,我得请个假……” 
  方校长没有讲话,看着她的病假条。 
  “另外,班主任……我也不能当了!” 
  容老师走出校长室,心里酸酸的。辛辛苦苦,最后落个这样结局?她忍住没有掉泪。回到家里,晚上见到丈夫抱着女儿回来了,她怎么也忍不住,扶着丈夫的肩头嘤嘤哭出了声…… 
  第二天,方校长把钟林叫到校长室。对容老师的病,高三5班写信的事,他有所耳闻。刚才在楼道里碰见了乔老师。乔老师说:“听说了吧?高三5班要请你出山哩!”钟林点点头。乔老师说:“好好干吧!我听班里好些同学说过你。你一定能干好的。” 
  “能干好!?还一定?”钟林自嘲地笑笑。他不知道自己怎么会给乔老师这样的印象,看样子,开弓没有回头箭,干也得干,不干也得干了。 
  钟林怀着这样的心情来到校长室。 
  当方校长把二十几名学生的那封联名信拿出来,递给他时,他的心除了激动,还有一层深深的内疚。 
  刚刚到这所中学,由他来代管高二(5)班的时候,他正沉浸在个人的痛苦之中,他并没有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拿出来,放在这些可爱的学生身上。说心里话,他只是维持,对付着教这些学生。实在没有想到,这种“维持”却赢得了学生们的心。说来真是好笑。有些歪打正着。 
  学生的这封联名信,这两天已经在老师中和一部分高三学生中传开了。众说不一。依照教导处邱老师和石老师的意见,非得煞煞高三(5)班这些学生的气焰不可。“给老师写告状信,私自出地下刊物,这还了得!这不是又搞‘文化大革命"中那造反一套吗?覃峻这样的班长,容老师撤得对!……”可是,方校长没有同意邱石二位老师的意见,她说:“不能什么都说是‘文化大革命"那一套。学生们有意见,找学校反映是正常的嘛!学生对班主任有新的要求,并不是件坏事。它对我们的工作是个促进嘛!” 
  谁也没有说服谁。石老师说:“容老师是区先进典型,随随便便撤换一个班主任,您要考虑影响。” 
  方校长说:“容老师病了嘛。再说任何先进典型,都应该是发展的呀!” 
  双方各持已见。校长嘛,坚持让钟林试试。邱老师也点了头。“容老师病了,也只好这样了。不过,学生们胜利了,要看我们老师的笑话了!” 
  方校长笑了:“你这话说得可太没水平!学生的胜利?难道还有老师的胜利?这能是两回事吗?” 
  钟林只是耳闻学生的这封信。今天,真的读到了它,尤其是读到最后两句:“我们请您考虑我们学生的意见,请原来担任过我们班主任的钟林老师来当我们的班主任。在他担任班主任的时候,他理解我们。我们相信他会当好我们的班主任的。”和下面一排排学生清秀、粗犷、工整、零乱的签名的时候,除了一种惭愧之外,他感受到了人间最难得的信任。难道还有比信任更可贵的吗?我为他们做了什么?他们却如此信任我?…… 
  “小钟呵,怎么样?这么些学生的眼睛盯着你,干吧!”方校长慈爱地望着钟林。那目光似乎对他干好充满着比他还要强的信心。 
  “行,我干!能不能干好,我不敢保证!” 
  “你前半句话,我喜欢。后半句话,我不喜欢。要干就要干好,别给自己留后路!” 
  方校长和钟林都笑了。 
  钟林沉默片刻,对方校长说:“不过,丑话得说在前面,既然干,我得和您讲讲条件。” 
  方校长深有知人善任的经验。象小钟这样的人,如果是硬着头皮接受了任务,什么条件也没提,那他一定是应付了事,就如同一年多前,他刚到校接受了高二5班的班主任时什么话也没讲一样。现在,他自己谈条件了,他就有了破釜沉舟的劲头了。方校长喜欢他提条件。 
  “讲吧! 要多少枪?多少马?” 
  两个人又都笑了。 
  “第一,覃峻班长的职务不能撤,《最后的玫瑰》刊物也不能停。” 
  方校长点点头:“学生自己能办刊物是件好事嘛!” 
  “您这样认为太好了。您常说要把学生培养成有创造性的人材,而不是只会应付考试的机器人。我认为学生们能够创办刊物,覃峻和范爱君敢于远走敦煌,应该算是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尽管能挑出很多毛病来,但不能否定。” 
  “你说得对。我们有些老师的教育思想总是想把学生管得言听计从,老师说什么是什么……” 
  “这只能培养奴才。” 
  “你说得过了。” 
  “过了?‘文化大革命"以前,用这种教育方法教育学生,吃的亏还少吗?” 
  方校长笑了笑又问:“再说你的第二条!” 
  “第二,高三5班出现这些事情,我是说事情,而不说问题。早恋现象呀,刊物呀……都和爱情有关。说明同学对这方面很关心。可咱们学校一律不许学生谈这个字眼。仿佛这个字眼一到了学校就贬了值……这里有没有我们学校教育的问题呢!另外,这种早恋从宏观来看,对于社会有没有推动的因素?值得探讨……” 
  “说下去!说下去!”方校长饶有兴趣起来。 
  “本来我是主张‘无为而治"的,这类事不宜管得过严,过严了会适得其反……通过这一年实践,我觉得‘无为而治"对中学生不完全适用,应该积极引导……大禹的父亲鲧治水的方法是堵,结果是越堵水害越大,大禹接受了父亲的教训,改用了疏导,水害被治住了……我想既然学生们关心这个事情,不如索性摊在桌面上来。越是不准谈,不敢谈,就越神秘,学生就越关心。” 
  “你说的有道理。你准备怎么谈?” 
  “我想现身说法,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同学们一起探讨一下爱情这个……千古难解的难题。” 
  “有意思!有意思。老师谈自己恋爱经过,你不怕给学生留下话把儿,以后笑话你?” 
  “只要是真诚的,就能以心换心。我只是谈自己对爱情的认识,并不想强求学生接受。学生也可以谈他们的认识。大家一起探讨,一起来解这道难题。” 
  “那你不怕这样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吗?” 
  “不谈就不影响学习吗?更影响!而且,会使学生对爱情更认识模糊。就象变戏法的把所有底牌都亮出来了,大家也就不那么瞪着大眼睛去胡琢磨了。” 
  “你这个比喻!可有损于爱情这个神圣的字眼呵!” 
  “任何比喻都是蹩脚的!” 
  “好! 好! 
你这个想法很大胆,我支持!目前,早恋现象不仅是你们一个班,也不仅是我们一个学校,可以说在全北京以至全国的中学里,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大家都感到了,但很少有人从时代,从历史,从社会学的角度,以及从现今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去研究它。马卡连柯说过:‘任何时代任何民族的教育家都否定爱情。"……当然这是马卡连柯用一种带揶揄的口吻讽刺说的话。做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各科的书本知识,还应该教学生生活的知识,包括爱情方面的知识。所以,我很希望你在这方面探讨下去!小钟,我相信你。” 
  钟林望望方校长,显然,在这方面,方校长一定在研究,在思索。 
  “对于学生这类事情的处理,一定要小心。容老师工作很认真负责,但好心没有办成好事,就因为她操之过急,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可以把做这类早恋学生的工作比做医院里的心脏手术。这是禁区,不到万不得已,一定要谨慎,不要轻易去开刀。” 
  “您这比喻很精彩。” 
  “这可不是我的发明,是苏霍姆林斯基。” 
  “苏……什么斯基?” 
  “苏霍姆林斯基。苏联的教育家。他有两本书,我借给你看看。” 
  方校长开始找书,找到了苏霍姆林斯基的《关心孩子的成长》和《爱情的教育》两本书,同时找出两本《青年心理学》一起给了钟林。 
  “喏,这就是我给你的人马和枪!”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