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刘文典

第23章


说到《庄子》,不是什么研究的蹊径问题。古今中外的那些"学者"不论经由什么蹊径,皓首穷经,勉强算是挨近了《庄子》的,寥寥可数。算起来,全世界真正懂《庄子》的人,总共两个半。一个就是庄子自己,中国的《庄子》学研究者加上外国所有的汉学家,唔,或许可以算半个。"刘文典虽然没有明说另外一个真正懂《庄子》的人是谁,但大家的心里都已不言而明:就是他老先生自己!14
  这是李必雨亲耳聆听到的刘文典发言,尽管细节可能会因时间久远略有差异,但整体上的意思应该是不会错的。何况,对于一个大学新生来说,第一次遇到大学老师就是如此狂放不羁、豪言壮语之人,相信在他们的一生中,都将是永不磨灭的记忆。
  按照刘文典的个性,说这样的话不过是小菜一碟。1923年,在完成《淮南鸿烈集解》并得到胡适的高度赞誉后,刘文典校勘诸子百家典籍的信心更足了。于是,花了一定的精力做了《论衡》的校勘,弄出了"自信是《论衡》的最完善的本子",但商务印书馆对这本书的销路却"极为怀疑"。万般无奈之下,刘文典只得给自己的"人生导师"胡适写信,希望胡适能够帮助他协调出版或者寻找新的买家。
  第57节:偶像陈寅恪(9)
  在这封信里,刘文典第一次向胡适透露了他准备校勘《庄子》的宏大计划:"《庄子》这部书,注的人虽然很多,并且有集释、集解之类,但是以弟所知,好像没有人用王氏父子的方法校过。弟因为校《淮南子》,对于《庄子》也很有点发明,引起很深的兴味,现在很想用这种方法去办一下,也无须去"集"别人的东西。只仿照《读书杂志》的样儿,一条条的记下来就行了,有多少算多少,也无所谓完事,做到哪里算哪里。这样做法,你要赞成,弟预备等书债偿清之后就着手了。"
  从刘文典与胡适来往的书信看,胡适对他的这一研究计划表示了支持,并给他提了一些中肯的意见。后来,胡适写《中国哲学史》,引用了《庄子》"至乐篇"里的部分文字,说是"自古至今无人能懂"。刘文典刚好正在潜心写作《庄子补正》,遂将"至乐篇"里的文字重新考订了一番,"稍稍可读",但仍是"自古至今无人能懂","必欲求解,势将流入穿凿附会一途"。由此可见,刘文典后来夸口自己是古今中外真正懂《庄子》的唯一一人,并非完全"无厘头"。
  本来以为校勘《庄子》是很轻松的事情,但没想到这一工作却一直持续了十多年。先是回到故乡筹办安徽大学,后则回到清华大学承担繁重教学任务,直到长子刘成章因病早逝,刘文典为了转移悲伤,才开始投入更多的精力点校"齐彭殇,等生死"的《庄子》。没过多久,抗日战争爆发,刘文典什么都没带,只将《庄子补正》等尚未最后完成的书稿塞进一个蓝色包袱,到了云南。
  在西南联大,刘文典最终完成了十卷本的《庄子补正》书稿。在此之前,他所写的《庄子琐记》被收入1928年出版的《三余札记》中。相比之下,《庄子补正》更像是一部"冥思研索"的巨著,收列《庄子》内篇、外篇、杂篇的全部原文和郭象注、成玄英疏,以及陆德明的《经典释文·庄子音义》,以历代《庄子》重要版本为校勘基础,广泛征引了王念孙、王引之、卢文弨、奚侗、俞樾、郭庆藩、章太炎、刘师培、马叙伦等古今知名学者的校勘成果。在完成《庄子补正》一书后,刘文典曾言明写作这本书的标准:"前人校释是书,多凭空臆断,好逞新奇,或有所得,亦茫昧无据。今为补正一字异同,必求确诂。若古无是训,则案而不断,弗敢妄生议论,惧杜撰臆说,贻误后学而灾梨枣也。"15 可以说,《庄子补正》是刘文典一生用力最多的校勘著作,亦最被世人所看重,是至今所有治国学的人都不可不读的经典著作。
  顺便插一句,时间的轮盘转到21世纪初叶,中国大地上突然冒出一位英姿飒爽的"国学女将"于丹。于丹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2006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讲解解读《论语》的心得,一炮走红。2007年春节期间,她又披挂上阵,高擂战鼓,用成功学的方法解读《庄子》,据说一部书稿就卖了几百万。但尽管于丹再红,她都没有忘记向刘文典这位大师"讨教":在她"天价书稿"的参考文献作者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庄子,排在第二位的就是自矜为"古今唯一懂庄子"的刘文典。
  这可能只是一个巧合,但却真实地凸显了《庄子补正》持久未变的学术价值。刘文典本人对于这部著作也相当满意,除了在西南联大开设相关课程向学生讲解他的研究成果之外,还专门将这部书稿送给陈寅恪先生审读分享,得到由衷的肯定。陈寅恪平生阅人无数、读书无数,从不轻易夸赞别人的学术成就,但对于刘文典的这本《庄子补正》,却另眼相看,褒奖有加。1939年11月,尚处于颠簸流离状态的陈寅恪欣然为《庄子补正》作序,内容如下:
  第58节:偶像陈寅恪(10)
  合肥刘叔雅先生文典以所著《庄子补正》示寅恪,曰:"姑强为我读之。"寅恪承命读之竟,叹曰:"先生之作,可谓天下之至慎矣。"其著书之例,虽能确认其有所脱,然无书本可依者,则不之补。虽能确证其有所误,然不详其所以致误之由者,亦不之正。故先生于《庄子》一书,所持胜义,犹多蕴而未出,此书殊不足以尽之也。
  或问曰:"先生此书,谨严若是,将无矫枉过正乎?"寅恪应之曰:"先生之为是,非得已也。"今日治先秦子史之学,著书名世者甚众。偶闻人言,其间颇有改订旧文,多任己意,而与先生之所为大异者。寅恪平生不能读先秦之书,二者之是非,初亦未敢遽判。继而思之,尝亦能读金圣叹之书矣,其注《水浒传》,凡所删易,辄曰:"古本作某,今依古本改正。"夫彼之所谓古本者,非神州历世共传之古本,而苏州金人瑞胸中独具之古本也。由是言之,今日治先秦子史之学,而与先生所为大异者,乃以明、清放浪之才人,而谈商、周邃古之朴学,其所著书,几何不为金圣叹胸中独具之古本也,而欲以之留赠后人,焉得不为古人痛哭耶?
  然则先生此书之刊布,盖将一匡当世之学风,而示人以准则,岂仅供治《庄子》者之所必读而已哉!
  民国二十八年十一月十四日修水陈寅恪
  纵览陈寅恪一生的学术交往,能够赢得他如此赞誉的,不过陈垣、杨树达等有限的几个人而已,而他竟对刘文典的著作做出"可谓天下之至慎矣"的评价,并认为其"将一匡当世之学风",足见《庄子补正》给他带去了多么大的学术惊喜与思想认同。
  当然,陈寅恪写这篇序言,实际上也是别有所指的。自从20世纪20年代胡适喊出"整理国故"的口号后,全国很快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批判改造古人典籍的热潮,"今日治先秦子史之学,著书名世者甚众"。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渐渐地,"武器的批判"代替了"批判的武器",理智的头脑没有了,大棒子满天飞,对于一切"经史子集"或全盘否定,或任意改造,每个人都似乎变成了金圣叹。分明是用自己的观点在注释"天下才子书",还说"古本作某,今依古本改正",往古人的头上"扣屎帽子"。而刘文典实事求是、谨小慎微、有一说一的治学态度,深深地打动了陈寅恪。
  打动陈寅恪的还有刘文典校勘《庄子补正》的真正苦心。在《〈庄子补正〉自序》里,刘文典写道:"庄子者,吾先民教忠教孝之书也,高濮上之节,却国相之聘,孰肯污伪命者乎?至仁无亲,兼忘天下,孰肯事齐事楚,以忝所生者乎?士能视生死如昼夜,以利禄为尘垢者,必能以名节显。是固将振叔世之民,救天下之敝,非徒以违世,陆沉名高者也。苟世之君子,善读其书,修内圣外王之业,明六通四辟之道,使人纪民彝复存于天壤,是则余董理此书之微意也。"
  这虽然是一段"之乎者也"的文字,但读起来并不难理解。在当时那种炮火连天、举国动荡的环境下,刘文典想凭借自己对于《庄子》的重新整理,突出学人名节的重要。这一点,同样是陈寅恪所看重的。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在陈寅恪的身上,令刘文典感到钦佩的,除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渊博学识,还有其独立坚持的人格魅力。这也是后世学人对于陈寅恪一致敬重的根源所在。
  第59节:偶像陈寅恪(11)
  正如前面所写到的,陈寅恪在名节坚守上的超然,是有其家世渊源的。日军侵入北平后,他父亲散原老人绝食绝药而死,这对于陈寅恪的心灵不可能不产生巨大的冲击。
  其实在此之前,陈寅恪就已经表现出对学人名节的独特见解。1927年6月2日,陈寅恪的清华同事、国学大师王国维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留下遗书:"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事变,义无再辱!"两年后,清华国学研究院同仁一致推举陈寅恪为王国维撰写碑文。王国维为何而死?当时有很多说法,有的说是被罗振玉逼债,有的说是因为丧子之痛,有的说是缘于苦病厌世,但陈寅恪凭借与王国维的交往,断定他是死于名节。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