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那冷雨

第23章


当时的周捷还很穷,但她不在乎吃一点小亏。她不在乎这样的小人,是觉得她们不能成为阻碍自己向前走的石头。
  做自己的主人
   站了半年的柜台,周捷要上班了。但周捷的心似乎做野了,她已不愿回到那个死气沉沉的工厂,其实更重要的是,周捷发现自己有一种做生意的潜能。她能够很轻易地把别人吸引过来,成为好朋友,这样的亲和力是很难得的,它是一个人能否被别人接受的先决条件。认识到自己的先天优势,周捷也认识到在那个男人多于女人的工厂里,她永远没有出头之日。与其这样混到退休熬个工程师的名分,还不如把自己解放出来,成为自己的主人。
  偶然的机会,让她接触到直销化妆晶的行业。周捷的表妹开着一家化妆品小店,一个人忙不过来时,就叫周捷去帮忙。表妹没有考上大学,职高毕业后就自谋出路,活得也很高兴。在表妹的小店里,周捷见到了一种美国产的化妆晶——玫琳凯。“哟,我怎么从未见过这个牌子?”
  表妹说玫琳凯是直销的著名化妆晶,刚刚在南京建立分公司,发展刚开始,表姐何不试试?周捷动心了,由表妹带着参加了一次玫琳凯的美容讲座。开讲座的是一位二十多岁的女性,温婉动人,她娓娓道来,讲述了一个叫玫琳凯的美国妇女在“下岗”后如何成长为世界最有名的公司总裁的故事。玫琳凯让很多女人成为富翁,所以玫琳凯也会给你机会成为富翁。
  玫琳凯所特有的培养女性气息的企业文化吸引了周捷。她决定做“玫琳凯”。玫琳凯要求员工一律穿职业装,化彩妆。当周捷第一次拿着画笔在自己的脸上涂涂抹抹后,吃惊地想,镜子中那个艳丽的女郎是自己吗?原来化妆是如此美好的事情,以最光彩照人的形象出现在众人面前,既悦己又悦人,这就是美丽的魅力。玫琳凯的企业培训特别注重个人的自我欣赏,一个不爱自己的人不会拥有爱心和耐心,也就没有成功的契机。在这样的氛围里,周捷如鱼得水,能量惊人地释放出来。
  第一步,她要争取在半年的时间做到美容顾问。刚开始她只是“红外套”,也就是一般的推销员。第一个月她的销量是5000元,收入为800元;第二个月销量是10000元,收入为1650元;在做到第三个月的时候,她对老公说,她要为他买一部摩托车,老公笑了笑,有点不相信她的话。在第六个月的时候,周捷已经攒到了10000元。因业绩突出,周捷升为美容顾问。
  未满一年,周捷已经是南京地区最佳销售人员,她有机会出国了。1997年周捷赴美参加全球的玫琳凯美容顾问会议。她认识了不少国籍不同、肤色不同的女人,她们一个个神采飞扬,毫无顾忌地挥洒着女人的万种风情。这份周身散发出来的从容和练达让周捷惊讶不已,她们可是步人中老年的女人了,可为什么你感觉不到她们的年龄呢?她们用什么把时间锁住,永远是充满活力的丽人呢?一段时间的接触后,周捷感到,原来光释放自己的热情和激情还不够,还要时间的修炼,还要自身的修炼,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所以从美国回来后,周捷开始“练心”。
  周捷的成功很大程度归结于她的主动出击和坚持,但有时这并不会成功。她曾在三个月的时间里鼓动一个朋友加入玫琳凯,但每次都遭到拒绝。最后这位朋友不耐烦了,她朝周捷嚷道:“周捷,你不知道你有多烦人,你为什么非要逼人干不愿意干的事呢?”朋友的话让她警醒了:为达自己的目的而违逆别人的本意,本身就是残忍的事,对别人,你只有建议的权利,而没有强迫的权利。
  周捷明白了。她的心境变得越来越平和了。
  所以当她碰到拒绝自己的客户时,她不一定坚持到底,而是先退一步。懂得退一步进两步的道理让她的工作业绩更提高了一大步。周捷认识了一个成功的女人,当她前去推销玫琳凯的时候,女人说她只用法国的CD,就不再说话了。周捷明白了女人的意思,但并没有急着走掉,她安静地坐在女人的对面,不慌不忙拿出玫琳凯说:“我不是让你买下我的东西,我只是想让你认识一件美丽的事物。如果你能认可它,你周围的优秀女性也会认可它,这就是我的初衷。”这句话的意思是,你是优秀女人中的领潮人,你的一言一行代表了你所属的女人阶层。周捷不露痕迹地恭维让女人很受用,她从心底接纳了周捷,也接纳了她推销的化妆品。周捷和这个女人成了朋友,当然,她也增添了新的客户。
  周捷认为,只要自己肯于修炼,没有人能碍着她成为百万富翁,也没有人能碍着她成为一个优秀的女人。
  (本文作者:王忆)
------------
智慧的美丽
------------
  我从来以为只有“情”是美丽的,比如爱情、亲情、朋友之情,从来没有想到,智慧也会如此美丽。它让我们慢慢麻木的心灵,在这个美好而机智的晚上,轻舞飞扬。
  那天晚上看王小丫的《开心辞典》,我流了泪。
  这不是一个煽情的节目,大凡不再爱琼瑶阿姨和金庸大侠的人才会喜欢,因为有一种真实和聪明在里面,还有那份期待和紧张。
  是那个人感动了我。他的家庭梦想都是为别人,几乎没有自己一件东西。他有个妹妹在加拿大,妹妹有电脑没有打印机,于是他想得到一台打印机给远在加拿大的妹妹。王小丫问,那你怎么给妹妹送去?他说,我再要两张去加拿大的往返机票啊,让我的父母去送,他们想女儿了。听到这儿,我就有些感动,作为儿子,他是孝顺的,作为兄长,他是体贴的,这是多好的一个男人啊。
  主持人也很感动,她问,那你为什么还要一台电脑给你父母?他说,因为父母很想念远在万里之外的妹妹,所以,他要给他们一台电脑,让他们把邮件发给她,也让妹妹把思念寄回家。
  这就是他的家庭梦想,几乎全为了家人。主持人问,有把握吗?他笑着,当然。因为要答十二道题,而每一道题几乎都机关重重,要达到顶点何其容易?答到第六题时他显得很茫然,这时他使用了第一条热线,让现场观众帮助他。结果他幸运地通过了,但他很平静,甚至有些沮丧。主持人很奇怪,因为要是别的选手早就欢呼雀跃了,为什么他这样平静?他答:我觉得很不好意思,为什么那么多人都会这道题而我不会。这时我简直有点欣赏他了,这是何等冷静而自信的一个男人啊。
  答题依然在继续,悬念也就越来越大了,人们也越来越紧张。到最后一题时,我手心里的汗几乎都出来了,好像我是那个盼着得到一台打印机、两张往返加拿大机票和一台电脑的人。仅仅为了他的孝顺和对妹妹的宠爱,也应该让他答对吧。
  最后一题出来了。居然是六选一。而又是有关水资源的。
  他静静地看着这道题,好久没有说话,他的父母也坐在台下,紧张地看着他,而主持人也好像恨不得生出特异功能把答案告诉他。
  这时他使用了最后一条求助热线。把电话打给了远在加拿大的妹妹。
  电话接通了,他却久久不说话,对面的妹妹着急了,哥,快说呀,要不来不及了。因为只有三十秒时间。
  王小丫也着急了,快说吧,不要浪费时间了,这是你最后的机会了!
  他沉默了一会儿,说了:妹妹,你想念咱爸咱妈吗?妹妹说,当然想。坐在电视机前的我着急了,天啊,这是什么时候了,怎么还儿女情长的,难道他要放弃自己最后的圆满吗?我几乎都要生气了,怎么有这样冷静的人啊?怎么还说这些没边没沿的话?
  他又说了,那让咱爸咱妈去看你好吗?妹妹说,那太好了,真的吗?他点头,很自信地:是的,你的愿望马上就能实现了。然后时间到,电话断了。
  天啊,我一下子明白了,这道题他根本就会,答案早就胸有成竹!他只是想给妹妹打个电话,只是想把成功的喜悦让妹妹分享!
  我的眼泪一下流了出来。为他的智慧,为他超乎常人的冷静和美丽。
  果然他轻轻地说出了答案,我看出了王小丫的感动和难言,王小丫说,从来没有像你这样的选手。
  而在台下的父母,眼角也悄悄地湿了。
  我从来以为只有“情”是美丽的,比如爱情、亲情、朋友之情,从来没有想到,智慧也会如此美丽。它让我们慢慢麻木的心灵,在这个美好而机智的晚上,轻舞飞扬。
  (本文作者:虹莲)
------------
你穷的并不是尊严
------------
  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我们都可以做到一点,那就是让自己活得高贵、活得自重、活得铁骨铮铮,因为尊严与金钱、地位、健康等等无关。
  她创建的仁爱会拥有四亿多美元的资产,世界上最有钱的公司都乐意捐款给她。她的手下有七千多名正式成员,还有数量可观的追随者和义务工作者活跃在一百多个国家;她受到众多的国王、总统、传媒巨头和企业家的由衷尊敬。
  她把自己的一生无条件地献给了穷人、病人、流浪者和临终者,她可以支配的金钱很多,光是后来获得的诺贝尔奖的奖金就是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但她留给自己的东西极少:她住的地方,惟一的电器是一部电话;她穿的衣服一共只有三套,而且自己换洗;她只穿凉鞋,没有袜子……她与一般慈善家一个本质的区别是:她不仅为穷人和孤寡者提供衣食住房,对他们进行医疗帮助,还要让他们感到自己活得有尊严,觉得自己正在被人爱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