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脉心理学

第32章


这时候,我们需要像雪松那样弯下身来,灵活应对。
以下这些建议可以让你很好地做到弹性处世。
1.充满弹性
人活在世上,就要讲究灵活。比如,面粉放上水揉一下,然后一捏,面粉很容易散开,但是你继续揉,多揉几遍以后,它就再也不会散开了,这是因为它有了韧性。
人进入社会的过程就如同一团散沙般的面粉,被社会不断地搓揉,最后变成有韧性的面团的过程。蹂躏、折磨、压迫都是对人的考验,你必须灵活应对,此招不行,赶快换招。
加拿大魁北克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谷。山谷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唯一能引人注意的是它的西坡长满松、柏、女贞等树,而东坡却只有雪松。这一奇异景色之谜,许多人不知所以,然而揭开这个谜的,竟是一对夫妇。
那年的冬天,这对夫妇的婚姻正濒于破裂的边缘,为了找回昔日的爱情,他们打算做一次浪漫之旅,如果能找回就继续生活,否则就友好分手。他们来到这个山谷的时候,下起了大雪,他们支起帐篷,望着满天飞舞的大雪,发现由于特殊的风向,东坡的雪总比西坡的大且密。不一会儿,雪松上就落了厚厚的一层雪。不过当雪积到一定程度,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丫就会向下弯曲,直到雪从枝上滑落。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积,反复地弯,反复地落,雪松完好无损。可其他的树,却因没有这个本领,树枝被压断了。妻子发现了这一景观,对丈夫说:“东坡肯定也长过杂树,只是不会弯曲才被大雪摧毁了。”少顷,两人突然明白了什么,拥抱在一起。
2.时刻注意时势与位势
事物在不同的时间看不同的时势,在不同的地点、地位、位置,也会有不同的位势。对于人来说,时势就如同肥沃的土地和阳光水分一样。古人讲:“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侍。”一个人要想充分发挥才干,就要选择或把握时势。总之一条:要强化自身,形成强大的势能,才是调整位势的上上之策。
3.处世因人而变
为人处世,贵有自知之明。聪明的人,时时刻刻都很好地把握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人的一生是复杂多变的,人之于世,往往要扮演多个角色,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历史阶段与不同的人相处,都在经历着完全不同的人生体验。
如果用一个框框待人处世,将会四处碰壁。应区分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办法。
正如人与人有所不同,事与事有所差异,时与时又有先后。因此,对人对事对时不能一样对待,必须因人因事因时而采取不同的对策。
心理策略 82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万事万物都具有矛盾性,矛盾着的事物又具有自己的特点。因此,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不同的情况要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恰到好处,辩证地处理正是处世的智慧。
以下这些建议可以让你很好地学会辩证处世。
1.把握问题的主要矛盾
把握主要矛盾是解决问题的捷径。识大体、顾大局,重视主要矛盾,不仅是一个人处世能力的体现,更是一个人自身修养的体现。其中有一颗宽容的心是不可少的。能宽容的人,都因其有雅量。有雅量的人能恕人,因而能容人。即使是仇人,也会变成朋友。可以说,凡伟大的事物,都来自宽容。
2.在主动和被动中变化
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临事之智》中云:“大凡临事无大小,皆贵乎智。智者何?随机应变,足以得患济事者是也。”从一定意义上说,智者便是能随机应变、见风使舵之人。应变的最终目的是使自己永远处于主动地位,驾驭事态发展,以实现既定目标。具体一点说:应变从功用上讲不外乎保持主动和变被动为主动两种。在这种情境下,善于见机行事,处世变通,是一个人在日常交际中人情操纵水平的重要表现。
小资料
一次,乾隆皇帝突然问刘墉一个怪问题:“京城共有多少人?”刘墉虽猝不及防却非常冷静,立刻回了一句:“只有两人。”乾隆问:“此话何意?”刘墉答曰:“人再多,其实只有男女两种,岂不是只有两人?”乾隆又问:“今年京城里有几人出生?有几人去世?”刘墉回答:“只有一人出生,却有十二人去世。”乾隆问:“此话怎讲?”刘墉妙答日:“今年出生的人再多,也都是一个属相,岂不是只出世一人?今年去世的人则十二种属相皆有,岂不是死去十二?”乾隆听了大笑,深以为然。确实,这刘墉的回答极妙——皇上发问,不回答显然不好;答吧,心中无数又不能乱侃,这才急中生智,转眼间以妙答趣对皇上。
3.在紧急时刻自圆其说
从一定意义上说,智者便是能随机应变。应变的最终目的是使自己永远处于主动地位,驾驭事态发展,以实现既定目标。
现实生活情况错综复杂,人际交往亦是如此,身处其中要想如鱼得水,就需运用辩证处世的智慧,灵活处理,学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察言观色,审时度势,应付自如,做到恰到好处。
第三十一章 了解对手,洞察人性
为人处世,与人竞争,“了解对手,洞察人性”极为重要。必须戒除莽撞,应该多摸透对方心思后再行动,这样可以避免出现意外的冲突,会增加成功率。怎样做到这一点呢?要把自己变成一个“侦察专家”,多看、多走、多闻、多想,真正做到知己知彼。
心理策略 83 :善于观察,把握好
人际交往中的微妙关系
我们在生活中每天都需要与人进行交流,掌握准确地观察人的方法,使你进一步把握好人际交往中的微妙关系,你就可以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成为人际交往中的焦点人物。
大侦探福尔摩斯破案的故事,已广为流传,脍炙人口。形形色色、离奇古怪的复杂疑案,一经福尔摩斯的侦查分析,蛛丝马迹毕现,真相大白。福尔摩斯完全是一个学识渊博、观察力非凡的人。
有一次,福尔摩斯同他的助手华生同时鉴别一块刚刚得到的怀表。华生的鉴别仅仅停留在怀表的指针、刻度的设计和造型上,不能发现一丝线索。而福尔摩斯凭借手中的放大镜,看到了表壳背面的两个字母、四个数字和钥匙孔周围布满的上千条错乱的划痕。经过周密地思考,福尔摩斯认为:那两个字母表示主人的姓氏,四个数字是伦敦的当铺的当票号码,表明怀表的主人常常穷困潦倒,而钥匙孔周围布满的上千条错乱的划痕,则说明怀表的主人在把钥匙插进孔去给表上弦的时候手腕总是在颤抖,因而这个人多半是个嗜酒成性的醉汉……
福尔摩斯在破案过程中,没有顾及这只怀表的新旧程度和价值,而是紧紧抓住那些与案件有本质联系的细节,进行深入细致地观察。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知觉,它是通过眼睛看、耳朵听、鼻子闻、嘴巴尝、手摸等去有目的地认识周围事物的心理过程。在这当中,视觉起着重要的作用,有90%的外界信息是通过视觉这个渠道进入人脑的。因此,也可以把“观察”理解为“观看”与“考察”。
一个人的观察能力与他的知识、经验以及职业兴趣有着密切关系。对于同一块怀表,福尔摩斯之所以能够比华生看到的更多,理解得更深,一下子就能抓住那些不大明显,然而却是本质的特征,正是因为他们有着不同的知识和经验。
人的观察能力是可以培养的,那么怎样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呢?
1.要有明确的观察任务。在确定任务的时候,可以把总任务分解为一系列细小的和逐步解决的任务,这样可以避免知觉的偶然性和自发性,提高观察的积极主动性。
2.观察的成功与否主要依赖是否具备一定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俗话说:“谁知道的最多,谁就看的最多。”一位富有学识的考古学家,能够在一片残缺不全的乌龟壳(甲骨)上发现不少重要而有趣的东西,而一个门外汉却一无所得。
3.观察应当有顺序、有系统地进行,这样才能看到事物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关系,而不至于遗漏某些重要的特征。
4.要设法使更多的感觉器官参与认识事物的活动。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获得事物各方面的感性知识,而且所得到的印象也是深刻的。
观察时应当做好记录,这不仅对于收集和整理所观察到的事实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而且也是促进准确观察的宝贵方法。
心理策略 84 :攻守要有“度”
善为事者,时时心中有数,绝不在没有算计的情况下随意出手,否则就叫乱出手。当然,一个人善于抓住时机,见机而进,固然是英雄本色,但激流勇退,能见好就收,适可而止,也是智者之举,这一切都取决于心中之数。适可而止,就是在竞争事业中,时刻注意和自身利益相统一的数量界线,绝不超过度,绝不使事情发展到反面。同样,为人处世都有一个保持质的数理界限,也就是度。超过或者不及,都会使事物的性质发生变化。度的存在,要求我们无论做何种事情,都应有个度量分析,做到“胸中有数”,方可攻守转换。
以下这些建议可以让你轻松地做到心中有数,攻守有度。
1.知道别人想什么就知道自己做什么
做人办事必须有攻守转换之计,即通过“知己知彼”的方法,取得“百战不殆”的效果。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