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与傅斯年

第7章


自此黄见到毛泽东不敢继续啰唆,更不提什么"勃焉"、"忽也"之类道业高深的法术了。
    【23】《八十年来——黄炎培自述》,文汇出版社2000年出版。
    【24】《近三十年见闻杂记》,左舜生著,香港自由出版社1952年出版。
    【25】《傅孟真先生年谱》,傅乐成著,转引《傅斯年传》,焦润明著,人民出版社2002年出版。
    【29】台湾《传记文学》,第28卷第1期。
第二部分 第13节:日暮苍山远(1)
    第十三章生别常恻恻
    ◎日暮苍山远
    傅斯年作别陈寅恪,在重庆中央研究院办事处稍事停留,尽了一份"太上总干事"的责任后,便登船向李庄进发。抵达李庄时,正巧遇到同济大学师生于码头装载货物行李,即将离川乘船东下,重返离别了近九年的上海大本营。傅氏见状,心绪更加纷乱,待上得岸来,穿越镇内纷乱的街道和郊外一片葱绿的稻田,跨越五百多级台阶,大汗淋漓地登上板栗坳,已是暮色时分。
    一直翘首期盼的史语所代所长董作宾见傅氏终于到来,长吁了一口气,直言不讳地告诉说,史语所快到了散板儿的程度,特别是同人的家属们看到同济大学陆续东迁,越来越沉寂难耐,焦躁不安,三天两头跑来询问复员归京之日。年轻学者整天议论纷纷,无所事事。不知是谁打听的小道消息,传傅斯年可能要接替朱家骅出任教育部长,以后再也不管史语所了,众人闻听,如失擎天之柱,遂更加惶恐不安,大有兔死孤悲,树倒猢狲散之感。若不赶紧想法加以安抚,一群男女老少闷在这个形同葫芦一样的山坳里,恐怕早晚要出乱子。
    傅斯年听罢,想到自己自抗战胜利后,连续在重庆、北平、昆明、南京之间来回奔波,表面上搞得红红火火,且在媒体上出尽风头,不免有小道消息传播开来,直至搞得史语所同人信以为真,鸡犬不宁。他苦笑着道:"糟糕,这都是我的罪过",遂心生一计,当场找来一张白纸,在董作宾的书案上泼墨挥毫,上书"传言孟真要当官,斯年离所不做官"几个大字,挂在牌坊头大门的一边,以明心志,也算是对史语所同人的无声解释。
    随后,傅斯年与董作宾商讨具体的复员计划和处置措施。当晚,傅氏召开史语所同人会议,除了当面表白自己不会抛下众人到南京做官外,明确表示不管遇到多大困难,最迟至10月,也就是长江枯水期到来之前,一定要带大家重返首都,让大家得到应有的快乐与幸福。
    一席话令茫然四顾的史语所同人如同深夜中突然望到了跳跃的灯火,愁云顿消,郁郁寡欢之心境豁然开朗。
    一个星期后,傅斯年接到朱家骅发来的电报,令速至南京出席国府紧急会议,傅瞻前顾后,一咬牙离开了李庄。没料想,此次登上轮船,则是他与生活了六年的李庄的最后诀别。自此,那高大肥胖的身影从扬子江尽头山坳里悄然消失,而李庄的山山水水也只有在傅斯年的梦境里出现了。
    傅斯年虽已离去,整个史语所却明显地稳住了阵脚,空气为之一新。对于傅氏的人格魅力与崇高威望,董作宾后来曾作过如此评说:"当年孔子在陈的时候,时常挂念着他的学生,并说"归欤,归欤!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孟真先生也许想起了这几句,要回所把同人们"裁"一下子。那时新旧同人,除了三两位老友之外,大部分是他一手培植的青年,受过他的训练和熏陶,爱之敬之而且畏之。"【1】
    此言尽管不算直白露骨,但也清晰明了,只要具备一些中国历史特别是近代史知识的人,就会明白董作宾所言内含的事理奥妙。
    时在李庄门官田社会学所陶孟和手下服务,并以研究太平天国史著称的罗尔纲,后来在谈到湘军兴起与中国近代史的关系时,曾着重指出曾国藩的湘军与李鸿章的淮军"兵随将转,兵为将所有"、"将富兵横"的个案,以及给中国近代社会带来的畸形危害。
    傅斯年创办的史语所,虽没有湘军与淮军之营制、饷章之独特,但基本上沿袭了"兵随将转,兵为将所有"的习气。除李济、董作宾等几位元老外,凡后来入所的青年学者不只是"大部分是他一手培植",几乎全部都经傅氏一手选拔提携。从中央研究院档案看,历史语言研究所之名,最早出现在1928年6月第一次院务会议上,当时作为院长的蔡元培对于"无中生有"的这个机构筹设的构想、意义和目标,不甚了了,只是出于对傅的信任才允许设置开办。稍后傅斯年在写给胡适代向蔡元培要求宽列史语所经费时说得明白:"蔡先生此时实不大了然我们这个研究所所处的地位。"【2】而傅向中研院提交的第一期报告中,也明确表示对于新的人事布局与争取的学者,必须合乎他本人的史学思想,并要"成就若干能使用近代西洋所使用之工具之少年学者"【3】,绝不引诱主观而乌烟瘴气的人前来捣乱滋事。"如果一旦引了,不特有时免不了致人于无用,且爱好的主观过于我们的人进来时,带进些乌烟瘴气,又怎么办?"【4】日后的事实完全证明了傅在这方面的坚持与固执。
第二部分 第14节:日暮苍山远(2)
    史语所筹划之初,其成员结构从1928年正月以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为班底,到当年岁暮,变成以清华研究院人员为主体,就其内在本质而言,则是从"本土派"变成西洋"海归派",傅、陈、赵、李连同后来的吴定良等清一色西洋"海龟"构成史语所核心,而顾颉刚则被踢出圈外。当然,不能说顾颉刚是属于"捣乱滋事"与带进"乌烟瘴气"之人,这种做法除了门户之见外,重要的还是基于学术的志向与思想观念的异同。其他自荐或被荐入所者,其情形大体如此。顾颉刚出局之后,北大考古研究室主任、著名金石学家马衡欲加入史语所,想不到竟被傅斯年作为不"预流"之人而婉拒,后马衡虽官至故宫博物院院长而誉满学林,但总未能跨入史语所那高傲得有些邪乎的门槛。稍后,在史学界颇有些名气,且自视甚高的苏州才子、燕大教授郭绍虞,毛遂自荐又想在史语所找一把椅子坐坐,并讲了自己一大堆研究成就如何伟大与不可或缺等,傅连眼皮都未眨一下,只把嘴一撅,大号烟斗往桌上一敲,便将此君仍视为不"预流"之辈而一口回绝。在李庄期间,梁思成推荐的燕大毕业生王世襄,赴重庆与傅斯年相见时,更是被傅氏看做上不了台面之人。傅氏当着梁思成的面横眉冷对,一句"燕大毕业生没有资格到我们这里来"作了拒绝,并当场将其轰出门外,弄得推荐者梁思成灰头土脸,大失面子。不仅如此,即使堂堂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推荐之人,也屡屡遭拒。如蔡元培1930年因"七十五岁老友专函介绍"的王君瑞;1931年荐介以治《战国策》闻名的钟凤年;1932年介绍的"初交"蔡哲夫;1934年荐介以《中国词学史》著称的薛砺若;"于蛮源史籍致力颇勤"、"蒙文程度亦似可应用"的毛汶;由汪精卫函荐,再由蔡亲荐的吴向之;1936年荐介的傅氏"北大旧同学"金毓黻等,皆为傅斯年以"本所限于经费"而"一时无法借重"为托词,全部当做臭狗屎和会带进"乌烟瘴气"之辈关在门外。当时的蔡元培为尊重史语所或者说傅斯年的"人事独立"规矩竟也毫无办法。由此可推想陈寅恪荐举的蒋君大沂之命运也当如此。【5】
    据北大浙江派具有"鬼谷子"与军师之称的重量级人物沈尹默回忆说:"蔡先生的书生气很重,一生受人包围,民元教育部时代受商务印书馆张元济(菊生)等人包围………到北大初期受我们包围(南按:"我们",包括马幼渔、马叔平兄弟,周树人、周作人兄弟,沈尹默、沈兼士兄弟,钱玄同,刘半农等,亦即鲁迅作品中引所谓正人君子口中的某籍某系)。"又说:"以后直至中央研究院时代,受胡适、傅斯年等人包围,死而后已。胡、傅诸人后来和我势同水火,我南迁后,蔡先生时在京沪间,但我每次拟去看蔡先生,均不果,即胡、傅等人包围蔡所致。"【6】从沈氏的回忆可见傅斯年霸气之盛,更可见史语所在中央研究院甚至天下儒林中的非凡地位。不过,说这话的沈尹默本人的性格以及在北大的为人为学,也不见得好到哪里去,令人诟病的地方亦是多多,在许多地方远不如傅斯年得人心。1922年胡适从丁文江、秦景阳等人口中了解到的北大十年史,几乎就是一部沈尹默弄权史,连胡适本人也不免为其利用,此案例在胡适的日记中有明确记载。当然,这是另外一个话题。【7】
    所谓道不同,不足与谋,只要傅斯年认为来者与他心目中的"道"相同,便设法笼络到麾下,加以"培植"扶持。如陈槃、周法高、全汉昇、张政烺、周一良、杨志玖、逯钦立、王利器、邓广铭、马学良、李孝定、张秉权、王铃、周祖谟、何兹全等,无不是傅斯年亲手招到史语所并"培植"成材的——尽管此辈并不是从西洋游回来的"海龟"。这一做法所产生的一个后果是:傅斯年成为被培植者的教父,随时随地可操控、调配一切,并形成了同曾国藩的湘军一样"兵随将转"的政治格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