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黄见到毛泽东不敢继续啰唆,更不提什么"勃焉"、"忽也"之类道业高深的法术了。
【23】《八十年来——黄炎培自述》,文汇出版社2000年出版。
【24】《近三十年见闻杂记》,左舜生著,香港自由出版社1952年出版。
【25】《傅孟真先生年谱》,傅乐成著,转引《傅斯年传》,焦润明著,人民出版社2002年出版。
【29】台湾《传记文学》,第28卷第1期。
第二部分 第13节:日暮苍山远(1)
第十三章生别常恻恻
◎日暮苍山远
傅斯年作别陈寅恪,在重庆中央研究院办事处稍事停留,尽了一份"太上总干事"的责任后,便登船向李庄进发。抵达李庄时,正巧遇到同济大学师生于码头装载货物行李,即将离川乘船东下,重返离别了近九年的上海大本营。傅氏见状,心绪更加纷乱,待上得岸来,穿越镇内纷乱的街道和郊外一片葱绿的稻田,跨越五百多级台阶,大汗淋漓地登上板栗坳,已是暮色时分。
一直翘首期盼的史语所代所长董作宾见傅氏终于到来,长吁了一口气,直言不讳地告诉说,史语所快到了散板儿的程度,特别是同人的家属们看到同济大学陆续东迁,越来越沉寂难耐,焦躁不安,三天两头跑来询问复员归京之日。年轻学者整天议论纷纷,无所事事。不知是谁打听的小道消息,传傅斯年可能要接替朱家骅出任教育部长,以后再也不管史语所了,众人闻听,如失擎天之柱,遂更加惶恐不安,大有兔死孤悲,树倒猢狲散之感。若不赶紧想法加以安抚,一群男女老少闷在这个形同葫芦一样的山坳里,恐怕早晚要出乱子。
傅斯年听罢,想到自己自抗战胜利后,连续在重庆、北平、昆明、南京之间来回奔波,表面上搞得红红火火,且在媒体上出尽风头,不免有小道消息传播开来,直至搞得史语所同人信以为真,鸡犬不宁。他苦笑着道:"糟糕,这都是我的罪过",遂心生一计,当场找来一张白纸,在董作宾的书案上泼墨挥毫,上书"传言孟真要当官,斯年离所不做官"几个大字,挂在牌坊头大门的一边,以明心志,也算是对史语所同人的无声解释。
随后,傅斯年与董作宾商讨具体的复员计划和处置措施。当晚,傅氏召开史语所同人会议,除了当面表白自己不会抛下众人到南京做官外,明确表示不管遇到多大困难,最迟至10月,也就是长江枯水期到来之前,一定要带大家重返首都,让大家得到应有的快乐与幸福。
一席话令茫然四顾的史语所同人如同深夜中突然望到了跳跃的灯火,愁云顿消,郁郁寡欢之心境豁然开朗。
一个星期后,傅斯年接到朱家骅发来的电报,令速至南京出席国府紧急会议,傅瞻前顾后,一咬牙离开了李庄。没料想,此次登上轮船,则是他与生活了六年的李庄的最后诀别。自此,那高大肥胖的身影从扬子江尽头山坳里悄然消失,而李庄的山山水水也只有在傅斯年的梦境里出现了。
傅斯年虽已离去,整个史语所却明显地稳住了阵脚,空气为之一新。对于傅氏的人格魅力与崇高威望,董作宾后来曾作过如此评说:"当年孔子在陈的时候,时常挂念着他的学生,并说"归欤,归欤!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孟真先生也许想起了这几句,要回所把同人们"裁"一下子。那时新旧同人,除了三两位老友之外,大部分是他一手培植的青年,受过他的训练和熏陶,爱之敬之而且畏之。"【1】
此言尽管不算直白露骨,但也清晰明了,只要具备一些中国历史特别是近代史知识的人,就会明白董作宾所言内含的事理奥妙。
时在李庄门官田社会学所陶孟和手下服务,并以研究太平天国史著称的罗尔纲,后来在谈到湘军兴起与中国近代史的关系时,曾着重指出曾国藩的湘军与李鸿章的淮军"兵随将转,兵为将所有"、"将富兵横"的个案,以及给中国近代社会带来的畸形危害。
傅斯年创办的史语所,虽没有湘军与淮军之营制、饷章之独特,但基本上沿袭了"兵随将转,兵为将所有"的习气。除李济、董作宾等几位元老外,凡后来入所的青年学者不只是"大部分是他一手培植",几乎全部都经傅氏一手选拔提携。从中央研究院档案看,历史语言研究所之名,最早出现在1928年6月第一次院务会议上,当时作为院长的蔡元培对于"无中生有"的这个机构筹设的构想、意义和目标,不甚了了,只是出于对傅的信任才允许设置开办。稍后傅斯年在写给胡适代向蔡元培要求宽列史语所经费时说得明白:"蔡先生此时实不大了然我们这个研究所所处的地位。"【2】而傅向中研院提交的第一期报告中,也明确表示对于新的人事布局与争取的学者,必须合乎他本人的史学思想,并要"成就若干能使用近代西洋所使用之工具之少年学者"【3】,绝不引诱主观而乌烟瘴气的人前来捣乱滋事。"如果一旦引了,不特有时免不了致人于无用,且爱好的主观过于我们的人进来时,带进些乌烟瘴气,又怎么办?"【4】日后的事实完全证明了傅在这方面的坚持与固执。
第二部分 第14节:日暮苍山远(2)
史语所筹划之初,其成员结构从1928年正月以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为班底,到当年岁暮,变成以清华研究院人员为主体,就其内在本质而言,则是从"本土派"变成西洋"海归派",傅、陈、赵、李连同后来的吴定良等清一色西洋"海龟"构成史语所核心,而顾颉刚则被踢出圈外。当然,不能说顾颉刚是属于"捣乱滋事"与带进"乌烟瘴气"之人,这种做法除了门户之见外,重要的还是基于学术的志向与思想观念的异同。其他自荐或被荐入所者,其情形大体如此。顾颉刚出局之后,北大考古研究室主任、著名金石学家马衡欲加入史语所,想不到竟被傅斯年作为不"预流"之人而婉拒,后马衡虽官至故宫博物院院长而誉满学林,但总未能跨入史语所那高傲得有些邪乎的门槛。稍后,在史学界颇有些名气,且自视甚高的苏州才子、燕大教授郭绍虞,毛遂自荐又想在史语所找一把椅子坐坐,并讲了自己一大堆研究成就如何伟大与不可或缺等,傅连眼皮都未眨一下,只把嘴一撅,大号烟斗往桌上一敲,便将此君仍视为不"预流"之辈而一口回绝。在李庄期间,梁思成推荐的燕大毕业生王世襄,赴重庆与傅斯年相见时,更是被傅氏看做上不了台面之人。傅氏当着梁思成的面横眉冷对,一句"燕大毕业生没有资格到我们这里来"作了拒绝,并当场将其轰出门外,弄得推荐者梁思成灰头土脸,大失面子。不仅如此,即使堂堂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推荐之人,也屡屡遭拒。如蔡元培1930年因"七十五岁老友专函介绍"的王君瑞;1931年荐介以治《战国策》闻名的钟凤年;1932年介绍的"初交"蔡哲夫;1934年荐介以《中国词学史》著称的薛砺若;"于蛮源史籍致力颇勤"、"蒙文程度亦似可应用"的毛汶;由汪精卫函荐,再由蔡亲荐的吴向之;1936年荐介的傅氏"北大旧同学"金毓黻等,皆为傅斯年以"本所限于经费"而"一时无法借重"为托词,全部当做臭狗屎和会带进"乌烟瘴气"之辈关在门外。当时的蔡元培为尊重史语所或者说傅斯年的"人事独立"规矩竟也毫无办法。由此可推想陈寅恪荐举的蒋君大沂之命运也当如此。【5】
据北大浙江派具有"鬼谷子"与军师之称的重量级人物沈尹默回忆说:"蔡先生的书生气很重,一生受人包围,民元教育部时代受商务印书馆张元济(菊生)等人包围………到北大初期受我们包围(南按:"我们",包括马幼渔、马叔平兄弟,周树人、周作人兄弟,沈尹默、沈兼士兄弟,钱玄同,刘半农等,亦即鲁迅作品中引所谓正人君子口中的某籍某系)。"又说:"以后直至中央研究院时代,受胡适、傅斯年等人包围,死而后已。胡、傅诸人后来和我势同水火,我南迁后,蔡先生时在京沪间,但我每次拟去看蔡先生,均不果,即胡、傅等人包围蔡所致。"【6】从沈氏的回忆可见傅斯年霸气之盛,更可见史语所在中央研究院甚至天下儒林中的非凡地位。不过,说这话的沈尹默本人的性格以及在北大的为人为学,也不见得好到哪里去,令人诟病的地方亦是多多,在许多地方远不如傅斯年得人心。1922年胡适从丁文江、秦景阳等人口中了解到的北大十年史,几乎就是一部沈尹默弄权史,连胡适本人也不免为其利用,此案例在胡适的日记中有明确记载。当然,这是另外一个话题。【7】
所谓道不同,不足与谋,只要傅斯年认为来者与他心目中的"道"相同,便设法笼络到麾下,加以"培植"扶持。如陈槃、周法高、全汉昇、张政烺、周一良、杨志玖、逯钦立、王利器、邓广铭、马学良、李孝定、张秉权、王铃、周祖谟、何兹全等,无不是傅斯年亲手招到史语所并"培植"成材的——尽管此辈并不是从西洋游回来的"海龟"。这一做法所产生的一个后果是:傅斯年成为被培植者的教父,随时随地可操控、调配一切,并形成了同曾国藩的湘军一样"兵随将转"的政治格局。
小说推荐
- 史学泰斗陈寅恪传
- 史学泰斗陈寅恪传作者:刘斌编 第一章 迷人的家族往事 一、源远流长的义宁陈氏(1 如果说,自从陈寅恪教授下世的1969年开始,近四十年来人们对他的考释与衡估不外内部求索和外部鉴察两大进路的话,那么家族往事的观察对于陈寅恪的研究来说,无疑同时呈现出内向与外趋的两种色度。往里说也好,向外看也罢,这样的努
- 名人自传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2章
- 唐寅在异界
- 他有一身出类拔萃的功夫,但在现实世界中却没有用武之地,只能做个见不得光的杀手 而去到了混乱不堪的异界,在你死我活的战场上他的实力却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在这里,他可以肆无忌惮地挥舞手中的武器;在这里,为了生存,他别无选择走[展开 他有一身出类拔萃的功夫,但在现实世界中却没有用武之地,只能做个见不得光的
- 玄幻小说六道连载中
- 最新章:终卷 第一百五十章 完结
- 唐寅在花都
- 作者所写的《唐寅在花都》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都市言情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六十八章:大结局
- 神曲[孙恪轩]
- 公元前两千一百六十四年,舜帝禅位于大禹,至此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正式建立。禹帝在位期间,横征暴敛,独断专行,由此,朝政日非,以至天下人心思乱,群雄四起 朝纲不振,群魔肆虐,加之上古神器九方神鼎意外破碎导致八十一颗魔星降临大地,至此泱泱华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东海少年海孤风就在这样一个乱世中横空出世,
- 都市言情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35章
- 神曲(孙恪轩)
- 神曲(孙恪轩)txt下载由网友上传,作者为:孙恪轩公元前两千一百六十四年,舜帝禅位于大禹,至此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正式建立。禹帝在位期间,横征暴敛,独断专行,由此,朝政日非,以至天下人心思乱,群雄四起!朝纲不振,群魔肆虐,加之上古神器九方神鼎意外破碎导致八十一颗魔星降临大地,至此泱泱华夏面临着前所未
- 玄幻小说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35章
- 昂行的慕丘恪使徒
- 白色的乌鸦告诉我,我是被选中的,会拯救这个世界的人,我千百万次尝试,千百万次失败重启 可是,黑色的乌鸦又告诉我,我是个小人物,没了我,世界也不会有任何问题,我杀死它并将它埋葬 你能理解,你能理解,我当然知道你能理解!事情又不是发生在你身上 就算再怎么理解.不去感受,无法感同身受的话,你又怎么会知道我
- 都市言情清风潇漫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一卷 意义 正文·012 圣戗宇
- 驭灵人赵恪
- 天出二日,夜现二月,灵界降临。世界各地灵异事件频发,无数人死于此类事件,有幸存者得灵守护,人们称他们为驭灵人 作者:来不及忧伤所写的《驭灵人赵恪》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武侠小说来不及忧伤连载中
- 最新章:第46章 神奇玉印
- 卫斯里全集-少年卫斯里
- 卫斯里全集第一部:少年卫斯里 作者:所写的《卫斯里全集-少年卫斯里》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科幻小说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33章
- 陈与余
- 海市有十六个区,东边最大的区被叫做八区,在这里有着一家不起眼的侦探事务所,事务所只有两位员工,陈逸延和余羽芊 作者:十二楼天所写的《陈与余》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侦探推理十二楼天连载中
- 最新章:一百九十二章 大结局 陈逸延与余羽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