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痛史 崇祯王朝

第58章


皇太极也甚为惊喜。
  范文程激动地说:"汗王!蒙古林丹汗的遗孀归附我后金,并将这颗传国玉玺献给汗王,这是天命昭示,绝非偶然啊!"
  皇太极思索道:"天命昭示?什么昭示?"
  "天命归金!汗王!当今朝鲜纳贡,蒙古臣服,汉将耿仲明、尚可喜又携明朝水师来投,四境之敌,已灭三者,只有一个明朝了……"范文程侃侃剖析,"而明朝,凤阳皇陵被毁,龙脉破损,中原动乱,昭示明朝已千疮百孔,即将崩溃。而我可借暴民之力,善待时机,坐收渔利,一举问鼎中原!"范文程说到这儿,有意停顿了一下,接着庄重地跨前一步,大揖到地,"依臣之见,今传国玉玺归汗王拥有,上天已经昭告天下,天下归金。即天下将尽归我后金!汗王当为命世之君,故此,臣恳请陛下顺应天命、顺天应人,建国号,称皇帝!"
  皇太极惊喜道:"建国号,称皇帝?"
  "凡事名正则言顺,言顺则事成。"范文程激动地说着,"帝为上天之子,万民之君,有传国玉玺,进主中原,为华夏各族之主,乃正位、正名之举啊!"
  "范大学士所言极是!玉玺已昭告天地,汗王当应受尊称帝!"大贝勒代善首先扑地跪拜,"我大贝勒代善对天立誓!汗王受尊称帝,我代善如对弟弟不尽忠竭力,心口不一,违背誓言,不守臣道,将遭殃立死!"
  多尔衮等诸贝勒随之一齐跪拜在地:"请汗王受尊称帝,诸贝勒如不尽忠,不守臣道,愿遭殃处死!"
  汉将孔有德和蒙古贝勒也同时跪倒:"我等汉、蒙大臣,叩请汗王受尊称帝!"
  皇太极望着眼前的景象激动得热泪盈眶,他上前扶起众人:"群臣如此殷切劝进,朕就勉从众议吧!"
  众齐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代善高兴地上前一步:"陛下,得起一个新的国号吧?"
  皇太极高兴点头,略略思索:"朕一生希求政治清明,以我八旗廓清天下,国号就叫……就叫清吧!"
  众再度欢呼:"大清万岁!""大清万岁!"
  崇祯九年(1636年)四月十一日,皇太极在后金及内蒙古众臣的拥戴之下,在盛京沈阳登极皇位,成为满洲国开国皇帝,改国号为清,建立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皇太极改年号天聪为崇德,皇太极被尊称为太宗皇帝,即清太宗。
  此时,大明朝的万寿宫内,两桌丰盛的酒席摆放在大厅,宫廷乐队坐在一旁准备奏乐。
  周延儒、温体仁陪同张真人等道士笑吟吟地步入宫内。
  崇祯迫不及待地迎上前来:"七七四十九日已到,求问道仙,天神可有话语传给朕?"
  张真人煞有介事地掐指默念了一下,然后犹如仙人指路似的,慨然回道:"皇上!贫道法术尽施,妖孽灾异,天神已命北极佑圣真君一概斩杀收回。"
                  
第106节:国之大辱(7)
  "妖孽灾异一概斩杀收回!"崇祯一听,大为惊喜,"这么说,闯贼和满夷皇太极将必死无疑了?"
  张真人肯定地点头一笑:"他们已是双目失明,双耳失聪,不日将命落黄泉!请皇上宽心,国家祥和绵久,造福万子万孙!"
  周延儒听了此话,眉开眼笑,他微笑着上前祝贺:"陛下洪福齐天啊!"
  温体仁露出一丝不为人察觉的冷笑之后,也上前跟着恭维:"我大明可长治久安了!"
  "好!"崇祯高兴地一声吩咐,"赐道仙真人黄金千两,修缮龙虎山道观!朕今日备上大乐,正式开荤,请各位道仙入席!"
  张真人得意地躬身致谢:"谢皇上隆恩!"
  崇祯看了一眼他们的道袍装束,关切地问:"各位道仙忌食荤腥吗?"
  张真人望着桌上的山珍海味,美馔佳肴,急不可耐地走到桌前,满脸堆笑地答道:"荤素皆可!皆可!"
  真人道士们一齐蜂拥到餐桌前,一个个喜形于色……
  周延儒见状,高兴地一挥手,宫廷大乐随即响彻万寿宫,丝竹交响,乐音缭绕,正所谓八音齐奏,雅韵铿锵。
  众仙人道士正欲放开肚皮,饕餮大吃之时,太监王承恩手拿塘报匆匆跑来,急切道:"万岁爷!万岁爷!"
  崇祯扭过头来:"什么事?"
  王承恩连忙递过塘报,看了一眼满脸油渍的张真人。
  崇祯看完塘报,笑脸变成怒容,他猛地将桌子一拍,手指张真人:"你们这帮妖道!"
  桌子上的杯碗菜肴,被震得"哗啦啦"地一阵颤响!
  张真人由喜变惊:"皇上……怎如此恼怒?"
  "妖孽灾异斩杀收回了吗?"崇祯满脸怒气,直气得浑身颤抖,"后金皇太极不仅没死,现已称帝建立了大清满洲国,而闯贼高迎祥、李自成也再度嚣张,杀了我肱股大将曹文诏,朕被你们这帮妖道邪术整整骗了七七四十九天!"
  周延儒变得脸色刷白,连忙躬身上前:"请陛下息怒!……"
  "哼,都是你干的好事!"崇祯瞪视一眼周延儒,拂袖而去!
                  
第107节:移孝为忠(1)
  ■ 移孝为忠 
  温体仁官邸,毛云龙刚一走进,温体仁便满面笑容地迎了上去,问:"这几天朝中热闹吧?"
  毛云龙兴奋地说道:"众口一词,切责首辅以妖术欺君,大有倾倒之势!"
  "老夫早就说过,如果胃口不好,吃进去的东西还要吐出来的!"温体仁幸灾乐祸的一声冷笑,"万寿宫乌烟瘴气啊!"
  "若把张真人淫乱之事,再捅出来,更有他周延儒好看啦!"毛云龙眯起一双色眼,津津乐道地说,"据说这个张真人一夜能战九女,且夜夜不虚,竟诡称是采阴补阳。"
  "好!咱就再告他个淫乱内宫,败坏人伦,那周延儒就吃不了,兜着走啦!"温体仁甚为得意。
  毛云龙掏出一张纸来,递上:"学生已遵大人旨意,串联上疏,弹劾周延儒。"
  温体仁接过一看,立刻沉下脸来:"怎么没把你那个宫女写上?"
  张真人淫乱内宫之事,是与毛云龙相好的宫女告知他的,而且千叮咛万嘱咐,决不能将此事捅出去,而毛云龙为此还指天发誓地作了保证。如今温体仁不仅要将此事捅出去,还要在奏疏上将这宫女写明。这让毛云龙颇感为难……
  温体仁听完毛云龙的陈述,颇不以为然:"那宫女是人证啊!不抬出她来,怎能扳倒首辅,置周延儒于死地呢?"
  "只是这样一来,那宫女岂不被我出卖?而且她的名誉、性命……"毛云龙深知这样做的后果,该宫女不仅将从此名誉扫地,而且性命也将难保。
  温体仁铁青着脸,丝毫不为之所动:"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一个宫女的名誉、性命和我等的宦途相比,孰重孰轻?切不可因小失大呀!"温体仁见毛云龙脸现不悦,便将语气相缓下来,上前拍了拍毛云龙的肩膀,笑笑说:"漂亮的女人还不有的是!事成之后,送你八名美妾!"
  毛云龙依然担心地说:"宫女的名声肯定完了,只是她的性命……"
  温体仁一拍胸脯:"我温某保她不死!"
  这时,门外一阵"咚咚"的敲门声,中断了他们的这场交易。
  "有人来啦?"毛云龙提醒说。
  温体仁稍停了一下,颇为自信地手捋胡须:"依老夫猜测,该他周延儒找我啦!"
  果然,屋外传来家仆的声音:"老爷!周延儒周大人在客厅等候。"
  "就来!"温体仁应声后,狡黠地看了一眼毛云龙。二人相视开怀大笑!
  待安排好毛云龙后,温体仁收起了诡笑,缓步来到了客厅。
  只见首辅大臣周延儒一改往日的潇洒与自负,正愁容满面地在客厅里踱来踱去。
  "惭愧惭愧!让延儒兄久等了!"故意晚到了一会儿的温体仁一走进客厅,便连忙道歉,显得热情至极,"坐!延儒兄请坐!"
  "唉!"周延儒没有心思体察温体仁的神情变化,而是一见面便首先发出了一声苦叹,"皇上龙颜大怒,朝中上疏不断,攻击老夫是故弄妖术,欺君乱政!真是墙倒众人推,鼓破众人捶,四面楚歌啊!"
  这一切本都是温体仁一手策划的,也是他最为企盼的结果。可温体仁却装出一副深表同情的模样,竭力抚慰:"延儒兄言过了!设坛祭天,本意是从公出发,不为大过嘛!"
  周延儒一脸苦楚,双手作揖:"企望体仁兄扶危济难,帮小弟渡过难关。"周延儒见温体仁颇能体谅自己的苦衷,大为感动。加之温体仁身为次辅,在朝中的地位仅次于自己,如今自己有难,只能企望他能在此关键时刻拉自己一把。
  "无须关照,理当鼎力相助!"温体仁拍着胸脯,真可谓义气千秋,义薄云天:"首辅、次辅,本为一体,唇亡齿寒,荣辱与共!"说着还挤出几滴泪水道,"卑职恨不能替延儒兄代为受过!"
  "体仁兄一片体恤之情,令小弟刻骨铭心,永志不忘!"若是平日,凭周延儒的机警和聪明,应很快会识破温体仁这过火表演背后的伪善和狡诈,可今日因大祸当头,自身不保,以致思维紊乱,一心只想着涉险过关,对温体仁不仅毫无提防,相反还大为感激。他从怀中掏出银票递上:"这是五万两的银票,一点绵薄之意……"
  温体仁心中窃笑,想你周延儒这只铁公鸡,居然也会拔毛!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