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语文

第32章


假如他不懂英文,肯定会穿着这双袜子去会女朋友。
  但是,用英文教数学,我就搞不懂了。众所周知,中国孩子的数学一直很强。几乎每一届的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国学生都独占鳌头,即使到了国外也不落下风。我以前的香港老板麦先生曾举过一个例子,他说当年在加拿大留学哪会儿,每次数学考试,提前交卷的都是黑头发的亚洲学生,教室里,只留下一堆黄头发按着计算器在那里吭哧吭哧地算。可见,数学成绩的好坏,跟学不学英文没有什么关系。汉语简约,在描述数学公式的时候比叠床架屋的英语更有优势。当年,一位上海人徐光启把《几何原本》翻译成汉语,徐的译本,不但信达雅兼备,而且诗意盎然。以至于,我一位搞戏剧的朋友,一直想把《几何原本》搬上舞台。如果徐光启地下有知,不知道对上海中小学的这一举措作何感想。
  英语的作用不需要强调了,老百姓更相信榜样的力量。最近,深圳一位留学归来的才女李倩妮凭借一部小说迅速走红,该小说又拍成了电影《时差七小时》,吸引了当地中小学生踊跃自费观看。这样的孩子谁不羡慕?就连她的父母也会脸上有光。结合这一现象,我们就不难理解上海教育部门和学生家长们的良苦用心了。
说“抽” 
连载:正版语文   出版社:中国电影出版社   作者:王佩  
  文/王佩
  在一次发布会上,冯小刚因不满“《明星》小报”刊登载有“冯府”住址的地图,对该报怒目相向,并放出毫言:“我他妈抽你!”为中国娱乐事业增添了新的素材。徐帆夫唱妇随,支持老公的争议诉求,说,“抽是为了让他长记性。”
  关于这件事的是非曲直,媒体已经讨论得够多了,我不想再凑热闹,只想说说这个“抽”字。
  《说文解字》解释“抽”为“引也”,段玉裁进而注解为“抽出箭准备射”的意思。“抽”后来有一个引申义――“鞭、打”。小时候,我经常唱一首歌:“旧社会,鞭子抽我身,母亲只会泪淋淋。共产党领导我闹革命,夺过鞭子抽敌人。”说的就是这层意思。
  冯小刚所说“我他妈抽你!”的“抽”,是北京方言用词,是从“鞭、打”引申出来的意思,特指“抽耳光”。同样的词义出现在北京话“找抽”、“抽你丫的”等口语中。有过“抽”人或挨“抽”经验的人都知道,“抽耳光”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只有在两种情况下才会发生。一、双方距离很近,对方没有防备;二、双方距离很近,对方放弃抵抗。前者在电视剧中经常出现,一般发生在男女吵架的时候,话不投机,女趁男不备,“抽”他一记耳光;后者一般出现在国外警匪片中,警察在没有公众和媒体在场的情况下,“抽”毫无反抗能力的嫌疑人。
  我看过冯小刚这次发布会的现场录像,在当时的情况下,冯小刚虽然口口声声说“抽”那名娱记,但客观条件并不具备。一则,两人之间距离较远,虽鞭长而莫及;二则,两人关系并不亲密,冯导若真跑到台下来“抽”,那人定会防备;三则,现场有那么多媒体,纵然冯导真“抽”,恐怕也要顾及影响。所以,“我他妈抽你!”可以仅仅理解为一种发泄,连威胁都算不上。有个别媒体报道这次事件,说“冯小刚扬言要打记者”,实在太言过其实了。
  这我想起2000年发生的另一段公案。冯小刚不满《科技时报》对自己的批判,对该报的编辑说“出门小心点,免得挨揍!”这跟“我他妈抽你!”有异曲同工之妙。看过黑帮片的人都知道,真正的黑老大遇到“找抽”的人,要么上去当头一棒,要么暗中背后一枪,从不说这类废话。由此可见,冯小刚从本质上讲,一点都不黑。
“不知道”与“知不道” 
连载:正版语文   出版社:中国电影出版社   作者:王佩  
  文/王佩
  我的山东老乡孔子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但在山东很多地方的方言里,表达“不知”这个意思的时候,不说“不知道”,而说“知不dao(去声)”。这个词,有人写成“知不到”,意思是“知识和智力到达不了的地方”;也有人写成“知不道”,也就是“知情但不说”。所以,我觉得,还是山东人诚实,当他们说“知不 
dao(去声)”的时候,既可能是真不知道,也可能是知道但不说。我小时候,当某个孩子说“知不dao(去声)”,别的孩子就说:“知不道,道不知,给你个小勺挖屎吃。”以此来讽刺那些撒谎的人。
  最近,“南京师大舞蹈专业女生被迫陪领导跳舞事件”经过媒体曝光以后,真相层层揭露出来。但这些“领导”的身份,至今仍是一个谜。我们只知道,这些领导大都四、五十岁,与女生们父辈年龄相仿。他们对女生又搂又抱,还夸奖她们的身材和皮肤好,“有的还故意透露自己的身份……”但当《新周报》记者问起领导身份的时候,女生们都说不知道。这话大抵是可信的。身为学生,肩负如此特殊而“重要的接待任务”,面对领导如此热情的关怀和表扬,避之唯恐不及,心中所想的只是如何尽早脱身而已,对领导的来头恐怕是听不进去的。即使不小心记住,也恨不能早点忘掉。所以,她们所说的“不知道”,如果翻译成山东话,那就是“知不到”。
  对于领导的身份,校方没有回答“不知道”,但始终语焉不详,可见是“知不道”。谈到让女生们陪舞的原因,校方当然知道,而且“道”得很痛快,他们解释说:“这些领导在国庆节期间有一个大合唱的节目,想要这些女生专门辅导一下他们唱歌。”领导要表演大合唱,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到师大音乐学院取经,也算找对了师门。但学校为什么不安排音乐专业的师生接待,偏让学舞蹈的女生手把手地辅导呢?这个问题,记者没有问,当然,即使问了,恐怕也没用。校方虽有万千说法,但真实的原因,恐怕谁也“知不道”。
歧义与扯淡 
连载:正版语文   出版社:中国电影出版社   作者:王佩  
  文/王佩
  有这样一道中文专业博士生入学考试题,“歧义短语:美丽的错误。怎么消除歧义?原因是什么?”标准答案的思路是这样的。“美丽的错误”有两层意思:一、错误是美丽的二、美丽是个错误。我认为,考这样的题目纯粹是吃饱了撑的。因为自从郑愁予写了那句诗――“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人们都会把这个短语理解 
为第一层意思。如果要表达第二层意思,人们一般都不会说“美丽的错误”,而说“美丽惹的祸”。所以,我认为,这短语一点歧义都没有。
  一些语法专家家对汉语的“歧义”津津乐道,以推销自己的语法体系。但事实上,很多所谓的“歧义”都是搞语法的人编造出来的。一些貌似“歧义”的说法,只要放到具体的语境里,就会变得清晰明白。如果硬说它们有“歧义”,那简直是拿中国人当弱智了。
  比如这个句子――“她是去年生的小孩”。从表面上看,似乎存在歧义,“她”既可能是妈妈,也可能是个婴儿。但生活中可能发生这样的歧义吗?还有这句,“孩子在汽车上画画”,有人说这是个典型的歧义句。因为这可能是个调皮的孩子,拿着喷枪往汽车上画画;也可能是个勤奋的孩子,坐在汽车上画画。这算什么歧义句?即使不考虑语境,还有个概率问题吧。拿汽车当画板,这种事情发生的概率太小了吧?哪怕这孩子是索罗斯的公子,或者是市长家的千金。如果“孩子在汽车上画画”有歧义的话,那“老师在黑板上写字”难道是“老师爬到黑板上写字”吗?不过,也有可能,如果老师是蜘蛛侠的话。
  “歧义”的例子还有更变态的。据北大中文论坛的网友说,有一本《现代汉语通论》上讲: “他不吃面”是一个“歧义句”。书中说,这句话可以理解成“他吃饭”或者“他做面”。这就有些扯淡了。按这个标准,汉语里没有一句话不歧义。文革中有人批判《论语》,说“有朋自远方来”是“孔老二盼望奴隶主阶级的帮凶们快快到来”,这种思维模式,跟现在的语法家倒有的一拼。
永不结束的语文运动 
连载:正版语文   出版社:中国电影出版社   作者:王佩  
  文/王佩
  语文运动终于要跟大家说再见了。
  2003年6月初的一天,闲来无事,我在一个论坛上出了一份语文试题――
  1、以下成语,哪一个是正确的( )
  A、 昨日黄花 B、美仑美奂 C、不温不火 D、沸反盈天
  从此,诞生了一份网络民间小报《语文运动报》。我办这个小报的初衷是想难为一下网上那些自称全知全能的理科生。没想到引来的却是文科生的关注。作家王小山、记者林雷、编剧小雨等人纷纷前来捧场。《语文运动报》一连出了六期,因为一个偶然事件,它停办了。
  那是去年六月下旬,我在网上看到一个令人震惊的帖子。成都一个吸毒妇女三岁的女儿李思怡,因为当地派出所民警的玩忽职守,活活饿死在家中。我无法形容当时的心情,当时,我跟一位朋友在MSN里聊天写到:“历史书太薄/不足以记下每一个畜生的名字/历史书又太厚/每页都是重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