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还特别重视下面的"怨声"、"危言",即批评的、不满的、反面的意见。他说:"有道之国,危言危行;无道之国,危行言逊。上无所闻,下无所说。"又说:"怨声不闻,则枉者不得伸。"他把能否听取反面意见,提高到一个国家政权有道或无道、兴旺或衰落的高度来认识,这是很有政治见地的。他深知一旦没有了谏诤,群臣们不敢讲真话,国家政治就会被欺骗和假话所淹没,被阿谀逢迎歌功颂德之声所包围和侵蚀。如果没有反面意见的警戒和促进,就有可能无法进步,甚至停滞倒退而走向反面。这就是他所说的"危生于安,亡生于存,乱生于治"的道理。
更可贵者,诸葛亮不是空发议论,而是言行一致,付诸实践。早在建安二十三年(218),刘备率兵同曹操在汉中展开争夺战时,诸葛亮就采纳了部属杨洪的意见,急速派兵增援汉中,保证了战役的胜利。建兴三年(225),诸葛亮率大军南征,临行前曾征求马谡的意见,马谡向他提了"攻心为上"的策略,也被诸葛亮所采纳。建兴五年,诸葛亮率兵北伐,需要留一个有才能的人留下任丞相府长史,以代理丞相管理蜀汉日常军国事务。他想把此任交给张裔,但觉得此事关系重大,还应听听别人的意见。一征求别人意见,果然有不同看法,蜀郡太守杨洪就认为:"张裔天生具有明察事物的能力,他能够担负起丞相府长史的公务,但他处事不太公平,恐怕不能单独担此重任。"后来,诸葛亮虽然任张裔为丞相府长史,但又派了"方整有威重"的蒋琬协助他,显然是吸取了杨洪的意见。
对于不同意见,诸葛亮是持欢迎态度的。还在隆中隐居时,他的好朋友崔州平、徐庶等人就常和他一起探讨问题,在探讨中经常各抒己见,争论不休,正是这种争论,使诸葛亮觉得获益匪浅。自从占领益州,初建霸业之后,诸葛亮又实行参署制度,即让一些有识之士参与机要事务的议论与处理。在参署人员中,比较突出的是董和和胡济。董和字幼宰,刘备入蜀后被任为掌军中郎将,与诸葛亮并署左将军、大司马府事,经常提一些好的建议。在他参署的时候,有时与诸葛亮意见不一致,双方的争辩讨论竟达十次之多。胡济字伟度,任诸葛亮的主簿,也常提出不同意见。为了鼓励大家都能像董幼宰、胡伟度那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诸葛亮曾一再发布《与群下教》。第一个教令说:
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若远小嫌,难相违覆,旷阙损矣。违覆而得中,犹弃弊而获珠玉。然人心苦不能尽,惟徐元直处兹不惑。又董幼宰参署七年,事有不至,至于十返,来相启告。苟能慕元直之十一,幼宰之殷勤,有忠于国,则亮可少过矣。
以后,又发了第二个教令:
昔初交州平,屡闻得失;后交元直,勤见启诲。前参事于幼宰,每言则尽;后从事于伟度,数有谏止。虽姿性鄙暗,不能悉纳,然与此四子终始好合,亦足以明其不疑于直言也。
第59节:第七章励精图治(6)
街亭之役失败,诸葛亮退回汉中。在对这次战役中有过者处罚,有功者奖励之后,为了进一步总结经验,诸葛亮又下了《劝将士勤攻已阙教》:
大军在祁山、箕谷,皆多于贼,而不能破贼为贼所破者,则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今欲减兵省将,明罚思过,校变通之道于将来;若不能然者,虽兵多何益!自今以后,诸有忠虑于国,但勤攻吾之阙,则事可定,贼可死,功可足而待矣。
从以上三个教令中,我们可以看到诸葛亮对不同意见的真诚欢迎态度。
……
第四节国富民安
富饶美丽的成都平原,自古就被称为天府之国。
"赋贡所出,略侔三蜀"。三蜀,指广汉、犍为、蜀郡三郡。的汉中盆地,地形平坦,土地肥沃,气候适宜,雨量充沛,物产富饶,是益州北部的一颗明珠。
自先秦至蜀汉,益州地区历经数代,几易其主,然而土地依旧肥沃,江河依旧流淌,阳光雨露依旧滋润万物,山川大地依旧物产丰饶。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虽然如此,但良好的自然环境在治世良才手中会更大地发挥其效益。诸葛亮治蜀期间,益州地区经济的发展,说明他就是这样的治世良才。
同其他封建社会的政治家一样,诸葛亮对农业生产有着深刻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
封建社会里主要的产生部门是农业,只有农业生产繁荣,农民安居乐业,社会生产向前发展,国家才会出现比较稳定的政治局面。同时,只有农业生产发展,封建经济基础巩固,国家经济实力雄厚,才能有力地推行各项改革措施,以及进行统一战争。因此,诸葛亮认为,"唯劝农业,无夺其时,唯簿赋敛,无尽民财"。只有这样,才能"富国安家",他觉得理想的社会经济,应该是"利人相逢,用天之时,分地之利,以预凶年,秋有余粮,以给不足,天下通财,路不拾遗,民无去就"。他反对那种"利与民争,灾害并起,强弱相侵,躬耕者少,末作者多,民如浮云,手足不安"的现象。
为了实现政治理想,诸葛亮在建立霸业的过程中,在霸业初步建成以后,一直重视农业生产。这在前面《五载经营》和《优势的天平倾向谁》两节中已有叙述,兹不再赘。
诸葛亮受遗诏辅佐刘禅以后,仍把农业生产放在重要位置。建兴二年(224)春,"务农殖谷,闭关息民"。建兴五年,在为后主所拟的伐魏诏书中,又提出"劝分务穑,以阜民财"。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益州境内虽水利资源丰富,但在生产力水平不是很高的古代,人们面对强大的自然力量,还是显得软弱无力。一遇天灾,人们的生活依然要受很大影响。有件事使诸葛亮终生难忘。那是他们入益州后不久,就遇上了百年不遇的大旱。地里粮食颗粒无收,为了节约粮食,刘备下令在民间禁止酿酒。当时禁酒命令非常严厉,发现有酿酒者都要处以刑罚。有一次,官吏在一家人的住宅里搜查出一套酿酒器具,有人认为,既有酿酒的器具,就有酿酒的可能,就应该和酿酒者一样治罪。刘备为了禁酒,居然同意了这种主张。老臣简雍不同意这样做,但一时又无好办法说服刘备。有一次,简雍与刘备外出,路见一男一女走在路上。简雍灵机一动,立刻有了主意。他对刘备说:"你看那个男子,他要行淫乱,怎么不把他绑起来?"刘备觉得奇怪,问:"你怎么知道?"简雍答道:"他具备行淫乱的条件,其性质与那个家中藏酿酒器具的罪犯一样啊!"刘备不禁笑起来,明白简雍在批评自己制裁藏酿酒酒器者不妥,便把那个人放了。诸葛亮却从这件事中得到了另一种启示,他觉得禁酒之令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酒难禁,制裁有酿酒具者更是过分。而这知其难为而为之,甚至做出过分之举,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天旱缺粮。他深深体会到水利对农业生产的重要。
诸葛亮重视农业水利建设,有两件事值得一提。
一件事是保护和利用都江堰。都江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它是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主持修建的。史书记载都江堰说:
第60节:第七章励精图治(7)
县有桃关,汉武帝祠,李冰作大堰于此,堰于江作堋,堋有左右口,谓之湔塴。江入郫江,捡江以行舟。《益州记》曰:江至都安,堰其右,捡其左,其正流遂东。郫江之右也,因山颓水,坐致竹木,以溉诸郡,又羊摩江灌江西,于玉女房下作三石人于白沙邮,邮在堰官上立水中,刻要江神,水竭不至足,盛不没腰,是以蜀人旱则藉以为溉,雨则不遏其流,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沃野千里,世号陆海,谓之天府也。俗谓之都安堰。
都安堰就是都江堰,从上述记载中,可见都江堰工程规模之大,效益之高。诸葛亮认为"此堰农本,国之所资",专设堰官对此堰进行管理。堰官统率一千二百名兵士驻守在那里,对都江堰进行保护和疏浚。
另一件事是修筑九里堤。《成都志》记载:"九里堤在县西北,堤长九里,故老相传,诸葛亮所筑,以捍水势。"《成都府志》记载:"九里堤在府城西北隅,其地洼下,诸葛武侯筑堤九里,以防冲啮。"
1980年夏,四川省三台县文化馆的同志在清理馆藏古代字画时,发现一张三国时蜀国"丞相诸葛令"碑拓片。从拓片看,碑高五十三厘米,宽三十八厘米。碑面受风雨侵蚀有些斑驳,但碑文仍清晰可见:
丞相诸葛令,按九里堤捍护都城,用防水患。今修筑竣。告尔居民,勿许侵占、损坏。有犯,治以严法。令即遵行。章武三年九月十五日。《文物》1983年第5期。按:章武三年五月后主改年号为建兴。此碑书章武三年九月十五日,或因古代改年号时,当年两种年号常并存,这反而证明其真实性,因为如为伪造,必书建兴元年九月十五日。
这张碑文拓片,弥补了志书记载的不足,证实了诸葛亮曾主持修筑九里堤的史实,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诸葛亮修筑九里堤,不但有书可查,有碑可考,还有实物可证。据说,"现在经成都西北桥,出城行数里,还可望见一条东西横卧、长约二百米、高七八米的土埂,那就是古老的九里堤残存部分"。
书籍、碑刻、遗迹,三者互相印证,共同述说着诸葛亮当年兴修水利、防止水患的功绩。
小说推荐
- 反面诸葛亮 诸葛亮必败
- 中国伪智慧的宿命:诸葛亮必败作者:剑歌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诸葛亮必败》编辑推荐 我们总盼望能遇到一个“三顾茅庐”的主子,结果等到老,也没有“刘备”光临《三国演义》使我们成了幻想主义者,我们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却在等待中逐渐丧失了 我们总想做只动口而不动手的点子大王,所以特别羡慕那个“运筹帷幄”的军师,实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5章
- 从诸葛亮到潘金莲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是祖先留下来的一份丰富精神遗产,要使现代国民再度亲近它们,应该以更宽广的视野、更多样的角度来赋予它们以新意,为它们争取更多的读者,并赋予这些文学作品以新义。本书作者用了大量的社会生物学、意识进化论、性医学、超心理学、人类学甚至脑神经生理学来解这些文学,事实上,作者以比较熟悉的知识体系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6章
- 走下圣坛的诸葛亮
- 本书是作者十余年来对三国史潜心研究的成果,其研究方法、路数不仅与当下流行的通俗性讲史大相径庭,甚至与传统的三国史学术研究也迵异其趣 诸葛亮北伐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其是否真的鞠躬尽瘁、忠于汉室?关羽真的是大意失荆州吗?魏廷脑后有反骨吗?吕布是英雄还是小人?司马昭之心究竟如何?赤壁之战中曹操失败的关键何在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41章
- 诸葛亮
- 一个生活在伏龙山下的青年人,靠着几亩薄地生活,他祈盼自己有一天能出人头地。为了得到名声,他把自己姐姐嫁给了名门望族;为了获得地位,他娶了个很丑的妻子。三顾茅庐出山,随刘备南征北战。在那个强手如林的年代,他时时感到危机四伏。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他巧妙地将竞争对手庞统置于死地。面对周瑜之类的军事奇才,他
- 玄幻小说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5章
- 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
- 江宁穿越到三国时代,成为了诸葛亮师弟。本以为自己先知先觉加上曹操的雄才大略、任人唯贤,江山美人那还不是予取予求 谁承想水镜先生给自己的“朽木”称号,不仅没有让自己得到重用,反而因为曹操手下谋士的龃龉,差点让自己丧命,阴差阳错,命运的齿轮把江宁推向了刘备 虽然对假仁假义的刘大耳很不感冒,不过现在的江宁
- 穿越架空潜水的老猫连载中
- 最新章:第四百零三章 这是试探
- 冰神诸葛亮
- 这是一个三国乱世,但又是一个奇幻的世界。历史上各大名人的纵横沙场、决策万里,都将在这里一决雌雄 还可以修仙悟道,提升自己的实力。一个少年,因车祸穿越到三国时代,成为了智多而近妖的诸葛亮,在这里,他会遇上一生的战友 作者:冰神张良所写的《冰神诸葛亮》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玄幻小说冰神张良连载中
- 最新章:第九十八章 水镜渡劫,阴阳煌神雷
- 三国:开局截胡诸葛亮
- 建安十二年。刘琦一梦醒来,发现自己成为刘表之子。此时曹操已经一统中原 而刘琦既不得刘表喜爱,更有后母图谋算计,自身已然难保,处境艰难 幸有神级选择系统相助,刘琦决心奋起。一切从截胡诸葛亮开始 作者:花落未央时所写的《三国:开局截胡诸葛亮》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花落未央时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一百九十七章 曹操的选择
- 舍弟诸葛亮
- 这是一个关于“万世师表诸葛氏”的故事。建安元年的徐州,吕布偷下邳、袁术袭淮阴 穿越者诸葛瑾被袁军意外围困于淮阴城中,不得不出手帮助绝境中的刘备反杀敌人 既然那些篡汉之贼得罪了咱,那就别怪咱提前十年把二弟诸葛亮拉出来、把他们一个个收拾了 一份升级版的《隆中对,一个才智更超史实的诸葛亮,又会塑造出一个什
- 穿越架空浙东匹夫连载中
- 最新章:第164章 刘景升年老志短,不足虑矣!
- 诸葛后传
- 十几年前的阴谋,一个难以逃脱的命运,让一个本迷失在乱世的年轻人明白了生存的意义,为了伟大的梦想,三国之后真正的乱世才刚刚开始 君主们心中的小算盘,征服与背叛,奇攻妙计,强横的军队并不一定可以战胜少数人的智慧,和平的愿望是否可以实现呢…一个不为人知的时代,一个不为人知的事实,一个不为人知的人;终将改变
- 历史军事醒尘完本
- 最新章:第七章 最终章 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