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岛的历史与主权

第3章


进行了说明。与其说是说明,莫如说是狡辩更恰当。这个声明的全文乍一看好像是在叙说原来的史实,但文中对重要问题含糊其辞,甚至有歪曲历史的地方,并且故意掩盖事实真相。下面将对此进行一一批驳。?
    今年(1972年)以来,相继出现了“日本政府外务省的统一见解”(3月8日)、“《朝日新闻》社论”(3月20日)、“日本社会党的统一见解案”(3月25日)、“日本共产党的见解”?(3月30日)等等许多政党、报刊关于尖阁列岛为日本领土的论点,但它们都没能提出比上述琉球政府声明更详细的或更新的?“论据”。而且,这些评论都是将主张对尖阁列岛拥有主权的基础放在了1895年日本政府内阁决定占有之前这里是无主地这点上。事实上若不这样做,如果承认这些岛屿是中国的领土,他们就无法牵强附会地套用“无主地先占为主”的近代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国际法“准则”了。然而,他们对于这一主张,提不出任何史料的科学证明。?
    外务省说,“1885年(明治18年)以后,政府多次对尖阁列岛进行了实地调查,发现这里不仅是无人岛,而且没有接受清政府统治的遗迹。在慎重地确认了这些事实之后”,经1895年的内阁会议决定“正式编入我国的领土”。1885年冲绳县令出于这里也许是中国领土的考虑,在直接将其做为日本领土的问题上踌躇不前。对此,内务卿山县有朋欲强行立即占有,他主张这个列岛即便是《中山传信录》中记载的岛屿,也不过是清国船只“校正航行方向而已,此外未见清国所留任何遗迹”。(参见本书第十一章)外务省所说的“没有接受清政府统治的遗迹”就是这件事的翻版而已。?
    共产党的见解如下:“关于尖阁列岛的记录,自古以来在包括冲绳的日本文献和中国文献中均有所见。但日方和中方都没有确定这个没有任何一国的国民居住过的无人岛——尖阁列岛是属于自己的。”“中国方面的文献上也没有记载有关中国人历史上就居住在尖阁列岛上的记录。明朝、清朝都没有在国际上表明对尖阁列岛拥有主权。虽有过尖阁列岛‘包含在明朝海上防卫区域内’的说法,但这与主权不是一回事。”?
    《朝日新闻》社论的说法也与此大同小异:“早在14世纪后半叶,人们已经知道了尖阁列岛的存在。作为船舶航线上的目标,在琉球和中国的古书上都有记载。但是在这些文献中,找不到明确证明尖阁列岛是本国领土的启示,也没有历史事实能证明没有争取领土归属的余地。”?
    日共和《朝日新闻》如此这般自信地断定明、清两代的中国王朝没有在国际上明确对尖阁列岛拥有主权。但是,此时他们不是科学地、具体地调查历史事实,而是完全站在佐藤军国主义政府一边,把现代帝国主义的“无主地”概念毫无科学根据地强加在封建中国的领土问题上,企图抹杀掉对自己不利的历史。无论是政府还是政党都无法在短短的声明中,对历史一一论证,但他们可以以某种方式,如利用机关刊物、小册子等进行证明,难道这不是在处理如此重大的国际问题上,政府及各政党应尽的责任吗?然而,他们根本不想这样做。政府及这些政党中有许多御用学者,可这些人中除国土馆大学的国际法助教奥原敏雄外,没有一个人肯站出来公开对历史进行说明。
  第三章 从所周知,钓鱼岛自明朝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日共的见解和《朝日新闻》的社论说:关于“尖阁列岛”的?记录“自古以来”在日本和中国的文献上就“有所见”,但都没?有明确表示那些岛屿是中国领土。似乎他们充分调查了古代文献,但实际上他们一份也没看,只是在那里信口雌黄。不用说,在1867年以前,中国、日本都不会出现关于“尖阁列岛”的岛屿记?录,并且关于钓鱼岛及其附近岛屿的“古时”(指1867年以前)?记录,在日本也只有一份,那就是林子平的《三国通览图说》?(1785年版)的附图——“琉球三省并三十六岛之图”。如琉球?政府声明所说,它是根据中国册封副使徐葆光的《中山传信录》?编成的,所以其价值不仅不低,而且极高。这一点在后面还要做?详细叙述。?
  在琉球人的文献中,钓鱼群岛的名称也只出现过两次。一次?是在琉球王国执政官向象贤于1650年所著的《琉球国中山世鉴》?①卷五中;另一次是在琉球出生的大儒学家、地理学家程顺则于?1708年所著《指南广义》的“针路条记”一章及附图中。在《琉?球国中山世鉴》里,自中国册封使陈侃的《使琉球录》中摘录了?由中国福州至那霸的航行记事,其中出现了“钓鱼屿”的名称,?而并非向象贤本人所书。?
————————————————————————?
  ① 见伊波普猷、东恩纳宽敦、横山茂合编的《琉球史?料丛书》第五章。?
————————————————————————?
  另外,程顺则的书是第一部向清朝皇帝和清政府介绍福州至?琉球的往返航线、琉球的历史、地理、风俗、制度等的书。写有?钓鱼岛情况的“福州往琉球”的航线记事,依据了中国的航海书?及中国册封使的记录。当时,程是以清朝皇帝陪臣的身份(皇帝?之臣为中山王,程是中山王之臣,所以他是清朝皇帝的臣下之臣,?故称陪臣)写的这本书。因此,这本书虽说是琉球人所著,但从?社会学、政治学的角度来看,它是一本地地道道的中国书。?
  总之,甚至可以说,日本及琉球在1867年以前实际上没有一?份脱离了中国文献而独自言及钓鱼群岛的历史文献,这不是偶然?的。对琉球人来说,这些岛屿不过是散落在从中国福州到那霸来?的航线上,此外没有任何关系。因风向和流向的影响,从福建、?台湾去钓鱼群岛是顺风、顺流,而从琉球去则是逆风、逆流。以?当时的航海技术,除极为例外的特殊情况外,一般是不会从琉球?去这些岛屿的。所以,琉球人有关这个列岛的知识,只有先通过?中国人才能多少有些了解。他们没有能独自记述有关这些岛屿情?况的条件,同时也没那个必要。?
  与琉球及日本方面正相反,中国方面有许多关于钓鱼群岛的?文献资料。明、清时代的中国人对这个列岛十分关心,这是因为?琉球册封使回国时要经过列岛附近。另外,15、16世纪的明朝政?府为了防备倭寇对中国沿海的袭击,必须对东海的地理情况了如?指掌。?
  最早记载有这个列岛情况的中国文献是出自公元多少年呢??我无法确定。但至少在16世纪中叶,钓鱼群岛就有了中国名字。?如钓鱼岛(或称钓鱼屿)、黄毛屿(或称黄毛山,后又称黄尾?屿)、赤屿(后又称赤尾屿)等等。?
  被认为是16世纪所著、作者不详的航海指南《顺风相送》一?书中的福州至那霸航线指引记中,就出现过钓鱼群岛。但这本书?的写作年代不详。年代清楚的文献有1534年从中国福州东渡去琉?球的、明朝皇帝的册封使陈侃所著的《使琉球录》。书中写道:?使节一行乘船,是年5月8日,自福州梅花所出外洋,向东南航行。?在鸡笼头(今台湾基隆)海面转向东,10日过钓鱼屿。?
  十日,南风甚疾,舟行如飞。然顺流而下,(舟)却不甚动。?过平嘉山,过钓鱼屿,过黄毛屿,过赤屿。目接不暇……十一日?夕,见古米山(琉球记载为久米岛),乃属琉球者。夷人(在册?封使船上做工的琉球人)船上雀舞,喜抵家乡。?
  中国第一次向琉球派遣琉球册封使是在1372年,陈侃是第11?任册封使。在他之前的10任使节出使琉球时也一定是出福州,沿?与陈侃一样的航线东渡——此外没有其他航线。如果他们写有使?录,里面也一定会以某种形式记载有钓鱼岛等情况。可现在看来?他们或许原本就没写,或许写后早巳失传了。陈侃之后,1562年?的册封使郭汝霖在他的《重编使琉球录》中也说,撰写使琉球录?始于陈侃。?
  郭的使录这样写道;1562年5月29日,自福州出洋,“闰五?月初一日,过钓鱼屿。初三日至赤屿。赤屿乃界琉球地方山也。再一日若有风,即可望姑米山(久米岛)矣”。?
  以上引用的陈、郭两篇使录是记录钓鱼岛情况的最早期的文?献。人们不仅应该注意到这一点,而且,陈侃将久米岛说成“乃?属琉球者”,郭独霖把赤屿写作“界琉球地方山也”,这也是很?重要的。在这两个岛之间有条水深约2000米的海沟,没有任何小?岛存在。所以,陈自福州东渡那霸时最先到达的琉球领土是久米?岛,故写到这里即是琉球领土;郭将中国东端的小岛赤尾屿说成?是琉球地方以此为界的小山,表明他们是在以不同的角度记述同?一件事情。?
  前面提到过,琉球的向象贤的《琉球国中山世鉴》以“嘉靖?甲午使事纪曰”的形式,摘录了大段的陈侃使录。其中原文照抄?了5月10日和11日的记事,并未加任何注解。当时琉球统治阶层?中,亲华派与亲日派的对立十分激烈,而向象贤是亲日派的笔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